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羟基-2-癸烯酸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前景
1
作者 赵玮璇 赵瑞林 +1 位作者 王颖 张丽英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54-160,共7页
10-羟基-2-癸烯酸(E-10-hydroxy-2-decylenic acid,10-HDA)是工蜂上颚腺最主要的分泌物,也是蜂王浆的主要功能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和调节代谢等多种生理活性。文章在介绍10-HDA在蜜蜂体内分泌机制的基础上,阐述了10-HD... 10-羟基-2-癸烯酸(E-10-hydroxy-2-decylenic acid,10-HDA)是工蜂上颚腺最主要的分泌物,也是蜂王浆的主要功能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和调节代谢等多种生理活性。文章在介绍10-HDA在蜜蜂体内分泌机制的基础上,阐述了10-HDA的生产方法,包括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的主要工艺研究;详细阐述了10-HDA在体内可直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在肝脏细胞线粒体或内质网内被氧化分解为机体提供能量,最终转化为二羧酸,通过尿液排出的代谢途径;概述了10-HDA提高动物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提高生长性能和产品质量等作用效果及可能的机制,并对10-HDA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羟基-2-癸烯 体内合成 代谢 中链脂肪 饲料添加剂 畜禽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网络毒理学揭示10-羟基-2-癸烯酸改善吡虫啉诱导的肝损伤的功效机制
2
作者 唐钰静 袁洁 +1 位作者 展延栋 玄红专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9-56,共8页
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网络毒理学和斑马鱼模型,探讨10-羟基-2-癸烯酸(10-hydroxy-2-decenoic acid,10-HDA)减轻吡虫啉(imidacloprid,IMI)诱导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首先,利用ADMET数据库预测IMI的毒性,通过Swiss、DisGenet和GeneCard... 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网络毒理学和斑马鱼模型,探讨10-羟基-2-癸烯酸(10-hydroxy-2-decenoic acid,10-HDA)减轻吡虫啉(imidacloprid,IMI)诱导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首先,利用ADMET数据库预测IMI的毒性,通过Swiss、DisGenet和GeneCards等数据库预测10-HDA、IMI、肝损伤相关的靶点,将三者的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并通过分子对接研究10-HDA与交集靶点的相互作用。接着利用斑马鱼模型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检测斑马鱼体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网络药理学和毒理学联合分析表明,IMI具有肝毒性,10-HDA通过调节82个GO条目和16条信号通路发挥保护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IMI通过引发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诱导肝损伤,10-HDA能够维持斑马鱼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稳定抗氧化防御系统,同时,通过上调抗炎因子il4、il10 mRNA的表达,并下调促炎因子il1β、tnfα、nfκb、tlr4 mRNA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综上,10-HDA能够通过减缓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改善IMI诱导的肝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网络毒理学 肝损伤 10-羟基-2-癸烯 吡虫啉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食品运载体系缓释5-羟基色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琳 田培郡 +3 位作者 靳至盈 温欣 赵建新 王刚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79-188,共10页
5-羟基色氨酸(5-hydroxytryptophan,5-HTP)是加纳籽提取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在生物体内可代谢为神经递质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对睡眠、情绪和食欲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然而,5-HTP在口服应用中存在半衰期短、生物利... 5-羟基色氨酸(5-hydroxytryptophan,5-HTP)是加纳籽提取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在生物体内可代谢为神经递质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对睡眠、情绪和食欲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然而,5-HTP在口服应用中存在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以及高剂量可能引发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的问题,限制了其有效性。