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二羟基硼苯丙氨酸(BPA)及其多羟基衍生物BPA(OH)_n(n=1,2,4)的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保国 张明瑜 +2 位作者 赵媛媛 张坚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07-1310,共4页
使用密度泛函方法对硼中子捕获疗法药物4-二羟基硼苯丙氨酸(BPA)及其多羟基衍生物BPA(OH)和BPA(OH)2,BPA(OH)4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探讨了BPA药物作用的可能机制及其羟基衍生物具有良好水溶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BPA的HOMO主... 使用密度泛函方法对硼中子捕获疗法药物4-二羟基硼苯丙氨酸(BPA)及其多羟基衍生物BPA(OH)和BPA(OH)2,BPA(OH)4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探讨了BPA药物作用的可能机制及其羟基衍生物具有良好水溶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BPA的HOMO主要分布在苯环上,而BPA(OH),BPA(OH)2和BPA(OH)4的HOMO主要位于多羟基基团与BPA母体的结合部位的C,N和O原子附近,羟基衍生物的这种HOMO轨道特性、结构中极性基团数量的增多及分子极性的增大等可能是它们具有良好水溶性的主要因素.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二羟基硼苯丙氨酸(BPA) 羟基衍生物 硼中子捕获疗法 电子结构 DFT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多溴联苯醚及其羟基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敏洁 金芬 +5 位作者 王丽 刘玥 杨丽华 王静 邵华 金茂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74-380,共7页
近年来,由于多溴联苯醚及其羟基衍生物具有毒性和污染持久性,它们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食品中多溴联苯醚及其羟基衍生物为重点,对多溴联苯醚及其羟基衍生物的性质、主要来源、毒性、以及在食品中的污染水平和分析方法等进行了评... 近年来,由于多溴联苯醚及其羟基衍生物具有毒性和污染持久性,它们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食品中多溴联苯醚及其羟基衍生物为重点,对多溴联苯醚及其羟基衍生物的性质、主要来源、毒性、以及在食品中的污染水平和分析方法等进行了评述,为我国开展食品领域内多溴联苯醚及其羟基衍生物的限量制定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及其羟基衍生物 食品 污染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向千里光次碱C-9羟基衍生物的合成
3
作者 吴晓军 卢大炎 屠治本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千里光次碱 羟基衍生物 吡咯啶类 生物 猪屎豆碱 中国科学院 植物研究所 羰基二咪唑 生物毒性 氮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N、S羟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朱苗 王鉴 +3 位作者 唐海燕 孙苒荻 徐红彬 张懿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0-807,共8页
合成了1,2-[N,N-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基]乙醇(NSO1)和2-[2-苯并噻唑基]硫代乙醇(NSO2)2种添加剂,并采用FT-IR、ESI-MS和元素分析手段表征了其结构。考察了NSO1和NSO2的热稳定性及其在菜籽油(RO)中的油溶性。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研究... 合成了1,2-[N,N-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基]乙醇(NSO1)和2-[2-苯并噻唑基]硫代乙醇(NSO2)2种添加剂,并采用FT-IR、ESI-MS和元素分析手段表征了其结构。考察了NSO1和NSO2的热稳定性及其在菜籽油(RO)中的油溶性。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2种添加剂在菜籽油中的减摩、抗磨以及极压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观察和分析了钢球磨斑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结果表明,NSO2的热稳定性优于NSO1,其摩擦学性能也明显优于NSO1。NSO2优异的摩擦学特性主要得益于其分子中含有杂环结构,在边界润滑中,能够起到极压、抗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N、S羟基衍生物 合成 减摩 极压 抗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7-′(亚甲胺基)-二-8-羟基喹啉及其衍生物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志锋 朱元成 +2 位作者 李三相 袁焜 康敬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62-1366,共5页
