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学研究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时代意蕴 被引量:1
1
作者 苑仲达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4,共10页
文化主体性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巩固文化主体性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责任。近代以来,众多名宿从不同学科、维度和层次围绕文化主体性问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以费孝通等为代表的当代中国... 文化主体性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巩固文化主体性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责任。近代以来,众多名宿从不同学科、维度和层次围绕文化主体性问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以费孝通等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社会学人,揭示并阐发了文化主体性的社会学涵义。群学作为中国古典社会学,具有独特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的方法特质。群学研究对于巩固文化主体性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更好承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深入推进“两个结合”、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与实现群学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研究 文化主体性 学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对子宫腺肌病小鼠肠道菌群和代谢物的调节作用研究
2
作者 刘士丹 陈佩佩 +3 位作者 付先芸 魏绍斌 王坤 陈敏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5-161,I0031-I0036,共13页
目的联合肠道菌群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索桂枝茯苓丸(Guizhi Fuling Pill,GFW)干预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潜在机制。方法7周龄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GFW组,采用同种异体垂体移植法造模,3组分别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 目的联合肠道菌群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索桂枝茯苓丸(Guizhi Fuling Pill,GFW)干预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潜在机制。方法7周龄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GFW组,采用同种异体垂体移植法造模,3组分别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评价小鼠子宫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检测离体子宫收缩频率和波幅。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比GFW干预前后肠道菌群Alpha及Beta多样性变化,筛选差异肠道菌群。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技术探索GFW干预后肠道代谢产物的变化。对差异菌群及差异代谢物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GFW调控AM的可能机制,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HE染色结果证实成功形成AM模型。与模型组相比,给予GFW治疗后体外子宫收缩波幅明显降低(P<0.05),收缩频率呈下降趋势。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显示3组样本间的Observed species指数、Ace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eta多样性结果表明,对照组和模型组样本肠道菌群分布有显著差异,GFW治疗后能一定程度回调AM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进一步研究表明,AM小鼠肠道中拟杆菌门、拟杆菌属丰度显著下调(P<0.01,P<0.01),厚壁菌门、柔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P<0.05)。经GFW干预后,柔壁菌门、支原体属以及肠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P<0.05,P<0.05,P<0.01),而副拟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代谢组学筛选结果证实AM模型小鼠具有22种与氧化应激、免疫及子宫平滑肌收缩等相关的肠道差异代谢物,如前列腺素D_(3)、谷氨酸、色氨酸、羟基二十碳四烯酸、粪胆素等。相关性分析显示,部分肠道菌群与代谢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实验验证结果证实,AM小鼠子宫组织中存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表达水平的上调,经GFW治疗后ROS及TNF-α的表达水平回调。结论GFW可改善AM小鼠子宫平滑肌收缩、氧化应激和免疫反应,其作用可能与调控AM小鼠肠道菌群及肠道代谢物有关。其具体调控机制尚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桂枝茯苓丸 肠道菌组学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学(中国古典社会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
