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林窗对马尾松人工林蛋白酶和羟胺还原酶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建平
高顺
+3 位作者
张健
宋小艳
欧江
张明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8,共7页
人工砍伐四川高县39年生马尾松人工林形成7种不同大小林窗(100~1 600 m2),并栽植红椿幼苗1 a后参照土壤酶测定方法对林窗中央、林缘、林下蛋白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进行了测定。不同采样位置蛋白酶活性由大到小顺序为林缘、林下、林窗中...
人工砍伐四川高县39年生马尾松人工林形成7种不同大小林窗(100~1 600 m2),并栽植红椿幼苗1 a后参照土壤酶测定方法对林窗中央、林缘、林下蛋白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进行了测定。不同采样位置蛋白酶活性由大到小顺序为林缘、林下、林窗中央,羟胺还原酶活性由大到小顺序为林窗中央、林缘、林下,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林窗中央蛋白酶活性最大体现在1 225 m2林窗,羟胺还原酶活性最大体现在625 m2林窗,两种酶活性随林窗面积增加变化规律不明显,且不同大小林窗间酶活性差异也不显著(P〉0.05);2012年4月—2013年1月,林下蛋白酶活性呈现"W"型变异规律,羟胺还原酶活性呈现"√"变异规律,林窗形成显著改变了酶活性季节动态。林窗式间伐并栽植红椿幼苗改造模式对不同位置蛋白酶、羟胺还原酶活性影响不显著,但是可以明显改变这两种酶活性季节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林窗
土壤蛋白酶
羟胺还原酶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土裂缝的演变及其还原酶活性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黄树辉
吕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2,共4页
在温室中对3种水稻土进行土柱培养,加水使土壤含水量充分饱和,然后土壤自然干燥。在该过程中,粘粒含量高的青紫泥和黄斑田产生了裂缝,而粘粒含量低的小粉土没有开裂。青紫泥和黄斑田在裂缝演变过程中,单位面积的总长度、最大宽度以及最...
在温室中对3种水稻土进行土柱培养,加水使土壤含水量充分饱和,然后土壤自然干燥。在该过程中,粘粒含量高的青紫泥和黄斑田产生了裂缝,而粘粒含量低的小粉土没有开裂。青紫泥和黄斑田在裂缝演变过程中,单位面积的总长度、最大宽度以及最大深度都遵循着一定的演变规律。裂缝的产生对于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影响显著,但是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与裂缝的产生没有多大关系。在裂缝产生到稳定过程中,青紫泥和黄斑田的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的演变规律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裂缝
演变过程
还原酶
活性
硝酸
还原酶
亚硝酸
还原酶
羟胺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肥制度对川中丘陵区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反硝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19
3
作者
王苏平
辉建春
+2 位作者
林立金
朱雪梅
朱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4-277,283,共5页
通过对川中典型紫色土区玉米坡耕地进行不施肥(CK)、单施氮肥(N)、单施有机肥(OM)、NPK肥配施(NPK)、有机肥+NPK肥配施(OMNPK)和秸秆+NPK肥配施(RSDNPK)6种施肥处理,测定了玉米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土壤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
通过对川中典型紫色土区玉米坡耕地进行不施肥(CK)、单施氮肥(N)、单施有机肥(OM)、NPK肥配施(NPK)、有机肥+NPK肥配施(OMNPK)和秸秆+NPK肥配施(RSDNPK)6种施肥处理,测定了玉米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土壤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和羟胺还原酶(HyR)活性。结果表明,在玉米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N、OM、NPK、OMNPK和RSDNPK处理均提高了土壤NR、NiR和HyR活性,且RSDNPK和OMNPK处理的效果最好。这表明,秸秆+NPK肥配施和有机肥+NPK肥配施能有效提高紫色土区坡耕玉米地土壤NR、NiR和HyR活性,能有效提高作物对氮元素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制度
硝酸
还原酶
亚硝酸
还原酶
羟胺还原酶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云英还田对单季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被引量:
9
4
作者
谢志坚
涂书新
+1 位作者
徐昌旭
刘光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76-1584,共9页
为探究紫云英还田对单季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以我国南方单季稻-紫云英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施氮(CK)、尿素单施(N)、尿素与紫云英配施(NM)3个处理,研究紫云英还田对南方单季稻田NH_3挥发动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N...
