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纹豆芫菁3-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姜鸣 霍棠 +1 位作者 吕淑敏 张雅林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60-868,共9页
3-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R)是甲羟戊酸途径的关键酶。获得芫菁体内HMGR基因信息是确定甲羟戊酸途径与斑蝥素合成相关性的基础。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从细纹豆芫菁Epicauta manner... 3-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R)是甲羟戊酸途径的关键酶。获得芫菁体内HMGR基因信息是确定甲羟戊酸途径与斑蝥素合成相关性的基础。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从细纹豆芫菁Epicauta mannerheimi(Mklin)体内克隆获得HMGR基因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EmHMGR(GenBank登录号为JQ690539)。该基因全长3118bp,其中5'端非翻译区178bp,3'端非翻译区414bp,开放阅读框2526bp,编码842个氨基酸。推测的蛋白质分子量为92.8kDa,理论等电点为6.0,预测分子式为C4135H6604N1098O1216S50,不稳定系数为43.37,总亲水性系数为0.091,为疏水性不稳定蛋白。序列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已报道的其他昆虫HMGR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达50%以上,而且包含HMGR_Class I保守功能域、固醇敏感多肽区及HMGR蛋白的其他保守功能位点。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该基因与叶甲科昆虫HMGR基因的关系最近。本研究首次从芫菁科昆虫体内克隆获得甲羟戊酸途径的关键酶EmHMGR基因,为后期芫菁体内斑蝥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纹豆芫菁 3-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RACE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酸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二极管红光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卢建丽 刘翠霞 +2 位作者 尹昱 安经克 贾子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24-827,共4页
目的探讨发光二极管(LED)红光照射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和高脂模型组(n=24)。正常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高脂模型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6周。造模成功后,再将高脂模型... 目的探讨发光二极管(LED)红光照射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和高脂模型组(n=24)。正常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高脂模型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6周。造模成功后,再将高脂模型组随机分为高脂对照组(n=12)和LED治疗组(n=12)。高脂对照组不给予照射,LED治疗组给予LED红光照射,波长(630±15)nm,每天30 min,连续照射28 d。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及脂蛋白酯酶(LPL)和肝脂酶(HL)活性。肝脏组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的表达。结果 LED治疗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较高脂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而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LED治疗组血清LPL和HL的活性明显高于高脂对照组(P<0.01),LED治疗组肝脏组织中HMG-CR的表达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结论LED红光照射通过增强LPL、HL的活性及降低HMG-CR的表达,影响血清脂质的代谢,从而达到调节血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光照射 高脂血症 脂蛋白酯酶 肝脂酶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子多糖预防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及其对肝脏CYP7α-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芹 段晓云 +3 位作者 陆立鹤 肖颖 黄雄庆 吴伟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91-995,共5页
目的:探讨附子多糖(FPS)预防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及其对肝脏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α-1)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Wistar大鼠50只,体重100 g,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高胆固醇组(HC)和HC+附子多糖(HC+FPS)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组10... 目的:探讨附子多糖(FPS)预防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及其对肝脏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α-1)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Wistar大鼠50只,体重100 g,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高胆固醇组(HC)和HC+附子多糖(HC+FPS)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正常、高胆固醇及高胆固醇加附子多糖(224、448和896mg.kg-1.d-1)饮食,持续2周,检测各组的血脂水平;观察control组、HC组和HC+FPS(224 mg.kg-1.d-1)组大鼠的体重、进食量和粪便量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取3组大鼠的肝脏行HE染色;并检测3组大鼠肝脏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mRNA水平、CYP7α-1 mRNA和蛋白水平以及粪便总胆汁酸含量等方面的改变。结果:附子多糖能显著抑制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P<0.05);HC+FPS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较HC组轻微;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附子多糖能显著上调高胆固醇大鼠肝脏CYP7α-1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并明显降低HMG-CoA还原酶的mRNA水平(P<0.01);HC组大鼠粪便中胆汁酸的含量增多而HC+FPS组进一步增加(P<0.05)。结论:附子多糖具有明显的降血胆固醇作用,其机制与上调CYP7α-1 mRNA及蛋白水平和下调大鼠肝脏HMG-CoA还原酶mRNA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多糖 高胆固醇血症 胆固醇7Α-化酶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HMGS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林波 刘本英 +3 位作者 汪云刚 夏丽飞 李友勇 田易萍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76,共5页