该研究选用纳米颗粒、凝胶珠和乳液3种运载体系对5-HTP进行包埋,并通过质构、微观结构、红外光谱和稳定性分析等多种表征手段,系统评估了5-HTP在各运载体系中的包埋效果及缓释性能。结果显示,纳米颗粒体系的5-HTP负载量最高(63.16%~63.50%),主要由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驱动。同时,纳米颗粒体系展现出显著的pH响应和缓释特性,在低pH环境下能够有效抑制早期释放,最高释放度约19.27%,避免了乳液体系中的大量释放现象,并在肠道环境中实现完全释放(持续约10 h)。纳米颗粒体系的整体释放速度稳定平缓,相较于凝胶珠体系在肠道中的突释现象更具优势,并且其缓释时间分别较凝胶珠和乳液体系延长了约1倍和3倍。研究结果为5-HTP在功能食品中的高效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基色氨 包埋 缓释 纳米颗粒 功能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分泌色氨酸羟化酶实现5-羟基色氨酸的生物转化
4
作者 吴美琪 余世琴 +1 位作者 曾伟主 周景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9,共9页
5-羟基色氨酸(5-hydroxytryptophan,5-HTP)是哺乳动物中重要的神经递质前体,已被证明在治疗多种神经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酶催化法具有高转化率和可控的反应条件等优点,是一种有前景的生产方法。然而,酶法催化也... 5-羟基色氨酸(5-hydroxytryptophan,5-HTP)是哺乳动物中重要的神经递质前体,已被证明在治疗多种神经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酶催化法具有高转化率和可控的反应条件等优点,是一种有前景的生产方法。然而,酶法催化也存在蛋白纯化过程复杂且成本高昂等问题。该研究旨在提升色氨酸羟化酶的表达、催化和分泌效率,无需复杂蛋白纯化过程,利用分泌的酶蛋白粗酶液催化实现5-HTP的高效生物转化。通过基因工程对表达宿主进行遗传改造,有效阻断了底物和产物的降解途径。通过蛋白截短和引入促融标签,获得了表达效率最佳且热稳定性较高的酶突变体M11。进一步通过优化催化体系参数,确立了最佳催化条件,提高了酶的催化效率,催化2 h获得了0.17 g/L的5-HTP,转化率达85%。结合绿色荧光蛋白实变体与促释放化学试剂,建立了一种高效胞外分泌酶蛋白的策略,蛋白分泌效率高达90%,节省了传统纯酶催化的操作成本,为5-HTP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潜在的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基色氨 色氨羟化酶 可溶性表达 酶催化 胞外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基色氨酸及其代谢物的生物学功能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5
作者 韩如意 张茜 +1 位作者 谷旭 蒋显仁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976-4986,共11页
饲料禁用抗生素以来,寻找有效的养殖方案是当前畜禽生产中的重要任务之一。5-羟基色氨酸及其代谢物5-羟色胺和褪黑素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炎、抗氧化、改善睡眠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畜禽生产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适当补充5-羟... 饲料禁用抗生素以来,寻找有效的养殖方案是当前畜禽生产中的重要任务之一。5-羟基色氨酸及其代谢物5-羟色胺和褪黑素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炎、抗氧化、改善睡眠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畜禽生产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适当补充5-羟基色氨酸可以提高畜禽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健康,同时通过促进褪黑素合成,优化繁殖性能和昼夜节律,从而提升畜禽的整体健康。本文就5-羟基色氨酸及其代谢物的合成分泌和代谢机制、生物学功能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5-羟基色氨酸及其代谢物的深入开发应用和促进畜禽绿色健康养殖提供可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基色氨 代谢物 生物学功能 畜禽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供给硬脂酸对工蜂10-羟基-2-癸烯酸合成的影响
6
作者 胡希怡 王颖 +2 位作者 李馥霞 宋美英 胥保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46-1856,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硬脂酸对工蜂10-羟基-2-癸烯酸(10⁃HDA)合成的影响,为高品质蜂王浆的生产提供技术指导。选取群势相近的浙江浆蜂10群,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硬脂酸组,每个组5群。试验期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硬脂酸组在基础饲...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硬脂酸对工蜂10-羟基-2-癸烯酸(10⁃HDA)合成的影响,为高品质蜂王浆的生产提供技术指导。选取群势相近的浙江浆蜂10群,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硬脂酸组,每个组5群。试验期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硬脂酸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的硬脂酸。