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牧方式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1
作者 孙彩彩 董全民 +9 位作者 刘文亭 冯斌 时光 刘玉祯 俞旸 张春平 张小芳 李彩弟 杨增增 杨晓霞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75,共14页
土壤节肢动物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可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剂"。放牧作为青藏高原地区高寒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不仅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同时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以土壤为... 土壤节肢动物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可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剂"。放牧作为青藏高原地区高寒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不仅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同时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以土壤为主要生存场所的土壤节肢动物。为了明确不同放牧家畜及其混合比例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于2020年7月在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西海镇"高寒草地-家畜系统适应性管理技术平台",设置中等放牧强度下牦牛单牧(YG)、藏羊单牧(SG)、牦牛藏羊1∶2混合放牧(MG1∶2)、牦牛藏羊1∶4混合放牧(MG1∶4)和牦牛藏羊1∶6混合放牧(MG1∶6)5个放牧样地,以无放牧(CK)为对照样地,采集0~5 cm、5~10cm、10~15 cm的土样,利用干漏斗法(Tullgren法)分离土壤节肢动物,并进行鉴定统计。结果表明:1)试验样地分离得到的土壤节肢动物优势类群为螨总科(Acaroidae)和甲螨总科(Oiibatida),分别占土壤节肢动物总捕获量的36.67%和41.14%,且在0~5 cm土层数量最多,具有表聚性;2)不同放牧方式对土壤节肢动物的组成、群落结构、密度及多样性存在不同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放牧降低了土壤节肢动物优势类群螨总科的组成比例,而增加了甲螨总科的组成比例;无放牧样地与其他放牧方式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土壤节肢动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类群数均表现为藏羊单牧放牧样地较高,而均匀度指数与之相反;3)土壤节肢动物均匀度指数与土壤全氮、全碳、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而与有机质、pH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土壤节肢动物丰富度指数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全氮、速效氮、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节肢动物平均密度、总类群数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4)土壤全氮、全磷、全碳、速效氮、速效磷在藏羊单牧放牧样地较高;速效钾、有机质在无放牧样地最高;pH、土壤含水量在牦牛藏羊1∶6混合放牧样地最高。综上所述,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藏羊单牧对于土壤节肢动物密度、群落组成以及群落多样性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放牧方式 土壤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多代连栽引起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共现性网络特征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许宇星 王志超 +1 位作者 竹万宽 杜阿朋 《桉树科技》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随着桉树人工林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不合理经营措施导致的林地土壤肥力质量下降问题受到种植农户、科研群体和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本研究应用IlluminaMiseq PE300测序平台及共现性网络分析方法,对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网络特... 随着桉树人工林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不合理经营措施导致的林地土壤肥力质量下降问题受到种植农户、科研群体和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本研究应用IlluminaMiseq PE300测序平台及共现性网络分析方法,对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网络特征、群落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组成及其环境驱动因子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多代连栽模式对不同代次林分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未产生显著影响(除细菌丰富度),但集约化经营引起细菌群落结构的显著变化,细菌共现性网络的复杂性和凝聚性均随代次增加明显下降,多代连栽模式引起Acidobacteria丰度显著增加,而Actinobacteria和Patescibacteria的丰度显著下降。土壤硝态氮、有机质含量和容重作为关键环境因子驱动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栽代次 共现性网络 土壤细菌 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对环青海湖地区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学丽 马坤 +6 位作者 王英成 赵阳安 祁星民 土旦加 史德军 芦光新 董世魁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191-3198,共8页
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角度评价施用有机肥对退化草地的恢复效果,论文以环青海湖地区的轻度-中度退化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功能类群对施用有机肥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施有... 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角度评价施用有机肥对退化草地的恢复效果,论文以环青海湖地区的轻度-中度退化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功能类群对施用有机肥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处理增加了细菌的OTUs,降低了真菌的OTUs;施有机肥改变了土壤细菌与真菌群落组成及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细菌群落的组成种类中,Gaiella在施肥处理时丰度最高,同时也改变了群落结构;施有机肥能适当增加土壤细菌群落的Richness指数,降低了真菌群落的Richness指数,而降低了细菌群落的Chao1指数,但增加了真菌群落的Chao1指数,细菌和真菌群落的Shannon和Pielou指数都降低;施有机肥处理后Gammaproteobacteria是土壤细菌的指示物种,Dothideomycetes是土壤真菌的指示物种,施用有机肥后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恢复,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微生物区系 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指示物种 退化高寒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