对利用cDNA-AFLP技术获得的"紫娟"茶树幼嫩叶与成熟叶之间的差异表达片段TDF,通过RACE方法首次从茶树中克隆了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CsHMGS(GenBank登录号为JQ390224)。CsHMGS全长1 829bp,开放阅读框1 4... 对利用cDNA-AFLP技术获得的"紫娟"茶树幼嫩叶与成熟叶之间的差异表达片段TDF,通过RACE方法首次从茶树中克隆了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CsHMGS(GenBank登录号为JQ390224)。CsHMGS全长1 829bp,开放阅读框1 401bp,编码467个氨基酸,经氨基酸序列对比发现,CsHMGS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人参、橡胶树、春花和喜树的HMGS基因同源性分别为87%、86%、87%和87%,含有HMGS蛋白保守序列,表达特性分析发现在成熟叶片中表达量高于幼嫩叶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内皮细胞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侯英健 韩艳梅 +2 位作者 史小琴 李大海 田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46-1149,共4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表达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给予多种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和(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与激活剂处理细胞,利用实时定...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表达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给予多种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和(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与激活剂处理细胞,利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内皮细胞中TFPI表达的变化。结果 TNF-α下调内皮细胞中TFPI的的表达水平,而这一作用被瑞舒伐他汀所阻断。而且,瑞舒伐他汀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上调TFPI的mRNA与蛋白水平。AMPK抑制剂———Compoud C则可逆转瑞舒伐他汀对TFPI表达的上调作用,而AMPK激动剂———Aicar则具有与瑞舒伐他汀相似的上调TFPI的作用。结论瑞舒伐他汀通过激活AMPK途径上调血管内皮细胞中TFPI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 血栓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肾衰竭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崔炯 张振花 +1 位作者 万建新 尤丹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91-1594,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肾衰竭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分阶段5/6肾切除制备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慢性肾衰竭组(模型组)、8mg.kg-1.d-1阿...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肾衰竭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分阶段5/6肾切除制备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慢性肾衰竭组(模型组)、8mg.kg-1.d-1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小剂量组)、16mg.kg-1.d-1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大剂量组)。大鼠阿托伐他汀灌胃8周后,取其外周血分离与培养EPCs,并检测EPCs数量及其增殖、黏附能力。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慢性肾衰竭大鼠外周血EPCs数量及其增殖、黏附能力均下降(P<0.05)。应用阿托伐他汀能明显增加慢性肾衰竭大鼠外周血EPCs数量,改善外周血EPCs增殖、黏附能力(P<0.05),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外周血EPCs的数量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阿托伐他汀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内皮祖细胞 动员 流式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载脂蛋白CIII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志娟 任路平 +2 位作者 刘冰 牛凯 宋光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64-766,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CIII(apoCIII)水平变化,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其影响。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每组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又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每组30例,... 目的分析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CIII(apoCIII)水平变化,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其影响。