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产早籼稻群体动态结构的差异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旭
黄秋妹
+3 位作者
黄农荣
刘彦卓
邱润恒
梁祖杨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15-22,共8页
1998年早季在广州研究了不同类型高产早籼稻群体动态结构差异,结果认为:两系法杂交稻高产新组合培矮64s/E32、培矮64s/9311、粤杂122,其幼穗第2次枝梗原基分化期以前的植株干物重、叶面积指数(LAI)比常规稻高产品种粤香占和特三矮2号...
1998年早季在广州研究了不同类型高产早籼稻群体动态结构差异,结果认为:两系法杂交稻高产新组合培矮64s/E32、培矮64s/9311、粤杂122,其幼穗第2次枝梗原基分化期以前的植株干物重、叶面积指数(LAI)比常规稻高产品种粤香占和特三矮2号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培矮64s/E32在5个供试材料中在始穗期的LAI最高,达7.81,干物重日增量最大,达8.76kg/亩·d;粤香占的每亩有效穗数最高,达23.3万穗/亩,收获指数是所有参试材料中唯一达到 0.6以上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
早籼稻
群体动态结构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育秧方式和插植密度下晚籼稻群体动态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孔清霓
黄秋妹
+7 位作者
张旭
黄农荣
林道宣
刘彦卓
蔡汉雄
梁权
梁友强
梁成英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24-32,共9页
不同育秧方式和插植密度下晚籼稻群体动态结构存在差异。旱育秧群体分蘖速度快,分蘖能力强。稀植可促进个体分蘖多发、有效穗数增多,但旱育稀植并无分蘖早发的优势。旱育稀植使主茎基部叶片变短而上部叶片变长,生育后期叶面积消长平稳,...
不同育秧方式和插植密度下晚籼稻群体动态结构存在差异。旱育秧群体分蘖速度快,分蘖能力强。稀植可促进个体分蘖多发、有效穗数增多,但旱育稀植并无分蘖早发的优势。旱育稀植使主茎基部叶片变短而上部叶片变长,生育后期叶面积消长平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较多。旱育秧、稀植都使主茎叶总数增多,全生育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籼稻
旱育稀植
群体动态结构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序
3
作者
袁峰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4-4,共1页
本期增刊发表的11篇论文,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同志们于1998年早季在广州利用两系法杂交稻强优新组合培矮64s/E32、培矮64s/9311、粤杂122和常规品种粤香占、特三矮2号为供试材料,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探索了在华南稻区生态条...
本期增刊发表的11篇论文,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同志们于1998年早季在广州利用两系法杂交稻强优新组合培矮64s/E32、培矮64s/9311、粤杂122和常规品种粤香占、特三矮2号为供试材料,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探索了在华南稻区生态条件下不同类型高产水稻秧苗生育特性、幼苗耐冷性的差异,以及移入大田栽培后的稻株群体动态结构、主茎叶片与叶鞘生长规律,同时还研究了高产水稻透光率及其光合速率变化.始穗期以后对低光强适应性的差异,根系活力和地上部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对其产量因素作了初析,总结了培矮64s/E32等在广州早季种植的主要形态生理特性,从而为华南地区开展超高产水稻新株型模式的研究提供了不少很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型育种
超高产育种
生理特性
低光强适应性
培矮64S
群体动态结构
光合速率
超高产水稻
株型模式
杂交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湘裸麦二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4
作者
潘端芝
李亦斌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5-15,共1页
湘裸麦二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潘端芝,李亦斌(娄底地区农科所,422808)湘裸麦二号是娄底地区农科所于1984年以早熟43作母本,镇鉴12作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二棱裸大麦新品种。该品种于1990-1...
