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雅鲁藏布江异齿裂腹鱼不同群体的形态差异 被引量:3
1
作者 魏源博 张桂蓉 +3 位作者 李雷 马波 马徐发 魏开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8-247,共10页
为探讨雅鲁藏布江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群体形态学差异,基于12个常规性状和20个框架性状的比例数据,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对异齿裂腹鱼10个群体的形态差异进行研究。主成分分析提取了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4.23%,... 为探讨雅鲁藏布江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群体形态学差异,基于12个常规性状和20个框架性状的比例数据,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对异齿裂腹鱼10个群体的形态差异进行研究。主成分分析提取了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4.23%,其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受全长/体长、吻长/体长、眼径/体长、D1-2/体长、D1-3/体长等14个鱼体水平轴向性状的影响,第二主成分主要受体高/体长、尾柄高/体长、体宽/体长、胸鳍起点间距/体长、腹鳍起点间距/体长等10个鱼体垂直轴向性状的影响。主成分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雅鲁藏布大峡谷下游支流帕隆藏布江通麦和卡达桥2个群体、大峡谷上游8个群体之间形态分化明显,分别聚为一支,而大峡谷上游8个群体聚为2个组群。建立了10个群体的判别函数,总判别准确率为88.60%,其中日喀则、拉孜、墨竹工卡和通麦群体的判别准确率为95.92%~100.00%。大峡谷上游、下游异齿裂腹鱼群体间的形态分化可能与地理隔离及适应特定栖息环境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齿裂腹鱼 形态度量分析 群体形态差异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种群资源 珍稀物种 群体识别 判别分析 雅鲁藏布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克氏原螯虾群体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徐滨 李忠 +3 位作者 魏开金 马宝珊 朱祥云 徐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32,共6页
为探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长江中下游6个克氏原螯虾群体(盱眙、合肥、沅江、武汉、潜江和沙市)的10个形态学参数进行测定分析。聚类分析表明,第一分支为潜江、沅江和武汉三个群... 为探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长江中下游6个克氏原螯虾群体(盱眙、合肥、沅江、武汉、潜江和沙市)的10个形态学参数进行测定分析。聚类分析表明,第一分支为潜江、沅江和武汉三个群体;沙市群体和合肥群体构成第二分支,亲缘关系较近;盱眙群体与其他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雌、雄虾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分别为84.80%和86.29%。判别分析结果显示,6个群体之间的形态参数之间差异极显著。雌体的综合判别准确率为83.52%,雄体的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2.23%。结果表明,6个群体的克氏原螯虾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可以从形态上区分盱眙群体、合肥群体和沙市群体,其形态差异主要集中在腹宽、腹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和体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可量性状 群体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