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高州野生稻群体植株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净 陈飞鹏 +2 位作者 涂佳才 王云娟 暨淑仪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3-66,共4页
对广东省高州野生稻原生境群体的形态性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应用可变类平均法对植株形态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高州野生稻群体内植株存在丰富的变异,大岭村、福石村、泊水村和朋山村4个野生稻群体之间在表征、种子生产潜力等方... 对广东省高州野生稻原生境群体的形态性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应用可变类平均法对植株形态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高州野生稻群体内植株存在丰富的变异,大岭村、福石村、泊水村和朋山村4个野生稻群体之间在表征、种子生产潜力等方面的性状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野生稻群落具有不同水分稳定性、水位和干扰强度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高州地区 野生稻 群体植株 形态性状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春季不同番茄品种株型特征及其对植株群体光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石嵩 须晖 +1 位作者 李天来 杨贺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共4页
以卡特琳娜和佳源大粉番茄为试材,研究了在北方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条件下不同类型番茄品种株型特征及其对植株各叶层光照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植株具有自我调节叶片生长形态以适应环境的能力,这种能力品种间差异显著。卡特琳娜冬季... 以卡特琳娜和佳源大粉番茄为试材,研究了在北方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条件下不同类型番茄品种株型特征及其对植株各叶层光照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植株具有自我调节叶片生长形态以适应环境的能力,这种能力品种间差异显著。卡特琳娜冬季叶片稀疏,中部叶片平展,株型紧凑,春季节间缩短,叶片密度加大,具有良好的光适应性。佳源大粉株型稳定,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优越的株型可以增加透光率,使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处于良好的受光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品种 株型特征 植株群体 光强分布 春季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油菜早播早花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高维洁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5年第3期10-14,共5页
连续3年的播种期试验产量结果分析和早花株定株调查表明:只要适时播种(我省在9月中旬),年前发生的早花株其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均较好,单株生产力与群体植株相近,不会减产。早花株总是少数,90%以上的群体植株长势都很好,后... 连续3年的播种期试验产量结果分析和早花株定株调查表明:只要适时播种(我省在9月中旬),年前发生的早花株其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均较好,单株生产力与群体植株相近,不会减产。早花株总是少数,90%以上的群体植株长势都很好,后期就能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油菜 早播早花 产量 群体植株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南地区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丽霞 潘兹亮 +1 位作者 吕玉虎 凌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0S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发生规律 豫南地区 粮食总产量 防治 植株群体密度 粮食作物 水肥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新品种“桂桑5号”和“桂桑6号”的主要性状及推广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强 《蚕学通讯》 2021年第3期57-57,共1页
“桂桑5号”“桂桑6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育成的桑树优良新品种,2015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桑树新品种“桂桑5号”属三倍体杂交组合(3x),利用种子繁育,育苗较易。主要农艺性状:植株群体整齐;树... “桂桑5号”“桂桑6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育成的桑树优良新品种,2015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桑树新品种“桂桑5号”属三倍体杂交组合(3x),利用种子繁育,育苗较易。主要农艺性状:植株群体整齐;树型高大,生长势旺,耐剪伐,发条数较多,枝条直立、较长;发芽早而落叶较迟,叶形大而长,叶肉较厚,叶色深绿;耐旱,耐高温,适应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良新品种 植株群体 种子繁育 桑树新品种 叶形 生长势 树型 蚕业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 生化 生态
