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平瞬态荷载作用下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研究
1
作者 余云燕 冯一帆 王立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7-196,共10页
为研究桩基在桩-土界面连续条件下,桩顶受撞击等水平瞬态荷载作用时桩基位移响应、桩-土界面动力响应和桩周土的应力分布规律,根据Biot理论和Novak平面应变假定,采用Euler梁建立桩-饱和土耦合振动的平面应变简化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和... 为研究桩基在桩-土界面连续条件下,桩顶受撞击等水平瞬态荷载作用时桩基位移响应、桩-土界面动力响应和桩周土的应力分布规律,根据Biot理论和Novak平面应变假定,采用Euler梁建立桩-饱和土耦合振动的平面应变简化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和势函数分解求解系统动力控制方程.针对桩-土系统在水平三角形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状态,着重对桩基位移响应、桩-土界面和桩周土的动力响应开展时域分析.研究发现:桩-土系统的位移场响应滞后于应力场响应;桩土模量比越小,桩-土界面有效径向应力、切应力及孔压响应越显著;土体渗透系数减小引起桩-土界面孔压增大,导致有效径向应力减小,桩-土界面处切应力几乎不受渗透系数变化的影响;渗透系数较大时,桩周土孔压分布较分散,最大有效径向应力出现在桩-土界面附近;渗透系数较小时,桩周土孔压分布较为集中,最大有效径向应力则出现在桩-土界面较远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相互作用 饱和 Novak平面应变假定 三角形冲击荷载 时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刘敬羽 景立平 齐文浩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0-221,共12页
为了研究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机理,分析其影响因素,采用振动台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上部结构质量、不同输入波频率和加速度峰值输入下的桩-土-结构体系的水平动力反应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试验地基土体模型为中硬... 为了研究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机理,分析其影响因素,采用振动台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上部结构质量、不同输入波频率和加速度峰值输入下的桩-土-结构体系的水平动力反应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试验地基土体模型为中硬土,剪切波速约为213 m/s;群桩基础由5根长1.35 m、直径0.1 m的基桩“十”字型布置;上部结构模型采用质量块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桩身的弯矩与剪力在桩-承台连接处最大,并且随深度增加而减小;随着上部结构质量的增加,土体与桩基的加速度反应增大,桩身的弯矩与剪力也增大;随着输入正弦波幅值和频率的增大,桩-土运动相互作用变大,桩身弯矩与剪力变大;最后比较各种影响因素引起的反应发现,上部结构质量的变化对桩-土-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最大,幅值的影响次之,频率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正弦波荷载 基础 -运动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微倾场地群桩-土动力相互作用p-y曲线特性 被引量:8
3
作者 崔杰 张征 +3 位作者 唐亮 凌贤长 满孝峰 司盼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4-164,共11页
基于OpenSees计算软件建立液化微倾场地群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分析液化微倾场地饱和砂土p-y曲线特性,系统研究了场地倾斜角度、桩径、地震作用幅值和基桩位置对饱和砂土动力p-y曲线特性影响。研究表明:土体即将液化时,桩基土... 基于OpenSees计算软件建立液化微倾场地群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分析液化微倾场地饱和砂土p-y曲线特性,系统研究了场地倾斜角度、桩径、地震作用幅值和基桩位置对饱和砂土动力p-y曲线特性影响。研究表明:土体即将液化时,桩基土反力达到峰值;土体液化后,土体表现出了流体特性;土反力峰值、桩土相对位移峰值和初始刚度随场地倾斜角度增加而增大;桩径越大,液化砂土的耗能效应越明显;随着地震作用幅值的增加,桩土相对位移峰值和土反力峰值也随之增加;液化微倾场地上坡桩受到的土体侧向流动力大于下坡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微倾场地 动力p-y曲线 -动力相互作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时群桩阻抗函数的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范存新 张毅 +1 位作者 薛松涛 陈镕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4-288,共5页
桩与土体的动力相互作用不仅改变了桩基的承载力,也影响了上部结构对动荷载的响应,因此在进行上部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时必须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对这种动力相互作用效应研究的基础是确定桩土系统的阻抗函数,文章对考虑桩土系... 桩与土体的动力相互作用不仅改变了桩基的承载力,也影响了上部结构对动荷载的响应,因此在进行上部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时必须考虑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对这种动力相互作用效应研究的基础是确定桩土系统的阻抗函数,文章对考虑桩土系统动力相互作用时群桩的阻抗函数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明确了影响桩土系统动力相互作用阻抗函数的各种主要参数,为进一步研究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抗函数 动力相互作用 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群桩-土相互作用的梁式桥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郭玉荣 敬怀珺 武亚萌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6-222,共7页
