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芦芽山生态旅游植被景观特征与地理因子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程占红 张金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8-284,共7页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植被景观不仅仅是其重要的风景资源 ,而且更是协调其生态平衡的杠杆所在。通过取样调查 ,采用一系列植被景观特征指标 ,分析了芦芽山旅游植被景观特征与地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芦芽山旅游植被景观特...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植被景观不仅仅是其重要的风景资源 ,而且更是协调其生态平衡的杠杆所在。通过取样调查 ,采用一系列植被景观特征指标 ,分析了芦芽山旅游植被景观特征与地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芦芽山旅游植被景观特征的评价几乎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而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相对于自然地理因子而言 ,人文地理因子 (即旅游活动 )对植被景观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此外 ,阴生种比值作为植被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 ,在本研究区域具有一定的非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植被 景观特征 相关分析 芦芽山 敏感水平 群落景观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 地理因子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影响及植被景观特征与地理因子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游巍斌 何东进 +6 位作者 詹仕华 洪伟 巫丽芸 王英姿 陈炳容 俞建安 范圣锋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5-39,68,共6页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在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旅游的同时,作为重要旅游资源的植被景观所受干扰日渐明显。通过样地调查,采用敏感水平、群落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等一系列植被景观特征指标,分析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影响因子及植被...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在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旅游的同时,作为重要旅游资源的植被景观所受干扰日渐明显。通过样地调查,采用敏感水平、群落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等一系列植被景观特征指标,分析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影响因子及植被景观特征与地理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影响因子主要受人文地理因子的影响,受自然地理因子的影响小。②相对于自然地理因子而言,人文地理因子(即旅游干扰活动)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植被景观特征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在今后景区旅游开发中要特别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科学管理和统一规划,以保护植被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敏感水平 群落景观重要值 地理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植被环境的关系Ⅰ.植被环境质量分析 被引量:67
3
作者 程占红 张金屯 +1 位作者 上官铁梁 张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765-1773,共9页
采用敏感水平、群落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等一系列评价指标 ,探讨了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植被生态环境的关系。通过一系列评价指标分析 ,结果表明 :保护站~冰口凹段 ,敏感水平不断增大 ,景观重要值不断减小 ;冰口凹到 ... 采用敏感水平、群落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等一系列评价指标 ,探讨了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植被生态环境的关系。通过一系列评价指标分析 ,结果表明 :保护站~冰口凹段 ,敏感水平不断增大 ,景观重要值不断减小 ;冰口凹到 2 4 2 0 m段 ,敏感水平开始逐步减小 ,景观重要值则不断上升 ;2 4 2 0~ 2 5 80 m段 ,敏感水平又开始逐步回升 ,景观重要值则又迅速下降。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随着海拔的不断上升 ,呈一条波动且渐趋上升的曲线。但阴生种比值不能很好地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其相互关系相吻合 ,且与植被现状大体一致 ,反映了整个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旅游价值及其生态环境质量。同时 ,距游径的水平距离对植物群落及其景观特征的影响也较为明显。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芦芽山旅游开发现状 ,与实际状况大致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 旅游开发 植被环境 群落景观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 阴生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