3
作者 徐珺玉 陈剑飞 王媛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3,共9页
以往的中国社会学史研究,大都遵循中国社会学的学科起源是西方社会学的预设。景天魁及其团队提出“荀子群学即为中国古典社会学”并开启近十年来的群学(中国古典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关于中国社会学学科起源的本土路径,构建了“一线四层... 以往的中国社会学史研究,大都遵循中国社会学的学科起源是西方社会学的预设。景天魁及其团队提出“荀子群学即为中国古典社会学”并开启近十年来的群学(中国古典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关于中国社会学学科起源的本土路径,构建了“一线四层”的群学(中国古典社会学)体系,证明了群学(中国古典社会学)体系在中国社会中的历史存在性和绵延性。回顾和反思群学(中国古典社会学)研究十年历程,可以对“社会学中国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可以更加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意义。群学(中国古典社会学)十年研究梳理出的概念体系和命题体系,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过也需要反思理论构建过程和拓展研究中的不足,以期进一步实现对中国社会学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反思与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本土化 学(中国古典社会学) 概念体系 命题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湿环境肢体火器伤后细菌培养及菌群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魏宽海 裴国献 +5 位作者 郑磊 罗炳德 叶震海 秦煜 王前 顾立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细菌入血时间及伤道和血液中细菌种类。方法将犬随机分为高温高湿(HHE)组和常温常湿(NE)组,于火器伤后0、4、6、8、12、24h进行体温测量、伤道分泌物和血液的细菌培养及菌群分析。结果HHE组动物体温...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细菌入血时间及伤道和血液中细菌种类。方法将犬随机分为高温高湿(HHE)组和常温常湿(NE)组,于火器伤后0、4、6、8、12、24h进行体温测量、伤道分泌物和血液的细菌培养及菌群分析。结果HHE组动物体温较NE组升高早,且持续高热;血液中出现细菌的时间:NE组为伤后12h,HHE组为伤后8h;菌群分析结果:两组弹道局部分泌物中均为表面菌群;血液中NE组只有表面菌群,HHE组除表面菌群外还有肠道菌群。结论高温高湿环境下火器伤后体温升高明显,细菌入血时间提前,肠道细菌容易入血,处理更应强调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 四肢火器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西藏南部上三叠统复理石郎杰学群与涅如组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祥辉 王尹 +8 位作者 徐文礼 孙勇 孔庆友 曾庆高 谢饶武 毛国政 尼玛次仁 周勇 刘玲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51-1562,共12页
根据新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西藏南部仁布以东上三叠统复理石两套地层郎杰学群和涅如组的岩层特征、化石面貌、碎屑组成、沉积特性、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及分析。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除亚相、岩层厚度分布、砂岩与板岩比例、重矿... 根据新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西藏南部仁布以东上三叠统复理石两套地层郎杰学群和涅如组的岩层特征、化石面貌、碎屑组成、沉积特性、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及分析。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除亚相、岩层厚度分布、砂岩与板岩比例、重矿物ZTR指数变化趋势有一定的差异外,郎杰学群和涅如组的其他十余项特性(颜色、岩性、碎屑组分、重矿物组成、ZTR指数、沉积构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Hf同位素、碎屑锆石同位素年谱、变质变形)相似度极高。分析认为,少数特性差异是地层体地质记录的正常现象,不应成为郎杰学群和涅如组各自独立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大量相似度极高的各项特性指示它们具有相同或极其相似的沉积盆地和物源构造背景,既不属于喜马拉雅地体也不属于增生楔,而可能同源于拉萨地体或者其他未知地体,属于与造山带有关的沉积盆地建造。进而建议,将涅如组归并为郎杰学群的一个组,仁布-张达-隆子断裂可能是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俯冲消减的东部主断裂或者早期俯冲的南部边界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杰学 涅如组 复理石 上三叠统 西藏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的“社会”观念——荀子“群学”的解读 被引量:19
6
作者 黄玉顺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108,共8页