整个试验期为7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外源供给2%的硬脂酸显著降低了工蜂的总采食量和粉料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了第24天蜂群群势(P<0.05),但对各时间点(第12天、第24天和第36天)蜂群封盖子数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外源供给2%的硬脂酸显著提高了蜂王浆中10⁃HDA的含量(P<0.05),但对蜂王浆产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外源供给2%的硬脂酸显著增加了9和18日龄工蜂头部10⁃HDA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外源供给2%的硬脂酸显著提高了18日龄工蜂上颚腺中10⁃HDA合成相关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S)、细胞色素P4506AS8(CYP6AS8)、酰基辅酶A氧化酶1(ACOX1)、酰基辅酶A氧化酶3(ACOX3)、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电子转移黄素蛋白β肽(ETF⁃β)和蜂王浆主蛋白1(mrjp1)的表达(P<0.05),同时显著增加了18日龄工蜂血淋巴和9日龄工蜂中肠中三酰甘油的含量(P<0.05)。由此可见,外源供给硬脂酸有助于促进工蜂上颚腺对10⁃HDA的生物合成,提高蜂王浆中10⁃HD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蜂 上颚腺 10-羟基-2-癸烯 硬脂 蜂王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ESIPT“关-开”型Cys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
7
作者 韩秋敏 李登超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4-269,共6页
以2-氨基苯硫酚和4-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的2-(4-羟基苯基)苯并噻唑(4HBT)为荧光团,以丙烯酰氯为识别单元,设计并合成了一种ESIPT“关-开”型半胱氨酸(Cys)荧光探针4HBT-AC。通过~1H-NMR和^(13)C-NMR波谱对4HBT-AC进行了结构表征。吸收... 以2-氨基苯硫酚和4-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的2-(4-羟基苯基)苯并噻唑(4HBT)为荧光团,以丙烯酰氯为识别单元,设计并合成了一种ESIPT“关-开”型半胱氨酸(Cys)荧光探针4HBT-AC。通过~1H-NMR和^(13)C-NMR波谱对4HBT-AC进行了结构表征。吸收光谱实验结果表明,探针4HBT-AC溶液的最大吸收峰为302 nm,而加入Cys后,最大吸收峰变为318 nm;荧光光谱系列实验结果显示,在302 nm激发波长下,最大发射波长为380 nm,荧光强度增强约107倍;最适pH在7.0左右;响应时间为16 min;在0~60μmol/L范围内,荧光强度与Cys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1 1,检测限为0.12μmol/L;该探针对Cys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强。通过HPLC分析检测反应过程确定了4HBT-AC与Cys的响应机理。用测试纸和薄层硅胶板对探针响应Cys的荧光分析进行了初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IPT 荧光探针 半胱氨 2-(4-羟基苯基)苯并噻唑 丙烯酰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宗雪梅 林茜茜 +4 位作者 陈悦兰 王鑫铭 魏伟 严尚学 常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8-1224,共7页
目的探讨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KMO)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滑膜组织和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5例健康对照(HC)个体和25例确诊为RA患者的外周血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 目的探讨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KMO)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滑膜组织和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5例健康对照(HC)个体和25例确诊为RA患者的外周血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对RA组和HC组PBMC中KMO基因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RA患者PBMC中KMO基因表达水平与实验室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利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RA组和HC组滑膜组织及FLS中KMO的表达情况。结果(1)RA组PBMC中KMO基因和蛋白表达高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RA组PBMC中KMO基因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28评分、血沉、类风湿因子呈正相关(r_(s)=0.417,P=0.038;r=0.545,P=0.005;r_(s)=0.433,P=0.031),与C反应蛋白、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无相关性。(3)RA组滑膜组织中KMO表达高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组滑膜组织FLS中KMO表达高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RA患者PBMC、滑膜组织及FLS中KMO表达增加,且KMO基因表达水平与RA患者疾病活动性相关,提示KMO可能促进RA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犬尿氨-3-单加氧酶 犬尿氨 3-羟基犬尿氨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滑膜组织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8-二羟基黄酮对NMDA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作用