考虑群桩-土相互作用影响,对梁式桥在顺桥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建立的结构试验模型中,可以取桥梁支座、桥墩或桩基础作为试验子结构置于异地实验室进行试验实测,其余部分进行数值模拟。基于网络化结构... 考虑群桩-土相互作用影响,对梁式桥在顺桥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子结构拟动力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建立的结构试验模型中,可以取桥梁支座、桥墩或桩基础作为试验子结构置于异地实验室进行试验实测,其余部分进行数值模拟。基于网络化结构实验室Net SLab系统,开发了考虑群桩-土相互作用的梁式桥远程协同子结构拟动力试验程序。进行了一系列梁式桥远程虚拟子结构拟动力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SAP2000时程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试验程序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桥梁 远程协同试验 子结构 动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群桩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郝鹏 刘云贺 张育乐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8-172,共5页
针对大型群桩与土体动力相互作用的高度复杂性,基于经典变分原理,利用拉氏乘子法和罚函数法建立了反映桩体与土体相对运动和其实际几何尺寸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的分析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分析程序。以南水北调中线穿黄U形渡槽工程为研... 针对大型群桩与土体动力相互作用的高度复杂性,基于经典变分原理,利用拉氏乘子法和罚函数法建立了反映桩体与土体相对运动和其实际几何尺寸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的分析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分析程序。以南水北调中线穿黄U形渡槽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本文的模型研究了常用的M法模型在渡槽结构中应用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静载作用下,两种方法给出的渡槽上部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基本一致,渡槽下部桩体结构的分析结果略有差异,但相差不超过20%。在地震荷载下,M法的分析结果是偏小的,尤其是对渡槽上部结构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相互作用 非线性有限元 M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桩-土相互作用动力阻抗的简化有限元计算 被引量:3
7
作者 熊辉 江雅丰 李柃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28-934,共7页
为研究群桩-土相互作用,提出一种将有限元模型应用于群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简化方法,结合频域内桩-土动力文克尔理论,导出与桩-土属性相关的弹簧-阻尼单元动力阻抗结果,与基于Gazetas-Dobry理论简化法的结果比较有良好的一致性。建... 为研究群桩-土相互作用,提出一种将有限元模型应用于群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简化方法,结合频域内桩-土动力文克尔理论,导出与桩-土属性相关的弹簧-阻尼单元动力阻抗结果,与基于Gazetas-Dobry理论简化法的结果比较有良好的一致性。建立复杂群桩模型并进行不同桩土条件下的动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简化有限元法应用于群桩-土工程实际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实用性,为群桩-土的动力相互作用阻抗计算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弹-阻单元 动力阻抗 简化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超大型单桩式海上风机结构地震响应
8
作者 许成顺 李超越 +1 位作者 石世刚 孙毅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1-1311,共11页
为了解决桩-土相互作用对超大型单桩式海上风机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的问题,基于IEA 15 MW的固定式单桩海上风机原型,使用Abaqus建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与泥面固定2种风机结构模型,桩-土相互作用通过一组非线性弹簧模拟。考虑风-波浪与地震... 为了解决桩-土相互作用对超大型单桩式海上风机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的问题,基于IEA 15 MW的固定式单桩海上风机原型,使用Abaqus建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与泥面固定2种风机结构模型,桩-土相互作用通过一组非线性弹簧模拟。考虑风-波浪与地震联合作用,分析桩-土相互作用对超大型固定式单桩海上风机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超大型海上风机,桩-土相互作用效应使风机支撑结构的特征频率降低3%~6%;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大兆瓦风机动力响应远大于泥面固定风机模型的动力响应;海上风机尺寸越大,桩-土相互作用引起的海上风机结构动力响应偏差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风-波浪-地震联合作用 式海上风机 支撑结构 特征频率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荷载作用下斜桩群桩响应简化计算方法