21世纪儒学界开始注意"社会"概念的儒学解读。"社会"虽是近代日本人对"society"的汉字对译,却体现了一般"社会"概念与汉语传统的"社""会"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严复将"... 21世纪儒学界开始注意"社会"概念的儒学解读。"社会"虽是近代日本人对"society"的汉字对译,却体现了一般"社会"概念与汉语传统的"社""会"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严复将"society"译为"群",源自荀子。确实,荀子的"群"概念即是一般"社会"概念。为此,有必要明确提出荀子的"群学",但不是严复那样的社会学的理解,而是生活儒学的理解,即理解为基于生活方式转换的社会哲学或一般社会理论。对于今天来说,最重要的是理解历时性的"社会形态"概念和共时性的"公民社会"概念。社会形态的历史转换,可由荀子的群学原理"仁→义→礼→群"的理论结构加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荀子 生活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南部郎杰学群碎屑物质来源的古水流证据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祥辉 曾庆高 王成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2-137,共6页
新近对西藏山南琼果和贡嘎地区(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弱变质的上三叠统深海—半深海沉积地层——郎杰学群地质填图调查,在出露槽模沉积构造的37个古水流点获得了43组数据。赤平投影数据恢复后发现,这一地区主力古水流有南东140°~... 新近对西藏山南琼果和贡嘎地区(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弱变质的上三叠统深海—半深海沉积地层——郎杰学群地质填图调查,在出露槽模沉积构造的37个古水流点获得了43组数据。赤平投影数据恢复后发现,这一地区主力古水流有南东140°~160°和南西190°~210°两个方向。这一分析结果为郎杰学群沉积物来自北边(未知块体)而非印度次大陆的观点提供了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模 波痕 古水流 郎杰学 西藏 印度次大陆 沉积物 沉积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儒学视域中的荀子“群学” 被引量:10
8
作者 涂可国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8-116,共9页
立足于社会儒学的参考框架诠释荀子群学,可以把它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人而能群的社会本质论,荀子尽管也从社会集合意义上凸显群体的本位价值和地位,尽管有时也立足于个体与群体关系维度阐发"群"的问题,可是他的着力点是根据... 立足于社会儒学的参考框架诠释荀子群学,可以把它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人而能群的社会本质论,荀子尽管也从社会集合意义上凸显群体的本位价值和地位,尽管有时也立足于个体与群体关系维度阐发"群"的问题,可是他的着力点是根据人与动物的差别强调人能群能分,创造性地提出了人"能群"的社会本质观;二是能难兼技的社会分工论,荀子社会分工论最明显的特点是将其纳入"群学"之中进行讨论,开创性地发明了能难兼技的社会分工思想,这主要体现在社会职业分工、社会角色分工和社会技能分工三方面;三是群居和一的社会理想论,荀子建构了以"群居和一"为核心内容的社会理想思想,并从合群乐群、各得其宜、救患除祸、群居和一四方面做了深刻阐发;四是明分使群的社会治理论,荀子更为强调"外王"一面,强调道统与政统的统一性,就社会治理主体而言,荀子明分使群的社会治理可以分为君子之治、先王之治和圣王之治三种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社会 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山南地区琼结南部上三叠统郎杰学群的沉积学岩相特征与浊积扇模式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祥辉 曾庆高 王成善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2-58,共7页
西藏山南地区琼结南部上三叠统郎杰学群由轻微变质的泥质岩和碎屑岩组成,其中,砂岩主要为(岩屑)长石(杂)砂岩和(长石)岩屑(杂)砂岩,碎屑的分选和磨圆度较差,成分和结构成熟度较低,经历了压溶、交代及胶结等成岩作用;发育与浊积岩相关的... 西藏山南地区琼结南部上三叠统郎杰学群由轻微变质的泥质岩和碎屑岩组成,其中,砂岩主要为(岩屑)长石(杂)砂岩和(长石)岩屑(杂)砂岩,碎屑的分选和磨圆度较差,成分和结构成熟度较低,经历了压溶、交代及胶结等成岩作用;发育与浊积岩相关的层面、层理构造及沉积旋回发育。研究表明,按照宋热组、江雄组和姐德秀组地层层序,郎杰学群岩相总体呈现外—中扇砂板岩相向中—内扇砂板岩含砾岩相演化,向上变粗变浅,中源和近源/分支水道亚相增加;以姐德秀组下段中部为界可分为A和B两个层序,它们分属浊积扇演化的两个不同阶段;推测研究区及邻近地区可能存在一个较大规模向南迁移进积的舌状浊积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学 浊积扇 岩相 郎杰学 上三叠统 西藏 砂岩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学:荀子的开创性贡献及对其精义的阐释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国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8-14,共7页
荀子为中国社会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是群学创始人,是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阐释了荀子的群学,在以"群"的概念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围绕这一核心概念的概念群和概念体系,提出"群"的若干命题,阐释合群、能群、善群、... 荀子为中国社会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是群学创始人,是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阐释了荀子的群学,在以"群"的概念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围绕这一核心概念的概念群和概念体系,提出"群"的若干命题,阐释合群、能群、善群、乐群的要旨,并将此贯穿践行于中国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各个层面,进而形成社会规范,约束个体行为,浸润群体生活,调节社会关系,影响社会变迁;荀子创立的群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成为中国社会学绵延发展的基石以及弥足珍贵的优秀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分使 中国社会学史 荀子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学的创立及其对中国社会学实现崛起的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景天魁 魏厚宾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4,共14页