9
作者 朱敬 黄珂珂 郭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0-437,共8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7,8-二羟基黄酮(DHF)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的作用。方法选取6~8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3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0只、模型对照组36只、DHF治疗组3...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7,8-二羟基黄酮(DHF)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的作用。方法选取6~8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3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0只、模型对照组36只、DHF治疗组36只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对照组36只,以右眼为实验眼,分别接受玻璃体腔注射5μl 0.1 mmol/L磷酸盐缓冲液、10 mmol/L NMDA、10 mmol/L NMDA+100 mmol/L DHF、10 mmol/L NMDA+100 mmol/L BDNF。于造模后12 h、1 d、3 d、7 d、14 d、28 d,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并计数RGCs,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视盘周围细胞凋亡率。于给药后12 h、3 d、14 d、28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ase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正常对照组、DHF治疗组和BDNF对照组给药后不同时间点RGCs数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HF治疗组与BDNF对照组各时间点视盘周围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DHF治疗组给药后12 h、3 d和14 d TrkB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BDNF对照组给药后3、14和28 d TrkB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DHF治疗组和BDNF对照组给药后12 h和3 d 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HF治疗组给药后12 h bax和bcl-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DNF对照组给药后12 h和3 d bcl-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给药后14 d bax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HF玻璃体腔注射有效减轻了大鼠模型中NMDA诱导的RGCs损伤,其神经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TrkB表达和抑制相关凋亡因子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细胞凋亡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N-甲基-D-天冬氨 7 8-羟基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羟基白桦酸通过抑制髓源性抑制细胞对小鼠结肠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桃红 陈兰英 +6 位作者 崔亚茹 罗颖颖 刘鹏 段文彬 范泽萍 周子也 刘彭浩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6-1134,共9页
目的探讨23-羟基白桦酸(23-HBA)通过干预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抑制小鼠结肠癌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建立小鼠结肠癌CT-26皮下移植瘤模型,阳性对照组5-FU腹腔注射3 d(2次),实验组23-HBA尾静脉每日注射,连续给药18 d。末次给药... 目的探讨23-羟基白桦酸(23-HBA)通过干预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抑制小鼠结肠癌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建立小鼠结肠癌CT-26皮下移植瘤模型,阳性对照组5-FU腹腔注射3 d(2次),实验组23-HBA尾静脉每日注射,连续给药18 d。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体质量、移植瘤质量及体积、脏器指数、血常规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MDSCs、CD8^(+)T细胞比例,RT-qPCR法检测肿瘤组织MDSCs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相关细胞因子精氨酸酶1(Arg1)、一氧化氮合酶(iNOS),以及CD8^(+)T细胞杀伤功能相关细胞因子颗粒酶B(GZMB)、穿孔素1(PRF1)、干扰素-γ(IFN-γ)mRNA的表达。