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每组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又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每日1次口服,共2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时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apoCIII水平和24 h尿微量清蛋白(MAU)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apoCIII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糖尿病肾病瑞舒伐他汀治疗组经瑞舒伐他汀治疗后,TG、TC、LDL、VLDL、apoCIII及MAU水平下降,HDL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apoCIII水平明显升高,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改善其水平异常,有利于降低M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载脂蛋白CIII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及黄芪甲苷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E3连接酶Hr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钱雯 陈斌 +1 位作者 蒋辉莉 苏东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紫外线(UV)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E3连接酶Hrd1表达的影响及黄芪甲苷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成纤维细胞,分别以10J/cm^2UVA和30mJ/cm^2 UVB进行照射,黄芪甲苷进行干预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 目的:探讨紫外线(UV)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E3连接酶Hrd1表达的影响及黄芪甲苷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成纤维细胞,分别以10J/cm^2UVA和30mJ/cm^2 UVB进行照射,黄芪甲苷进行干预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Hrd1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成纤维细胞Hrd1的蛋白表达。结果:MTT结果示:在适宜浓度下,黄芪甲苷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药物浓度为10、20、30mg/L时最为明显(P<0.001);荧光定量PCR结果示:UVA、UVB照射组成纤维细胞Hrd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黄芪甲苷可显著抑制UV辐射后成纤维细胞中Hrd1的表达(P<0.001);免疫组化结果示:UV照射(UVA或UVB)可增加Hrd1的蛋白表达,黄芪甲苷可显著抑制UV照射后成纤维细胞中Hrd1的蛋白表达。结论:UV辐射可以上调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E3连接酶Hrd1的表达,而黄芪甲苷对这一现象具有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E3连接酶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降解蛋白1 黄芪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水仙HMGS基因的克隆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科 何炎森 陈晓静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9-294,共6页
以多花水仙花瓣抑制消减杂交文库获得的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HMGS)基因片段为基础,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黄花水仙2号和金盏银台中各克隆一条HMGS基因,两基因均含有一个141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70个氨基酸,但存在2个氨... 以多花水仙花瓣抑制消减杂交文库获得的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HMGS)基因片段为基础,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黄花水仙2号和金盏银台中各克隆一条HMGS基因,两基因均含有一个141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70个氨基酸,但存在2个氨基酸差异.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黄花水仙2号与葡萄、大豆、蓖麻和玉米HMGS基因的氨基酸相似系数分别为83%、82%、82%和81%.以水仙Actin基因为内参基因,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HMGS基因在两品种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两品种HMGS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水仙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HMGS)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心衰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氟伐他汀对其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宇宏 刘启云 +1 位作者 曾秋棠 陈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2-455,F0004,共5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l-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氟伐他汀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术后6 h随机分为:①...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l-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氟伐他汀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术后6 h随机分为:①AMI对照组;②氟伐他汀组;另设:③假手术组。直接灌胃给药8周后行高频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心脏重塑指标、左室非梗死区心肌TGF-β1mRNA和蛋白免疫印迹测定。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MI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E峰、E峰减速度、E/A、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右心室心肌肥厚指数、非梗死区胶原容积分数(CVF)、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均P<0.01),左室短轴缩短率(FS)和射血分数(EF)均显著降低(均P<0.01)。与AMI对照组比较,氟伐他汀组的LVEDD、LV-EDV、E峰、E峰减速度、E/A、LVEDP、左、右心室心肌肥厚指数、CVF、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1),FS和EF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氟伐他汀能有效抑制心室重塑,延缓心衰进展,其机制可能部分通过下调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心肌TGF-β1的表达,改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心力衰竭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对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代谢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红 梁小燕 +1 位作者 吴志远 戚晓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59-1162,共4页
