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锚桩法单桩静载试验中群桩相互作用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周洪波 黄胜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13-1616,共4页
利用Poulos弹性理论法,对锚桩法单桩静载承载力试验中试桩和锚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考虑锚桩上拔量对试桩p-s曲线影响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某工程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采用原始测试数据分析所得出的试桩极限承载力偏于... 利用Poulos弹性理论法,对锚桩法单桩静载承载力试验中试桩和锚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考虑锚桩上拔量对试桩p-s曲线影响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某工程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采用原始测试数据分析所得出的试桩极限承载力偏于危险,并为该工程提供了更加合理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桩法 弹性理论法 单桩承载力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桩条件下桩土相互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进 彭苏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2-315,共4页
根据海洋钻井实际工程情况,开展了粘性土质条件下群桩模拟实验,研究分析了群桩条件下的桩-土相互作用问题,得出了群桩作用对土应力场的影响关系,模拟实验结果对海上隔水导管的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隔水导管 土应力 相互作用 粘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场地群桩–土–结构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孔德森 李纯洁 +1 位作者 凌贤长 门燕青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43-149,共7页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群桩–土–结构的相互作用规律,采用量纲分析方法,设计了群桩–柱墩模型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幅值为0.15g和0.5g的El Cenro地震波,探讨了地基加速度反应、桩–柱墩加速度反应和孔隙水压力反应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①...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群桩–土–结构的相互作用规律,采用量纲分析方法,设计了群桩–柱墩模型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幅值为0.15g和0.5g的El Cenro地震波,探讨了地基加速度反应、桩–柱墩加速度反应和孔隙水压力反应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①小震输入下,地基动力变形的线性特征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对地震波的动力放大作用,且加速度反应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大震输入下,地基动力变形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加速度反应规律不单一;②桩–柱墩加速度反应主要集中在低频段,反应规律复杂;③埋深和桩距对地基孔隙水压力变化影响较大,且随埋深减小,孔压减小,孔压比增大,同时随桩距减小,孔压增大,以致在桩周形成一定的孔压梯度。振动台试验能很好地再现天然地震作用的宏观现象,是研究液化场地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反应规律的一种很好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场地 地震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 大型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地震反应的桥墩-群桩-土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志华 刘汉龙 陈国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9-413,共5页