9
作者 孔令刚 刘维 +2 位作者 夏海波 郑振华 陈云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00-1910,共11页
基于半无限弹性地基假设建立适于快速计算推、压、弯、扭等荷载联合作用大型斜桩群桩响应的简化分析模型,分析三维空间中任意倾斜方向和角度的两相邻斜桩间不同种类桩-土-桩相互作用影响。首先,将两斜桩中多种类型的桩头变形间相互作用... 基于半无限弹性地基假设建立适于快速计算推、压、弯、扭等荷载联合作用大型斜桩群桩响应的简化分析模型,分析三维空间中任意倾斜方向和角度的两相邻斜桩间不同种类桩-土-桩相互作用影响。首先,将两斜桩中多种类型的桩头变形间相互作用简化为桩头轴向、侧向位移和扭转角,分析其对邻桩三类桩头变形量的影响;然后,引入自由场地位移衰减系数,量化分析土面上竖向、水平和扭转3种位移随水平距离的变化规律;最后,基于虚拟桩假设和坐标变换,推导出计算三维空间中任意倾斜方向和角度的两桩间相互作用的矩阵表达式,基于该分析模型开发了群桩分析程序PIGEAN。研究结果表明:斜桩桩头的轴向、侧向和扭转响应可近似采用相应荷载下的直桩解析解或近似解计算。3组不同荷载组合的多组斜桩群桩模型试验结果证明了斜桩的桩-土-桩相互作用三维分析方法能有效计算斜桩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提高计算准确性;证明了本模型在计算复合荷载下大规模群桩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荷载组合 三维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分析模型与方法 被引量:33
10
作者 肖晓春 林皋 迟世春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4期123-130,共8页
针对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中桩的分析模型、群桩效率和整个体系的分析方法等问题总结了其发展现状,讨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并就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 --结构 动力相互作用 效率 子结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场地桩-土-桥梁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3
11
作者 凌贤长 王东升 +2 位作者 王志强 王成 王臣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7-72,84,共7页
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是目前研究土 -结动力相互作用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手段。以 1976年唐山地震中倒塌的胜利桥为原型 ,开展 1∶10模型的液化场地桩 -土 -桥梁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很好地再现了自然地震触发地基砂土... 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是目前研究土 -结动力相互作用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手段。以 1976年唐山地震中倒塌的胜利桥为原型 ,开展 1∶10模型的液化场地桩 -土 -桥梁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很好地再现了自然地震触发地基砂土液化的各种主要宏观震害现象 ,并且模型桩的试验破坏状况与其原型的实际震害情况也比较吻合。主要介绍有关此次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相似设计、操作技术及试验结果等方面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 ,以飨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液化场地 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相互作用分析中的动力Winkler模型研究评述 被引量:32
12
作者 孔德森 栾茂田 杨庆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7,共6页
Winkler地基梁集中参数模型在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桩—土相互作用分析中的动力Winkler模型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指出了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并对有待于深入探讨的问题及发展动向进行了简要评... Winkler地基梁集中参数模型在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桩—土相互作用分析中的动力Winkler模型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指出了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并对有待于深入探讨的问题及发展动向进行了简要评述,为今后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WINKLER模型 动力 基础 WINKLER地基 优缺点 评述 集中参数模型 发展动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场地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1
13