为探究紫云英还田对单季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以我国南方单季稻-紫云英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施氮(CK)、尿素单施(N)、尿素与紫云英配施(NM)3个处理,研究紫云英还田对南方单季稻田NH_3挥发动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N和NM的氨挥发通量在氮肥施用后第3天达到峰值(分别为10.8 kg·hm^(-2)·d-1和9.27 kg·hm^(-2)·d-1),之后迅速下降。在整个监测期间,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93.4 kg·hm^(-2)和79.8 kg·hm^(-2),分别占氮素施用量的25.7%和21.9%。田面水中铵态氮含量和pH值以及分蘖期土壤中羟胺还原酶活性与氨挥发速率或累积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与N相比,NM显著降低表面水中铵态氮含量以及水稻分蘖期土壤中羟胺还原酶活性(37.8%),最终显著降低外源氮素NH_3挥发累积量和挥发系数(14.6%和14.8%)。综上,NM可有效减少单季稻田外源氮素NH_3挥发损失,从而提高氮素养分利用率,降低氮素养分的环境风险。本研究结果为紫云英在缓解模式内氮肥气态损失,提高氮素当季利用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单季稻
氮素
NH3挥发
羟胺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窗对马尾松人工林蛋白酶和羟胺还原酶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建平
高顺
张健
宋小艳
欧江
张明锦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8,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9B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628)
+2 种基金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2ZC0017)
四川省科技应用基础项目(2012JY0047)
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11TD006)
文摘
人工砍伐四川高县39年生马尾松人工林形成7种不同大小林窗(100~1 600 m2),并栽植红椿幼苗1 a后参照土壤酶测定方法对林窗中央、林缘、林下蛋白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进行了测定。不同采样位置蛋白酶活性由大到小顺序为林缘、林下、林窗中央,羟胺还原酶活性由大到小顺序为林窗中央、林缘、林下,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林窗中央蛋白酶活性最大体现在1 225 m2林窗,羟胺还原酶活性最大体现在625 m2林窗,两种酶活性随林窗面积增加变化规律不明显,且不同大小林窗间酶活性差异也不显著(P〉0.05);2012年4月—2013年1月,林下蛋白酶活性呈现"W"型变异规律,羟胺还原酶活性呈现"√"变异规律,林窗形成显著改变了酶活性季节动态。林窗式间伐并栽植红椿幼苗改造模式对不同位置蛋白酶、羟胺还原酶活性影响不显著,但是可以明显改变这两种酶活性季节动态。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林窗
土壤蛋白酶
羟胺还原酶
季节动态
Keywords
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
Gap size
Soil protease
Soil HyR
Seasonal dynamics
分类号
S791.24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土裂缝的演变及其还原酶活性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黄树辉
吕军
机构
浙江大学环资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2,共4页
基金
973"项目(2002CB4108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71047)
文摘
在温室中对3种水稻土进行土柱培养,加水使土壤含水量充分饱和,然后土壤自然干燥。在该过程中,粘粒含量高的青紫泥和黄斑田产生了裂缝,而粘粒含量低的小粉土没有开裂。青紫泥和黄斑田在裂缝演变过程中,单位面积的总长度、最大宽度以及最大深度都遵循着一定的演变规律。裂缝的产生对于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影响显著,但是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与裂缝的产生没有多大关系。在裂缝产生到稳定过程中,青紫泥和黄斑田的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的演变规律相似。
关键词
水稻土裂缝
演变过程
还原酶
活性
硝酸
还原酶
亚硝酸
还原酶
羟胺还原酶
Keywords
paddy fields
cracks
nitrate reductase
nitrite reductase
hydroxylamine reductase
activity
分类号
S154.2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2.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肥制度对川中丘陵区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反硝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19
3
作者
王苏平
辉建春
林立金
朱雪梅
朱波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雅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分站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4-277,283,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D98B05)
文摘
通过对川中典型紫色土区玉米坡耕地进行不施肥(CK)、单施氮肥(N)、单施有机肥(OM)、NPK肥配施(NPK)、有机肥+NPK肥配施(OMNPK)和秸秆+NPK肥配施(RSDNPK)6种施肥处理,测定了玉米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土壤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和羟胺还原酶(HyR)活性。结果表明,在玉米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N、OM、NPK、OMNPK和RSDNPK处理均提高了土壤NR、NiR和HyR活性,且RSDNPK和OMNPK处理的效果最好。这表明,秸秆+NPK肥配施和有机肥+NPK肥配施能有效提高紫色土区坡耕玉米地土壤NR、NiR和HyR活性,能有效提高作物对氮元素的利用率。
关键词
施肥制度
硝酸
还原酶
亚硝酸
还原酶
羟胺还原酶
玉米
Keywords
fertilization system
nitrate reductase
nitrite reductase
hydroxylamine reductase
maize
分类号
S154.2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云英还田对单季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被引量:
9
4
作者
谢志坚
涂书新
徐昌旭
刘光荣
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微量元素研究中心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76-1584,共9页
基金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博士)基金(20162CBS010)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5
+1 种基金
201503123)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5B00)
文摘
为探究紫云英还田对单季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以我国南方单季稻-紫云英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施氮(CK)、尿素单施(N)、尿素与紫云英配施(NM)3个处理,研究紫云英还田对南方单季稻田NH_3挥发动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N和NM的氨挥发通量在氮肥施用后第3天达到峰值(分别为10.8 kg·hm^(-2)·d-1和9.27 kg·hm^(-2)·d-1),之后迅速下降。在整个监测期间,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93.4 kg·hm^(-2)和79.8 kg·hm^(-2),分别占氮素施用量的25.7%和21.9%。田面水中铵态氮含量和pH值以及分蘖期土壤中羟胺还原酶活性与氨挥发速率或累积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与N相比,NM显著降低表面水中铵态氮含量以及水稻分蘖期土壤中羟胺还原酶活性(37.8%),最终显著降低外源氮素NH_3挥发累积量和挥发系数(14.6%和14.8%)。综上,NM可有效减少单季稻田外源氮素NH_3挥发损失,从而提高氮素养分利用率,降低氮素养分的环境风险。本研究结果为紫云英在缓解模式内氮肥气态损失,提高氮素当季利用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紫云英
单季稻
氮素
NH3挥发
羟胺还原酶
Keywords
Chinese milk vetch
single season rice
nitrogen nutrient
NH3 volatilization
hydroxylamine reductase
分类号
S511.4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林窗对马尾松人工林蛋白酶和羟胺还原酶的影响
李建平
高顺
张健
宋小艳
欧江
张明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水稻土裂缝的演变及其还原酶活性的变化研究
黄树辉
吕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施肥制度对川中丘陵区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反硝化酶活性的影响
王苏平
辉建春
林立金
朱雪梅
朱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紫云英还田对单季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谢志坚
涂书新
徐昌旭
刘光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