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长江流域“四大家鱼”繁殖群体结构变化及其保护策略
- 1
-
-
作者
任胜杰
李嘉婷
-
机构
陕西格林维泽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出处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5期190-192,共3页
-
文摘
长江流域“四大家鱼”繁殖群体受诸多环境因素影响,致使种群数量与生态结构改变。水质污染、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气候变化严重影响鱼类繁殖环境,让“四大家鱼”自然繁殖受限,栖息地不稳定。面对这些状况,研究给出恢复水生生态系统、强化渔业管理、开展人工繁育等保护办法。建立监测体系,收集水质与鱼类种群数据,评估保护措施成效,据此逐步优化管理政策,切实提高“四大家鱼”繁殖成功率,稳定种群数量。经生态修复与科学管理,为“四大家鱼”种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四大家鱼
繁殖群体结构变化
保护策略
生态修复
-
分类号
S932.4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
-
题名中华鲟年龄鉴别和繁殖群体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1
- 2
-
-
作者
邓中粦
余志堂
许蕴玕
周春生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出处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85年第2期99-110,i005,共13页
-
文摘
本文研究中华鲟的年龄鉴别和葛洲坝枢纽工程大江截流后1981—1982年群集于坝下的宜昌至石首江段的中华鲟繁殖群体结构的特点。根据匙骨大小与中华鲟长度呈显著相关推算了中华鲟在海洋中的生长速度,计算了体长和体重的函数值及尾叉体长、体重和胸围的复相关。根据鳍条骨和匙骨年轮排列格局特点计算了中华鲟初次产卵和重复产卵的比例,同时,就宽区宽带轮和狭区狭带轮交替过程反映的生物学特征作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
关键词
中华鲟
年龄鉴别
繁殖群体结构
生物学特性
-
Keywords
Age, Population structure, Chinese sturgeon.
-
分类号
Q959.463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嘉陵江下游短体副鳅繁殖群体结构的研究
- 3
-
-
作者
宋玉东
熊丽娜
赵桥弟
邓玉江
王志坚
-
机构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院水产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9-170,176,共3页
-
基金
国家支撑计划项目资助(2006BAD03B0904)
-
文摘
[目的]研究短体副鳅繁殖群体的结构特征,积累副鳅属鱼类的生物学资料。[方法]对采自嘉陵江的208尾繁殖季节的短体副鳅成熟个体年龄、体长、体重及雌雄生长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繁殖群体的性比为♀∶♂=5.71∶1.00。繁殖群体由1~5龄鱼组成,以2~3龄组为主。短体副鳅的体长范围为49.0~84.0 mm,体重范围为2.6~11.0 g。最小性成熟年龄是1龄;最小性成熟个体雌性体长49.0mm,体重2.6 g;雄性体长55.5 mm,体重3.7 g。群体体重(W)与体长(L)的关系:雌+雄为W=0.000 2×L2.477 2;雌为W=7.0×10-5×L2.753 5;雄为W=0.002 1×L1.896 4。生长系数雌性大于雄性;繁殖群体(雌+雄)的生长系数b=2.477 2〈3,说明短体副鳅个体发育正常呈异速生长趋势。[结论]短体副鳅的生长峰值均出现在性成熟后1~2年内,最佳捕捞期应该在3龄以后。
-
关键词
短体副鳅
繁殖群体结构
特种鱼类
性比
生长特性
-
Keywords
Paracobitis potanini
Reproductive population
Endemic fish
Sexual ratio
Growth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S966.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黄牛若干毛色特征遗传方式的RB频率鉴别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常洪
杨章平
毛永江
许明
王庆华
-
机构
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
出处
《黄牛杂志》
2003年第6期3-6,共4页
-
基金
国家863计划2002AA242011号课题的一部分.
-
文摘
本文针对我国良种黄牛品种资源抢救事业的实际需要,根据群体繁殖结构的特点,以统计遗传学方法,推导、论证了扩展的Rife-Buranamanas母子组合频率公式;根据经典的和扩展的Rife-Buranamanas模型,鉴别了中国黄牛三组毛色特征的显隐性关系。
-
关键词
黄牛
毛色特征
遗传方式
品种资源
群体繁殖结构
统计遗传学
Rife—Buranamanas
母子组合频率公式
育种
-
Keywords
Rife-Buranamanascombinationfrequences of mother and offspring
Coating color charac- ters
Chinese cattle
-
分类号
S823.812
[农业科学—畜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