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群体伦理决策组织理论在国际足联伦理委员会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峰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6-98,共3页
伦理委员会的成立是体育商业化的客观要求,作为体育组织群体伦理决策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体育组织发展的需要。文章从群体伦理决策组织理论出发,以国际足联伦理委员会为核心,指出建立伦理委员会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它与先前委员会的不同...
伦理委员会的成立是体育商业化的客观要求,作为体育组织群体伦理决策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体育组织发展的需要。文章从群体伦理决策组织理论出发,以国际足联伦理委员会为核心,指出建立伦理委员会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它与先前委员会的不同和运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伦理
体育管理
群体伦理
伦理
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校园文化的伦理内核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冬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9-133,136,共8页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高等教育和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着导引大学校园文化主体的责任,必须走在弘扬、发展、创新社会文化的前列,特别是要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新时代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发散源。大学校园文化对伦理个体、伦理群体...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高等教育和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着导引大学校园文化主体的责任,必须走在弘扬、发展、创新社会文化的前列,特别是要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新时代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发散源。大学校园文化对伦理个体、伦理群体和伦理整体之熏陶与浸润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以及其借助伦理个体、伦理群体和伦理整体对社会成员、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民族文化的辐射,正是其伦理内核的核心价值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文化
伦理
内核
伦理
个体
伦理
群体
伦理
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可以群:中国传统诗歌普及化轨迹描述
3
作者
贾晋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49-155,共7页
孔子“诗可以群”的诗学观念,既同“兴”、“观”、“怨”一起成为统治中国古代诗史的政教工具论,又以其具有的培养人的群体伦理情感与协调人的社会伦理关系的独特意义和影响,促使传统诗歌的很大部分逐渐朝着“以文会友”——社交应...
孔子“诗可以群”的诗学观念,既同“兴”、“观”、“怨”一起成为统治中国古代诗史的政教工具论,又以其具有的培养人的群体伦理情感与协调人的社会伦理关系的独特意义和影响,促使传统诗歌的很大部分逐渐朝着“以文会友”——社交应酬化发展。随着诗歌应酬化的发展,诗人队伍也不断扩大,作为“不学诗,无以言”的社交工具,促使人们竞相学诗,诗歌于是在士大夫阶层不断普及。为了适应诗歌普及化以及在社交场合运用的迅疾便捷,规定诗的固定格律、便于检索典故辞藻的类书以及各种构造模式亦应运而生,使诗歌成为人人均可易于掌握的技术。这种应酬化、普及化、技术化的结果,造成大量的平庸诗人和诗作,然而也正因此助成了诗国的繁荣,一方面众星拱月般地烘托出真正伟大的诗人,另一方面更成为协调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诗歌
普及化
社会
伦理
关系
社交场合
士大夫阶层
诗学观念
群体伦理
构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群体伦理决策组织理论在国际足联伦理委员会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峰
机构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6-98,共3页
文摘
伦理委员会的成立是体育商业化的客观要求,作为体育组织群体伦理决策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体育组织发展的需要。文章从群体伦理决策组织理论出发,以国际足联伦理委员会为核心,指出建立伦理委员会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它与先前委员会的不同和运作方式。
关键词
体育
伦理
体育管理
群体伦理
伦理
委员会
分类号
G843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校园文化的伦理内核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冬梅
机构
东南大学党委宣传部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9-133,136,共8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课题"宣传思想文化干部能力素质建设"(2012SJD630066)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建设学习型
+1 种基金
服务型
创新型党组织研究"(13DSD010)成果之一
文摘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高等教育和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着导引大学校园文化主体的责任,必须走在弘扬、发展、创新社会文化的前列,特别是要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新时代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发散源。大学校园文化对伦理个体、伦理群体和伦理整体之熏陶与浸润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以及其借助伦理个体、伦理群体和伦理整体对社会成员、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民族文化的辐射,正是其伦理内核的核心价值之所在。
关键词
大学校园文化
伦理
内核
伦理
个体
伦理
群体
伦理
整体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可以群:中国传统诗歌普及化轨迹描述
3
作者
贾晋华
机构
厦门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49-155,共7页
文摘
孔子“诗可以群”的诗学观念,既同“兴”、“观”、“怨”一起成为统治中国古代诗史的政教工具论,又以其具有的培养人的群体伦理情感与协调人的社会伦理关系的独特意义和影响,促使传统诗歌的很大部分逐渐朝着“以文会友”——社交应酬化发展。随着诗歌应酬化的发展,诗人队伍也不断扩大,作为“不学诗,无以言”的社交工具,促使人们竞相学诗,诗歌于是在士大夫阶层不断普及。为了适应诗歌普及化以及在社交场合运用的迅疾便捷,规定诗的固定格律、便于检索典故辞藻的类书以及各种构造模式亦应运而生,使诗歌成为人人均可易于掌握的技术。这种应酬化、普及化、技术化的结果,造成大量的平庸诗人和诗作,然而也正因此助成了诗国的繁荣,一方面众星拱月般地烘托出真正伟大的诗人,另一方面更成为协调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机制。
关键词
中国传统诗歌
普及化
社会
伦理
关系
社交场合
士大夫阶层
诗学观念
群体伦理
构造模式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群体伦理决策组织理论在国际足联伦理委员会的应用研究
王峰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学校园文化的伦理内核
李冬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诗可以群:中国传统诗歌普及化轨迹描述
贾晋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