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切除术患者术后羟考酮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林颖 卢建华 陈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羟考酮静脉自控镇痛的宫颈癌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情况及免疫功能。方法 6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术后观察组采用羟考酮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 目的观察羟考酮静脉自控镇痛的宫颈癌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情况及免疫功能。方法 6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术后观察组采用羟考酮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共治疗2 d。分别于术后12、24、48 h时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两组术后疼痛情况。分别于术前30 min、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4 m L,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两组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术后12、24、48 h时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3.50±0.51)、(3.07±0.67)、(2.96±0.62)分,对照组分别为(3.17±0.38)、(2.93±0.58)、(2.80±0.48)分,术后12 h观察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72 h观察组外周血CD4^+、CD8^+T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4、48、72 h观察组外周血NK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48、72 h观察组血清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4、48、72 h观察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宫颈癌切除术患者术后羟考酮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较好。羟考酮静脉自控镇痛可改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癌切除术 术后镇痛 羟考酮静脉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