战国末期由荀子创立的群学,是百家争鸣的硕果,是中国社会学名副其实的“开端”。不论从客观还是主观方面来看,群学的创立条件都是得天独厚的。群学具有内涵丰富的概念体系和命题体系,这既是群学就是中国古典社会学的确凿根据,也是当代... 战国末期由荀子创立的群学,是百家争鸣的硕果,是中国社会学名副其实的“开端”。不论从客观还是主观方面来看,群学的创立条件都是得天独厚的。群学具有内涵丰富的概念体系和命题体系,这既是群学就是中国古典社会学的确凿根据,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学走向崛起的宝贵历史资源。对于我们今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话语体系而言,群学基本概念和命题提供了直接可用的珍贵资源,作为群学精义的合群、能群、善群和乐群奠定了贯通古今的思想基础,群学元典的形成提供了中西社会学会通的宝贵启示。荀子群学适逢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难得历史机遇,必能在当代中国社会学崛起过程中大放异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概念体系 学命题体系 中国社会学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山南地区上三叠统复理石郎杰学群岩性分布样式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朝凯 李祥辉 +1 位作者 王尹 孙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43,共8页
对西藏山南地区雅鲁藏布江以南的上三叠统复理石郎杰学群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完成了14条地质路线调查和65个点的观测,重点统计了露头观测点陆源碎屑岩各种岩性的厚度。根据不同岩性(反映粒度大小)的厚度统计对每个观察点上的砂岩与(粉砂... 对西藏山南地区雅鲁藏布江以南的上三叠统复理石郎杰学群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完成了14条地质路线调查和65个点的观测,重点统计了露头观测点陆源碎屑岩各种岩性的厚度。根据不同岩性(反映粒度大小)的厚度统计对每个观察点上的砂岩与(粉砂质)板岩厚度的比例进行了计算,将砂岩/板岩比值投点到平面图上,编绘出不同层位的砂岩/板岩比值等值线图。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层位的砂岩/板岩比值呈现由北向南变小的变化,反映了向南粒度变细的趋势;这一变化趋势与过去发表的由北而南古水流格局所反映的物源来源具有相同涵义,进一步支持并夯实了郎杰学群系北部来源而非印度大陆(特提斯喜马拉雅)来源的科学认识。物源来源和东西部砂岩/板岩比值的大小差异还暗示郎杰学群至少有两个主流物源方向和两个叠合的海底扇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沉积物分散样式 砂岩 板岩比值 郎杰学 上三叠统 西藏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学”与“道统”:严复和张之洞的思想交锋——从两种《劝学篇》说起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道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61,191,共15页
戊戌前夕,严复、张之洞相继译/撰《劝学篇》,并均于当时报刊发表。通过文本内外的细节性证据,可推断两部同名著作之间存在着对话乃至对抗的微妙关系:严复译介"群学",挑战了儒家"道统",张之洞起而以"中体西用&q... 戊戌前夕,严复、张之洞相继译/撰《劝学篇》,并均于当时报刊发表。通过文本内外的细节性证据,可推断两部同名著作之间存在着对话乃至对抗的微妙关系:严复译介"群学",挑战了儒家"道统",张之洞起而以"中体西用"说来捍卫。这一事实不仅是之前《时务报》上《辟韩》与《孝感屠梅君侍御辨〈辟韩〉书》之争的继续,也蕴涵着维新思想的内部差异乃至话语权的争夺。而之后严复的文章与书信中,更是或暗或明地持续对张加以回应。由此亦可对严复在清末民初对"东学"的批评获得更进一步的理解。借助人物心理的贴近与历史细节的还原,可进一步呈现清末思想史实的这一段内在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张之洞 《斯宾塞尔劝学篇》 《劝学篇》 道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金杭斌 顾竹影 +3 位作者 赵虹雯 王群燕 吴伟 厉有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34-637,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Zn、Se、Fe、Cu含量变化,旨在探讨IBS的可能病因及发病新机制。方法:随机抽取30例D-IBS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测定CD3、CD4、C... 目的:通过测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Zn、Se、Fe、Cu含量变化,旨在探讨IBS的可能病因及发病新机制。方法:随机抽取30例D-IBS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测定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并计算CD4/CD8比值;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Zn、Fe、Cu水平,用原子荧光分析法,测定血清Se水平。