目的观察H2S对动脉粥样硬化(AS)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饲料结合维生素D3的方法建立AS大鼠模型,并给与腹腔注射NaHS 56μmol·kg-1.d-1,持续12周。检测血脂水平及肝胆固醇含量。HepG2细胞给与NaHS 100μmol&... 目的观察H2S对动脉粥样硬化(AS)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饲料结合维生素D3的方法建立AS大鼠模型,并给与腹腔注射NaHS 56μmol·kg-1.d-1,持续12周。检测血脂水平及肝胆固醇含量。HepG2细胞给与NaHS 100μmol·L-16 h后,用RT-PCR方法检测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 reductase)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表达。结果 NaHS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均较模型组降低,肝胆固醇含量下降。NaHS使HepG2细胞HMGCoA Re-ductase mRNA表达下降,LDLR mRNA表达增加。结论H2S对AS胆固醇代谢具有调节作用,能下调肝HMGCoAReductase,使胆固醇合成下降;上调肝脏LDLR表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动脉粥样硬化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胆固醇 胆固醇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d1转基因小鼠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硕 刘磊 +5 位作者 万幸 王文丰 王娟 贺恒 雷蕾 李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5-117,共3页
背景 内质网应激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降解蛋白1(Hrd1,又名Syvn1)作为一种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ERAD)途径中的核心蛋白,能够减少内质网应激. 目的 构建Hrd1高表达小鼠,为今后研究Hrd1... 背景 内质网应激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降解蛋白1(Hrd1,又名Syvn1)作为一种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ERAD)途径中的核心蛋白,能够减少内质网应激. 目的 构建Hrd1高表达小鼠,为今后研究Hrd1在DR中的作用提供动物模型. 方法 构建Hrd1系统表达重组质粒,酶切、测序后显微注射3 p1到685枚C57BL/6小鼠受精卵中,移植到代孕母鼠,得到Hrd1转基因小鼠.利用鼠尾PCR检测法鉴定F0代小鼠的基因型.得到Hrd1基因检测阳性鼠后,使其分别与野生型鼠杂交,得到F1代Hrd1转基因小鼠,取鼠尾组织,用PCR检测法再次鉴定F1代小鼠基因型. 结果 成功构建了Hrd1重组载体,重组质粒pRP.ExBi-EF1 a-Syvn1-IRES-eGFP的全序列测定结果显示,cDNA序列均正确.接受了Hrd1-pcDNA显微注射的685枚受精卵中成活598枚.将存活的受精卵移植到代孕母鼠后共产子鼠41只,获F0代子鼠8只,生理活动均良好.PCR电泳显示339 bp处阳性条带,该基因型可以传递到子代F1.结论 成功构建了Hrd1转基因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降解蛋白1 小鼠/转基因 内质网应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HYDROXYMETHYL glutaric ACYL COENZYME A REDUCTASE degradation protein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肾小球硬化大鼠Ⅳ型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佳 王笑云 孙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8-390,F002,共4页
目的 :探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还原酶抑制剂 ( HCRI)氟伐他汀对肾小球硬化大鼠 型胶原的影响。方法 :用 5 / 6肾切除的方法诱导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 ,氟伐他汀治疗组 ( 2 mg· kg- 1 · d- 1 ) ,苯那普利治疗组... 目的 :探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还原酶抑制剂 ( HCRI)氟伐他汀对肾小球硬化大鼠 型胶原的影响。方法 :用 5 / 6肾切除的方法诱导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 ,氟伐他汀治疗组 ( 2 mg· kg- 1 · d- 1 ) ,苯那普利治疗组 ( 6mg· kg- 1 ·d- 1 )及假手术组。10周时测尿量、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 ( Ccr)、血肌酐、血胆固醇和血甘油三酯。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 型胶原水平表达。结果 :氟伐他汀及苯那普利治疗组尿蛋白及肾组织 型胶原水平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0 1) ,Ccr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1)。结论 :氟伐他汀可降低蛋白尿 ,减轻肾小球硬化 ,改善肾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抑制剂 肾小球硬化 Ⅳ型胶原 氟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乳奶牛甘油三酯合成过程中潜在基因的诱导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Viturro E 胡菡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0-180,共1页
