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地物种多样性对群落可入侵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丽娟 吴琛珺 +2 位作者 薛杨璐 王一暖 王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3-477,551,共6页
综述草地群落入侵实验中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可入侵性关系的研究进展。目前物种多样性与群落可入侵性主要出现了对立的关系模式,被普遍接受的解释机制为尺度依赖。但其它研究中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关系,提出物种特性、植物更新、种间关系变化... 综述草地群落入侵实验中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可入侵性关系的研究进展。目前物种多样性与群落可入侵性主要出现了对立的关系模式,被普遍接受的解释机制为尺度依赖。但其它研究中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关系,提出物种特性、植物更新、种间关系变化和群落构建机制等其它因素可能是导致物种多样性与群落可入侵性出现复杂关系的原因。建议未来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即物种多样性与群落可入侵性关系在不同营养级适用性,与群落构建机制变化间的联系和时间尺度对物种多样性与群落可入侵性关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 群落可入侵性 尺度依赖 物种特 植物更新 种间关系 群落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公园草本植物系统发育特征对不同生境群落可入侵性的影响
2
作者 章云飞 朱子岩 +3 位作者 杨秀清 赵彩云 张志伟 武文艳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5年第5期1800-1810,共11页
为探究不同生境中草本植物群落的系统发育特性(包括系统发育多样性、系统发育关系、系统发育结构)与其可入侵性之间的关联,对北京市8个城市公园的林地、湿地以及草地3种生境进行样方调查,分别进行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比不... 为探究不同生境中草本植物群落的系统发育特性(包括系统发育多样性、系统发育关系、系统发育结构)与其可入侵性之间的关联,对北京市8个城市公园的林地、湿地以及草地3种生境进行样方调查,分别进行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比不同生境的群落可入侵性差异,分析草本植物系统发育特征对不同生境可入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的群落可入侵性最高,草地最低。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林地生境中,群落可入侵性与系统发育特性无显著相关性;湿地生境中,群落可入侵性与本地群落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入侵-本地植物的平均最近分类距离呈显著正相关;草地生境中,本地草本植物群落净亲缘关系指数和最近分类单元指数均与群落可入侵性呈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林地生境中,本地群落越聚集且与入侵群落系统发育距离越远的群落其可入侵性越低,湿地生境中,本地群落系统发育多样性越高且与入侵群落系统发育距离越近的群落其可入侵性越低。针对城市植物入侵问题,需根据不同生境类型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整合多维度研究、技术应用与社会参与,建立更全面的城市公园入侵植物管理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 群落可入侵性 系统发育多样 系统发育结构 种间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苍耳入侵对本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肖永康 何健霄 +4 位作者 隋晓青 蔡新斌 买尔燕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周一凡 阿马努拉·依明尼亚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717-5725,共9页
研究外来植物不同程度入侵对区域群落结构和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对评价其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以入侵植物以意大利苍耳(Xanthium italicum)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意大利苍耳危害较明显且分布面积较大的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 研究外来植物不同程度入侵对区域群落结构和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对评价其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以入侵植物以意大利苍耳(Xanthium italicum)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意大利苍耳危害较明显且分布面积较大的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为研究区域进行植物样方调查,以意大利苍耳和其共生的本地植物为切入点,以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稳定性、群落可入侵性、影响程度指数、入侵植物的竞争优势和入侵强度来探究不同入侵程度下的本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未入侵地相比,意大利苍耳轻度入侵显著增加了本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P<0.05),而重度入侵显著降低了本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P<0.05)。(2)在意大利苍耳入侵的群落中,群落稳定性由轻度入侵水平到重度入侵水平降低了25%,而群落可入侵性、意大利苍耳的竞争优势指数和入侵强度指数分别增加了77%、79%和83%。(3)在轻度入侵水平下,意大利苍耳对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稳定性和群落物种数的影响程度指数<0,产生了积极影响;相反,在轻中度和重度入侵水平下意大利苍耳对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稳定性和群落物种数的影响程度指数>0,产生了负面影响。(4)本地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均呈正相关,但与群落可入侵性呈负相关(P<0.05)。(5)Shannon-Wiener指数对群落的稳定性的直接通经系数最大,为0.828;Simpson′s指数对群落可入侵性的直接通经系数最大,为0.932。由此可见,意大利苍耳在中度和重度入侵对植物群落结构产生巨大影响,而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和枢纽地带的新疆,将会对其脆弱的生态系统和土著物种的多样性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应在入侵初期对其进行控制与铲除,防止意大利苍耳等有害外来入侵种的入侵和进一步扩散与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物种多样 群落稳定 群落可入侵性 入侵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照强度对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和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魏巍 侯玉平 +3 位作者 彭少麟 陈鹏东 梁希平 张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6021-6028,共8页
外来植物入侵严重威胁着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引发巨大经济损失,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光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生长最重要的限制性资源之一,对光的捕获和利用直接影响植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存和适合度。... 外来植物入侵严重威胁着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引发巨大经济损失,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光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生长最重要的限制性资源之一,对光的捕获和利用直接影响植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存和适合度。本研究以华南地区危害严重的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和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为研究对象,对比二者生长、生物量分配及叶片特征对光照强度变化的响应,从而验证假设:外来植物入侵力受有效光辐射的限制,光照是影响不同演替阶段林型具有不同可入侵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表明,3%—60%全光照下两种外来植物均可存活,并显示较灵活的生物量分配策略,可见其对光照具有广适性,为其广泛分布提供生态学基础。低光严重抑制了两种外来植物的生物量积累,这可能是导致演替后期季风林入侵现象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比两种植物叶片特征对光照强度变化的响应,高光下薇甘菊SLA降低,LAR、LARMR减小,叶片变小变厚,有利于植株保持强光下的水分平衡;低光下薇甘菊增加SLA和LAR,叶片变薄变大,增大对光的截获面积,以实现对光强减弱的适应。相比薇甘菊,3种光照处理对飞机草的SLA、LAR、LARMR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提示:(1)光照影响所在群落对外来植物入侵的抵抗力;(2)攀援植物薇甘菊较丛生型草本飞机草对变化的光环境在叶片水平上具有更高的形态可塑性,有效寻觅光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演替 入侵植物 比叶面积 生物量分配 光强 群落可入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