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组看病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丽平 任慧 +4 位作者 盛新春 朱义 许菁 李韫韬 傅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3412-3416,共5页
目的探索群组看病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经社区动员,以上海某街道4个居委2011年1月—2012年12月签约管理自愿参与并符合标准的183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整群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干预组(92例)和对照组(91例)。干预... 目的探索群组看病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经社区动员,以上海某街道4个居委2011年1月—2012年12月签约管理自愿参与并符合标准的183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整群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干预组(92例)和对照组(91例)。干预组患者以群组看病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高血压管理。采用高血压群组看病问卷调查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患者自我管理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服药依从性及身体活动依从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和身体活动依从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和身体活动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χ2=9.653、8.807,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和身体活动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9、1.626,P>0.05)。干预后干预组症状管理得分、疾病共性得分、社会支持得分、信任与参加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症状管理得分、疾病共性得分、社会支持得分、信任与参加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症状管理得分、疾病共性得分、社会支持得分、归属感得分、信任与参加得分、互惠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健康自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干预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而干预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健康自评得分、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的健康自评得分、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患者参与障碍的前3位因素分别为:是否有参与需求(40.2%)、时间和地点是否合理(39.1%)、家庭事务因素(32.6%)。结论高血压群组看病模式可以改善患者自我管理相关结局,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与参与意愿;进一步分析该模式的参与障碍和影响因素,有助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长效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组看病模式 高血压 自我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