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体动力论在大学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彭何芬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82-87,共6页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提高大学生德育教学的质量。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了社会学群体动力理论 ,提出了教学过程中的两种转换 :一是教师身份的转换 ,即授课者由教师角色转换成班集的群体领袖 ;二是教育对象的转换 ,即授课者将教...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提高大学生德育教学的质量。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了社会学群体动力理论 ,提出了教学过程中的两种转换 :一是教师身份的转换 ,即授课者由教师角色转换成班集的群体领袖 ;二是教育对象的转换 ,即授课者将教育对象由单个学生组成的班级组织转换成整体的班集群体。通过转换 ,形成良好的群体情境和氛围 ,从而在教学中发挥群体动力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德育 《思想道德修养》 群体动力论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在多种儿童肿瘤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龚妍 龚卫静 +2 位作者 李嘉欣 秦琰杰 罗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共8页
目的:建立大剂量甲氨蝶呤在多种儿童肿瘤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PPK)模型。方法: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立甲氨蝶呤PPK模型,患儿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纳入采用异速增长模型。结果:最终模... 目的:建立大剂量甲氨蝶呤在多种儿童肿瘤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PPK)模型。方法: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立甲氨蝶呤PPK模型,患儿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纳入采用异速增长模型。结果:最终模型为二室模型,血浆药物清除率(clearance,CL)群体典型值为4.51 L/(h·1.73 m^(2)),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volumeofdistribu‐tion,V_(d))群体典型值为15.47 L/1.73 m^(2);最终模型保留了患儿年龄、BSA、血肌酐(serum creatine,SCr)以及ABCC2rs717620、ABCC4rs2274407遗传变异这几个协变量。结论:患儿年龄、BSA、SCr以及ABCC2rs717620、ABCC4rs2274407基因型是影响儿童肿瘤患者体内甲氨蝶呤代谢的显著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儿童肿瘤 群体药代动力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视角下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群体动力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易明 周阳 张庭玮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149,共12页
[目的/意义]从力学视角构建三层次分析框架,解析单个动力的基本要素,揭示动力之间的多元关系,从而系统呈现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群体动力的复杂特征。[研究设计/方法]以“与癌共舞”平台中414条研讨帖的17,168条有效评论作为数据来源,... [目的/意义]从力学视角构建三层次分析框架,解析单个动力的基本要素,揭示动力之间的多元关系,从而系统呈现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群体动力的复杂特征。[研究设计/方法]以“与癌共舞”平台中414条研讨帖的17,168条有效评论作为数据来源,首先微观层面通过三级编码,明确群体动力的具体类型及其基本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然后中观层面对评论文本进行标准化处理后,通过计算耦合协调度来揭示两两动力间的耦合关系;最后在宏观层面上进行系统动力学建模,基于情景仿真分析来探寻三维群体动力系统内的混沌关系。[结论/发现]在线健康社区知识共创的群体动力包括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和患者依从,信息支持通过群体共识和群体认知两个作用点发挥基本推动力,情感支持通过关系感知和情绪感知两个作用点发挥向心派生力,患者依从通过健康信念这一作用点发挥正向约束力。两两动力间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耦合阶段和协调特征;三维动力同时增长10%时对知识共创的影响作用超过单一动力分别增长30%的效果,意味着群体动力间的混沌关系体现为明显的协同效应。[创新/价值]引入力学视角对知识共创群体动力进行分析,揭示群体动力的个体性、关联性和整体性,为在线社区场景下群体动力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健康社区 知识共创 群体动力 耦合分析 系统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健康的机制及其变化趋势——基于群体动力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徐雪晴 林圣爱 艾斌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6,共13页
