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蒙山典型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郑景明 张春雨 +3 位作者 周金星 赵秀海 余新晓 秦永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8-774,共7页
采用以树冠光竞争高度为基础的林分垂直层数量化方法研究了云蒙山几种典型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并将不同群落的垂直层划分结果与树高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在森林群落垂直层划分过程中,树冠光竞争高度附近的树被误划的几率较高... 采用以树冠光竞争高度为基础的林分垂直层数量化方法研究了云蒙山几种典型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并将不同群落的垂直层划分结果与树高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在森林群落垂直层划分过程中,树冠光竞争高度附近的树被误划的几率较高;截止系数a=0.4时,平均误划率最低,为10.10%。对几种森林群落结构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森林群落垂直分层数与乔木高度多样性指数、树高变异系数及乔木物种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乔木高度多样性指数和树高变异系数与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却均呈显著负相关。几种描述林分垂直结构的指标能很好地描述森林群落的垂直分层情况,同时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对下层植物的物种组成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群落垂直结构 树冠光竞争高度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陈蒿群落垂直结构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盼盼 王兵 +1 位作者 刘国彬 李文达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44,共5页
为探究茵陈蒿群落不同垂直结构对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垂直结构的茵陈蒿群落坡面侵蚀过程。结果表明:在植被盖度相同条件下,茵陈蒿多层群落结构(茵陈蒿+狗尾草+生物结皮)和双层群落结构(茵陈蒿+... 为探究茵陈蒿群落不同垂直结构对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垂直结构的茵陈蒿群落坡面侵蚀过程。结果表明:在植被盖度相同条件下,茵陈蒿多层群落结构(茵陈蒿+狗尾草+生物结皮)和双层群落结构(茵陈蒿+生物结皮)的减流、减沙效果显著优于单层群落结构,二者的减流效益分别为40.5%和22.6%,减沙效益分别为86.6%和73.5%。不同垂直结构的茵陈蒿群落累积产沙量均可表示为累积产流量的幂函数(R^2>0.98),表现为累积产沙量随累积产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群落结构层数的增加,3种垂直结构群落的累积产沙量增幅减小。植物根系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降水入渗,减少地表径流,是影响产流、产沙过程的关键因素。因此,群落垂直层次多、组分复杂、整体预防水土流失的能力也相应较强。对易于形成植被空层的草地群落,应当重视其低层植被建设,加强草地群落垂直结构及其水土保持功能的相关研究,以期为黄土高原草地植被恢复和结构配置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 群落垂直结构 产流产沙 草地生态系统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锥群落垂直结构的构建机制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付靖媛 张谦 苏文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40-1048,共9页
基于功能性状探讨物种共存机制,已成为近年来群落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内容。为探讨群落垂直结构构建的成因,该研究以昆明筇竹寺地区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为对象,调查乔木层、灌木层及草本层不同层次间植物叶片的功能性状。结果表明:(1)植物... 基于功能性状探讨物种共存机制,已成为近年来群落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内容。为探讨群落垂直结构构建的成因,该研究以昆明筇竹寺地区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为对象,调查乔木层、灌木层及草本层不同层次间植物叶片的功能性状。结果表明:(1)植物各功能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随层次变化的趋势。(2)按照植物的生活型将元江锥群落分为乔木、灌木以及草本3层,与功能性状的聚类结果基本一致。(3)乔木、灌木和草本3个层次的S.E.S PW值均小于0,可知群落内物种的功能性状结构均呈现显著的发散。综上结果认为,植物群落不同物种的叶片功能特征对群落垂直方向上不同光照和水分条件组合的适应是群落垂直结构构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支持生境过滤是群落垂直结构构建的主要生态过程;在不同层次内的物种具有不同的功能性状,同一层次内通过竞争排斥加大物种多样性;群落垂直结构的形成是群落内垂直方向上环境因子发生变化的结果,对资源有不同需求的物种分布在不同空间高度上,群落垂直结构则是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加了群落内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垂直结构 群落构建 群落功能性状结构 生境过滤 竞争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结构群落系统优化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光球 陆秋琴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4-203,共10页