就反刍动物而言,目前胆固醇代谢机理仍然不甚清晰。牛奶中的胆固醇浓度因奶牛品种、牛场管理、牛个体及泌乳周期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但遗传因素在胆固醇分泌进入牛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不清楚。因为反刍动物饲料中并不存在胆固醇,因... 就反刍动物而言,目前胆固醇代谢机理仍然不甚清晰。牛奶中的胆固醇浓度因奶牛品种、牛场管理、牛个体及泌乳周期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但遗传因素在胆固醇分泌进入牛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不清楚。因为反刍动物饲料中并不存在胆固醇,因此为了减少奶制品中胆固醇的含量,弄清它合成、转运、分泌进入牛奶的机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研究泌乳期欧洲牛肝脏中对该过程起作用的潜在基因的表达。在不同的时间点(产前2周和产后0、2、4、8周)对16头瑞士褐牛进行肝脏穿刺,经过RNA抽提和反转录,用实时定量RT-PCR研究潜在基因的表达。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3-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3-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和法尼基二磷酸法尼基转移酶)及脂质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反馈调节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2和裂解激活蛋白Scap)被认为是潜在基因。3-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和法尼基二磷酸法尼基转移酶(FDFT)基因在产后2周表达显著增加(P<0.01),极有可能是对乳腺新需求所产生的应答。另外,SREBP1和Scap表达量的增加也可以作为这种修饰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分别为P<0.01和P<0.05)。最重要的是,上述提到的所有酶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所有的合成机理表明这些酶为协同调节酶。欧洲牛产后血液及奶中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肝脏中关键酶和调节因子表达的协同诱导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 3-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3-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露 白跃 +4 位作者 陈悉 侯旭东 臧师竹 吴大畅 侯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337-3343,共7页
目的考察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减肥作用。方法建立小鼠高脂肥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肥胖模型组、蜜桑白皮灌胃组、阳性对照组,记录小鼠体重,测定肾周脂肪指数和附睾脂肪指数,及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 目的考察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减肥作用。方法建立小鼠高脂肥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肥胖模型组、蜜桑白皮灌胃组、阳性对照组,记录小鼠体重,测定肾周脂肪指数和附睾脂肪指数,及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此外,通过Autodock模拟蜜桑白皮中主要成分与脂质代谢关键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及羧酸酯酶I(hCES1A)的相互作用,预测其调节血脂作用机制。结果蜜桑白皮组可显著减缓小鼠体重增加,并有效降低LDL-C水平,其效果优于阳性奥利司他药物组。经Autodock分子对接发现,主要成分桑色素及桑根酮C可分别通过氢键与HMGR的催化活性中心Asp-767、及hCES1A关键氨基酸Cys-389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结论蜜桑白皮具有良好的减肥降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桑白皮 降脂 减肥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降血脂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6
作者 邓建伟 郭栋 周宏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8期850-860,共11页
他汀类药物,即β-羟甲基戊二酰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公认的高效降脂药。其降脂作用是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胆固醇合成途径的限速酶),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使血液中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他汀类药物,即β-羟甲基戊二酰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公认的高效降脂药。其降脂作用是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胆固醇合成途径的限速酶),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使血液中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下降。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已经过大量临床试验证实。然而,他汀类药物的肌肉毒性副作用也呈现剂量相关性,包括肌病或横纹肌溶解症,在一些病例中这类毒性作用相当严重,已经证实这些毒性作用与他汀类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相关。基于以往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测在联合服用其他药物后的他汀类药物的药动学改变,或者是推测当病人的他汀类药物代谢率降低或者相关转运体功能下降后,他汀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改变。为了尽可能地掌握药代动力学的改变规律和机理,我们需要与他汀类药物相关的代谢酶和转运体的信息。本文重点从遗传药理学的角度,综述了他汀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相关信息和理化特性,从而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影响他汀类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改变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β-甲基辅酶A 还原酶抑制剂 转运体 遗传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D1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洪晔 蔡宏伟 苏东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98-902,914,共6页
目的:研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降解蛋白1(HMG-Co A reductase degradation protein 1,HRD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HRD1和乳酸脱氢酶B(lactate dehydro... 目的:研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降解蛋白1(HMG-Co A reductase degradation protein 1,HRD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HRD1和乳酸脱氢酶B(lactate dehydrogenase B,LDHB)在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用腺病毒感染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CF-7以过表达HRD1,观察HRD1和LDHB的表达水平,MTT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与癌组织相比,HRD1在配对的癌旁组织中高表达,LDHB则呈低表达(P<0.05);过表达HRD1能够显著降低MDA-MB-231和MCF-7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HRD1可以降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LDHB蛋白的表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降解蛋白1 乳酸脱氢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猪种HMGR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桂芬 王爱国 傅金恋 《家畜生态学报》 2008年第3期15-19,共5页