基于群体动力理论视角,利用北京市居家老年人调查数据与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出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健康的机制及其变化趋势。结论如下:首先,老年人社会参与对其健康状况的积极影响具有两条作用路径:一是老年人社会参与活动本身影响健康状... 基于群体动力理论视角,利用北京市居家老年人调查数据与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出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健康的机制及其变化趋势。结论如下:首先,老年人社会参与对其健康状况的积极影响具有两条作用路径:一是老年人社会参与活动本身影响健康状况的直接路径,其路径系数极其微小;二是老年人社会参与通过形成群体动力再影响健康状况的间接路径,其路径系数相对较大,表明社会参与过程中能否形成群体动力是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健康状况的重要机制。其次,比较低龄、中龄、高龄三个年龄段老年群体两条作用路径的变化趋势,发现直接路径系数从不显著到较大,间接路径系数微弱上升,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健康机制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直接路径作用的较大幅度上升。为此,在老年人社会参与促进健康的策略中,首先要考虑如何帮助老年人在社会参与过程中形成群体动力,其次对于高龄老年人也应该强调社会参与活动本身,这一结论为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制定有针对性的社会参与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社会参与 群体动力 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组织视角下煤矿工人群体动力对不安全行为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子涵 李磊 +1 位作者 欧阳有鹏 李浩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133,共8页
为探究非正式组织中的群体动力在煤矿工人安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建立煤矿工人群体的动力因素、安全态度、情绪状态与不安全行为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编制不安全行为调查问卷,回收304份有效问卷,并分析所得数据的有效性... 为探究非正式组织中的群体动力在煤矿工人安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建立煤矿工人群体的动力因素、安全态度、情绪状态与不安全行为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编制不安全行为调查问卷,回收304份有效问卷,并分析所得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然后应用IBM SPSS Amos24.0构建非正式群体动力、安全态度、情绪状态与不安全行为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SEM)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非正式群体压力、非正式群体凝聚力、非正式群体沟通、非正式群体激励通过作用煤矿工人的安全态度和情绪状态,能够增加或降低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其中,非正式群体凝聚力、非正式群体沟通、非正式群体激励可直接影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煤炭企业调节煤矿工人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制定科学激励政策等提供参考,为降低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提供管控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工人 不安全行为 非正式组织 群体动力 安全态度 情绪状态 S-O-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验证支持下万古霉素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外推用于儿童患者模型引导的精准用药
6
作者 吕萌 周宇雪 +1 位作者 王丹姝 张胜男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51-1056,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前期在皮肤软组织和骨关节感染的儿童患者中建立的万古霉素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进行外部验证,从而判断其是否可以外推至其他患者人群,用于指导万古霉素在儿童患者中的个体化应用。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中回顾性提取2021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前期在皮肤软组织和骨关节感染的儿童患者中建立的万古霉素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进行外部验证,从而判断其是否可以外推至其他患者人群,用于指导万古霉素在儿童患者中的个体化应用。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中回顾性提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入住我院儿童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实验室检查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等基本信息。将前期建立的儿童患者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在Phoenix软件中重建,通过贝叶斯法预测得到每个患者万古霉素的个体预测值,计算个体预测值与观测值的相对预测误差和均方根误差(百分比)等统计量和作图分析,对已建立的万古霉素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共342例儿童患者的399个万古霉素稳态血药浓度数据用于最终的外部验证。除新生儿患者外,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观测值及预测值计算获得平均预测误差和预测误差中位数均在±20%之内,均方根误差(百分比)在30%之内。