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基层老年群众组织作用研究——以老年人协会为例 被引量:23
1
作者 黄乾 原新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28,共5页
老年人协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和谐社会与老年人的服务与权利保障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这二者的互动关系需要以有效的老年群体组织为媒介和平台,才能有助于这种互动关系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老年人协会是政府老龄工... 老年人协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和谐社会与老年人的服务与权利保障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这二者的互动关系需要以有效的老年群体组织为媒介和平台,才能有助于这种互动关系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老年人协会是政府老龄工作职能转移的促进者与主要承接者;是促进民主建设的重要力量;老年人协会能促进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形成。目前老年人协会发展不平衡,老年人参与率低、经费短缺等影响了老年人协会的发展。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为老年人协会发展提供稳定的保障,增强老年人协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群众组织 老年人协会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治理型群众组织与“乡政村治”体制转轨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晓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110,共8页
由政府积极培育和扶持广泛参与乡村治理事务并且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新型社会组织,对乡村治理体制产生了显著影响。对山东新泰平安协会和广东云浮自然村乡贤理事会两个案例的考察发现,二者具有职能上的治理性、组织上的群众性和运作上的... 由政府积极培育和扶持广泛参与乡村治理事务并且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新型社会组织,对乡村治理体制产生了显著影响。对山东新泰平安协会和广东云浮自然村乡贤理事会两个案例的考察发现,二者具有职能上的治理性、组织上的群众性和运作上的协同性,这三个显著特征决定了它们既不同于准政府组织,也不同于非政府组织。这一类协同治理型群众组织嵌入当前乡村治理体制中,搭建了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平台,实现了自治与行政的合理分工和有效衔接,从而推动了"乡政村治"的体制性转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政村治 村民自治 乡村治理 协同治理型群众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专业化群众组织与合作治理——以S镇林业管理工作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梦侠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6-54,共9页
在强调基层治理规范化、制度化的同时,不能忽视合作治理的重要意义。S镇的林业管理工作经验表明,由于规范化、制度化的乡镇林业管理体制不能有效地回应集体经济弱化的影响、林业管理工作环境具有复杂性、林业管理对工作人员素质有特定... 在强调基层治理规范化、制度化的同时,不能忽视合作治理的重要意义。S镇的林业管理工作经验表明,由于规范化、制度化的乡镇林业管理体制不能有效地回应集体经济弱化的影响、林业管理工作环境具有复杂性、林业管理对工作人员素质有特定要求等因素,致使林业管理工作在乡镇和村庄两个层面出现了动员乏力的困境。以半专业化群众组织为表现形式的合作治理实践弥补了乡镇林业管理体制在动员能力上的不足,消解了乡镇林业管理工作的动员困境。基于S镇的林业管理工作实践,在行政体制规范化、制度化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凸显合作治理的重要作用,重视合作治理对于基层治理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专业化群众组织 合作治理 乡镇林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群众组织力建设的百年历史经验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士海 任爱芬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8,共6页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大力推进群众组织力建设,形成了重视群众组织力建设的优良传统,积累了群众组织力建设的丰富经验,主要包括:必须准确把握群众组织力建设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必须...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大力推进群众组织力建设,形成了重视群众组织力建设的优良传统,积累了群众组织力建设的丰富经验,主要包括:必须准确把握群众组织力建设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必须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必须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动员群众;必须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体系。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这些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群众组织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升党的群众组织力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109,共2页
提升党的群众组织力关乎筑牢党的执政根基,关乎党和政府决策的落实和工作的成效。新时代,如何提升党的群众组织力是党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需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党的优良传统,创新提升党的群众组织力的方式方法,严格执行党的... 提升党的群众组织力关乎筑牢党的执政根基,关乎党和政府决策的落实和工作的成效。新时代,如何提升党的群众组织力是党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需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党的优良传统,创新提升党的群众组织力的方式方法,严格执行党的群众纪律,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不断提升新时代党的群众组织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组织 执政能力 群众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清华大学两派看“文化大革命”中群众组织的对立和分歧 被引量:3
6
作者 唐少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8-74,共7页
关键词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文革”前 毛泽东 资产阶级 干部问题 造反派 “十七年” 清华大学 群众组织 井冈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大革命”初期群众组织取向的个案评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唐少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3-68,共6页
如何分析和评价“文化大革命”中,众多群众组织面对严峻的政治形势和复杂的社会关系时所具有的心理反应和思维定势,是研究“文化大革命”群众组织及群众运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对“文化大革命”中清华大学两个十分著名而典型的... 如何分析和评价“文化大革命”中,众多群众组织面对严峻的政治形势和复杂的社会关系时所具有的心理反应和思维定势,是研究“文化大革命”群众组织及群众运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对“文化大革命”中清华大学两个十分著名而典型的群众组织的分析,力图从群众组织的六种主要取向来为研究“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问题提供一个具体的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 群众组织 准政治取向 依附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文革”时期群众组织与社会动员的反思——以福建群众组织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叶青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9-146,共8页