6
《麦类文摘》 1994年第6期36-37,共2页
W943937 紧实土壤中大麦的根发育与对磷酸盐的吸收[刊,德]/Müller,A.…//Verband DeutscherLandwirtschaftlicher Untersuchungs-undForschungsanstalten Reihe Kongressberichte.-1990,(32).-847~852[WBTA,1993,10(6),5729]W9439... W943937 紧实土壤中大麦的根发育与对磷酸盐的吸收[刊,德]/Müller,A.…//Verband DeutscherLandwirtschaftlicher Untersuchungs-undForschungsanstalten Reihe Kongressberichte.-1990,(32).-847~852[WBTA,1993,10(6),5729]W943938 水稻、大豆、小麦和大麦简单发芽测验法[刊,日]/Nihei,N.…//Agricutlure and Horticul-ture.-1991,66(7).-833~837[WBTA,1993,10(5),57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品种 植株群体 春性 直链淀粉 测验法 胁迫反应 生长模型 Moller 作用方式 茉莉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43号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
7
作者 谭业杰 《农家科技》 2021年第12期33-34,共2页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大豆在黑龙江逊克农场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大豆生产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2020年大豆生长阶段遇连续阴雨、低温寡照天气,农场大豆普遍产量较低,农场种植的其他大豆品种产量最高的3000千克/公顷:而种植黑河43号...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大豆在黑龙江逊克农场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大豆生产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2020年大豆生长阶段遇连续阴雨、低温寡照天气,农场大豆普遍产量较低,农场种植的其他大豆品种产量最高的3000千克/公顷:而种植黑河43号的地块,采用配套大垄密植技术措施,使大豆产量达到了3321千克/公顷,增产效果明显。技术应用上,大垄密植栽培使植株群体分布更合理,缩小行距以保证植株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业结构 低温寡照 植株群体 大豆生长 大豆生产 增产效果 大豆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年印度茶叶产量将达100万吨
8
作者 蔡东宏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1994年第10期7-7,共1页
2000年印度茶叶产量将达100万吨印度计划将其茶叶年增长率由过去的2.5%提高至3.4%,以最终在2000年实现年产茶叶100万吨的目标。多年来印度茶农因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诸如在修技周期、化肥的合理使用、植株保护... 2000年印度茶叶产量将达100万吨印度计划将其茶叶年增长率由过去的2.5%提高至3.4%,以最终在2000年实现年产茶叶100万吨的目标。多年来印度茶农因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诸如在修技周期、化肥的合理使用、植株保护技术、杂草防除、植株群体增加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产量 印度茶 2000年 杂草防除 栽培技术 高产无性系 合理使用 保护技术 植株群体 茶叶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达-2116在大葱上使用效果好
9
作者 杨日如 《农业知识》 2004年第26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使用效果 缓苗 章丘 山东省章丘市 试验小区 紫斑病 植物细胞膜 植株群体 专用型 农业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小麦开花前分蘖的死亡率(一)
10
作者 D.J.Davidson P.M.Chevalier +2 位作者 杨振国 袁爱梅 余发旺 《河南农业》 1993年第6期44-44,共1页
小麦产量主要决定于单位面积上的分蘖成穗敷。出现的许多分蘖都不能成活以形成穗。进行该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分蘖开始衰亡的生育期,并检验缺水和植株群体是怎样影响分蘖早衰的。Edwall和Waverly两个小麦品种在两年的田间试验中分别按两种... 小麦产量主要决定于单位面积上的分蘖成穗敷。出现的许多分蘖都不能成活以形成穗。进行该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分蘖开始衰亡的生育期,并检验缺水和植株群体是怎样影响分蘖早衰的。Edwall和Waverly两个小麦品种在两年的田间试验中分别按两种密度种植,并进行灌溉和不灌溉两种处理。每周每小区根据5棵植株来检查叶片生长的Haun期,由分蘖出现直到成熟来检查分蘖的死亡率。对注定要早死的分蘖,在分蘖出现后叶片的出现和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大多数分蘖在主茎伸长期衰亡,而在籽粒灌浆期几乎没有分蘖损失。除胚芽期分蘖(TO)外,其余所有分蘖衰亡时达到的最大Haun期通常≤3。而胚芽期分蘖,最大的Haun期≤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品种 胚芽期 籽粒灌浆期 分蘖成穗 开花前 植株群体 田间试验 伸长期 单位面积 胚芽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