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跨越边界基于Horvitz-Thompson估计量的分层自适应群团抽样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光玉 唐守正 雷渊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共6页
提出一种新的不跨越边界的基于Horvitz-Thompson估计量的分层自适应群团抽样方法,给出其估计量公式,并证明其无偏性。将9种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简单随机抽样、基于修正Hansen-Hurwitz估计量的ACS、基于修正Horvitz-Thompson估... 提出一种新的不跨越边界的基于Horvitz-Thompson估计量的分层自适应群团抽样方法,给出其估计量公式,并证明其无偏性。将9种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简单随机抽样、基于修正Hansen-Hurwitz估计量的ACS、基于修正Horvitz-Thompson估计量的ACS、跨越边界基于Hansen-Hurwitz估计量的ACSI、跨越边界基于Hansen-Hurwitz估计量的ACSII、不跨越边界基于修正Hansen-Hurwitz估计量的ACS、跨越边界基于修正Horvitz-Thompson估计量的ACS、不跨越边界基于修正Horvitz-Thompson估计量的ACS)应用于中国乌兰布和沙漠边缘植被花棒密度调查,并对比9种抽样方法精度。结果表明:不跨越边界的基于Horvitz-Thompson估计量的分层自适应群团抽样的效果最佳;分层的抽样方法比不分层的抽样方法效率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棒 自适应群团抽样 分层自适应群团抽样 Horvitz-Thompson估计量 Hansen-Hurwitz估计量 模拟抽样 乌兰布和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阶段自适应群团抽样在沙漠边缘植被调查中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光玉 雷渊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77,共7页
两阶段自适应群团抽样(two-stageACS)是一种新兴自适应群团抽样(ACS)设计,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自适应群团抽样最终样本量不确定的缺陷。概述两阶段自适应群团抽样方法的技术思路和原理。以实地调查的花棒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4种两阶段... 两阶段自适应群团抽样(two-stageACS)是一种新兴自适应群团抽样(ACS)设计,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自适应群团抽样最终样本量不确定的缺陷。概述两阶段自适应群团抽样方法的技术思路和原理。以实地调查的花棒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4种两阶段自适应群团抽样方法的比较和分析,指出不跨越边界的基于Horvitz-Thompson估计量的两阶段自适应群团抽样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群团抽样 两阶段自适应群团抽样 Horvitz-Thompson估计量 Hansen-Hurwitz估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在森林资源清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雷渊才 唐守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2-137,共6页
介绍一种新的不等概率抽样技术——适应性群团抽样(ACS)。概略地介绍了其概念、特点、基本估计方法和研究概况。举例比较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和随机抽样技术在稀疏群团植被调查中的精度和效率。
关键词 适应性群团抽样 稀疏群团植被分布 抽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经营单位级系统群团抽样设计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庞丽峰 雷渊才 +2 位作者 陆元昌 洪玲霞 李婷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1-152,共12页
【目的】在分析国内外森林资源调查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对森林经营单位级群团系统抽样设计不同方式进行分析比较,为森林资源调查和样地复查时样地的布设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森林经营单位级监测群团样地... 【目的】在分析国内外森林资源调查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对森林经营单位级群团系统抽样设计不同方式进行分析比较,为森林资源调查和样地复查时样地的布设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森林经营单位级监测群团样地(1km×1km样地布设)的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设计模拟了1km×1km、1km×2km、2km×1km和2km×2km 4种抽样样地布设模式,对4种抽样设计方案的模拟数据,从调查成本、蓄积、地类面积、方差和标准差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模拟的4种样地布设方式中,调查成本由大到小的顺序是1km×1km、2km×1km、1km×2km、2km×2km;总蓄积量标准差由小到大的顺序是1km×1km、2km×1km、1km×2km、2km×2km;各地类面积标准差由小到大的顺序是1km×1km、1km×2km、2km×1km、2km×2km。【结论】在一类和二类资源调查体系耦合以及调查经费充足时,选择1km×1km布设样地;经费不充足或样地复查时,选择2km×1km或1km×2km样地布设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监测 群团抽样 系统抽样 样地布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与传统简单随机抽样法的比较--以沿海红树植物木榄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史京京 雷渊才 赵天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4-106,116,共4页
