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牡丹亭》语料库的译入、译出群体风格对比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赵征军
《山东外语教学》
2019年第3期111-119,共9页
本文以《牡丹亭》英汉平行语料库为依托,参照英语原创戏剧文本和《牡丹亭》的意象系统,从统计数据和符号意象翻译策略两方面考察了中国文学走出去之下的译入、译出群体风格特征。研究发现:与译出文本相比,译入文本词汇量更大,变化更加丰...
本文以《牡丹亭》英汉平行语料库为依托,参照英语原创戏剧文本和《牡丹亭》的意象系统,从统计数据和符号意象翻译策略两方面考察了中国文学走出去之下的译入、译出群体风格特征。研究发现:与译出文本相比,译入文本词汇量更大,变化更加丰富,用词更加正规,单个句子承载的信息含量更大;在符号意象的处理上,译入文本更加尊重文本,多使用“存象存意”的翻译策略,而译出文本常常抛弃原文的具象,具有简化的趋势。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意向读者和翻译理念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
群体风格
译入
译出
《牡丹亭》英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讲解风格透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彦
《中国博物馆》
2001年第3期78-80,86,共4页
关键词
博物馆工作
讲解
风格
群体风格
个体
风格
讲解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氤氲卓荦 一何壮观──略评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及其书艺风格论
被引量:
1
3
作者
鲁愚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03-107,共5页
氤氲卓荦一何壮观──略评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及其书艺风格论鲁愚欣读金学智教授近著《中国书法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不由得被这部煌煌大著的宏伟营构和精神气度所折服,直感到它不仅是金先生本人以往书论研究的新超越新...
氤氲卓荦一何壮观──略评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及其书艺风格论鲁愚欣读金学智教授近著《中国书法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不由得被这部煌煌大著的宏伟营构和精神气度所折服,直感到它不仅是金先生本人以往书论研究的新超越新突破,而且是当前书法美学乃至艺术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美学
风格
美
书艺
出位之思
群体风格
本体之思
地域
风格
钱钟书
历史时空
中国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影民族风格探
4
作者
周崇坡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83-87,共5页
电影民族特点的烙印。电影民族特点的逐渐积累,发展与成熟,才可能形成电影的民族风格。影片内容上的民族色彩,表现在民族题材与主题、地域风光与社会风俗、民族性格与行为方式等方面,它们与电影民族风格密切相关。电影语言民族化在电影...
电影民族特点的烙印。电影民族特点的逐渐积累,发展与成熟,才可能形成电影的民族风格。影片内容上的民族色彩,表现在民族题材与主题、地域风光与社会风俗、民族性格与行为方式等方面,它们与电影民族风格密切相关。电影语言民族化在电影民族形式中占有重要地位。电影民族风格是电影群体风格的一个方面,它的形成与发展,与电影个体风格尤其是其中的导演风格的表现特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民族
风格
电影民族色彩
电影语言民族化
电影
群体风格
电影个体
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和贬谪文学艺术特征初探
被引量:
8
5
作者
尚永亮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88-94,共7页
本文认为;大量使用时空数量词,将个体生命置于广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之中,以突出其沉沦色彩;一再借用伤禽,笼鹰意象,以表现个体生命受创和被拘囚的程度;频繁采用登高望远的形式,以抒发怀乡思归那失望与追求紧相揉合的苍凉情感,乃是元...
本文认为;大量使用时空数量词,将个体生命置于广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之中,以突出其沉沦色彩;一再借用伤禽,笼鹰意象,以表现个体生命受创和被拘囚的程度;频繁采用登高望远的形式,以抒发怀乡思归那失望与追求紧相揉合的苍凉情感,乃是元和贬谪文学基于深沉浓郁之悲伤意绪的主要艺术特征,并由此构成了它基本的群体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特征
贬谪文学
负强化
个体生命
斯金纳
柳宗元
刘禹锡
数量词
强化作用
群体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艺术的亲合功能——艺术交往论之一
6
作者
黄鸣奋
《云南社会科学》
1987年第6期84-89,45,共7页
艺术自问世之日起,就是人们相互交往的手段。艺术作为交往手段,具有从心理上维系分散的个人,使他们相互接近乃至组成群体的作用,这就是它的亲合功能。艺术之所以有这种功能,原因在于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艺术品之上烙有创作主体的...