"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并且长达十年之久,群众组织起着非常重要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探究"文革"时期群众组织产生、发展及其活动,以及对"文革"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剖析"文革"时期群众组织所建... "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并且长达十年之久,群众组织起着非常重要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探究"文革"时期群众组织产生、发展及其活动,以及对"文革"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剖析"文革"时期群众组织所建构的社会动员的网络机制。反思"文革"时期群众组织可以为中国向现代化迈进的社会动员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革”时期 群众组织 社会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积薄发 独具视角——《“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读后
9
作者 汪征鲁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8-148,共1页
关键词 《“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 叶青 社会阶层 群众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党的群众组织力的生成逻辑和实践路径——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视角 被引量:14
10
作者 龚少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1-107,共7页
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政党活动的现实基础。中西政党所赖以生存发展的政党与国家、政党与社会的关系的差异性,也使其群众组织力发生分野,而中国共产党在其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中,随着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政党活动的现实基础。中西政党所赖以生存发展的政党与国家、政党与社会的关系的差异性,也使其群众组织力发生分野,而中国共产党在其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中,随着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发生变化,这必然影响到党的群众组织力的成长。新时代我们应当呼应变化了的党、国家与社会关系对党的群众组织力所带来的挑战,从组织体系、治理机制以及网络社会动员的技术更新等方面进行适应性调整,不断推动党的群众组织力的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群众组织 党与国家 党与社会 群众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群众组织力建设的百年回望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学俭 王秀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6,共8页
群众组织力是表征政党性质、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社会矛盾、群众需要以及革命任务的发展变化,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力建设经历了阶级斗争自愿阶段、阶级斗争强化阶段、物质利益引导阶段和全方位获得感提升阶段。尤其随着中... 群众组织力是表征政党性质、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社会矛盾、群众需要以及革命任务的发展变化,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力建设经历了阶级斗争自愿阶段、阶级斗争强化阶段、物质利益引导阶段和全方位获得感提升阶段。尤其随着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实践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体系、理论以及宣传手段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力建设规律和方法路径也逐渐被发现和掌握。始终坚持人民需求与党的奋斗目标相统一,坚持国内群众组织力建设与国际群众组织力建设相统一,坚持群众宣传教育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统一,坚持群众组织力建设与党的自身组织力建设相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群众组织力建设取得的重要经验,也是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力必须遵循的重要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群众组织力建设 百年成就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老年群众组织对老年虐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2
作者 史薇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6期108-116,共9页
本文使用第三期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老年专项调查数据和倾向值分析方法,研究参与老年群众组织对老年虐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参与老年群众组织能有效抑制老年虐待。从作用机制来看,老年人在家庭私人生活领域之外的社会参与程度... 本文使用第三期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老年专项调查数据和倾向值分析方法,研究参与老年群众组织对老年虐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参与老年群众组织能有效抑制老年虐待。从作用机制来看,老年人在家庭私人生活领域之外的社会参与程度越高,参加文娱活动、志愿服务、互帮互惠等社会交往活动越频繁,能够获取的社会支持和代际支持越多,遭受家庭成员虐待的风险越小。但是目前广大老年人群特别是非精英的普通弱势老年人参加各类群众性组织的积极性和广泛性还不够。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强化城乡基层老年社会组织建设,为广大老年群体尤其是普通老年人积极参与创造条件。针对家庭赡养中的虐老问题,老年社会组织应从法律、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展鉴别、预防和干预工作,通过实施家庭支持策略强化延续家庭养老功能,维护弱势老年人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群众组织 老年虐待 文娱活动 代际支持 倾向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员在群众组织中的工作
13
作者 P.马特维耶夫 程又中 《社会主义研究》 1980年第5期14-19,共6页
共产党通常是在与劳动群众组织的紧密联系中产生、壮大和发挥作用的,因而共产党员在各个阶段上极为重视制定马列主义政党同群众组织相互关系的原则。这些原则考虑到国际工人运动的全部成就,并以阶级斗爭的普遍规律为基础。资本主义国家... 共产党通常是在与劳动群众组织的紧密联系中产生、壮大和发挥作用的,因而共产党员在各个阶段上极为重视制定马列主义政党同群众组织相互关系的原则。这些原则考虑到国际工人运动的全部成就,并以阶级斗爭的普遍规律为基础。资本主义国家有大量的各式各样的群众组织。为了评价这些组织在阶级斗爭和政治斗爭中的作用和地位,有必要从目标和任务的角度将它们简单地介绍一下。这首先是按阶级和职业特征联合劳动群众的组织(工会),其成员有几千万工人和职员。工会作为无产阶级这一先进阶级的最广泛群众性组织,近年来开始积极吸收另外的雇拥劳动者,他们有:私有制和国有制企业的职员,各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员 群众组织 资本主义国家 劳动群众 意大利共产党 垄断组织 群众 阶级斗争 工会组织 居民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提升研究
14
作者 马艳平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8期12-14,共3页
提升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的根本要求。当前,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提升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有:领导困境、主体困境、平台困境。基于此,要坚持群众路线和推动人才建设相结合、坚持群... 提升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的根本要求。当前,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提升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有:领导困境、主体困境、平台困境。基于此,要坚持群众路线和推动人才建设相结合、坚持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需求相结合、坚持网上网下同心圆相结合,从领导能力、主体、平台等层面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基层党组织 群众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四力”: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的实践进路 被引量:7