以沿海红树植物木榄(B.gymnorrhiza)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对象,将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一种新的不等概抽样技术与传统简单随机抽样法进行了比较,并对适应性群团抽样的两种估计方法(HT、HH估计)在不同样本单元面积、初始抽样比和标准值下... 以沿海红树植物木榄(B.gymnorrhiza)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对象,将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一种新的不等概抽样技术与传统简单随机抽样法进行了比较,并对适应性群团抽样的两种估计方法(HT、HH估计)在不同样本单元面积、初始抽样比和标准值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相比,适应性群团抽样方差一般更小。对于HT和HH估计,在相同样本单元面积、初始抽样比一定条件下,估计值方差一般随标准值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初始抽样比和标准值条件下,HT、HH估计方差一般与样本单元面积成反比,样本单元面积较小时,与HH估计相比,HT估计方差较小;当样本单元面积增大时,二者方差趋于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群团抽样 Horvitz-Thompson估计 Hansen-Hurwitz估计 简单随机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雷渊才 唐守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8-127,共10页
从3个方面概述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分析影响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最初抽样方法的设计、网络的大小和数量、标准值的大小和邻域形式的设计;2)介绍适应性群团抽样的不同设计、试验模拟研究和估计方... 从3个方面概述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分析影响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最初抽样方法的设计、网络的大小和数量、标准值的大小和邻域形式的设计;2)介绍适应性群团抽样的不同设计、试验模拟研究和估计方法;3)概述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在稀疏群团分布的鱼类、鸟类和植被资源的调查应用研究。最后,指出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在生态因子和资源调查应用研究方面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群团抽样 二阶段序贯抽样 自助法 Rao-Blackw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样地群团抽样的广东森林面积动态监测 被引量:2
7
作者 汪求来 薛春泉 +3 位作者 陈传国 杨志刚 余松柏 林寿明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5期16-22,共7页
在广东省2012年布设的459个2 km×2 km大样地基础上,以大样地为一个群,每个群等间距布设25个25.82 m×25.82 m(1/15 hm^2)方形样地组成群团样地,对每个方形小样地的地类进行遥感判读。采用群团抽样方法分别产出2012年和2016年... 在广东省2012年布设的459个2 km×2 km大样地基础上,以大样地为一个群,每个群等间距布设25个25.82 m×25.82 m(1/15 hm^2)方形样地组成群团样地,对每个方形小样地的地类进行遥感判读。采用群团抽样方法分别产出2012年和2016年全省森林资源面积数据,对两期森林资源面积做动态分析,同时与2016年连清固定样地地类复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全省2016年森林覆盖率为53.18%,森林面积为940.06万hm^2,较2012年分别增长1.58个百分点和27.93万hm^2,两期森林覆盖率抽样精度分别为94.43%和94.53%;对比连清体系,两期群团抽样森林覆盖率较51.26%和53.00%相差0.34和0.18个百分点,两者较接近,而森林覆盖率抽样精度较连清体系低2.43个百分点;经实地验证纠正后的群团抽样结果与连清体系总体差异增大,除林地和乔木林面积成数差异分别缩小0.58%和1.17%,森林、竹林、特殊灌木林地和其他林地面积成数差异分别扩大2.46%、3.3%、2.3%和1.89%。结论显示,基于遥感判读的大样地群团抽样能够快速产出森林覆盖率,监测时效性和成本均优于连清体系,但对森林覆盖率变化量监测结果波动大、无精度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样地 群团抽样 动态监测 森林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团抽样技术的森林资源监测方案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阳帆 王海宾 +1 位作者 胡晟 彭道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2-217,249,共7页
为探索适合我国森林资源实情的监测抽样新技术,借鉴美国森林资源年度监测技术方案,以北京市延庆区为研究区,进行森林蓄积量群团抽样试验研究。首先在美国森林资源年度监测体系基础上,根据所选研究区域的森林资源分布状况,确定适宜的正... 为探索适合我国森林资源实情的监测抽样新技术,借鉴美国森林资源年度监测技术方案,以北京市延庆区为研究区,进行森林蓄积量群团抽样试验研究。首先在美国森林资源年度监测体系基础上,根据所选研究区域的森林资源分布状况,确定适宜的正六边形抽样框架尺度以及抽样比例,在抽选的正六边形抽样框架内布设圆形群团样地并进行实地调查,从而获取研究区当年森林蓄积量信息。结果表明,采用正六边形抽样框架在北京市延庆区开展森林资源年度监测的适宜面积为2 338 hm^2,边长为3 000 m,最适抽样比例为66%;根据所设计的群团抽样方案进行实地调查获取延庆区2016年的森林蓄积量为16. 6 m3/hm^2,抽样调查精度达85. 4%,符合《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对抽样精度的要求,验证了基于圆形群团样地在我国区、县级尺度上开展森林资源监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团抽样技术 正六边形抽样框架 圆形群团样地 森林蓄积量 抽样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下的沙漠植被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兰英 李凤日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338,共6页
以乌兰布和沙漠的白刺沙丘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分形理论将遥感数据和实际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的研究。基于分形理论建立描述白刺沙丘周长和面积关系的线性回归方程,利用周长估计了白刺沙丘的面积,估计精度达8... 以乌兰布和沙漠的白刺沙丘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分形理论将遥感数据和实际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的研究。基于分形理论建立描述白刺沙丘周长和面积关系的线性回归方程,利用周长估计了白刺沙丘的面积,估计精度达89.8%。在沙丘面积估计值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应性群团抽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适应性标准(每个样方内白刺沙丘的面积)等于50m2时,即接近含有白刺沙丘的样方均值时,适应性群团抽样的估计精度最高达到97.9%,适应性群团抽样效率是简单随机抽样效率的5.56倍。这一研究为沙漠地区具有群团分布特点的植被提供更有效的调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适应性群团抽样 白刺 乌兰布和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阶群团抽样在森林调查中的估计效率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伟生 骆期邦 彭长清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83-488,共6页
