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群体串行干扰删除的混合预编码毫米波大规模MIMO-NOMA传输系统
被引量:
2
1
作者
许伟
董恒
宋荣方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28,共8页
针对现有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中用户接入数量受限和能耗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群体串行干扰删除(Group-level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GSIC)的混合预编码毫米波大规模M...
针对现有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中用户接入数量受限和能耗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群体串行干扰删除(Group-level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GSIC)的混合预编码毫米波大规模MIMO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下行传输新架构。首先,在基站处设计模拟预编码矩阵并根据等效信道增益进行群体划分;然后,采用迫零法设计数字预编码矩阵,在组内实施空分多址(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DMA);最后,在用户端采用GSIC实现组间NOMA传输。此外,在考虑误差传播的条件下,推导了系统的可达和速率表达式,并提出了一种功率分配算法来解决此非凸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分簇的混合预编码MIMO-SIC-NOMA和MIMO-OMA系统相比,所提出的MIMO-GSIC-NOMA系统可获得更高的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大规模MIMO
非正交多址
空分多址
混合预编码
群体
串行
干扰
删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场信道下毫米波MIMO-NOMA网络性能优化
2
作者
蒋励菁
何彬
+1 位作者
宋荣方
袁伟
《电声技术》
2024年第10期167-173,178,共8页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Extremely Large-Scal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XL-MIMO)、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混合波束成形(Hybrid Beamforming,HBF)是6G的关键技术。随着天线数量的大幅增加,大规模MIM...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Extremely Large-Scal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XL-MIMO)、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混合波束成形(Hybrid Beamforming,HBF)是6G的关键技术。随着天线数量的大幅增加,大规模MIMO系统向XL-MIMO系统的转变不仅意味着天线数量的变化,而且电磁波的传输特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基于平面波模型的远场信道将不再适用。因此,考虑基于球面波传输模型的近场通信场景,在该模型下采用群体串行干扰删除(Group-level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GSIC)的毫米波MIMO-NOMA网络能量效率。首先,基于近场信道建立上行链路毫米波XL-MIMO-HBF-NOMA系统模型,并给出优化的用户分组方案。其次,提出以最大化能量效率为目标的优化问题,并通过波束扫描和迫零技术完成HBF设计。为求解该非凸优化问题,采用嵌套的二次变换技术,并设计关于HBF与功率分配的迭代优化算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架构在近场通信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XL-MIMO)
非正交多址(NOMA)
群体
串行
干扰
删除
(
gsic
)
混合波束成形(HBF)
近场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IMO⁃NOMA传输机制研究综述:存在问题与新方法探索
被引量:
6
3
作者
宋荣方
王鸿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3,共13页
非正交多址(NOMA)是解决无线系统高谱效和大连接问题的使能技术,但其尚未被5G标准完全接纳。NOMA与大规模多入多出(MIMO)技术相结合,能够优势互补,满足未来无线系统巨流量、大连接需求。文中对现有MIMO⁃NOMA主要传输结构进行综述,从功...