湘裸麦二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潘端芝,李亦斌(娄底地区农科所,422808)湘裸麦二号是娄底地区农科所于1984年以早熟43作母本,镇鉴12作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二棱裸大麦新品种。该品种于1990-1992年参加娄底地区大麦区试,平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特征特性
娄底地区
大麦区试
平均亩产
群体动态结构
基本苗
品种审定
裸大麦
分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产早籼稻群体动态结构的差异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旭
黄秋妹
黄农荣
刘彦卓
邱润恒
梁祖杨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出处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15-22,共8页
文摘
1998年早季在广州研究了不同类型高产早籼稻群体动态结构差异,结果认为:两系法杂交稻高产新组合培矮64s/E32、培矮64s/9311、粤杂122,其幼穗第2次枝梗原基分化期以前的植株干物重、叶面积指数(LAI)比常规稻高产品种粤香占和特三矮2号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培矮64s/E32在5个供试材料中在始穗期的LAI最高,达7.81,干物重日增量最大,达8.76kg/亩·d;粤香占的每亩有效穗数最高,达23.3万穗/亩,收获指数是所有参试材料中唯一达到 0.6以上者。
关键词
高产
早籼稻
群体动态结构
叶面积指数
Keywords
High-yeild
Early indica rice
Population dynamic structure
Leaf area index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育秧方式和插植密度下晚籼稻群体动态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孔清霓
黄秋妹
张旭
黄农荣
林道宣
刘彦卓
蔡汉雄
梁权
梁友强
梁成英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厅粮油处
出处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24-32,共9页
文摘
不同育秧方式和插植密度下晚籼稻群体动态结构存在差异。旱育秧群体分蘖速度快,分蘖能力强。稀植可促进个体分蘖多发、有效穗数增多,但旱育稀植并无分蘖早发的优势。旱育稀植使主茎基部叶片变短而上部叶片变长,生育后期叶面积消长平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较多。旱育秧、稀植都使主茎叶总数增多,全生育期延长。
关键词
晚籼稻
旱育稀植
群体动态结构
生育期
Keywords
Late indica rice
Dry-nursery seedling raising and sparse transplanting
Dynamic structure of population
Growth duration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序
3
作者
袁峰平
出处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4-4,共1页
文摘
本期增刊发表的11篇论文,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同志们于1998年早季在广州利用两系法杂交稻强优新组合培矮64s/E32、培矮64s/9311、粤杂122和常规品种粤香占、特三矮2号为供试材料,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探索了在华南稻区生态条件下不同类型高产水稻秧苗生育特性、幼苗耐冷性的差异,以及移入大田栽培后的稻株群体动态结构、主茎叶片与叶鞘生长规律,同时还研究了高产水稻透光率及其光合速率变化.始穗期以后对低光强适应性的差异,根系活力和地上部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对其产量因素作了初析,总结了培矮64s/E32等在广州早季种植的主要形态生理特性,从而为华南地区开展超高产水稻新株型模式的研究提供了不少很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和思路.
关键词
株型育种
超高产育种
生理特性
低光强适应性
培矮64S
群体动态结构
光合速率
超高产水稻
株型模式
杂交水稻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湘裸麦二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4
作者
潘端芝
李亦斌
机构
娄底地区农科所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5-15,共1页
文摘
湘裸麦二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潘端芝,李亦斌(娄底地区农科所,422808)湘裸麦二号是娄底地区农科所于1984年以早熟43作母本,镇鉴12作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二棱裸大麦新品种。该品种于1990-1992年参加娄底地区大麦区试,平均...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特征特性
娄底地区
大麦区试
平均亩产
群体动态结构
基本苗
品种审定
裸大麦
分蘖力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产早籼稻群体动态结构的差异
张旭
黄秋妹
黄农荣
刘彦卓
邱润恒
梁祖杨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育秧方式和插植密度下晚籼稻群体动态结构的研究
孔清霓
黄秋妹
张旭
黄农荣
林道宣
刘彦卓
蔡汉雄
梁权
梁友强
梁成英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序
袁峰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湘裸麦二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潘端芝
李亦斌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