考虑地震动的随机性,利用复反应分析技术,采用随机地震反应计算方法对某一特大型桥梁群桩基础与土动力相互作用效应进行了数值试验研究。将土与群桩体系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有限元离散,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考虑土体的动力非线性性能。将桥墩... 考虑地震动的随机性,利用复反应分析技术,采用随机地震反应计算方法对某一特大型桥梁群桩基础与土动力相互作用效应进行了数值试验研究。将土与群桩体系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有限元离散,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考虑土体的动力非线性性能。将桥墩-群桩-土相互作用体系与自由场随机地震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互作用效应的影响与桩土模量差异以及土体与群桩基础距离有关;软土层剪应变水平及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群桩基础两侧附近土域剪应变呈现明显的弧形分布;地表及浅层土体最大地震加速度反应有所减小,但覆盖层中下部土体加速度反应峰值明显增大,增幅达5%~30%左右;此外,地震地面运动的频谱成分存在显著差别。桥梁桩基础抗震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桥梁结构-群桩-土相互作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桩-土相互作用 随机地震反应 等效线性化方法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桩-土相互作用动力阻抗的简化有限元计算 被引量:2
5
作者 熊辉 江雅丰 李柃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28-934,共7页
为研究群桩-土相互作用,提出一种将有限元模型应用于群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简化方法,结合频域内桩-土动力文克尔理论,导出与桩-土属性相关的弹簧-阻尼单元动力阻抗结果,与基于Gazetas-Dobry理论简化法的结果比较有良好的一致性。建... 为研究群桩-土相互作用,提出一种将有限元模型应用于群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简化方法,结合频域内桩-土动力文克尔理论,导出与桩-土属性相关的弹簧-阻尼单元动力阻抗结果,与基于Gazetas-Dobry理论简化法的结果比较有良好的一致性。建立复杂群桩模型并进行不同桩土条件下的动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简化有限元法应用于群桩-土工程实际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实用性,为群桩-土的动力相互作用阻抗计算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相互作用 弹-阻单元 动力阻抗 简化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平台—群桩—水流—土体相互作用的导管架式海洋平台振动特性研究(英文)
6
作者 韩晓双 周波 TAN Soon-Keat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5-373,共9页
文章分别采用平台—群桩—水流—土体相互作用模型和考虑附加水质量的等效桩模型,对三维平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等效桩模型的动力响应结果要大于考虑平台—群桩—水流—土体相互作用模型。分别采用平... 文章分别采用平台—群桩—水流—土体相互作用模型和考虑附加水质量的等效桩模型,对三维平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等效桩模型的动力响应结果要大于考虑平台—群桩—水流—土体相互作用模型。分别采用平台—群桩—水流—土体相互作用的三维分析模型和简化模型计算平台的固有频率,通过比较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对简化模型进行了频率修正,提出修正系数关系曲线。这种方法节省计算时间,提高计算精度,可为海洋平台的振动特性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响应 振动特性 导管架式海洋平台 地震响应 平台一桩一水流一土体相互作用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桩法静载试验群桩相互作用解析分析
7
作者 魏仕锋 吕军 石汉生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3年第11期1-4,共4页
建立了基于弹性理论法的抗拔单桩解析计算模型,以及考虑试桩与锚桩相互作用的群桩计算模型,利用该计算模型讨论不同地层中抗拔桩桩身变形和内力分布规律,进而分析锚桩法静载试验中地层条件、桩间距等因素对试桩竖向抗压刚度和变形的影... 建立了基于弹性理论法的抗拔单桩解析计算模型,以及考虑试桩与锚桩相互作用的群桩计算模型,利用该计算模型讨论不同地层中抗拔桩桩身变形和内力分布规律,进而分析锚桩法静载试验中地层条件、桩间距等因素对试桩竖向抗压刚度和变形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桩土刚度比越大,桩-土界面摩阻力和桩身轴力曲线沿深度变化越小,相应桩身上拔位移量越大。土体模量大的地层中桩身轴力衰减最快,浅部土层性质对单桩抗拔承载力起重要作用。试桩、锚桩与地基相互作用可导致锚桩法静载试验中试验桩抗压刚度比真实情况偏大,对静载试验结果修正后能得到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的试桩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桩法 静载试验 相互作用 解析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三维桩基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熊辉 吕西林 黄靓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6-762,共7页