根据感染类型分层,除新生儿患者外,呼吸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其他感染儿童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观测值及预测值计算获得平均预测误差和预测误差中位数均在±20%之内,均方根误差(百分比)在30%之内(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为31.1%)。结论前期建立的儿童患者万古霉素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可以外推至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中用于模型引导的精准用药,从而指导万古霉素在儿童患者中的个体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 外推 万古霉素 儿童 模型引导的精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的群体动力探究 被引量:47
7
作者 谢幼如 宋乃庆 刘鸣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5-58,共4页
群体动力是加速协作知识建构过程和促进智慧产品生成的根本因素,因此,对其进行理论探究与应用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试图从心理学和教学论的视角,探究协作知识建构的群体动力理论与机制,并结合网络教学的特点,提出网络课堂协作... 群体动力是加速协作知识建构过程和促进智慧产品生成的根本因素,因此,对其进行理论探究与应用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试图从心理学和教学论的视角,探究协作知识建构的群体动力理论与机制,并结合网络教学的特点,提出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中增强群体动力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课堂 协作知识建构 群体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药代动力学/群体药效动力学原理及研究方法 被引量:34
8
作者 芮建中 张震 李金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46-249,共4页
 自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允许群体分析法在新药Ⅱ期、Ⅲ期临床试验中用于特殊生理病理受试对象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动力学(PD)评价以来,群体药代动力学 /群体药效动力学 (PPK/PPD)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常用软件及其在临床药理...  自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允许群体分析法在新药Ⅱ期、Ⅲ期临床试验中用于特殊生理病理受试对象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动力学(PD)评价以来,群体药代动力学 /群体药效动力学 (PPK/PPD)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常用软件及其在临床药理学中的应用有了较大发展。作者介绍了PPK/PPD的基本原理、实验设计、模型确定和参数验证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药代动力 群体药效动力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329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群体药物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春燕 顾健 +1 位作者 李玉珍 卢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本研究采用常规监测零散的血药浓度数据点,考察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治疗中的群体药物动力学(PPK)特征,为临床调整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收集2003年至2006年我院儿科住院接受甲氨蝶呤抗肿瘤治疗的... 本研究采用常规监测零散的血药浓度数据点,考察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治疗中的群体药物动力学(PPK)特征,为临床调整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收集2003年至2006年我院儿科住院接受甲氨蝶呤抗肿瘤治疗的329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数据,其中女性109例,男性220例。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linear mixed effect model,NONMEM)软件进行模型拟合,估算群体药物动力学参数和个体间、个体内变异。分别考察了性别、年龄、体重(WT)、碱化及水化情况及生化指标等因素对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建立全面反映药物的药物动力学信息的最终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一房室一级消除的药物动力学模型稳定,只有体重对甲氨蝶呤的药物动力学有显著性的影响,得到的最终回归方程为:CL=7.0×[1+0.0218×(WT-31.1)]×EXP(ηCL)(L/h);V=32.8×[1+0.0288×(WT-31.1)]×EXP(ηV)(L)。公式中的31.1为给药群体的平均体重,CL与V的个体间变异值CV分别为19.4%和31.0%。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的群体数据库,通过NONMEM法建立了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方程,得到了相对全面的甲氨蝶呤群体药物动力学参数,为临床甲氨蝶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药物动力 群体药物动力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型中小企业高管团队群体动力源研究:能力构成与权力分配孰轻孰重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兵 李嫄 龚晓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38-143,共6页
