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埋对干旱沙区真藓结皮层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滕嘉玲 贾荣亮 赵芸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79-2187,共9页
作为干旱沙区常见干扰之一的沙埋显著影响着生物结皮的结构和功能,但其内在的生物学机理还不清楚。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对0(对照)、0.5(浅层)、2和10mm(深层)沙埋处理后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真藓(Bryum argenteum)结皮层细... 作为干旱沙区常见干扰之一的沙埋显著影响着生物结皮的结构和功能,但其内在的生物学机理还不清楚。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对0(对照)、0.5(浅层)、2和10mm(深层)沙埋处理后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真藓(Bryum argenteum)结皮层细菌群落物种组成与丰度的测定,研究了沙埋对真藓结皮层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共检测到沙坡头地区真藓结皮层细菌38门106纲181属,以放线菌、变形菌、蓝藻、浮霉菌、拟杆菌和酸杆菌等为主(占细菌群落的78.4%—83.0%);(2)PCA分析表明沙埋导致该地区真藓结皮层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发生明显改变。无沙埋时,真藓结皮层细菌群落中相对丰度最高的是蓝藻(18.6%),随着沙埋厚度的增加,依次变为变形菌(21.5%,沙埋厚度0.5mm)、浮霉菌(21.5%,沙埋厚度2mm)和放线菌(23.3%,沙埋厚度10mm);浅层沙埋显著增加了真藓结皮层细菌群落中光合菌、固氮菌和产菌丝体细菌等关键功能菌的丰度,但深层沙埋降低了它们的丰度;(3)沙埋显著增加了真藓结皮层细菌群落多样性(P<0.05)和物种丰富度(P<0.05),0.5mm沙埋后的细菌群落丰富度指数最高,2mm沙埋后的结皮层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揭示了沙埋对干旱沙区真藓结皮层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为深入理解沙埋对沙区生物结皮结构和生态功能影响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藓结皮 高通量测序技术 沙埋 细菌 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坡头地区地衣和藓类结皮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漆婧华 刘玉冰 +3 位作者 李新荣 赵丽娜 张雯莉 王岩松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86-994,共9页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一类植物共生真菌,可与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BSC)的隐花植物形成共生体,对荒漠植被的恢复和演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不同类型BSC的AMF群落结构及...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一类植物共生真菌,可与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BSC)的隐花植物形成共生体,对荒漠植被的恢复和演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不同类型BSC的AMF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研究较少,限制了AMF群落对BSC发育的作用和对荒漠生态系统贡献的理解。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固沙植被区地衣和藓类结皮及其下层土壤AMF群落组成与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结皮类型AMF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发现,AMF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表现为:藓类结皮下层土壤>地衣结皮下层土壤>藓类结皮>地衣结皮。地衣和藓类结皮及其下层土壤AMF均属于球囊菌门、球囊菌纲,以球囊霉属、类球囊霉属、盾巨孢囊霉属、巨孢囊霉属和一种未分类属为优势,且地衣和藓类结皮AMF群落在属水平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藓类结皮下层土壤中AMF群落物种组成与其他各组有显著差异,表明随着结皮的发育,AMF群落多样性增加,结皮演替与AMF群落多样性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土壤结皮 丛枝菌根真菌 高通量测序技术 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戴河退化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何昌飞 郑立 +5 位作者 高伟 迟雯丹 李倩 韩彬 丁金凤 徐希媛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4-305,共12页
滨海湿地退化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其中湿地退化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生态学功能的影响程度目前知之甚少。对北戴河大潮坪滨海湿地植被区和退化区土壤细菌多样性、环境因子和共现性关系的研究显示,滨海湿地植被区微生物香农指... 滨海湿地退化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其中湿地退化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生态学功能的影响程度目前知之甚少。对北戴河大潮坪滨海湿地植被区和退化区土壤细菌多样性、环境因子和共现性关系的研究显示,滨海湿地植被区微生物香农指数显著高于退化区的,细菌OTU注释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是主要的细菌类群,它们相对丰度共占群落的85%~95%。厚壁菌门的芽胞杆菌纲(Bacilli)在退化区丰度显著高于植被区的,浮霉菌门的Planctomycetia和Phycisphaerae在植被区的丰度明显高于退化区的。环境因子分析表明,退化区域微生物群落结构受土壤多环芳烃(PAHs)质量比和土壤含盐量的影响,其中土壤PAHs质量比高于1.273 mg/kg时,微生物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土壤含盐量和细菌的丰富度呈负相关关系。属间共现性关系(Co-occurrence)研究表明随着滨海湿地的退化,土壤中固碳细菌的生态学功能逐渐增强。对滨海湿地退化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生态学功能的进一步认识,为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和效果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滨海湿地 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添加对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胡家欣 彭思利 +2 位作者 张栋 葛之葳 杨楠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68-1775,共8页
丛枝菌根真菌(AMF)是土壤中的一类重要微生物,氮沉降增加导致的土壤氮素含量变化将对AMF产生一系列影响。了解杨树人工林土壤AMF群落对氮添加的响应对于阐明大气氮(N)沉降增加背景下杨树人工林养分循环等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11 a和... 丛枝菌根真菌(AMF)是土壤中的一类重要微生物,氮沉降增加导致的土壤氮素含量变化将对AMF产生一系列影响。了解杨树人工林土壤AMF群落对氮添加的响应对于阐明大气氮(N)沉降增加背景下杨树人工林养分循环等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11 a和15 a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5种氮添加水平:0、5、10、15、30 g·m−2·a−1(以N计),分析了不同氮添加处理下杨树-AMF共生体根系侵染率、土壤球囊霉素相关蛋白、AMF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氮添加对杨树人工林根系AMF侵染率、总球囊霉素(T-GRSP)、易提取球囊霉素(EE-GRSP)有显著影响(P<0.05),低氮(N1)处理显著提高了杨树根系AMF侵染率,而超高氮(N4)处理促进了AMF生理代谢活动,T-GRSP和EE-GRSP质量分数均在N4处理下达到最大值。(2)高通量测序共得到AM真菌序列624181条,127个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分属8属41种,以球囊霉属(Glomus)为主。氮添加显著增加15 a人工林中多胞囊霉属(Diversispora)的相对丰度,低氮(N1)处理显著降低球囊霉属(Glomus)的相对丰度。(3)氮添加处理对AMF丰富度(Chao指数)和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影响不显著,但不同氮添加处理显著影响AMF群落结构组成(基于OTUs,R=0.2734,P<0.05),且两个龄级间差异显著(R=0.3073,P<0.05)。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结果表明,该研究测定的8个环境因子一共可以解释15 a人工林AMF群落结构组成变异的60.47%,解释11 a人工林AMF群落结构组成变异的53.67%,土壤铵态氮、硝态氮、pH、总磷、ω(C)/ω(N)比是影响AMF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素(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丛枝菌根真菌 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