15
作者 蒯正明 马鑫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0-101,共12页
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新时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需要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四力”既是筑牢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的... 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新时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需要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四力”既是筑牢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的应有之义,也是其重要的目标指向。当前,增强基层党组织“四力”尤其需要做到:一是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把党的组织优势巩固好;二是着眼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和执行力;三是加强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增强基层党组织思想引领力;四是完善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提高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凝聚力。上述四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完善的组织体系是组织基础,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和执行力是统领,增强基层党组织思想引领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凝聚力是实践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治领导力 思想引领力 群众组织 社会号召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会:松散组织——增强学会活力的社会学思考
16
作者 李振文 《理论月刊》 CSSCI 1991年第4期39-41,共3页
若干年来,有些学会在不断兴旺发展,但是更多的学会却在徘徊,或者在困境中艰难地探索前进。这些学会为什么会陷入困境呢?有外部和内部多种原因。例如有些学会其工作不为上级领导机关重视,不为其他行业的同志理解,缺经费,无专职人员编制。
关键词 学会工作 强学会 社会学思考 群众组织 领导机关 挂靠单位 学会组织 松散 会员 领导班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群众路线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17
作者 邵长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2期19-23,共5页
近几年来,我们的政工干部常常陷入这样的苦恼中:为什么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如以前那么灵了?为什么有些青年人对报告不愿听了,道理不太相信了?为什么有的教育活动往往不为人们所理解、所接受?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因为思想政治工作... 近几年来,我们的政工干部常常陷入这样的苦恼中:为什么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如以前那么灵了?为什么有些青年人对报告不愿听了,道理不太相信了?为什么有的教育活动往往不为人们所理解、所接受?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但从我们政工干部自身来看,恐怕缺少一点群众观点和服务意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使之更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群众路线 加强和改进 政工干部 依靠群众 群众观点 正面灌输 群众组织 办实事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为什么要组织小城镇建设研究会
18
作者 徐大伟 《江苏社会科学》 1983年第3期33-35,共3页
徐大伟同志是吴江县松林镇党委书记。本文是他给县委写的一份情况报告,原题是“关于‘松林小城镇建设研究会’的情况报告”,刊用时我们作了一些删节和改动。小城镇建设的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 徐大伟同志是吴江县松林镇党委书记。本文是他给县委写的一份情况报告,原题是“关于‘松林小城镇建设研究会’的情况报告”,刊用时我们作了一些删节和改动。小城镇建设的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已将其列为重点研究课题之一,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在亲自抓这一课题的研究。这个问题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参加研究。一些做实际工作的同志总以为搞理论研究工作很难,其实并不难,尤其是与实际工作关系密切的课题的研究,他们更有条件进行研究。徐大伟同志写出这个材料就证明了这一点。怎么搞理论研究,本文也可以给人一些启发。我们热切希望在小城镇做实际工作的同志积极参加对小城镇建设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调查研究工作 实际工作 学习讨论 理论研究 群众 镇政府 人民代表 中国社会科学院 群众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几个问题
19
作者 征逸 《党校教学》 1989年第6期1-4,共4页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的基础,党的全部工作的落脚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切实有效的工作,去组织、带领群众加以贯彻落实;广大群众的愿望、意见、要求和呼声,要经由党的基层组织及时、准确地集中反映上...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的基础,党的全部工作的落脚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切实有效的工作,去组织、带领群众加以贯彻落实;广大群众的愿望、意见、要求和呼声,要经由党的基层组织及时、准确地集中反映上来;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要通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以体现和实现.因此,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下大力量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这几年党的领导作用的削弱,突出地反映在基层党组织的削弱.在赵紫阳同志的支持和怂恿下,一些人鼓吹党的工作"业余化",党的干部"兼职化",党的观念"淡化",竭力降低基层党组织的地位,贬低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思想政治工作 先锋模范作用 基层组织建设 群众组织 贯彻落实 党管干部 贯彻执行 行政领导 开展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关于执政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理论与实践
20
作者 杨福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19-22,27,共5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和广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无产阶级政党只有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把千百万群众组织起来,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实践证明,这是千真万确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和广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无产阶级政党只有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把千百万群众组织起来,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实践证明,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党成了执政党,是否还应当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怎样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这方面的实践,因此不可能系统地论述这个问题。列宁在领导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系统地论述了工人阶级执政党要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的问题,并在实践中做出了光辉的榜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理论与实践 密切联系群众 广大人民群众 工人阶级执政党 工作人员 官僚主义 无产阶级政党 群众组织 马克思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