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羟基-α-山椒素对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雪 黄硕 +2 位作者 杨羚 肖雯婧 呼永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7-544,共8页
目的基于蛋白质组学检测技术,探讨羟基-α-山椒素(hydroxy-α-sanshool,SAN)治疗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联合使用建立DCM模型。分为对照组(CO... 目的基于蛋白质组学检测技术,探讨羟基-α-山椒素(hydroxy-α-sanshool,SAN)治疗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联合使用建立DCM模型。分为对照组(CON组)、DCM组和SAN治疗组(DCM+SAN组)。小动物心脏超声及病理染色评价小鼠心脏功能及组织形态,蛋白组学技术推测SAN对DCM的作用机制,Western blot实验验证cAMP/PKA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心脏超声与病理染色显示SAN对DCM小鼠心脏有保护作用。DCM+SAN组与DCM组进行蛋白组学检测,共鉴定160个差异蛋白,127个蛋白表达上调,33个蛋白表达下调;GO二级功能注释显示细胞过程、分子结构和细胞结构等功能;KEGG富集分析显示cAMP信号通路富集最为丰富;蛋白互作网络显示以PKA为中心节点与多种蛋白在cAMP信号通路中有互作关系。Western blot验证DCM组的cAMP和PK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CON组(P<0.05);DCM+SAN组的cAMP和PK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DCM组(P<0.05)。结论SAN对糖尿病心功能有保护作用,通过cAMP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椒 羟基-α-山椒素 蛋白组学 糖尿病心肌病 作用机制 cAMP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快速测定食用油中9种外源性杂质成分 被引量:10
2
作者 罗辉泰 黄晓兰 +6 位作者 吴惠勤 张秋炎 朱志鑫 黄芳 林晓珊 马叶芬 邓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2-538,共7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快速测定食用油中9种外源性杂质成分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涡旋提取后,采用XSelect~?HSS PFP(100 mm×2.1 mm,3.5μm)色谱柱,以5 mmol/L甲酸铵-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10 min内实现9种待测...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快速测定食用油中9种外源性杂质成分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涡旋提取后,采用XSelect~?HSS PFP(100 mm×2.1 mm,3.5μm)色谱柱,以5 mmol/L甲酸铵-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10 min内实现9种待测物的良好分离。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采集数据并作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9种待测物在相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6;在3个不同浓度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68.2%~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12%,检出限(LOD,S/N≥3)和定量下限(LOQ,S/N≥10)分别为0.02~0.10μg/kg及0.05~0.25μg/kg。结果表明,该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食用油中9种难挥发外源性特征杂质的同时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 ) 食用油 外源性杂质 辣椒 胡椒碱 6-姜酚 羟基-α-山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麻味成分的顶坛花椒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敖厚豫 李欣 +1 位作者 余天华 杨庆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26,32,共9页
目标:不同植物来源及不同干燥方法的花椒麻味成分组成均具有典型的差异性,采用HPLC法建立顶坛花椒基于麻味成分的指纹图谱,为顶坛花椒的地理标志产品识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方法:指纹图谱的色谱条件为Phenomenex C18色谱柱(150mm... 目标:不同植物来源及不同干燥方法的花椒麻味成分组成均具有典型的差异性,采用HPLC法建立顶坛花椒基于麻味成分的指纹图谱,为顶坛花椒的地理标志产品识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方法:指纹图谱的色谱条件为Phenomenex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流量0.70mL/min。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分析计算顶坛花椒的指纹图谱,采用外标法测定主要麻味组分含量。结果:不同干燥方法得到的顶坛花椒聚类为不同类别。晒干顶坛花椒的HPLC指纹图谱中标定出包括含量最高的羟基-α-山椒素在内的7个共有峰,冷冻干燥顶坛花椒HPLC指纹图谱中标定了包括与前者相同的4个麻味素外,还有高强度麻味组分γ-山椒素等6个共有峰;相同干燥方法得到的顶坛花椒的相似度均大于0.98,表明同一类顶坛花椒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晒干顶坛花椒的总麻味成分含量高于冷冻干燥顶坛花椒,但与晒干顶坛花椒相比较,冷冻干燥顶坛花椒中的羟基-α-山椒素含量高,并且不同批次都可以稳定检出γ-山椒素,平均含量高于其在晒干顶坛花椒中的含量。结论:基于麻味成分的组成可以将植物来源的相同顶坛花椒根据加工方法的差异聚类为两大类,冷冻干燥方法得到的顶坛花椒与新鲜花椒的麻味组成更接近,高麻味强度组分含量高。基于麻味组分的HPLC指纹图谱区分可以初步判断顶坛花椒产品加工方法,也可以初步与其他花椒品种相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坛花椒 HPLC指纹图谱 麻味成分 羟基-α-山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陕产花椒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程应锋 杜远东 +3 位作者 赵重博 王晶 曹林旭 刘钉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1-7,38,共8页
利用Plackett-Burman和Central-Composite Design效应面法优化花椒酰胺提取工艺。建立花椒提取物中总酰胺的紫外检测方法,以此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花椒提取的因素水平;建立花椒提取物中羟基-α-山椒素的高效液相定量检测方... 利用Plackett-Burman和Central-Composite Design效应面法优化花椒酰胺提取工艺。建立花椒提取物中总酰胺的紫外检测方法,以此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花椒提取的因素水平;建立花椒提取物中羟基-α-山椒素的高效液相定量检测方法,以提取物重量、提取物总酰胺和羟基-α-山椒素含量三者总评值为指标,筛选对花椒提取影响有显著性的因素,通过响应面法对筛选出的显著影响因素进一步优化花椒酰胺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花椒粉碎粒径65目,以19倍量的80%甲醇在32℃下浸提4h,同时设置搅拌速度50rpm,在此条件下花椒提取物得率为17.91%,总酰胺提取率为6.32%,羟基-α-山椒素提取率为4.99%。验证试验表明优选的花椒总酰胺提取工艺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酰胺 羟基-α-山椒素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