作者 黄雨 八嶋厚 张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6-651,共6页
基于Biot两相饱和多孔介质动力耦合理论,采用有效应力方法对液化场地桩基础的地震反应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在饱和液化砂土的循环塑性模拟中,采用了超固结边界面、Armstrong-Frederick型非线性运动硬化准则和非关联流动准则来描述动... 基于Biot两相饱和多孔介质动力耦合理论,采用有效应力方法对液化场地桩基础的地震反应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在饱和液化砂土的循环塑性模拟中,采用了超固结边界面、Armstrong-Frederick型非线性运动硬化准则和非关联流动准则来描述动荷载作用下砂土的循环活动性以及液化强度等特性。对于桩的动力本构行为,则采用了可以考虑体积效应和轴向力影响的梁—柱单元来模拟。以某城市高架桥的实际工程为例,应用该方法对地基液化时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液化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本构模型 动力耦合分析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场地群桩–土–结构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孔德森 李纯洁 +1 位作者 凌贤长 门燕青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43-149,共7页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群桩–土–结构的相互作用规律,采用量纲分析方法,设计了群桩–柱墩模型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幅值为0.15g和0.5g的El Cenro地震波,探讨了地基加速度反应、桩–柱墩加速度反应和孔隙水压力反应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①...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群桩–土–结构的相互作用规律,采用量纲分析方法,设计了群桩–柱墩模型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幅值为0.15g和0.5g的El Cenro地震波,探讨了地基加速度反应、桩–柱墩加速度反应和孔隙水压力反应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①小震输入下,地基动力变形的线性特征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对地震波的动力放大作用,且加速度反应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大震输入下,地基动力变形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加速度反应规律不单一;②桩–柱墩加速度反应主要集中在低频段,反应规律复杂;③埋深和桩距对地基孔隙水压力变化影响较大,且随埋深减小,孔压减小,孔压比增大,同时随桩距减小,孔压增大,以致在桩周形成一定的孔压梯度。振动台试验能很好地再现天然地震作用的宏观现象,是研究液化场地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反应规律的一种很好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场地 地震 桩––结构相互作用 大型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对桩基变形特性和受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立平 李英民 +1 位作者 韩军 詹滨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5-237,共3页
本文研究水平地震作用下桩-土体系中桩基的地震反应,为桩基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以单桩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加以验证,再根据场地条件选取输入波,分析了桩、桩-均匀土体、桩-分层土体3种模型处于弹性和弹塑性状态下的桩基的... 本文研究水平地震作用下桩-土体系中桩基的地震反应,为桩基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以单桩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加以验证,再根据场地条件选取输入波,分析了桩、桩-均匀土体、桩-分层土体3种模型处于弹性和弹塑性状态下的桩基的变形特性和受力性能。研究表明,桩动力分析时必须考虑桩周土的影响,若按静力法的桩-弹簧模型进行桩的设计会使桩身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相互作用 -结构相互作用 弹塑性 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利波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横向动力响应计算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海东 尚守平 +1 位作者 周志锦 周方圆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共5页
将采用Novak薄层法计算地基土动力阻抗的方法引入到瑞利波作用下桩土横向动力响应分析中,得到了单桩横向动力响应的计算公式.在此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分析了长径比、桩土刚度比、地基土的泊松比对单桩横向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泊松比的变... 将采用Novak薄层法计算地基土动力阻抗的方法引入到瑞利波作用下桩土横向动力响应分析中,得到了单桩横向动力响应的计算公式.在此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分析了长径比、桩土刚度比、地基土的泊松比对单桩横向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泊松比的变化对单桩水平动力响应有影响,桩土刚度比对单桩水平动力响应有较大影响,而桩长对桩底自由的单桩动力响应基本无影响.而且单桩水平动力响应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响应 瑞利波 相互作用 Novak薄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钱德玲 赵元一 王东坡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56-1861,共6页