为了求解一类复杂非线性优化问题的全局最优解,基于采用垂直结构群落动力学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垂直结构群落系统优化算法,简称为VS-CSO算法。该算法将优化问题的搜索空间视为一个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具有若干个垂直结构分叉营养水平,... 为了求解一类复杂非线性优化问题的全局最优解,基于采用垂直结构群落动力学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垂直结构群落系统优化算法,简称为VS-CSO算法。该算法将优化问题的搜索空间视为一个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具有若干个垂直结构分叉营养水平,在各个营养水平中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种群;在每个种群内,有若干生物个体在活动;生物个体不能跨种群迁移,但在同类种群中会相互影响。各种群以循环捕食-被食或资源-消耗连接在一起。运用垂直结构群落动力学模型开发出了通吃算子、择食算子、干扰算子、侵染算子、新生算子、死亡算子。其中,通吃算子和择食算子可实现个体跨种群的信息交换,而干扰算子和侵染算子可实现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换,从而确保个体间信息的充分交换;新生算子可适时补充新个体到种群中,而死亡算子可将种群中的虚弱个体适时清除掉,从而大幅提升算法跳出局部陷阱的能力。在求解过程中,VS-CSO算法每次只对极少变量进行处理,因此可求解高维优化问题。测试结果表明,VS-CSO算法能求解一类非常复杂的单峰函数、多峰函数和复合函数优化问题,其求精能力、探索能力及两者的协调性均优良,且具有全局收敛性的特点。该算法为求解一些较高维复杂函数优化问题的全局最优解提供了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智能优化算法 垂直结构群落动力学 种群动力学 全局最优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物群落结构的水土流失植被因子指数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雷婉宁 温仲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72,77,共6页
通过分析传统生态学盖度在指示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功能的不足,以植被垂直结构中各个层次控制水土流失的机理为依据,提出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Cs这一新的指标,建立了植被因子指数模型并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油松和山杨群落中,林冠层、... 通过分析传统生态学盖度在指示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功能的不足,以植被垂直结构中各个层次控制水土流失的机理为依据,提出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Cs这一新的指标,建立了植被因子指数模型并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油松和山杨群落中,林冠层、草被层及枯枝落叶层都是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关键层次,其盖度对于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权重分别为0.0150,0.591,0.394和0.0608,0.828,0.112。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考虑了群落结构中各层次的相对作用,并结合各层次的盖度来综合反映植被影响水土流失的作用,比传统的生态学盖度能更好地描述植被与土壤侵蚀的关系,是一种理想的植被因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植物群落垂直结构 水土流失 植被因子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齐哈尔市道路绿化景观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敏 张志 +2 位作者 厉悦 熊毅 董国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09-1011,共3页
采取典型抽样法对齐齐哈尔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滨水区道路、道路交叉口的绿化景观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从绿地率、群落垂直结构、物种丰富度几个方面对齐齐哈尔市道路绿化景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齐齐哈尔市道路绿化景观形成了一定... 采取典型抽样法对齐齐哈尔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滨水区道路、道路交叉口的绿化景观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从绿地率、群落垂直结构、物种丰富度几个方面对齐齐哈尔市道路绿化景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齐齐哈尔市道路绿化景观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道路绿地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绿化景观 绿地率 群落垂直结构 物种丰富度 Gleason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德城区公共绿地园林植物的多样性 被引量:2
7
作者 顾建中 史小玲 王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92-95,100,共5页
为探明常德城区公共绿地园林植物的多样性,为其绿化建设提供参考,采用踏查法、样方法和文献资料法,研究常德城区公共绿地园林植物种类及群落垂直结构。结果表明:常德城区公共绿地共有园林植物353种,隶属109科、268属,其中,蕨类植物4种,... 为探明常德城区公共绿地园林植物的多样性,为其绿化建设提供参考,采用踏查法、样方法和文献资料法,研究常德城区公共绿地园林植物种类及群落垂直结构。结果表明:常德城区公共绿地共有园林植物353种,隶属109科、268属,其中,蕨类植物4种,隶属4科、4属,其种、科、属分别占城区园林植物各类总数的1.1%、3.7%和1.5%;裸子植物25种,隶属8科、15属,其种、科、属分别占城区园林植物各类总数的7.1%、7.3%和5.6%;被子植物324种,隶属97科、249属,其种、科、属分别占城区园林植物各类总数的91.8%、89%和92.9%。种数5种以上的科有16科,占总科数的14.7%。乔木104种,隶属43科、76属;灌木76种,隶属28科、51属;藤本19种,隶属14科、19属;草花和地被植物134种,隶属49科、119属;水生植植20种,隶属15科、18属。群落垂直结构有一层结构、二层结构、三层结构和四层结构,以三层结构使用频率最高,园林植物花色、叶色变化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多样性 群落垂直结构 常德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