非正交多址(NOMA)是解决无线系统高谱效和大连接问题的使能技术,但其尚未被5G标准完全接纳。NOMA与大规模多入多出(MIMO)技术相结合,能够优势互补,满足未来无线系统巨流量、大连接需求。文中对现有MIMO⁃NOMA主要传输结构进行综述,从功率效率、多用户收发联合优化、数据流配置,以及误差传播控制等方面,指出其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群体串行干扰删除(GSIC)新概念与新方法,将其应用于MIMO⁃NOMA系统,以实现MIMO⁃NOMA深度融合传输机制,解决传统结构存在问题。最后展望了无小区、多小区以及智能反射表面(IRS)辅助MIMO⁃NOMA系统中基于GSIC的传输新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
多入多出
群体
串行
干扰
删除
智能反射表面
无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群体串行干扰删除的混合预编码毫米波大规模MIMO-NOMA传输系统
被引量:
2
1
作者
许伟
董恒
宋荣方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2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171235)资助项目。
文摘
针对现有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中用户接入数量受限和能耗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群体串行干扰删除(Group-level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GSIC)的混合预编码毫米波大规模MIMO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下行传输新架构。首先,在基站处设计模拟预编码矩阵并根据等效信道增益进行群体划分;然后,采用迫零法设计数字预编码矩阵,在组内实施空分多址(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DMA);最后,在用户端采用GSIC实现组间NOMA传输。此外,在考虑误差传播的条件下,推导了系统的可达和速率表达式,并提出了一种功率分配算法来解决此非凸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分簇的混合预编码MIMO-SIC-NOMA和MIMO-OMA系统相比,所提出的MIMO-GSIC-NOMA系统可获得更高的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
关键词
毫米波
大规模MIMO
非正交多址
空分多址
混合预编码
群体
串行
干扰
删除
Keywords
mmWave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
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DMA)
hybrid precoding
group-level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gsic
)
分类号
TN929.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场信道下毫米波MIMO-NOMA网络性能优化
2
作者
蒋励菁
何彬
宋荣方
袁伟
机构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
近地面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
南京邮电大学
驻北京地区第二代表室
出处
《电声技术》
2024年第10期167-173,178,共8页
文摘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Extremely Large-Scal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XL-MIMO)、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混合波束成形(Hybrid Beamforming,HBF)是6G的关键技术。随着天线数量的大幅增加,大规模MIMO系统向XL-MIMO系统的转变不仅意味着天线数量的变化,而且电磁波的传输特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基于平面波模型的远场信道将不再适用。因此,考虑基于球面波传输模型的近场通信场景,在该模型下采用群体串行干扰删除(Group-level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GSIC)的毫米波MIMO-NOMA网络能量效率。首先,基于近场信道建立上行链路毫米波XL-MIMO-HBF-NOMA系统模型,并给出优化的用户分组方案。其次,提出以最大化能量效率为目标的优化问题,并通过波束扫描和迫零技术完成HBF设计。为求解该非凸优化问题,采用嵌套的二次变换技术,并设计关于HBF与功率分配的迭代优化算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架构在近场通信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XL-MIMO)
非正交多址(NOMA)
群体
串行
干扰
删除
(
gsic
)
混合波束成形(HBF)
近场通信
Keywords
Extremely Large-Scal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XL-MIMO)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
Group-levelSi ancellation(C STY D D cation
分类号
TN928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IMO⁃NOMA传输机制研究综述:存在问题与新方法探索
被引量:
6
3
作者
宋荣方
王鸿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3,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171235)资助项目。
文摘
非正交多址(NOMA)是解决无线系统高谱效和大连接问题的使能技术,但其尚未被5G标准完全接纳。NOMA与大规模多入多出(MIMO)技术相结合,能够优势互补,满足未来无线系统巨流量、大连接需求。文中对现有MIMO⁃NOMA主要传输结构进行综述,从功率效率、多用户收发联合优化、数据流配置,以及误差传播控制等方面,指出其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群体串行干扰删除(GSIC)新概念与新方法,将其应用于MIMO⁃NOMA系统,以实现MIMO⁃NOMA深度融合传输机制,解决传统结构存在问题。最后展望了无小区、多小区以及智能反射表面(IRS)辅助MIMO⁃NOMA系统中基于GSIC的传输新架构。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
多入多出
群体
串行
干扰
删除
智能反射表面
无小区
Keywords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
group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gsic
)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
cell⁃free
分类号
TN92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群体串行干扰删除的混合预编码毫米波大规模MIMO-NOMA传输系统
许伟
董恒
宋荣方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近场信道下毫米波MIMO-NOMA网络性能优化
蒋励菁
何彬
宋荣方
袁伟
《电声技术》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MIMO⁃NOMA传输机制研究综述:存在问题与新方法探索
宋荣方
王鸿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