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初陈淏子《花镜》“种植位置法”与明末王象晋《群芳谱》“雅称”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树华 邵丹锦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78,共5页
清初陈淏子《花镜》中的"种植位置法"与明末王象晋《群芳谱》中的"雅称"都是成书时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配置经验与实践的结晶之作,特别是"种植位置法"对其后我国园林以及日本园林的植物景观营造产生巨大影... 清初陈淏子《花镜》中的"种植位置法"与明末王象晋《群芳谱》中的"雅称"都是成书时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配置经验与实践的结晶之作,特别是"种植位置法"对其后我国园林以及日本园林的植物景观营造产生巨大影响。在介绍《花镜》与《群芳谱》的作者与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花镜》与《群芳谱》的版本学研究,并通过二者内容的比较研究,得出"种植位置法"是在参考"雅称"的基础上,加入了当时植物配置的手法与作者本人的经验编写而成。旨在揭示"种植位置法"与"雅称"在我国种植设计方面的价值,以期在现代园林建设中推广利用并发扬光大。此外,《花镜》填补了明代计成(1634年)《园冶》在园林植物、特别是在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方面的空白,可以将《花镜》与《园冶》并称为中国传统园林基础理论的2本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陈淏子 《花镜》“种植位置法” 王象晋 群芳谱》“雅称” 园林种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广群芳谱》看中国古典园林中花木种植的审美观 被引量:7
2
作者 邵丹锦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9-102,共4页
从古至今,人们与植物为友,借植物释理抒情,在其演变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理念。从《广群芳谱》中古人对花木种植的审美观入手,通过对书中所总结诗句的意韵与中国古典园林花木种植关系... 从古至今,人们与植物为友,借植物释理抒情,在其演变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理念。从《广群芳谱》中古人对花木种植的审美观入手,通过对书中所总结诗句的意韵与中国古典园林花木种植关系的论述,试觑中国古典园林中花木审美的3种类型,并结合前文所述,对当代园林种植设计中"意"的缺失及如何在当代种植设计中创作意境美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审美观 花木种植 中国古典园林 《广群芳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农书《群芳谱》抄本略考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佐槐 高万庆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85-389,共5页
考查了《群芳谱》作者的生平,介绍了手抄本概况。通过与刻本《二如亭群芳谱》进行对比研究,认为手抄本《群芳谱》是作者稿本的誊清本之一,有较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 古农书 群芳谱 手抄本 考证 作者生平 刻本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谷类作物看《二如亭群芳谱》对《齐民要术》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车艳妮 刘庆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0期229-231,236,共4页
《二如亭群芳谱》是我国17世纪初期的一部农学专著,其内容广泛,论述周详,是16世纪以前古代农书的集大成者。以谷类作物为例,探究该书在指导思想、内容体例和语言特色等方面对《齐民要术》的继承和发展,以展示我国宝贵的农业遗产和光辉... 《二如亭群芳谱》是我国17世纪初期的一部农学专著,其内容广泛,论述周详,是16世纪以前古代农书的集大成者。以谷类作物为例,探究该书在指导思想、内容体例和语言特色等方面对《齐民要术》的继承和发展,以展示我国宝贵的农业遗产和光辉灿烂的农业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如亭群芳谱 王象晋 《齐民要术》 贾思勰 谷类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群芳谱》的文献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35-137,共3页
《广群芳谱》作为清人编撰的大型类书,在古典文献方面也有重要参考价值。《广群芳谱》在整理研究《全唐诗》方面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能够为作家、作品研究提供新材料,发现一些散佚作品,研究者应当重视《广群芳谱》在古典文献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广群芳谱 全唐诗 文献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版画中庭院花木种植与《群芳谱》“雅称”之关系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佳丽 洪波 《风景园林》 2018年第12期121-124,共4页