体外实验,CCK8法检测骨髓(BM)细胞、MDSCs细胞存活率,确定23-HBA的安全作用浓度;采用40 ng/mL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40 ng/mL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BM向MDSCs分化,同时加入不同浓度23-HBA(0、10.5、21、42μmoL/L)干预4 d,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细胞比例变化;BM体外诱导生成MDSCs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23-HBA低、中、高剂量组(10.5、21、42μmoL/L),干预24 h,RT-qPCR法检测MDSCs细胞Arg1、iNO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DSC细胞Arg1、iNOS蛋白表达。结果体内实验显示,与模型组比较,23-HBA干预后,小鼠移植瘤体积及质量均降低(P<0.05,P<0.01);肿瘤组织MDSCs细胞比例降低(P<0.05),CD8^(+)T细胞比例升高(P<0.05,P<0.01),Arg1 mRNA表达降低(P<0.05),GZMB、IFN-γmRNA表达升高(P<0.05,P<0.01)。体外实验显示,23-HBA剂量在10.5、21、42μmoL/L时,对BM、MDSCs细胞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23-HBA高剂量可抑制BM向MDSCs分化(P<0.01);23-HBA呈剂量依赖性减少MDSCs细胞Arg1、iNOS mRNA表达(P<0.05,P<0.01),下调Arg1、iNOS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23-HBA可通过干预MDSCs分化下调肿瘤内MDSCs细胞比例,减弱MDSCs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从而恢复CD8^(+)T细胞抗肿瘤活性,发挥抗结肠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羟基白桦 结肠癌 髓源性抑制细胞 分化 免疫抑制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王浆在贮藏过程中5-羟甲基糠醛、10-羟基-2-癸烯酸及精氨酸双糖苷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露露 董蕊 +1 位作者 范超 张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1-275,共5页
将10个蜂王浆样品贮藏在不同温度(室温、4、-20、-80℃)和时间(15、45、65、80 d)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10-羟基-2-癸烯酸(10-hydroxy-2-decanoic acid,10-HDA)和精氨酸双糖苷(... 将10个蜂王浆样品贮藏在不同温度(室温、4、-20、-80℃)和时间(15、45、65、80 d)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10-羟基-2-癸烯酸(10-hydroxy-2-decanoic acid,10-HDA)和精氨酸双糖苷(arginyl fructosyl glucose,AFG)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蜂王浆样品中10-HDA的含量稳定,不随贮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5-HMF和AFG的含量随贮藏温度升高及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5-HMF和AFG可作为衡量蜂王浆新鲜程度的指标性成分,而10-HDA不可以作为此标准。但10-HDA是蜂王浆中特有成分,其含量高低会直接影响蜂王浆的功效,故5-HMF、AFG与10-HDA三者结合对蜂王浆的品质进行评价会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王浆 5-羟甲基糠醛 10-羟基-2-癸烯 精氨双糖苷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超滤膜在5-羟基-L-色氨酸发酵产物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怡君 田俊波 +3 位作者 杨志彬 郝晋博 胡江林 吕志堂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3,共7页
为提高5-羟基-L-色氨酸(5-hydroxy-L-tryptophan,5-HTP)提取分离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选择陶瓷超滤膜应用于从发酵液中提取5-HTP的工艺,对陶瓷超滤膜的过滤条件进行优化.首先优选出适合的膜孔径为10 nm,进一步优化得到陶瓷超滤膜分... 为提高5-羟基-L-色氨酸(5-hydroxy-L-tryptophan,5-HTP)提取分离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选择陶瓷超滤膜应用于从发酵液中提取5-HTP的工艺,对陶瓷超滤膜的过滤条件进行优化.首先优选出适合的膜孔径为10 nm,进一步优化得到陶瓷超滤膜分离提取5-HTP的3个最优工艺参数:发酵液pH值3.5,跨膜压差0.75 MPa,料液过膜温度35℃.在此工艺条件下,5-HTP的透过率在92%以上,对游离蛋白质截留率达90%以上,满足进一步浓缩、结晶制备5-HTP的要求,达到了优化预期效果,为陶瓷超滤膜应用于从发酵液中工业化提取5-HTP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超滤膜 5-羟基-L-色氨 过滤条件 透过率 截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王浆中特有成分10-羟基-2-癸烯酸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燮 傅春艳 杨任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609-613,共5页
