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的根本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衣芳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7,共4页
人民群众主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是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60年的基本经验。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已进入一个十分特殊、十分关键的历史阶段,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的根本性... 人民群众主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是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60年的基本经验。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已进入一个十分特殊、十分关键的历史阶段,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的根本性、决定性意义和要求更加突出。在当前形势下,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关键的是要高度关注民生,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最根本的就是要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真正解决好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执掌政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群众主体 共产党执政规律 根本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深入解读——《人民群众主体论》评介
2
作者 包心鉴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71,共1页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是推动社会变革与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密切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然而这一基本原理在一些领导干部中还没有牢固树立,现阶段一些地...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是推动社会变革与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密切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然而这一基本原理在一些领导干部中还没有牢固树立,现阶段一些地方和领域的党群关系和群众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的甚至酿成严重的矛盾和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群众 群众主体地位 主体作用 主体 历史唯物主义 评介 解读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学习内容融入干部群众主体行动当中
3
作者 刘玥辰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1-31,共1页
基层宣传落实工作存在“点上开花,不见花园”“纸上过关,行动短腿”等方面问题.濂溪区“三步走”工作法紧跟基层实践与理论同行步伐,将学习内容融入干部群众主体行动当中.一是稳扎稳打“踢正步”,将机关常规式集中领学与乡村创新式上门... 基层宣传落实工作存在“点上开花,不见花园”“纸上过关,行动短腿”等方面问题.濂溪区“三步走”工作法紧跟基层实践与理论同行步伐,将学习内容融入干部群众主体行动当中.一是稳扎稳打“踢正步”,将机关常规式集中领学与乡村创新式上门送学相结合,分类建立“网络小书包”、“宣讲中心户”,开办“濂魂溪韵”大讲堂,将理论四字歌、干部任务承诺书、村社区好书记小故事编入教材,吸引干部群众主动参与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群众 群众主体 学习内容 主动参与学习 “三步走” 落实工作 基层宣传 基层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法工作要树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意识
4
作者 方匡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57-57,共1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在《求是》杂志2007年第3期发表的题为《政法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重大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一文中指出:必须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的核...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在《求是》杂志2007年第3期发表的题为《政法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重大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一文中指出:必须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群众的认同度、参与度、满意度,决定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广度、深度和进度。这就要求政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意识,时时、处处、事事以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为重。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要求是具体的、现实的。他们既关注我们提出的执法为民、从严治警、司法体制改革等,更关心自身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权益是否得到保护,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因此,政法工作要依法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权利,着力维护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切实纠正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等行为,认真解决群众打不起官司、打赢了官司又难以执行等问题,坚决整治好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治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人民群众的发展共识和要求凝聚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上来,把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和创新能力集中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去,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主体地位 人民群众 政法工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的群众主体观论析
5
作者 梁伟军 谢若扬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22,169,共10页
群众主体观是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坚持贫困群众主体地位贯穿于扶贫工作全过程、紧紧依靠和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治理贫困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群众主体观的生成,源于对马克思恩格... 群众主体观是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坚持贫困群众主体地位贯穿于扶贫工作全过程、紧紧依靠和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治理贫困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群众主体观的生成,源于对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及唯物史观人民主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人民主体思想的创新性继承和发扬,对基层反贫实践的持续性探索与思考,对精准扶贫经验的系统性总结和提炼。激发贫困群众主体意识、提升脱贫致富信心决心,强化贫困群众主体地位、发挥脱贫致富能动作用,提高贫困群众主体素质、增强脱贫致富发展能力构成了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群众主体观的核心观点,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 群众主体 理论基础 实践依据 核心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变迁与路径优化: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理性展开 被引量:3
6
作者 左康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5-69,共5页
群众主体的变化为群众路线的实践带来了新的课题,也为群众工作的展开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群众主体的变化突出表现为群众主体的分层,群众之间利益的分化,以及群众自我认同的混乱等。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心已经延伸到了解群众利益诉求... 群众主体的变化为群众路线的实践带来了新的课题,也为群众工作的展开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群众主体的变化突出表现为群众主体的分层,群众之间利益的分化,以及群众自我认同的混乱等。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心已经延伸到了解群众利益诉求、协调资源分配等更为复杂的社会治理层面,这也为群众路线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完善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搭建制度化的协商对话平台、建构社会群体的包容与认同机制,以进一步和谐党群、干群以及群众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路线 群众工作 群众主体 社会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后重建中群众的主体作用——由成都经验引起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健 徐睿 陈艺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9年第4期66-69,共4页
汶川地震后,灾区重建面临诸多难题。能否顺利推进重建,受灾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都江堰、彭州、崇州等县市在内的成都灾区清醒地认识到了群众参与重建的必要性并在政策制定和落实中付诸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反思成都经验,尚需... 汶川地震后,灾区重建面临诸多难题。能否顺利推进重建,受灾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都江堰、彭州、崇州等县市在内的成都灾区清醒地认识到了群众参与重建的必要性并在政策制定和落实中付诸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反思成都经验,尚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群众参与的维度、深度、效度,从而深化群众在重建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后重建 群众主体作用 成都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与群众路线
8
作者 高唐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4-106,共3页
主体性和群众路线,两者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它们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发生、并反过来影响和制约实践活动的东西,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体性是主体的本质规定性,即主体所具有的特殊本质及其外部表现。作为相对于客体而言的主体,... 主体性和群众路线,两者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它们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发生、并反过来影响和制约实践活动的东西,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体性是主体的本质规定性,即主体所具有的特殊本质及其外部表现。作为相对于客体而言的主体,马克思曾说过:“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8页)主体的内涵是指对象性活动的发动者和作用者。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体是人,但是,在实践活动之前和之外,人与外部世界并不存在主客体关系,主客体关系存在于实践活动中,实践活动是主客体关系形成的现实的基础。因为从历史角度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实践活动 主客体关系 群众主体 重要内容 社会实践 内在联系 外部表现 发动者 群众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毛泽东主体能动性思想与党的群众路线