从两阶群团抽样的概念入手,根据两阶群团抽样当群团之间不存在差异成分(Sβ2=0)时与系统抽样或简单随机抽样具有相同的抽样效率的性质,定义了误差扩大因子,提出了效率系数的概念,并推导出了效率系数等于1的临界状态的相关系... 从两阶群团抽样的概念入手,根据两阶群团抽样当群团之间不存在差异成分(Sβ2=0)时与系统抽样或简单随机抽样具有相同的抽样效率的性质,定义了误差扩大因子,提出了效率系数的概念,并推导出了效率系数等于1的临界状态的相关系数r*的表达式,为群团抽样设计和效率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还对群团抽样估计效率与群内样地间距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用实例进行了说明。最后,对两阶群团抽样在森林调查中的综合效率评价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阶群团抽样 效率系数 森林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东省大样地不同群团抽样方案的对比分析
11
作者 梁文业 贺鹏 胡觉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4期57-60,共4页
在广东省2012年大样地试点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群团抽样方案与遥感判读相结合的方式,产出全省森林覆盖率,并与2012年试点成果和连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样地群团抽样方法是一种可行高效的方法,且工作量显著低于图斑区划判读... 在广东省2012年大样地试点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群团抽样方案与遥感判读相结合的方式,产出全省森林覆盖率,并与2012年试点成果和连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样地群团抽样方法是一种可行高效的方法,且工作量显著低于图斑区划判读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样地 群团抽样 遥感判读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河南省连清中群团抽样的分析
12
作者 韦希勤 聂祥永 《河南林业科技》 1996年第3期19-21,共3页
河南省平原副总体中每群有4个样地约群团1233个。如将每群样地减少到2个或3个,仍可达到部颁抽样精度要求。当间距大于250m时,群内样地相关系数小于021。
关键词 群团抽样 设计分析 森林资源清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团抽样对西藏森林资源宏观监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邢元军 普布顿珠 +1 位作者 罗鹏 许等平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58,167,共8页
森林资源监测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遥感技术弥补了传统人工抽样调查的不足,然而遥感样地的布设方式、数量及遥感判读精度是宏观森林资源监测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在西藏自治区2015年森林资源宏观监... 森林资源监测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遥感技术弥补了传统人工抽样调查的不足,然而遥感样地的布设方式、数量及遥感判读精度是宏观森林资源监测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在西藏自治区2015年森林资源宏观监测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群团抽样方案与遥感判读相结合的方式,得出全区森林覆盖率,并分析群团内样本数量变动对西藏森林资源宏观监测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样地内群团数量达到25个时,估计均值与实际森林覆盖率相差最小,变动系数最稳定,抽样精度达到最高94.49%。由此可知,大样地群团抽样方法对森林资源宏观监测来说是一种可行高效的方法,且工作量显著低于图斑区划判读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监测 遥感判读 大样地 群团抽样 西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森林资源宏观监测抽样设计改进方案探索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国胜 曾伟生 +1 位作者 党永峰 智长贵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1,26,共6页
针对全国森林资源宏观监测20km×20km的抽样框架设计及包含25个样地的群团抽样设计,以2015年首次宏观监测结果为基础,研究提出了满足各省抽样精度要求、进行适度加密并将群团内样地数减少至9个的改进方案,为优化2016年的全国森林资... 针对全国森林资源宏观监测20km×20km的抽样框架设计及包含25个样地的群团抽样设计,以2015年首次宏观监测结果为基础,研究提出了满足各省抽样精度要求、进行适度加密并将群团内样地数减少至9个的改进方案,为优化2016年的全国森林资源宏观监测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宏观监测 群团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大样地省级森林面积年度出数方案探讨——以广东省为例
15
作者 贺鹏 金增涛 胡开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3期29-32,共4页
在建立健全森林增长指标考核制度,确保森林资源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的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探索省级森林面积年度出数的方法成为迫切需求.以广东省2016年、2017年森林资源宏观监测数据为基础,探讨基于遥感大样地省级森... 在建立健全森林增长指标考核制度,确保森林资源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的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探索省级森林面积年度出数的方法成为迫切需求.以广东省2016年、2017年森林资源宏观监测数据为基础,探讨基于遥感大样地省级森林面积年度出数的方案,结果表明: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群团抽样快速产出森林面积的方法基本可行,但准确反映森林面积年度变化量面临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大样地 群团抽样 森林面积 年度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