本文报道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王浆和蜂王浆制剂中的10-羟基-2-癸烯酸(10-HDA)的方法,用二氯甲烷从蜂王浆或蜂王浆制剂中萃取10-HDA,而后用HPLC则定,实验采用YWG-C_(18)柱,35%乙醇水溶液为流动相,己二酸为内标,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12... 本文报道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王浆和蜂王浆制剂中的10-羟基-2-癸烯酸(10-HDA)的方法,用二氯甲烷从蜂王浆或蜂王浆制剂中萃取10-HDA,而后用HPLC则定,实验采用YWG-C_(18)柱,35%乙醇水溶液为流动相,己二酸为内标,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12nm,加入法测回收率在95%以上。用此法测定了鲜蜂王浆和蜂王浆制剂中的10-HDA的含量。该法简单、快速,优于气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10-羟基-2-癸烯 蜂王浆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羟基癸烯酸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周期阻滞及迁移抑制的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臧延青 鞠雪莹 +3 位作者 翟雨晴 姚笛 朱磊 王长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82-195,共14页
10-羟基癸烯酸(10-hydroxy-2-decenoic acid,10-HDA)是蜂王浆中特有的活性成分,本实验以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毒性实验(cell counting kit-8,CCK-8)、Hoechst 33342/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染、流式细胞术及蛋白... 10-羟基癸烯酸(10-hydroxy-2-decenoic acid,10-HDA)是蜂王浆中特有的活性成分,本实验以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毒性实验(cell counting kit-8,CCK-8)、Hoechst 33342/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染、流式细胞术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析10-HDA预处理后HepG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结果发现,10-HDA对肝癌细胞系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对正常肝、肺、胃细胞(L-02、IMR-90、GES-1)无明显作用。同时,HepG2细胞经10-HDA处理后,Bcl-2表达水平下调、Bax表达水平上调,触发了线粒体凋亡途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从而导致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得到释放,Caspase-3被活化,最终线粒体依赖性凋亡。此外,10-HDA能够诱导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累积,激活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信号通路,促进P-Jun氨基末端激酶(jun N-terminal kinase,JNK)、P-P38表达,抑制P-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P-STAT3表达,进而调控细胞周期相关蛋白,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最后,10-HDA通过激活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信号通路,验证了其抑制迁移作用。综上所述,10-HDA通过累积ROS、激活MAPK和STAT3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羟基癸烯 肝癌细胞 细胞凋亡 周期阻滞 细胞迁移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羟化酶2理性设计提高大肠埃希菌5-羟基色氨酸产量
15
作者 李春辉 杨志彬 +4 位作者 崔金旺 郝晋博 田俊波 胡江林 吕志堂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0,共8页
色氨酸羟化酶(TPH)可催化色氨酸羟化为5-羟基色氨酸(5-HTP),是5-HTP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为了提高大肠埃希菌细胞工厂合成5-HTP的效率,通过酶的理性设计和定点突变技术构建了人色氨酸羟化酶2(TPH2)的系列突变体,并在高产L-色氨酸且... 色氨酸羟化酶(TPH)可催化色氨酸羟化为5-羟基色氨酸(5-HTP),是5-HTP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为了提高大肠埃希菌细胞工厂合成5-HTP的效率,通过酶的理性设计和定点突变技术构建了人色氨酸羟化酶2(TPH2)的系列突变体,并在高产L-色氨酸且含有TPH辅酶四氢生物蝶呤(BH_(4))合成与再生模块的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发现适当降低酶和色氨酸、酶和BH_(4)间结合的氢键数目有助于提高5-HTP产量;酶和底物色氨酸结合情况不变,辅酶BH_(4)与酶间氢键数目越多,5-HTP产量越低。5-HTP产量最高的细胞工厂是由突变酶V195A/V197I构建的,5-HTP产量较野生酶构建的细胞工厂产量提高54%,1 L补料摇床发酵48 h,5-HTP产量达16.17 g/L。理性设计是提高TPH2酶活,突破5-HTP合成限速步骤的有效途径,TPH2和底物色氨酸、辅酶BH_(4)间氢键连接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其催化活性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氨羟化酶2 理性设计 定点突变 5-羟基色氨 细胞工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14种α-羟基酸和羟基酸酯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丽媛 颜琳琦 +3 位作者 程巧鸳 戚绿叶 王容 黄柳倩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3-359,共7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同时测定化妆品中14种α-羟基酸和羟基酸酯含量的方法,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HPLC-MS/MS)确证结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0.05 mol/L的磷酸氢二铵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Wate...