对我国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高管团队是企业获取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战略领导核心。聚焦科技型中小企业高管团队的群体动力源,从高管团队的能力构成和权力分配视角出发,探索了它们对高管团队群体动力系统5个维度的驱动作用。实证研... 对我国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高管团队是企业获取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战略领导核心。聚焦科技型中小企业高管团队的群体动力源,从高管团队的能力构成和权力分配视角出发,探索了它们对高管团队群体动力系统5个维度的驱动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能力构成对共享战略认知、团队内聚力和团队效能感3个维度的群体动力源作用显著,而高管团队权力分配对团队理念冲突和团队人际冲突两个维度的群体动力源作用显著,并且二者在团队理念冲突、团队人际冲突和团队内聚力维度上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高管团队 群体动力 能力构成 权力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协同学习的群体动力理论模型、案例设计与实现策略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晶晶 胡卫平 逯行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89,共9页
后疫情时代,以在线、合作、开放为特征的在线协同学习已成为学习的新常态。群体动力是激发学习者产生强烈求知欲和引发在线协同学习行为的重要驱力,它不仅强调团队成员的个体投入,还特别重视团队成员之间的群体互动行为。群体动力与在... 后疫情时代,以在线、合作、开放为特征的在线协同学习已成为学习的新常态。群体动力是激发学习者产生强烈求知欲和引发在线协同学习行为的重要驱力,它不仅强调团队成员的个体投入,还特别重视团队成员之间的群体互动行为。群体动力与在线协同学习效果紧密相关,群体动力模型的构建是深度推进在线协同学习研究的重要基础。该研究基于群体动力理论和社会凝聚力理论,通过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明确关键要素,从现实旨归、动力机制、空间形态和实践向度四个维度构建在线协同学习群体动力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创新思维及其培养方法》为例,从学习者个体的任务驱动和学习者群体的合作驱动视角进行案例设计。最后,提出了提升在线协同学习群体动力的策略,包括注重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营造在线协同氛围、提升教师情感与社会性支持服务、开展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协同学习 群体动力 理论模型 案例设计 实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癎儿童拉莫三嗪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何大可 王丽 +3 位作者 秦炯 胡鸿文 叶秀云 刘海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采用USC*PACK软件建立中国癫癎儿童拉莫三嗪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促进个体化用药。方法回顾性收集60例癫癎患儿应用拉莫三嗪(LTG)的临床数据,并根据联合用药情况,将114个血药浓度点分成LTG+丙戊酸(VPA)组(n=56)、LTG+肝药酶... 目的采用USC*PACK软件建立中国癫癎儿童拉莫三嗪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促进个体化用药。方法回顾性收集60例癫癎患儿应用拉莫三嗪(LTG)的临床数据,并根据联合用药情况,将114个血药浓度点分成LTG+丙戊酸(VPA)组(n=56)、LTG+肝药酶诱导剂(EI)组(n=26)、LTG+EI+VPA组(n=16)及单用LTG组(n=16)。血药浓度均为临床常规监测的稳态浓度。应用USC*PACK软件中的非参数最大期望程序(NPEM Program),推算最优的PPK参数值,并建立模型。应用此模型和USC*PACK软件中的贝叶斯拟合程序(Bayesian fitting program),对患儿的血药浓度进行预测;求算平均预测误差(MPE),预测误差均方(MSPE)判断预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验证PPK模型。结果最大似然值为-192.87,LTG的最佳PPK参数值为:Ka=(1.97±1.66)h^(-1);Vs=(1.07±0.89)L/kg;Kel=(0.05±0.05)h^(-1)。血药浓度拟合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r=0.99,回归方程为Y_(OBS)=-0.09+1.05×Y_(PRED)(R^2=0.98,P<0.001)。MPE为-0.16μg/mL,MSPE为0.28(μg/mL)~2。结论在USC*PACK软件中,应用自行建立的PPK模型和Bayes法,估算个体PK参数,再进一步算出半衰期、峰谷浓度以及调药后的峰谷浓度,甚至可以模拟出调药前后的药时曲线,满足临床上的多种需求,使得临床用药从传统的经验用药模式提高到科学的个体化用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莫三嗪 群体药代动力 USC*PACK软件 癫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2.0环境下网络用户的群体动力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邓胜利 冯利飞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8-82,123,共6页