艺术自问世之日起,就是人们相互交往的手段。艺术作为交往手段,具有从心理上维系分散的个人,使他们相互接近乃至组成群体的作用,这就是它的亲合功能。艺术之所以有这种功能,原因在于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艺术品之上烙有创作主体的印记,因而可以充当创作主体的表征物。研究表征物的意义,有助于揭示艺术风格的奥秘,进而洞悉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是怎样通过艺术相互认识、彼此吸引的,艺术又怎样激发人们的群体意识,激励人们为共同目标而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交往
亲合
表征
艺术
风格
主体特征
社会认知
群体风格
民族
风格
个人
风格
艺术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牡丹亭》语料库的译入、译出群体风格对比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赵征军
机构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2019年第3期111-119,共9页
基金
2014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戏剧典籍译介研究:以《牡丹亭》的英译与传播为中心”(项目编号:20142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以《牡丹亭》英汉平行语料库为依托,参照英语原创戏剧文本和《牡丹亭》的意象系统,从统计数据和符号意象翻译策略两方面考察了中国文学走出去之下的译入、译出群体风格特征。研究发现:与译出文本相比,译入文本词汇量更大,变化更加丰富,用词更加正规,单个句子承载的信息含量更大;在符号意象的处理上,译入文本更加尊重文本,多使用“存象存意”的翻译策略,而译出文本常常抛弃原文的具象,具有简化的趋势。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意向读者和翻译理念的不同。
关键词
译者
群体风格
译入
译出
《牡丹亭》英译
Keywords
group translators' style
in-coming translation
out-going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of The Peony Pavilion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讲解风格透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彦
机构
吉林省自然博物馆
出处
《中国博物馆》
2001年第3期78-80,86,共4页
关键词
博物馆工作
讲解
风格
群体风格
个体
风格
讲解工作
分类号
G26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氤氲卓荦 一何壮观──略评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及其书艺风格论
被引量:
1
3
作者
鲁愚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03-107,共5页
文摘
氤氲卓荦一何壮观──略评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及其书艺风格论鲁愚欣读金学智教授近著《中国书法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不由得被这部煌煌大著的宏伟营构和精神气度所折服,直感到它不仅是金先生本人以往书论研究的新超越新突破,而且是当前书法美学乃至艺术美...
关键词
书法美学
风格
美
书艺
出位之思
群体风格
本体之思
地域
风格
钱钟书
历史时空
中国书法
分类号
J29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影民族风格探
4
作者
周崇坡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83-87,共5页
文摘
电影民族特点的烙印。电影民族特点的逐渐积累,发展与成熟,才可能形成电影的民族风格。影片内容上的民族色彩,表现在民族题材与主题、地域风光与社会风俗、民族性格与行为方式等方面,它们与电影民族风格密切相关。电影语言民族化在电影民族形式中占有重要地位。电影民族风格是电影群体风格的一个方面,它的形成与发展,与电影个体风格尤其是其中的导演风格的表现特色有关。
关键词
电影民族
风格
电影民族色彩
电影语言民族化
电影
群体风格
电影个体
风格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和贬谪文学艺术特征初探
被引量:
8
5
作者
尚永亮
机构
陕西师大文学研究所
出处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88-94,共7页
文摘
本文认为;大量使用时空数量词,将个体生命置于广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之中,以突出其沉沦色彩;一再借用伤禽,笼鹰意象,以表现个体生命受创和被拘囚的程度;频繁采用登高望远的形式,以抒发怀乡思归那失望与追求紧相揉合的苍凉情感,乃是元和贬谪文学基于深沉浓郁之悲伤意绪的主要艺术特征,并由此构成了它基本的群体风格。
关键词
艺术特征
贬谪文学
负强化
个体生命
斯金纳
柳宗元
刘禹锡
数量词
强化作用
群体风格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艺术的亲合功能——艺术交往论之一
6
作者
黄鸣奋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1987年第6期84-89,45,共7页
文摘
艺术自问世之日起,就是人们相互交往的手段。艺术作为交往手段,具有从心理上维系分散的个人,使他们相互接近乃至组成群体的作用,这就是它的亲合功能。艺术之所以有这种功能,原因在于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艺术品之上烙有创作主体的印记,因而可以充当创作主体的表征物。研究表征物的意义,有助于揭示艺术风格的奥秘,进而洞悉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是怎样通过艺术相互认识、彼此吸引的,艺术又怎样激发人们的群体意识,激励人们为共同目标而奋斗。
关键词
艺术交往
亲合
表征
艺术
风格
主体特征
社会认知
群体风格
民族
风格
个人
风格
艺术作品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牡丹亭》语料库的译入、译出群体风格对比研究
赵征军
《山东外语教学》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讲解风格透析
王彦
《中国博物馆》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氤氲卓荦 一何壮观──略评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及其书艺风格论
鲁愚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电影民族风格探
周崇坡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元和贬谪文学艺术特征初探
尚永亮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艺术的亲合功能——艺术交往论之一
黄鸣奋
《云南社会科学》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