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最佳株型群体受光量与光合量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8
1
作者 高亮之 金之庆 +2 位作者 张更生 石春林 葛道阔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9,共9页
选择 4种典型的水稻株型 (上挺下挺、上挺下披、上披下挺和上披下披 )进行群体光合量的数值模拟。在模拟过程中 ,提出了一种可利用日照百分率资料推算直射光与散射光的方法 ,进而计算 1日中每小时直射光与散射光的消光系数、水平受光量... 选择 4种典型的水稻株型 (上挺下挺、上挺下披、上披下挺和上披下披 )进行群体光合量的数值模拟。在模拟过程中 ,提出了一种可利用日照百分率资料推算直射光与散射光的方法 ,进而计算 1日中每小时直射光与散射光的消光系数、水平受光量、叶面受光量和群体光合量。对各小时的群体光合量求和 ,即可得到日光合量。在群体封行之前 ,依据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将白昼分为 5个照光时段 ,然后分别计算逐时与逐日的光合量。模拟结果表明 :群体光合量在水稻生长前期以披散型最高 ,中期以挺立型最高 ,后期则以上挺下披型最高 ;株型效应在纬度较高的地区比纬度较低的地区明显 ,籼稻比粳稻明显。从理论上发展了中国著名水稻劳模陈永康的经验 ,为水稻育种与栽培研究提供了科学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株型 数值模拟 群体受光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穗型水稻行向与结实期群体受光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徐正进 徐海 +5 位作者 张喜娟 蒋春姬 张文忠 马殿荣 王嘉宇 赵明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9-264,共6页
2007~2008年以直立穗型品种沈农265、沈农6014和弯曲穗型品种铁粳4、辽盐16为试材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穗型水稻南北和东西行向对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用"感光胶片法"分析了不同穗型群体受光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穗型行向间... 2007~2008年以直立穗型品种沈农265、沈农6014和弯曲穗型品种铁粳4、辽盐16为试材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穗型水稻南北和东西行向对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用"感光胶片法"分析了不同穗型群体受光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穗型行向间物质生产与分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都没有显著差异,证明无论是直立穗型还是弯曲穗型,行向与产量都没有直接关系;结实中期直立穗型群体距地面20,40,60,80cm高度叶片受光量平均值分别比弯曲穗型相应高度高10.36%、12.88%、27.11%和10.79%,直立穗型的特点是生物产量提高而经济系数并无明显降低,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同步提高,因此尽管穗数和千粒重较低,产量仍然高于弯曲穗型,证明群体中下部光照环境改善是直立穗型产量潜力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行向 穗型 群体受光量 胶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