Web2.0为用户提供了各种互动平台,使得用户形成社会化的群体聚合效应。本文从用户的群体性理论出发,研究网络用户群体行为,对Web2.0环境下的网络用户群体进行分类,研究了网络群体的特征,探讨了Web2.0环境下用户群体化表现,对其生命周期... Web2.0为用户提供了各种互动平台,使得用户形成社会化的群体聚合效应。本文从用户的群体性理论出发,研究网络用户群体行为,对Web2.0环境下的网络用户群体进行分类,研究了网络群体的特征,探讨了Web2.0环境下用户群体化表现,对其生命周期进行了分析,最后从群体动力学角度构建了Web2.0环境下网络用户的群体动力模型,有利于从宏观角度认识网络群体的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2.0 网络社群 群体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动力学视域下虚拟班级管理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立新 李茂林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1年第6期39-43,共5页
应用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虚拟班级,已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重要学习组织。但是,由于缺乏对虚拟班级的有效管理,导致虚拟班级出现内聚力差、班级活力低、秩序乱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借助群体动力学理论,把虚拟班级看作一个群体... 应用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虚拟班级,已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重要学习组织。但是,由于缺乏对虚拟班级的有效管理,导致虚拟班级出现内聚力差、班级活力低、秩序乱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借助群体动力学理论,把虚拟班级看作一个群体,并从内聚力、目标、领导方式、气氛、结构五个方面探究相应的管理策略,以确保虚拟班级成员个性化发展和整体绩效的发挥,促使虚拟班级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班级 群体动力 管理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体动力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设计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良辉 周跃良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67,72,共5页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中,基于群体的研究是一个重要而缺乏关注的视角。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文章阐述了如何设计一个网络支持平台为基于群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提供支持。首先,文章根据生命系统理论提出了此类软件的一个分析框架;其次,根...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中,基于群体的研究是一个重要而缺乏关注的视角。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文章阐述了如何设计一个网络支持平台为基于群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提供支持。首先,文章根据生命系统理论提出了此类软件的一个分析框架;其次,根据分析框架设计了软件的功能与应用模式;最后,给出了一个实现的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动力 教师专业发展 生命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体动力学的协调控制子区划分 被引量:8
16
作者 首艳芳 徐建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82,共6页
引入群体动力学理论中的相聚度概念,给出了相邻交叉口相聚度的计算公式.通过控制子区边界、设置基于交叉口相聚度的子区划分约束条件,实现了分层、分步的交通控制子区划分策略,建立了一个基于群体动力学的交通控制子区划分模型,设计了... 引入群体动力学理论中的相聚度概念,给出了相邻交叉口相聚度的计算公式.通过控制子区边界、设置基于交叉口相聚度的子区划分约束条件,实现了分层、分步的交通控制子区划分策略,建立了一个基于群体动力学的交通控制子区划分模型,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最佳控制子区划分方案获取流程,采用交叉口群聚类算法实现了对控制子区划分方案的综合性分析评价.算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群体动力学的协调控制子区划分方法是有效的,根据交叉口相聚度得到的控制子区划分方案可以减少路网交通流的总停车次数和停车延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控制 子区划分 群体动力 相聚度 群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控输注丙泊酚时的瑞芬太尼群体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马忠 张晓怡 +2 位作者 王珊娟 陈迅 Christine Gao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37-840,共4页
目的建立靶控输注丙泊酚时的瑞芬太尼群体药代动力学,并探索协变量的影响。方法全麻择期手术患者50例,年龄25~93岁,27例患者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3μg·kg^-1·min^-1或23例患者0.6μg·kg^-1·min^-1。采集动脉血... 目的建立靶控输注丙泊酚时的瑞芬太尼群体药代动力学,并探索协变量的影响。方法全麻择期手术患者50例,年龄25~93岁,27例患者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3μg·kg^-1·min^-1或23例患者0.6μg·kg^-1·min^-1。采集动脉血分析血药浓度,NONMEM分析建立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结果瑞芬太尼药代动力学适合用三室模型描述,性别和年龄显著影响中央室容积(V1)和深外周室容积(V3),瘦体重(LBM)、体表面积(BSA)和体重指数(BMI)不影响其药代动力学。患者瑞芬太尼药代动力学参数典型值为V18.76L(男)、5.10L(女),浅外周室容积(V2)5.93L,V34.90L,系统清除率(CL1)2.86L/min,浅外周室清除率(CL2)0.70L/min,深外周室清除率(CL3)0.23L/min。结论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与其经血液和组织酯酶迅速水解的特点一致。女性V-比男性低42%,V3与年龄有关,体重、LBM、BSA和BMI不影响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群体药代动力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安全管理群体行为与动力理论探讨 被引量:26