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同时测定化妆品中14种α-羟基酸和羟基酸酯含量的方法,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HPLC-MS/MS)确证结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0.05 mol/L的磷酸氢二铵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Waters T3-C_(18)(4.6×250 mm,5μm)色谱柱分离,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以214 nm为检测波长,外标法定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以0.1%甲酸水溶液和含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Waters T3-C_(18)(2.1×100 mm,1.8μm)色谱柱分离,电喷雾电离,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定性。14种化合物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4种基质样品,14种化合物平均加标回收率均在85%~115%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检出限为1~150μg/g,定量限为3~450μg/g。对7批含α-羟基酸和酯的样品进行液质确证,结果均为阳性。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化妆品中14种α-羟基酸及其酯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Α-羟基 甲酯 乙酯 丁酯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王浆及制剂中10-羟基-2-癸烯酸测定方法的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放 黄卫平 戴惠芳 《中国蜂业》 1999年第5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10-羟基-2-癸烯 蜂王浆制剂 测定方法 蜂王浆及其制剂 药物分析 色谱法 回归方程 外标法 光度法 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双参安神糖浆中10-羟基-2-癸烯酸的含量
18
作者 王宾豪 杨荣平 +1 位作者 张小梅 励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40-1542,共3页
关键词 双参安神糖浆 10-羟基-2-癸烯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提取蜂王浆中10-羟基-2-癸烯酸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其安 王娟 杨少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6-119,共4页
研究不同大孔吸附树脂对蜂王浆中10-羟基-2-癸烯酸的吸附性能,对吸附性能优良的树脂进行解吸性能比较,并对解吸剂进行筛选。结果表明:X-5树脂对10-羟基-2-癸烯酸的吸附及解吸性能最好,其饱和吸附量为9.7mg/g,最佳解吸剂为体积分数90%的... 研究不同大孔吸附树脂对蜂王浆中10-羟基-2-癸烯酸的吸附性能,对吸附性能优良的树脂进行解吸性能比较,并对解吸剂进行筛选。结果表明:X-5树脂对10-羟基-2-癸烯酸的吸附及解吸性能最好,其饱和吸附量为9.7mg/g,最佳解吸剂为体积分数90%的乙醇溶液,以90%乙醇溶液进行动态解吸,解吸率达91.7%。真空冷冻干燥获得白色粉末状10-羟基-2-癸烯酸,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纯度为8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王浆 10-羟基-2-癸烯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阶段溶氧控制及FeSO4添加对谷氨酸棒杆菌合成4-羟基异亮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静 芦楠 +4 位作者 朱福周 董解荣 王子申 陈宁 张成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共6页
优化4-羟基异亮氨酸发酵过程中溶氧水平及FeSO4添加量,以提高其发酵水平。结合菌株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HIL18及4-羟基异亮氨酸合成特点,首先考察不同溶氧水平及两阶段溶氧控制对4-羟基异亮氨酸发酵的影响。然后考察FeSO4添加对... 优化4-羟基异亮氨酸发酵过程中溶氧水平及FeSO4添加量,以提高其发酵水平。结合菌株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HIL18及4-羟基异亮氨酸合成特点,首先考察不同溶氧水平及两阶段溶氧控制对4-羟基异亮氨酸发酵的影响。然后考察FeSO4添加对其发酵的作用。20%溶氧有利于4-羟基异亮氨酸的合成。利用两阶段溶氧控制工艺(0~20h、20%溶氧;20~64h、30%溶氧)经64h发酵,4-羟基异亮氨酸产量达到38.7g/L,较未使用该工艺提高11.2%。采用两阶段FeSO4添加策略(初始浓度为65μmol/L、20h添加30μmol/L),4-羟基异亮氨酸的产量达到43.4g/L。采用优化后的工艺使得4-羟基异亮氨酸产量较优化前提高27.3%。获得了4-羟基异亮氨酸发酵过程中两阶段溶氧控制及FeSO4添加工艺。该结果为4-羟基异亮氨酸的高效发酵合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基异亮氨 谷氨棒杆菌 溶氧 异亮氨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