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突的社会功能与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制度化治理 被引量:6
1
作者 胡联合 胡鞍钢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0-143,共4页
冲突是任何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矛盾。面对社会冲突的多发和凸显,必须首先辩证理性地认识冲突的社会功能;然后,对客观存在的社会冲突纳入常态化的视角进行制度化治理。在借鉴社会挫折理论等流派的基础上,提出了挫折重组理论,阐析了其在... 冲突是任何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矛盾。面对社会冲突的多发和凸显,必须首先辩证理性地认识冲突的社会功能;然后,对客观存在的社会冲突纳入常态化的视角进行制度化治理。在借鉴社会挫折理论等流派的基础上,提出了挫折重组理论,阐析了其在应对和处置群体性冲突事件中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突 群体性冲突事件 挫折重组理论 冲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复初期台湾群体性冲突事件述评 被引量:1
2
作者 褚静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9-176,共8页
光复初期,台湾发生了不同类型的群体性冲突事件,有军民冲突、警民冲突、执法冲突等,其中禁舞废娼冲突、查缉摊贩冲突、房产争执冲突、米价暴涨冲突损害到民众的切身经济利益。多数群体性冲突事件都是由于民众切身利益遭到侵犯,利益诉求... 光复初期,台湾发生了不同类型的群体性冲突事件,有军民冲突、警民冲突、执法冲突等,其中禁舞废娼冲突、查缉摊贩冲突、房产争执冲突、米价暴涨冲突损害到民众的切身经济利益。多数群体性冲突事件都是由于民众切身利益遭到侵犯,利益诉求长期被漠视,群起抗争,官员对民众冷淡麻木、滥用警力激化矛盾。多数群体性冲突事件具有非对抗性,基本上属于经济利益诉求等问题,没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如果长官公署妥善处理,是可以预防和处理好的,却久拖不决,新旧矛盾与问题交织在一起,酿成大祸。长官公署的经济政策、改造台湾社会的方法有其错误的一面。根本原因是大陆籍官僚的腐败和低效导致了长官公署的钝化和失灵,损害了其作为全社会代表的角色,发展结果是对转型期台湾社会的失控。官民矛盾不断激化,民众的矛头直接指向长官公署。台湾行政长官陈仪不能总结经验教训,反而同意撤防驻台军队,于是控制台湾社会的军警力量薄弱,更大规模的群体性冲突事件一触即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光复初期 群体性冲突事件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组织的合作与冲突行为研究及鲁棒性分析——基于群体性突发事件 被引量:3
3
作者 姜凤珍 胡斌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4-672,共9页
基于群体性突发事件,借鉴博弈理论和行为运作管理理论,研究人与组织之间合作与冲突行为的协同演化机制。建立了员工与组织对抗的博弈演化模型,并根据不同的发展状态给出博弈均衡的讨论。由于互联网的影响,得知员工的群体性冲突事件具有... 基于群体性突发事件,借鉴博弈理论和行为运作管理理论,研究人与组织之间合作与冲突行为的协同演化机制。建立了员工与组织对抗的博弈演化模型,并根据不同的发展状态给出博弈均衡的讨论。由于互联网的影响,得知员工的群体性冲突事件具有社会网络结构,同时建立了员工的合作与冲突演化模型。最后,通过对模型的设置,模拟分析了不同措施下员工的行为决策,也对冲突事件的网络结构进行鲁棒性分析,考察员工之间冲突行为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员工冲突行为的群体规模越大,组织的管理越难以进行;组织不同程度的强硬措施对员工的冲突行为的影响也不同;外界的惩罚越强组织的强硬措施就会相对减弱,而员工层面的对抗就会加强;员工的行为与组织的管理措施以及外界的惩罚程度是协同演化的;员工之间的网络关系在不同事态下的鲁棒性不同,在事情发展到更严重时,网络关系的鲁棒性更好。因此,组织的最优决策是正确认识员工冲突行为和外界的惩罚程度,给出合理的管理措施才能提高组织的绩效,避免群体性冲突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冲突事件 博弈理论 行为运作 社会网络结构理论 鲁棒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防范征地冲突群体性事件话语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谭术魁 张南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11,共8页
研究目的:剖析地方政府防范征地冲突群体性事件的话语,分析话语的产生、扩散和接收,实证测度地方政府防范征地冲突群体性事件话语的有效性和影响程度。研究方法:定性(演绎、归纳和解释)和定量(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研究结果:(1)话语有... 研究目的:剖析地方政府防范征地冲突群体性事件的话语,分析话语的产生、扩散和接收,实证测度地方政府防范征地冲突群体性事件话语的有效性和影响程度。研究方法:定性(演绎、归纳和解释)和定量(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研究结果:(1)话语有效性与官方话语满意度正相关,在1%的水平下显著;(2)官方话语满意度与政府公信力正相关,在1%的水平下显著;(3)官方话语满意度与政府形象正相关,在5%的水平下显著;(4)政府公信力对政府形象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结论:提升话语的有效性、倾听民众的心声、做到办事有效及透明等,能够提高群众对官方话语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地方政府防范 征地冲突体性事件 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公信力: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新视角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志强 周延飞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4-68,共5页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是偶发的,矛头直指地方政府,从而折射政府公信力的缺失,而政府公信力的考量维度不一。根据"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特征,政府公信力包括公共政策公信力、政府廉洁公信力、政府诚信...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是偶发的,矛头直指地方政府,从而折射政府公信力的缺失,而政府公信力的考量维度不一。根据"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的特征,政府公信力包括公共政策公信力、政府廉洁公信力、政府诚信公信力和政治控制公信力,并分析它们在"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中的表现,据此提出完善公共政策过程、全面惩治腐败、完善行政问责制和健全管理机制四条政策建议以提升政府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公信力 公共治理 “利益冲突体性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