以槐猪和长白猪为材料,采用RT-PCR半定量法对猪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基因组织表达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MGR基因在肝脏、脂肪和肌肉的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并且肝脏的表达量远远大于其他两个组织的表达量。两个品种... 以槐猪和长白猪为材料,采用RT-PCR半定量法对猪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基因组织表达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MGR基因在肝脏、脂肪和肌肉的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并且肝脏的表达量远远大于其他两个组织的表达量。两个品种的相同组织对比研究发现,HMGR在槐猪肝脏中的表达量高于长白猪,而在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均低于长白猪。此外,对怀孕母猪的13个组织进行表达研究发现,除胃、小肠和子宫组织中未检测到HMGR明显表达外,其余各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提示HMGR基因可能是哺乳动物的一种结构表达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3-甲基辅酶A还原酶 RT-PCR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樟芝1个AcHMGS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娅娜 郑元 +1 位作者 原晓龙 王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6-181,共6页
为了探明牛樟芝三萜化合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的调控机制,为其三萜生物合成酶表达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从牛樟芝中分离并克隆出1个基因,将其命名为AcHMGS,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了解其结构特性,分析该基因... 为了探明牛樟芝三萜化合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的调控机制,为其三萜生物合成酶表达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从牛樟芝中分离并克隆出1个基因,将其命名为AcHMGS,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了解其结构特性,分析该基因在不同碳氮源添加物培养基上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cHMGS基因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440bp,编码574个氨基酸;含有6个外显子、5个内含子。由蛋白质活性保守位点分析可知,AcHMGS蛋白包含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活性中心"GNTDIEGVDSKNACYGSTASL"和5个参与底物催化的保守氨基酸,其中2个能影响酶的活性。分子系统进化分析显示,AcHMGS蛋白与根纤维孔菌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AcHMGS基因的表达量在不同碳氮源添加物的培养基上差异显著,以甘露醇为碳源添加物、牛肉浸粉为氮源添加物的诱导表达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芝 基因克隆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 诱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叶花椒ZaHMGS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关淑文 王毅 +3 位作者 郝佳波 原晓龙 陆斌 李贤忠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7-472,共6页
采用RT-PCR方法从竹叶花椒(Zanthoxylum armatum)中克隆得到一个全新的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HMGS)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ZaHMGS.利用NCBI、ProParam、SignalP 4.1 server、DNAMAN和MEGA 7.0软件对ZaHMGS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采用RT-PCR方法从竹叶花椒(Zanthoxylum armatum)中克隆得到一个全新的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HMGS)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ZaHMGS.利用NCBI、ProParam、SignalP 4.1 server、DNAMAN和MEGA 7.0软件对ZaHMGS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嫁接树和实生树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ZaHMGS包含完整的cDNA开放阅读框(OFR),由1398 bp组成,编码465个氨基酸.其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51359.42 u,理论等电点pI为5.93.Blast比对结果显示该蛋白质属于HMGS家族蛋白,含有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活性中心"GNTDIEGVDSTNACYGGTAAL"和5个参与底物催化的保守氨基酸.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竹叶花椒与克里曼丁桔(clementine mandarin,Citrus clementina)、甜橙(sweet orange,Citrus sinensis)、番木瓜(papaya,Carica papaya)等亲缘关系较近.基因表达谱表明,ZaHMGS基因在嫁接树叶、嫁接树茎、实生树叶和实生树茎中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在实生树各器官的表达量从高到低分别为:幼果、芽、根、茎、大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花椒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 基因功能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