结果:D-IBS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D-IBS组与正常组血清Zn、Se、Fe、Cu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水平及CD4/CD8比值降低提示D-IBS患者可能存在细胞免疫异常;D-IBS患者血清Zn、Se、Fe、Cu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免疫学 T淋巴细胞亚/免疫学 腹泻/病因学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群导学:初中语文生态型课堂建构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剑峰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20,共4页
在对初中语文课堂不良生态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概括、提炼出“问题群导学”初中语文生态型课堂的整体构建,即起点为“问”的“导学”观念、核心为“学”的“导学”组织、关键为“思”的“导学”机制;并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问题群... 在对初中语文课堂不良生态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概括、提炼出“问题群导学”初中语文生态型课堂的整体构建,即起点为“问”的“导学”观念、核心为“学”的“导学”组织、关键为“思”的“导学”机制;并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问题群导学”初中语文生态型课堂操作策略:陌生化设计、问题群推进、语文韵指向、核心素养培养、思维力提升、个性化追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导学 生态型课堂 建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hanced oxidation mechanism of arsenopyrite in two-stage oxidation process applying bio-oxidation waste solution
16
作者 ZHANG Shi-qi YANG Hong-ying +3 位作者 TONG Lin-lin CHEN Guo-min KANG Guo-ai ZHAO Zhi-x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1期94-105,共12页
Applying bio-oxidation waste solution(BOS)to chemical-biological two-stage oxidation proces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io-oxidation efficiency of arsenopyrite.This study aims to clarify the enhanced oxidation mec... Applying bio-oxidation waste solution(BOS)to chemical-biological two-stage oxidation proces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io-oxidation efficiency of arsenopyrite.This study aims to clarify the enhanced oxidation mechanism of arsenopyrite by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nges of arsenopyrite in BOS chemical oxidation stage on mineral dissolution kinetics,as well as microbial growth activ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composition in bio-oxidation stag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emical oxidation contributed to destroying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structure of arsenopyrite surface and reducing the particle size,and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nitrogenous substances on mineral surface.These chemical oxidation behaviors effectively promoted Fe^(3+)cycling in the bio-oxidation system and weakene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he sulfur film on ionic diffusion,thereby enhancing the dissolution kinetics of the arsenopyrite.Therefore,the bio-oxidation efficiency of arsenopyrit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two-stage oxidation process.After 18 d,the two-stage oxidation process achieved total extraction rates of(88.8±2.0)%,(86.7±1.3)%,and(74.7±3.0)%for As,Fe,and S elements,respectively.These values represent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50.8±3.4)%,(47.1±2.7)%,and(46.0±0.7)%,respectively,compared to the one-stage bio-oxida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OXIDATION ARSENOPYRITE two-stage oxidation process microbial community kine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学肄言》的发表和出版时间及英文原著辨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希泉 《社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25,45,共4页