18
作者 毛海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5-49,共5页
企业职工个体总是存在于某个群体之中 ,为了适应群体和群体环境 ,个体的安全行为与其单独行动时的行为有所不同。笔者首先讨论了群体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然后给出了安全管理群体行为的概念 ,即群体行为主体在该群体组织内进行的与安全... 企业职工个体总是存在于某个群体之中 ,为了适应群体和群体环境 ,个体的安全行为与其单独行动时的行为有所不同。笔者首先讨论了群体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然后给出了安全管理群体行为的概念 ,即群体行为主体在该群体组织内进行的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活动就是安全管理的群体行为 ,以及安全管理群体行为的特征(群体行为的规律性、群体行为的可测量性、群体行为的可划分性、群体行为对个体的影响性 ) ;最后论述了安全管理中的群体动力理论和群体动力对职工安全行为的影响 ,包括对安全绩效的社会促进与促退作用、安全社会标准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安全管理 群体行为 群体动力 安全生产 安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癫痫药的群体药代动力学与CYP450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姜德春 白向荣 +1 位作者 王育琴 李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1207-1212,共6页
抗癫痫药代谢的个体差异较大,需要个体化用药。群体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是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有效方法。国内外对新老抗癫痫药的群体药代动力学进行了广泛研究,分析了一般生物学特征对药物代谢的影响。CYP450基因多态性是影响抗癫痫药物... 抗癫痫药代谢的个体差异较大,需要个体化用药。群体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是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有效方法。国内外对新老抗癫痫药的群体药代动力学进行了广泛研究,分析了一般生物学特征对药物代谢的影响。CYP450基因多态性是影响抗癫痫药物代谢的主要遗传因素,是个体差异的重要原因。目前,已有研究将CYP450基因多态性的因素引入群体药代动力学的模型,将其对抗癫痫药物代谢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并且,可以依据不同的基因型选择不同的初始剂量,促进个体化治疗,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有项研究提示基因多态性对群体药代动力学(PPK)参数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目前的结论尚不完全一致,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药代动力 抗癫痫药 CYP450 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替沙星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茶碱群体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仇向华 梁红云 +2 位作者 王渊 芮建中 李金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43-46,49,共5页
目的:考察口服茶碱缓释片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PK)特征,以及加替沙星对茶碱PPK的影响,为调整用药方案和个体化给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程序,分析前瞻性收集先口服茶碱缓释... 目的:考察口服茶碱缓释片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PK)特征,以及加替沙星对茶碱PPK的影响,为调整用药方案和个体化给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程序,分析前瞻性收集先口服茶碱缓释片、再联用加替沙星的16例老年COPD患者256份茶碱血药浓度样本。一级吸收一房室开放模型能较好地拟合群体数据,估算吸收速率常数(ka)、清除率(CL/F)、分布容积(V)和滞后时间(ALAG)的个体间变异用指数模型,个体自身变异(残差误差)用加法模型。定量评价联合应用加替沙星(单用茶碱缓释片时设定加替沙星=0,联用茶碱缓释片和加替沙星时设定加替沙星=1)、体质量(BW)、年龄、生化指标等固定效应(协变量)对茶碱缓释片药代动力学(PK)参数的影响。结果:ka、CL/F、V和ALAG的群体标准值分别为1.38-1h、1.33 L/h、46.4 L和0.486 h,CL/F和V群体典型值的最终回归方程分别为C■/F=1.33×(1-0.138×加替沙星)和■=46.4×(BW/57)1.44。浓度实测值和个体预测值的平均绝对权重残差为(5.60±4.55)%。结论:合用加替沙星较单用茶碱缓释片时茶碱的CL/F下降13.8%,体质量对V的校正为体质量除以平均值的1.44次方,此特征对调整用药方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碱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病 群体药代动力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加替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