明代版画反映了当时的风土民情,明末王象晋《群芳谱》中的"雅称"是我国传统园林植物种植实践之结晶。本研究在介绍《群芳谱》和明代版画概况的基础上,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对明代代表性的版画作品中庭院花木种类及种植关系开展研... 明代版画反映了当时的风土民情,明末王象晋《群芳谱》中的"雅称"是我国传统园林植物种植实践之结晶。本研究在介绍《群芳谱》和明代版画概况的基础上,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对明代代表性的版画作品中庭院花木种类及种植关系开展研究,将其与《群芳谱》中"雅称"进行对比,探寻两者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版画中的花木种植和《群芳谱》"雅称"中所总结的花木配置方式基本相同。但由于两者的表现方式、创作者知识背景不同等原因,导致两者在花木种类、观赏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揭示明代版画与《群芳谱》"雅称"在园林花木种植方面的价值,以期为中国传统庭院花木种植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庭院花木 群芳谱》“雅称” 明代版画 种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芳谱》蔬谱中引诗的价值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车艳妮 刘庆超 《农业考古》 2018年第4期196-202,共7页
《群芳谱》是明代王象晋编撰的一部关于栽培植物的农学著作,书中总结了以往的农业科技知识,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思想,丰富了农业生产技术,具有极高的农学价值。同时,《群芳谱》作为一本农书,不仅在农学史上熠熠生辉,由于其书中对诗词丽... 《群芳谱》是明代王象晋编撰的一部关于栽培植物的农学著作,书中总结了以往的农业科技知识,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思想,丰富了农业生产技术,具有极高的农学价值。同时,《群芳谱》作为一本农书,不仅在农学史上熠熠生辉,由于其书中对诗词丽藻的引用,在文学上也占有一席之地。王象晋在《群芳谱》蔬谱两卷中仅诗就引用了79首,这些引诗体现出蔬菜的各方面的特点,证明了蔬菜不仅能食、能用,还有观赏怡情等多种价值。农书引诗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它在农学及文学上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象晋 群芳谱 蔬谱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视域下的《二如亭群芳谱》 被引量:1
8
作者 车艳妮 刘庆超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8-233,共6页
《二如亭群芳谱》是一部农书,可谓古今学人的共识。然而,通观全书,不难发现,书中还包含了许多与农学无关的内容,与《王祯农书》《农政全书》这类农书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鉴于其书写内容和书写方式的独特性,解读《二如亭群芳谱》需要... 《二如亭群芳谱》是一部农书,可谓古今学人的共识。然而,通观全书,不难发现,书中还包含了许多与农学无关的内容,与《王祯农书》《农政全书》这类农书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鉴于其书写内容和书写方式的独特性,解读《二如亭群芳谱》需要突破单一的农学视域,而采用一种"复调式"的视角。《二如亭群芳谱》的文本属性有别于一般农书,它既非纯粹的专业类农书,也非通书性质的农书,而是一部布局独特、立意新颖、内涵丰富且有着深厚生活积淀和扎实学理依据的人文作品。该书的人文价值要远高于其自然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象晋 《二如亭群芳谱 文本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芳谱(为女高音和钢琴而作)
9
作者 洪源 王建民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8年第2期79-85,共7页
关键词 群芳谱 女高音 钢琴 二二三 三高 落角 气户 三洋 二程 三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芳谱》选注--桃品种篇
10
作者 姜全 《落叶果树》 2021年第2期11-14,共4页
农业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除产业前、中、后的技术需求外,产业文化的需求逐渐显现。文化赋予产业新的生命力,也赋予了产品新的价值。研究、发掘和利用农业产业文化对产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是桃的唯一原产地,是最早被利用的果... 农业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除产业前、中、后的技术需求外,产业文化的需求逐渐显现。文化赋予产业新的生命力,也赋予了产品新的价值。研究、发掘和利用农业产业文化对产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是桃的唯一原产地,是最早被利用的果树之一。经过千百年向外传播,在世界上广泛分布。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发展进步中有着桃文化发展的脚印。桃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 桃品种 桃文化 中华文明 原产地 群芳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选择和造景探究——以《闲情偶寄》、《广群芳谱》为例