结合简化阻抗法建立了三维相互作用结构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导出了考虑群桩刚体、惯性效应作用时的结构相互作用时程积分方程式,以近乎纯结构有限元的建模途径合理地反映出桩-土-上部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相互作用特性。模型中... 结合简化阻抗法建立了三维相互作用结构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导出了考虑群桩刚体、惯性效应作用时的结构相互作用时程积分方程式,以近乎纯结构有限元的建模途径合理地反映出桩-土-上部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相互作用特性。模型中引入具有桩(筏)-土阻抗特性的弹阻单元来描述不同群桩布置、土层状况因素对体系反应的参与作用,而在动力方程中竖向SV剪切波经桩土刚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水平、摇摆分量对体系的影响亦得以体现。20层桩承刚框架结构的动力分析表明:较柔的桩、土基础使得体系的SSI效应增强,但其参与程度与群桩效应相关,而结构构件内力较不考虑相互作用时有较大折减;应用该法可精确、快速地进行复杂上、下部结构时程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效应 三维桩-分层土-上部结构相互作用 刚体 惯性相互作用 整体有限元计算 动力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横向力作用下土-群桩动力效应简化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熊辉 尚守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63-2168,共6页
以动力文克尔地基梁模型为基本理论,在改进了Gazetas均质土中的桩-土-桩相互作用三步法计算模式的基础上,运用分层传递技术,导出了层状地基中群桩在轴、横多向受力条件下的力与位移动力相互关系的显示表达,提出了桩顶谐振作用条件下计... 以动力文克尔地基梁模型为基本理论,在改进了Gazetas均质土中的桩-土-桩相互作用三步法计算模式的基础上,运用分层传递技术,导出了层状地基中群桩在轴、横多向受力条件下的力与位移动力相互关系的显示表达,提出了桩顶谐振作用条件下计算层状介质中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的新方法,以相对简明的方式阐述了桩顶轴力对群桩水平动力效应的影响,并以此来寻求频域动载下的基桩变位及其内力规律,较为全面地揭示群桩振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相互作用 横向激振共同作用 桩效应因子 基桩动力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桩荷载位移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石名磊 战高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07-1611,共5页
将杆系结构有限单元法与荷载传递迭代法相耦合,形成一桩基沉降分析计算的混合法。采用近似解析解中RandolphandWroth’Model与双曲线模型相结合,模拟桩身与桩周介质边界上剪切滑移的非线性。桩间相互作用采用弹性理论Mindlin方程解答计... 将杆系结构有限单元法与荷载传递迭代法相耦合,形成一桩基沉降分析计算的混合法。采用近似解析解中RandolphandWroth’Model与双曲线模型相结合,模拟桩身与桩周介质边界上剪切滑移的非线性。桩间相互作用采用弹性理论Mindlin方程解答计算,并考虑了桩间“加筋与遮帘”作用。桩周土介质非均质性特征,采用指数函数模拟。分析了刚性承台下群桩桩数、桩长、桩间距和桩土模量比等群桩工作特性的影响。尤其是桩台基础沉降对群桩相互作用影响机制的研究,对桥梁拼接等对桩基础沉降要求严格的工程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刚性承台下 桩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确定导管架平台群桩p-y数据的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秋云 王建华 +2 位作者 周杨锐 王健 周松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99-1904,共6页
导管架海洋平台群桩基础的桩头约束是一种弹性约束。针对具有弹性约束桩头的群桩,提出了一种利用非线性地基梁群桩模型,通过迭代计算确定导管架平台群桩p-y数据的方法。该方法首先依据单桩p-y曲线,利用具有弹性约束桩头的群桩模型,计算... 导管架海洋平台群桩基础的桩头约束是一种弹性约束。针对具有弹性约束桩头的群桩,提出了一种利用非线性地基梁群桩模型,通过迭代计算确定导管架平台群桩p-y数据的方法。该方法首先依据单桩p-y曲线,利用具有弹性约束桩头的群桩模型,计算桩头在总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再利用Poulos相互作用系数确定由于群桩相互作用引起的桩头附加水平位移,将总荷载作用下的桩头水平位移与桩头附加水平位移叠加后的结果作为迭代计算的初始桩头水平位移。然后,依据桩头荷载与初始桩头水平位移,通过对单桩p-y数据的标定,确定其修正系数Ym,进而得到与第1次计算对应的群桩p-y数据。在接下来的迭代计算中,利用每次更新后的Ym确定该次计算使用的群桩p-y数据,并据此由群桩计算模型计算桩头位移,通过对单桩p-y数据标定确定相应的Ym,直到第i次与第i-1次计算出的Ym(i)和Ym(i-1)之间相对误差小于允许误差为止。由于该方法考虑群桩效应的p-y数据,且借助具有弹性约束桩头的群桩模型进行分析,从而使计算结果能客观反映具有弹性约束桩头群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分析 相互作用 桩p-y曲线 修正Poulos方法 Y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群桩效应的液化场地桩-土动力p-y曲线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惠舒清 张效禹 +3 位作者 唐亮 崔杰 满孝峰 凌贤长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3-799,共7页