严复翻译出版《群学肄言》是社会学导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之一,这一点在我国社会学界乃至学术界已成定论.既然如此,学界对《群学肄言》发表和出版的具体时间以及相应的英文原著的判定就应明确无误,从而使标志性事件有非常准确的表述.然... 严复翻译出版《群学肄言》是社会学导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之一,这一点在我国社会学界乃至学术界已成定论.既然如此,学界对《群学肄言》发表和出版的具体时间以及相应的英文原著的判定就应明确无误,从而使标志性事件有非常准确的表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迄今为止,在我国学术界,对于《群学肄言》的发表和出版时间及相应的英文原著的认定存在诸多矛盾之处,甚至在同一本书中也往往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矛盾之处追根溯流,正本清源,以免谬误流传,并进而为这一标志性事件给予明晰准确的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肄言》 出版时间 英文 原著辨析 严复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歌、政治与伦理——晚清群学思潮与早期鲁迅诗学观之关联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尧天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42,共12页
鲁迅早年通过诗学方式回应了晚清群学思潮,他也在这一背景下表达了有关群己关系的新认识。一些改革者延续文以载道的诗教传统,强调文学内在的转移性情的功能及其对于构建群体的政治意义。相比之下,鲁迅虽同样注重情感的重要性,但他批判... 鲁迅早年通过诗学方式回应了晚清群学思潮,他也在这一背景下表达了有关群己关系的新认识。一些改革者延续文以载道的诗教传统,强调文学内在的转移性情的功能及其对于构建群体的政治意义。相比之下,鲁迅虽同样注重情感的重要性,但他批判从外部政治视角规范诗歌的思路,为此,他重新解释了"诗言志"的传统,主张诗歌是人类生命意志的自由抒发。同时,鲁迅并不因为推崇个体主义而反对群体,他恰恰在卡莱尔的浪漫主义诗学原理的启发下,强调诗人和民众的情感共通,并由此诉诸群体的觉醒。从生命的感性本体出发,鲁迅致力于凸显文学的"不用之用",这种观点既解放了读者的主体能动性,又力图从根本上实现从自我到群体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情感 诗歌 政治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提供学理支撑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善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22,共8页
群学是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思想理论是对中国历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成世界最大族群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指引。群学中的社会和合、族群平安、义利兼顾、礼法互补、群己互融、家国递进、天下一家思想,不但为中... 群学是中国古典社会学。群学思想理论是对中国历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成世界最大族群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指引。群学中的社会和合、族群平安、义利兼顾、礼法互补、群己互融、家国递进、天下一家思想,不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将为处于全球化困境的世界提供丰富思想营养与学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复兴 学理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天下到国家:严复格义叙事中的“国群”伦理建构 被引量:1
20
作者 凌红 胡芮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25-32,共8页
在19世纪以来的民族主义浪潮席卷之下,世界各地纷纷追求民族独立自治、建立民族国家。而中国由于受到传统民族观念以及救亡、启蒙历史使命的双重影响,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呈现出异常复杂的面貌。作为这一思潮的先行者,严复在其文化... 在19世纪以来的民族主义浪潮席卷之下,世界各地纷纷追求民族独立自治、建立民族国家。而中国由于受到传统民族观念以及救亡、启蒙历史使命的双重影响,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呈现出异常复杂的面貌。作为这一思潮的先行者,严复在其文化目的论下的格义叙事中,有意识地融合东西方思想资源,创造性地提出了“国群”概念。“国群”是严复基于“群”的伦理内涵而对近代民族国家的民族基础所进行的建构,其对“国群”的想象与建构一方面包含建构现代独立、自治共同体的意蕴,另一方面体现出他认同传统伦理的文化民族主义立场。在从“天下”到“国家”的观念嬗变中,严复的努力颇能体现时人对于民族前路的探索之艰难。谋求建构现代民族国家和传统封建伦理之间的张力始终是严复思想语境中不可调和的矛盾。虽然严复对于“国群”的建构因缺失了“历史-文化”的根基而仅仅是一种“伦理想象”,但是,这一努力也启迪了时人对于建立近代国家的民族基础的思考,并促进了“中华民族”观念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民族国家 格义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