11
作者 袁伊旻 戴欢 +1 位作者 蔡静 白轩怡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3期133-138,共6页
中国古文献种类繁多,囊括了中国各个时代的生活水平、物质基础和科学状况的记载。明清时期被视为我国园林发展的全盛时期,产生了大量造园艺术的理论。课题中选取了《闲情偶寄》和《广群芳谱》两部古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部文献内容... 中国古文献种类繁多,囊括了中国各个时代的生活水平、物质基础和科学状况的记载。明清时期被视为我国园林发展的全盛时期,产生了大量造园艺术的理论。课题中选取了《闲情偶寄》和《广群芳谱》两部古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部文献内容的查阅,诗词大意的剖析理解及相关资料的整理来了解古人在造景选植物时的意图和造景方式,并将两部著作的特色造景理论相互印证对比分析出利于现代园林造景设计的知识,同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相互结合总结出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园林植物造景系统。同时,在查阅古籍的途中有助于加深对自然植物的印象,学习古人的心境和审美造诣,为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情偶寄 广群芳谱 植物选择 造景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桃树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振亚 刘璞玉 《古今农业》 1994年第2期67-74,共8页
桃树是我国最古老的五种果树之一,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在桃树生长结果习性的认识及栽培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劳动人民首先打开桃树必然王国的大门,在1500年前已经掌握了符合核果类种子层积后熟规律的桃树实生育苗经验,创造了当时... 桃树是我国最古老的五种果树之一,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在桃树生长结果习性的认识及栽培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劳动人民首先打开桃树必然王国的大门,在1500年前已经掌握了符合核果类种子层积后熟规律的桃树实生育苗经验,创造了当时防止落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民要术》 桃树栽培 水蜜桃 群芳谱 我国古代 实生繁殖 《农政全书》 《农桑辑要》 栽植密度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果树繁殖技术浅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荣富 《农业考古》 1986年第2期268-270,273,共4页
我国以园林之母著称于世,不仅果树种质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果树发源中心,而且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大约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果树栽培的各种技术和理论就已达到很高水平。据农书记载,果树繁殖技术,经验尤其丰富。
关键词 繁殖技术 齐民要术 我国古代 果树种质资源 果树栽培 嫁接方法 嫁接技术 群芳谱 劳动人民 有性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谈中国古代花卉
14
作者 陈刚 《新疆林业》 1999年第4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栽培史 花卉栽培 洛阳牡丹 观赏植物资源 芍药 群芳谱 南北朝 新品种 我国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雪
15
《新疆农垦科技》 2013年第11期18-18,共1页
小雪,在二十四节气中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与程度,进入小雪节气,意味着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降水状态由雨变成雪。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 小雪,在二十四节气中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与程度,进入小雪节气,意味着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降水状态由雨变成雪。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数少,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雪 天气 群芳谱 《二如亭群芳谱 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高味醇菊花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传轼 徐志明 +1 位作者 余承厚 邱万杰 《农业考古》 1993年第4期279-279,共1页