为了研究液化场地单桩-土动力p-y曲线对群桩基础的适用性,本文基于OpenSees有限元计算平台,建立了液化场地群桩-土耦合体系地震反应数值模型,并通过离心机试验结果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基于此数值模型探讨了“p乘因子法”中p-y曲... 为了研究液化场地单桩-土动力p-y曲线对群桩基础的适用性,本文基于OpenSees有限元计算平台,建立了液化场地群桩-土耦合体系地震反应数值模型,并通过离心机试验结果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基于此数值模型探讨了“p乘因子法”中p-y曲线在液化场地群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中的可靠性;通过反复地数值模拟与分析,以桩间距为控制指标,对现有“p乘因子法”中的p-y曲线进行了修正,构建了考虑桩间距效应的液化场地群桩-土动力相互作用p-y曲线,并通过离心机试验结果对其正确性进行了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应 桩-土相互作用 P-Y曲线 数值模拟 液化场地 文克尔地基梁法 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场地桥梁群桩基动力反应三维有限元模拟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唐亮 凌贤长 +3 位作者 苏雷 刘春辉 张效禹 李青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401-407,共7页
针对大型振动台试验,基于u-p有限元控制方程考虑饱和砂土中水和土颗粒的动力耦合作用,选用砂土的动力Nishi本构模型、土的莫尔-库仑本构模型,建立液化场地群桩–土–桥梁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和计算方法。模型中,桩、... 针对大型振动台试验,基于u-p有限元控制方程考虑饱和砂土中水和土颗粒的动力耦合作用,选用砂土的动力Nishi本构模型、土的莫尔-库仑本构模型,建立液化场地群桩–土–桥梁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和计算方法。模型中,桩、柱墩采用基于Mindlin-Reissner理论的三维梁单元模拟,土、承台采用20节点的六面体单元划分网格,饱和砂土采用考虑孔压效应的20-8节点的六面体单元剖分。桩与土、承台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采用三维线接触单元、接触面单元模拟。使用一致边界模拟振动台试验计算域的人工边界。采用瑞利阻尼考虑群桩–土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阻尼效应。自重作用下,土的静力弹塑性分析采用欧拉向后积分方法求解体系响应;随后,地震激励下采用Wilson-?逐步积分法求解体系的非线性动力方程组。通过振动台试验,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表明该模拟方法可以很好地模拟液化场地群桩–土–桥梁结构动力相互用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桩–土动力相互作用 振动台试验 液化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地基中群桩竖向荷载沉降关系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江杰 黄茂松 顾倩燕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092-2096,共5页
运用剪切位移法计算了桩轴向荷载传递因子。对于桩端采用线性的荷载传递函数,推导了基于弹塑性模型的单桩竖向荷载沉降的解析解。分析过程中考虑了土体强度沿深度线性变化的特性和桩土间的滑移现象,因此更符合大部分土体的实际性状。在... 运用剪切位移法计算了桩轴向荷载传递因子。对于桩端采用线性的荷载传递函数,推导了基于弹塑性模型的单桩竖向荷载沉降的解析解。分析过程中考虑了土体强度沿深度线性变化的特性和桩土间的滑移现象,因此更符合大部分土体的实际性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桩土滑移的桩-桩相互作用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将上述方法应用于群桩的分析,获得了群桩的荷载沉降特性。该分析方法克服了目前应用较多的弹性理论方法夸大桩土相互作用的缺点,单桩和群桩的荷载沉降曲线的分析结果和实测数据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移 非均质土 弹塑性模型 桩-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工程中LDBPs的群桩工作特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宜生 杜广印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2年第4期52-57,共6页