采用挤扩支盘桩-土-结构体系进行振动台模型试验,以了解在地震动激励下该体系的抗震性能以及支盘桩对结构体系的抗拉、抗压及抗扭曲的作用.在试验的基础上,对该体系的基频、阻尼比、振型、最大位移、结构顶层加速度反应以及破坏特征进... 采用挤扩支盘桩-土-结构体系进行振动台模型试验,以了解在地震动激励下该体系的抗震性能以及支盘桩对结构体系的抗拉、抗压及抗扭曲的作用.在试验的基础上,对该体系的基频、阻尼比、振型、最大位移、结构顶层加速度反应以及破坏特征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相互作用体系对结构动力特性和结构地震反应均有较大的影响,结构的破坏形式与基础形式、土层性质等因素有关,支盘桩对地震的阻抗性能有了初步的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体系 动力相互作用 抗震性能 挤扩支盘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成层土剪切效应的相邻桩基动力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珏 周叮 +2 位作者 刘伟庆 王曙光 杜东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2-742,共11页
在Winkler模型中引入描述地基土剪切效应的第二地基参数,采用初参数法求解双参数地基模型中桩的水平振动微分方程,运用传递矩阵法得到层状地基中邻桩的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分析表明双参数地基模型的计算结果比Winkler模型的计算结果偏大... 在Winkler模型中引入描述地基土剪切效应的第二地基参数,采用初参数法求解双参数地基模型中桩的水平振动微分方程,运用传递矩阵法得到层状地基中邻桩的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分析表明双参数地基模型的计算结果比Winkler模型的计算结果偏大,在低外载激振频率、小桩土弹模比、小桩间距和均质土的情况下差异更为明显。文中对影响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的诸多因素(桩土弹模比、桩间距、桩间角、地基成层性、桩底边界条件、桩身长径比以及激振频率)进行了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桩间距和桩间角是影响邻桩相互作用因子最明显的参数,桩土弹模比对均质土的邻桩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影响微小,而对层状土的邻桩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动力相互作用 动力相互作用因子 双参数地基 传递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三维桩基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熊辉 吕西林 黄靓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6-762,共7页
结合简化阻抗法建立了三维相互作用结构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导出了考虑群桩刚体、惯性效应作用时的结构相互作用时程积分方程式,以近乎纯结构有限元的建模途径合理地反映出桩-土-上部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相互作用特性。模型中... 结合简化阻抗法建立了三维相互作用结构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导出了考虑群桩刚体、惯性效应作用时的结构相互作用时程积分方程式,以近乎纯结构有限元的建模途径合理地反映出桩-土-上部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相互作用特性。模型中引入具有桩(筏)-土阻抗特性的弹阻单元来描述不同群桩布置、土层状况因素对体系反应的参与作用,而在动力方程中竖向SV剪切波经桩土刚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水平、摇摆分量对体系的影响亦得以体现。20层桩承刚框架结构的动力分析表明:较柔的桩、土基础使得体系的SSI效应增强,但其参与程度与群桩效应相关,而结构构件内力较不考虑相互作用时有较大折减;应用该法可精确、快速地进行复杂上、下部结构时程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 三维-分层-上部结构相互作用 刚体 惯性相互作用 整体有限元计算 动力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立平 李英民 韩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1-197,共7页
本文对常用的刚结模型、铰结模型、接触模型、简化模型和弹簧模型五种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发现:不同的分析模型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在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时应根据所关心的问题选用不同的分析模型。本文给出... 本文对常用的刚结模型、铰结模型、接触模型、简化模型和弹簧模型五种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发现:不同的分析模型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在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时应根据所关心的问题选用不同的分析模型。本文给出了选择模型的建议,一般优先采用接触模型,次优为铰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动力相互作用 分析模型 接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