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0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群发性高温过程的变化特征
1
作者 许启慧 邵丽芳 +1 位作者 高旭旭 李晓帆 《热带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44,共9页
利用1980—2023年京津冀地区174个气象站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高温天气的时空变化特征,确定出群发性高温过程的判识标准并进行分析,结果得到京津冀地区多年平均年高温日数为10.8 d,整体呈显著增多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9 d·(10 a)... 利用1980—2023年京津冀地区174个气象站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高温天气的时空变化特征,确定出群发性高温过程的判识标准并进行分析,结果得到京津冀地区多年平均年高温日数为10.8 d,整体呈显著增多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9 d·(10 a)^(-1),时间上表现出“减-增-减-增”的年代际变化,空间上呈南多(强)北少(弱)的分布特征。1980年以来,京津冀地区共出现149次群发性高温过程,主要分布在5—8月,各旬出现次数呈单峰式分布,其中6月中旬最多;群发性高温过程的平均持续日数、最大影响范围和综合强度在44年间均呈显著增加趋势,而发生频次和平均温度强度则在21世纪10年代之后表现出显著增多(强)趋势。44年来京津冀地区综合强度最强的10次群发性高温过程有7次出现在21世纪,其中4次出现在2009年之后,日最高气温的最大值大都出现在河北石家庄地区。空间上,无论在任何年代群发性高温过程所覆盖的范围都主要位于河北中南部地区,其中石家庄东南部和邢台北部是过程高发区的中心地带;20世纪80年代—21世纪10年代,群发性高温过程的高发区不断向北、向东扩展,其中北京中南部、承德南部、天津、唐山大部和秦皇岛西部受群发性高温过程的影响频次存在成倍增加现象,相较其他区域,上述地区高温过程的出现频次表现出更显著的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群发性高温过程 持续性 气候特征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