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单位补充量模型的西江广东鲂种群资源利用现状评价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跃飞
李策
+3 位作者
朱书礼
杨计平
夏雨果
李新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75-983,共9页
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是珠江中下游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但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破坏,资源日趋衰退,科学评估其资源利用现状,对合理开发与科学养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9—2015年西江肇庆江段渔业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分析了...
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是珠江中下游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但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破坏,资源日趋衰退,科学评估其资源利用现状,对合理开发与科学养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9—2015年西江肇庆江段渔业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分析了广东鲂生长与死亡相关特征及参数变化;利用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ield per recruitment,YPR)模型、单位补充量产卵群体生物量(Spawning biomass per recruitment,SBR)和生物学参考点评估了西江肇庆江段广东鲂资源利用状况。结果表明:西江广东鲂体长(L)和体重(W)关系为W=1.518×10^(-5)L^(3.051)(R^2=0.962,n=2252),生长方程为Lt=419.989[1–e^(-0.225(t+0.172))];现有捕捞强度(F平均1.27/年)远超过种群开发可承受水平(F_(40%)=0.53,F_(0.1)=0.27,F_(20%)=0.94);YPR_(ave)=30.58 g,远低于YPR_(0.1)(36.73 g)和YPR_(max)(45.89 g);SBR=11.5%,低于20%的下限临界参考点。西江广东鲂种群资源已过度开发,处于补充型捕捞过度和生长型捕捞过度状态。目前珠江禁渔期制度的实施对广东鲂资源补充起到了良好作用,但提高开捕体长至250 mm资源恢复效果将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鲂
单位补充量产卵
群体生物量
单位补充量渔获量
生物
学参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8 cm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对吉林西部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胡娟
陶冬雪
周道玮
《土壤与作物》
2020年第2期159-165,共7页
为提高玉米单产,本研究以65 cm单垄常规种植方式为对照,研究98 cm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65 cm单垄种植方式相比,98 cm大垄双行种植方式玉米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群体干物质量分别显著增加28.8%和13.6%,而产...
为提高玉米单产,本研究以65 cm单垄常规种植方式为对照,研究98 cm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65 cm单垄种植方式相比,98 cm大垄双行种植方式玉米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群体干物质量分别显著增加28.8%和13.6%,而产量仅增加3.6%。大垄双行处理玉米植株全N、全P和全K的养分积累量较对照处理分别增加9.9%、7.6%和11.9%。大垄双行处理显著影响玉米根系构型,较对照处理总根长、根表面积、平均直径、根体积及分叉数显著增加。此外,大垄双行处理顶层叶面积指数较对照处理增加20.6%,顶层透光率降低15.3%。98 cm大垄双行种植方式的优势,有待于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98
cm大垄双行种植方式
产量
群体生物量
叶面积指数
透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单位补充量模型的西江广东鲂种群资源利用现状评价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跃飞
李策
朱书礼
杨计平
夏雨果
李新辉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珠江中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75-983,共9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A03031314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7HYZD0103)资助~~
文摘
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是珠江中下游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但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破坏,资源日趋衰退,科学评估其资源利用现状,对合理开发与科学养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9—2015年西江肇庆江段渔业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分析了广东鲂生长与死亡相关特征及参数变化;利用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ield per recruitment,YPR)模型、单位补充量产卵群体生物量(Spawning biomass per recruitment,SBR)和生物学参考点评估了西江肇庆江段广东鲂资源利用状况。结果表明:西江广东鲂体长(L)和体重(W)关系为W=1.518×10^(-5)L^(3.051)(R^2=0.962,n=2252),生长方程为Lt=419.989[1–e^(-0.225(t+0.172))];现有捕捞强度(F平均1.27/年)远超过种群开发可承受水平(F_(40%)=0.53,F_(0.1)=0.27,F_(20%)=0.94);YPR_(ave)=30.58 g,远低于YPR_(0.1)(36.73 g)和YPR_(max)(45.89 g);SBR=11.5%,低于20%的下限临界参考点。西江广东鲂种群资源已过度开发,处于补充型捕捞过度和生长型捕捞过度状态。目前珠江禁渔期制度的实施对广东鲂资源补充起到了良好作用,但提高开捕体长至250 mm资源恢复效果将更明显。
关键词
广东鲂
单位补充量产卵
群体生物量
单位补充量渔获量
生物
学参考点
Keywords
Megalobrama terminalis
Spawning biomass per recruitent
Yield per recruitment
Biological reference points
分类号
S932.4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98 cm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对吉林西部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胡娟
陶冬雪
周道玮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省草地畜牧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土壤与作物》
2020年第2期159-165,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项目(KFJ-STS-ZDTP-048-03).
文摘
为提高玉米单产,本研究以65 cm单垄常规种植方式为对照,研究98 cm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65 cm单垄种植方式相比,98 cm大垄双行种植方式玉米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群体干物质量分别显著增加28.8%和13.6%,而产量仅增加3.6%。大垄双行处理玉米植株全N、全P和全K的养分积累量较对照处理分别增加9.9%、7.6%和11.9%。大垄双行处理显著影响玉米根系构型,较对照处理总根长、根表面积、平均直径、根体积及分叉数显著增加。此外,大垄双行处理顶层叶面积指数较对照处理增加20.6%,顶层透光率降低15.3%。98 cm大垄双行种植方式的优势,有待于深入探讨。
关键词
玉米
98
cm大垄双行种植方式
产量
群体生物量
叶面积指数
透光率
Keywords
maize
98 cm ridge with double row planting
yield
total biomass
leaf area index
transmission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单位补充量模型的西江广东鲂种群资源利用现状评价
李跃飞
李策
朱书礼
杨计平
夏雨果
李新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98 cm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对吉林西部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胡娟
陶冬雪
周道玮
《土壤与作物》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