9
作者 贾恭惠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3期148-152,共5页
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人们普遍认为,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二是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笔者认为,除上述两个基本原理外,毛泽东主体能动性的思想在群众路线的形式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 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人们普遍认为,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二是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笔者认为,除上述两个基本原理外,毛泽东主体能动性的思想在群众路线的形式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毛泽东关于人民群众是群众主体的基本力量的思想,主体能动性的实现离不开群众的实践的思想,两种不同性质的主体能动性的思想等,为群众路线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能动性 群众路线 毛泽东 人民群众 群众主体 领导者 群众观点 主观能动性 不同性质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在人民群众认识主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10
作者 徐咏春 《党校教学》 1991年第6期25-28,共4页
人民群众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认识和实践的主体,那末,领导和群众主体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领导(或日领袖)处于什么位置上呢? 领导和群众主体的关系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领导是人民群众这个认识和实践主体的特殊的组成部分。这句话可以分为... 人民群众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认识和实践的主体,那末,领导和群众主体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领导(或日领袖)处于什么位置上呢? 领导和群众主体的关系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领导是人民群众这个认识和实践主体的特殊的组成部分。这句话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谈。首先,领导是群众主体的组成部分。真正的人民群众的领导者,比如人民领袖,总是群众主体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领导不是在群众主体之外,而是在群众主体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主体 人民群众 认识主体 脱离群众 理性认识 领导者 组成部分 认识过程 群众路线 马克思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发挥好群众在秸秆综合利用中主体作用的思考
11
作者 于小川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3年第14期56-57,共2页
作者分析了群众在秸秆综合利用中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的主要因素,并针对不同情况,结合陕西省兴平市实际,提出了调动群众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积极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综合利用 群众主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12
作者 李丽君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42,共2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我们只有不断深化对广大农民群众主体地位的认识,最广泛最充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我们只有不断深化对广大农民群众主体地位的认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群众 主体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问题 群众主体地位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重要问题:谁是人民群众——兼对目前高校“原理”课教科书中“人民群众”概念的反思 被引量:3
13
作者 葛宇宁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60,91,共6页
谁才是人民群众,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再次回答的问题,否则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将会有流于"口号化"的危险。然而作为"马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对"人民群众"... 谁才是人民群众,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再次回答的问题,否则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将会有流于"口号化"的危险。然而作为"马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对"人民群众"概念的理解却不尽如人意,它过于绝对化,导致了自身体系的矛盾,需要我们给予认真反思。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本身,我们就会发现现行"原理"课教材对"人民群众"概念的界定缺少地位和功能的限度。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人民群众"的概念有着特定的内涵,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我们必须理清为了谁,依靠谁,谁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群众 高校“原理”课教材 人民群众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需要坚持群众路线
14
作者 张天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77-79,共3页
群众路线既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 ,也是我们党实现其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因此 ,尽管市场具有主体性、竞争性等特征 ,市场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市场能激励和调节经济的活... 群众路线既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 ,也是我们党实现其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因此 ,尽管市场具有主体性、竞争性等特征 ,市场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市场能激励和调节经济的活动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我们仍然需要坚持群众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群众路线 群众主体 物质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东阳经验”
15
作者 王潮阳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5期18-19,共2页
上饶市广丰区是江西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14个试点县(市、区)之一。东阳乡是广丰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典型,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市场化和专业化运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探索出了一些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东阳乡生活垃圾分类的经验可... 上饶市广丰区是江西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14个试点县(市、区)之一。东阳乡是广丰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典型,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市场化和专业化运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探索出了一些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东阳乡生活垃圾分类的经验可以简单概括为“群众主体、政府主导、专业运营、有序推进、干湿两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分类 专业化运营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上饶市 专业运营 群众主体 政府主导 有序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民主属性的再思考
16
作者 刘杉林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9-60,共2页
(一)主体的广泛性和客体的普遍性社会主义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有为自己生存发展的利益而认识和实践的权利,都有以此目的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社会活动的决策和实践的权利。每个人的这些权利都以其他每个人同样的权利为前提,而不... (一)主体的广泛性和客体的普遍性社会主义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有为自己生存发展的利益而认识和实践的权利,都有以此目的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社会活动的决策和实践的权利。每个人的这些权利都以其他每个人同样的权利为前提,而不是排斥他人与己相同的权利。每个人的个人生存发展的特殊利益的实现都以不伤害他人的特殊利益为前提,而且必须包含着实现人民整体的共同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家 每个人 社会主义民主 普遍性 社会活动 人民群众主体 生产资料 文化 政治 社会生活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贡美,美在“强优特”
17
作者 游乐 《江西农业》 2021年第3期40-42,共3页
2020年,赣州市章贡区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成功经验,以“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为建设理念,坚持党建引领、系统谋划、重拳整治、群众主体、长效管护“五措联动”,奋力创建... 2020年,赣州市章贡区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成功经验,以“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为建设理念,坚持党建引领、系统谋划、重拳整治、群众主体、长效管护“五措联动”,奋力创建美丽宜居示范县,聚力建设“原生态、花钱少,气象新、面貌美,活力足、前景好”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美丽宜居全域规划、农村环境全面管护、集体经济强村富民、文明新风全民培育、组织推动坚强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 集体经济 党建引领 精细管理 赣州市章贡区 全域规划 群众主体 建设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浓绿色情
18
作者 段丽华 居文华 《内蒙古林业》 2002年第6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赤峰市 巴林左旗 生态建设 综合治理 群众主体 荒山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