一只透明的玻璃杯中,碧绿的茶汤内漾着一朵嫩绿而又微黄的绽开的菊花。茶香袅袅,从杯中溢出,观之赏心悦目,啜之齿颊留香,真令人心旷神怡,飘然若仙。无导乎人们交口称誉:菊花茶真是茶叶群芳谱中一枝奇葩。是茶乡姑娘们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关键词 菊花茶 群芳谱 玻璃杯 茶叶 野菊花 结晶 茶汤 溢出 智慧 留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小史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仲葛 《农业考古》 1984年第1期177-179,共3页
西瓜在我国,是一种大众化的消暑水果;它不仅汁多味甜、品尝适口,而且能消热解渴,是有益于人民健康的防暑佳品。说起西瓜,不禁令人想起它的历史掌故。顾名思义,西瓜当属从西方传来的瓜。中国历代王朝的兴废,有着很大的变迁,版图的广狭也... 西瓜在我国,是一种大众化的消暑水果;它不仅汁多味甜、品尝适口,而且能消热解渴,是有益于人民健康的防暑佳品。说起西瓜,不禁令人想起它的历史掌故。顾名思义,西瓜当属从西方传来的瓜。中国历代王朝的兴废,有着很大的变迁,版图的广狭也代有不同,所以当初西瓜并不是我国的原产,而是来自西域的异国贡物。所以就字义来看,也有来自西方之意。据《广群芳谱》说:“旧传种来自西域,故名西瓜”。按《广群芳谱》是康熙四十七年(一七○八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种子 传入中国 群芳谱 西域 中国历代王朝 清圣祖玄烨 十七年 西方 本草纲目 原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新安荆紫山发现向日葵图案琉璃瓦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宗子 《古今农业》 1995年第2期53-56,共4页
起源于新大陆的农作物如花生、玉米等引入我国的时间问题,近年来对其研究已多有论述和争论。向日葵亦为原产新大陆的农作物之一,关于它的文字记载,一般认为在我国最早见之于明王象晋的《群芳谱》一书(公元1621年),其最初引进我国的时间... 起源于新大陆的农作物如花生、玉米等引入我国的时间问题,近年来对其研究已多有论述和争论。向日葵亦为原产新大陆的农作物之一,关于它的文字记载,一般认为在我国最早见之于明王象晋的《群芳谱》一书(公元1621年),其最初引进我国的时间,已不可考。张宗子同志于1993年10月发现了以向日葵作图案的琉璃瓦,这是新大陆农作物在我国传播的重要文物证据之一,亦是迄今为止我国古代以向日葵作建筑纹饰图案的首次发现,该瓦已交我馆收藏。同时,据张家子同志调查,该瓦为明正德十四年(1519)当地重修的玄天上帝殿遗物,它比《群芳谱》的记载早了102年,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仅27年。为了慎重其事,现将张宗子同志的这篇调查研究文章刊出,以期引起各方面对这一问题有兴趣或持不同意见的学者对其继续进行探讨和争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群芳谱 琉璃瓦 玄天上帝 王象晋 图案 《山海经》 农作物 河南 葡萄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彬及其《采芳随笔》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枫林 《图书馆论坛》 1986年第4期103-104,共2页
清代查彬所著《采芳随笔》一书,仿宋《全芳备祖》、明《群芳谱》体例,主要记录咏题各种花草竹木果蔬的诗句。它记载的各种植物,除了录其题咏,亦述其植物性状及功用,以及历代记载、溯其源流,因而是书对研究我国古代植物、文学都具有一定... 清代查彬所著《采芳随笔》一书,仿宋《全芳备祖》、明《群芳谱》体例,主要记录咏题各种花草竹木果蔬的诗句。它记载的各种植物,除了录其题咏,亦述其植物性状及功用,以及历代记载、溯其源流,因而是书对研究我国古代植物、文学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随笔 题咏 我国古代 记载 性状 群芳谱 功用 作者 果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史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莫容 胡洪涛 《农业考古》 1988年第1期216-218,共3页
鹤是世界著名的文化珍禽,自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当今已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对象。散见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宗教著作及农学遗产中,有关鹤类的品种、分布、习性、驯养等问题的记载,正在引起鹤类研究者的重视。中国古代养鹤的时间... 鹤是世界著名的文化珍禽,自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当今已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对象。散见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宗教著作及农学遗产中,有关鹤类的品种、分布、习性、驯养等问题的记载,正在引起鹤类研究者的重视。中国古代养鹤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据《左传》记载,卫懿公(在位时间前668~前661年)即爱鹤成癖,畜养了不少鹤,并给以禄位,出行时使鹤乘大夫车,招摇过市。这也许是人类驯养野鹤的最早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鹤类 驯养 保护对象 春秋时代 丹顶鹤 习性 白居易 群芳谱 世界著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