将杆系结构有限单元法与荷载传递迭代法相耦合。形成一桩基沉降分析计算的混合法.采用近似解析解中Ran—dolph and Worth’Model和双曲线模型相结合,模拟桩身与桩周介质边界上剪切滑移.桩间相互作用,采用弹性理论Mindlin方程解答计算,... 将杆系结构有限单元法与荷载传递迭代法相耦合。形成一桩基沉降分析计算的混合法.采用近似解析解中Ran—dolph and Worth’Model和双曲线模型相结合,模拟桩身与桩周介质边界上剪切滑移.桩间相互作用,采用弹性理论Mindlin方程解答计算,并考虑了桩间“加筋与遮帘”作用.编制了群桩沉降分析计算程序GPSA1.通过计算分析,对刚性承台下群桩桩数、桩长、桩间距和桩土模量比等群桩工作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该方法和成果,可以作为今后群桩沉降分析研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刚性承台下 桩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桩沉降的估算——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
16
作者 H.G.Poulos 虞兴福 +1 位作者 杨桦 柳若龙 《矿产勘查》 2007年第3期23-26,共4页
本文回顾了过去三、四十年间群桩沉降分析方法的发展以及从理论到实践的演进过程。评述了实际问题中的一些重要方面已逐渐地被加以考虑,说明了最近的研究工作已使得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可以在有系统的,尽管仍是近似的方式下进行处理。评... 本文回顾了过去三、四十年间群桩沉降分析方法的发展以及从理论到实践的演进过程。评述了实际问题中的一些重要方面已逐渐地被加以考虑,说明了最近的研究工作已使得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可以在有系统的,尽管仍是近似的方式下进行处理。评述了各种参数的重要性,提出了有关初步分析和详细分析中的一些适当的方法,以及如何确定关键的岩土参数的方法。最后举例说明了将理论研究结果不适当地应用于工程实践所引起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系数 桩沉降 相互作用 工程实践 沉降量 沉降分析方法 根桩 估算 非均质土层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Lotka-Volterra系统正周期解的全局稳定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颜向平 张存华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121-123,共3页
研究了时变条件下二维Lotka-Voltrra系统,对于具有周期系数的二维非自治Lotka-Voltrra系统,在其系数连续的情况下,得到了正周期解全局稳定的一个充分条件,为进一步研究Lotka-Voltrra系统解的性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利用构造Liapunov函... 研究了时变条件下二维Lotka-Voltrra系统,对于具有周期系数的二维非自治Lotka-Voltrra系统,在其系数连续的情况下,得到了正周期解全局稳定的一个充分条件,为进一步研究Lotka-Voltrra系统解的性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利用构造Liapunov函数的方法对所得的结论进行了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Lotka-Volterra系统 竞争系统 正周期解 全局稳定性 LIAPUNOV函数 群相互作用 微分方程 生物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海洋平台钢管桩可打性分析 被引量:30
18
作者 龚维明 蒋永生 +1 位作者 穆保岗 邱洪兴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27-230,共4页
结合实际工程 ,分析了开口钢管桩的闭塞效应、沉桩阻力、群桩相互作用问题 ,提出了锤型选择、施工流水等建议 ,使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关键词 钢管桩 闭塞效应 沉桩阻力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工程中刚性承台下桩的工作特性研究
19
作者 顾小安 卢明康 +1 位作者 滕玉明 石名磊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8,共5页
将杆系结构有限单元法与荷载传递迭代法相耦合,形成一桩基沉降分析计算的混合法.采用近似解析解中RandolphandWroth'Model和双曲线模型相结合,模拟桩身与桩周介质边界上剪切滑移.桩间相互作用,在采用弹性理论Mindlin方程解答计算,... 将杆系结构有限单元法与荷载传递迭代法相耦合,形成一桩基沉降分析计算的混合法.采用近似解析解中RandolphandWroth'Model和双曲线模型相结合,模拟桩身与桩周介质边界上剪切滑移.桩间相互作用,在采用弹性理论Mindlin方程解答计算,并考虑了桩间"加筋与遮帘"作用.分析了刚性承台下群桩桩数、桩长、桩间距和桩土模量比等群桩工作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刚性承台下 桩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