在B3LYP/6-31G(d)水平上对5,7′-(亚甲胺基)-二-8-羟基喹啉及其5种衍生物进行了几何构型全优化,探讨了喹啉不同位H被吸电子基团CN及羟基O被S原子取代对分子电离势(IP)、电子亲和势(EA)、电荷转移、前线轨道能量和电子光谱等性质的影响.... 在B3LYP/6-31G(d)水平上对5,7′-(亚甲胺基)-二-8-羟基喹啉及其5种衍生物进行了几何构型全优化,探讨了喹啉不同位H被吸电子基团CN及羟基O被S原子取代对分子电离势(IP)、电子亲和势(EA)、电荷转移、前线轨道能量和电子光谱等性质的影响.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了分子在气相及液相的吸收光谱,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符合.取代基对5,7′-(亚甲胺基)-二-8-羟基喹啉锌分子的性质有较大影响.电子亲和势计算表明,该类化合物的电子亲和势较大,都是较好的电子传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衍生物 前线轨道 电子光谱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苯基-8-羟基喹啉)锌及其衍生物的电子光谱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志锋 吕玲玲 +1 位作者 袁焜 康敬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9-663,共5页
采用从头算(ab initio)和密度泛函理论(DFT B3LYP)方法。对二(2-苯基-8-羟基喹啉)锌(Zn(qPh)2)及其衍生物的基态结构进行优化,同时用ab initio HF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法在6-31G基组上优化其最低激发单重态几何结构,用含时密度泛函理... 采用从头算(ab initio)和密度泛函理论(DFT B3LYP)方法。对二(2-苯基-8-羟基喹啉)锌(Zn(qPh)2)及其衍生物的基态结构进行优化,同时用ab initio HF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法在6-31G基组上优化其最低激发单重态几何结构,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B3LYP)及6-31G基组计算吸收和发射光谱。计算表明,该类物质电子在基态与激发态间的跃迁,主要是电子云分布由定域化向离域化的转变。吸收及发射光谱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符合。该类化合物的电子亲和能较大,都是优良的电子传输材料,改变中心金属原子对配合物光谱性质影响不大。而羟基氧被硫原子取代后,化合物的吸收光谱产生明显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锌衍生物 电子光谱 激发态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氯-7-羟基黄酮衍生物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张予阳 孙文静 +4 位作者 张毓芬 武振卿 侯桂英 龚翔 田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0-231,共2页
关键词 羟基黄酮衍生物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羟基香豆素衍生物的荧光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丁国华 荆淑萍 田禾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1-553,共3页
3-Acetyl-4-hydroxyl coumarin was synthesized by acetylation and acyl chlorination of salicylic acid followed by the cyclocondensation of acetacetic ester. Its condensation with each of three (aldehydes), N,N-dimethy... 3-Acetyl-4-hydroxyl coumarin was synthesized by acetylation and acyl chlorination of salicylic acid followed by the cyclocondensation of acetacetic ester. Its condensation with each of three (aldehydes), N,N-dimethy-4-aminobenzaldehyde, N,N-di(4-methyphenyl)-4-aminobenzaldehyde and (N,N-)diphenyl-4-aminobenzaldehyde affords three 4-hydroxyl coumarin derivatives, i.e., 3\[(para-(dimethyamino))-cinnhyl\]-4-(hydroxyl) coumarin\1\], 3{\[para-di(4-methyphenyl)amino\]-cinnhyl}-4-(hydroxyl) coumarin\2\], and (3\[(para-)diphenylamino)-cinnhyl\]-4-hydroxyl coumarin\3\]. The three derivatives have high extinction (coefficients) in UV-vis absorption, which were 5.25×104 L/(mol·cm), 3.39×104 L/(mol·cm), and 3.24×104 L/(mol·cm), respectively, and intensive luminescence in both the THF solution and solid state. Derivatives TM1 and TM2 emit intensive orange red luminescence with the same absorption peak at (500 nm) and the identical small Stoke shift of 85 nm in the emission spectra in THF. The photoluminescence peaks of the three derivatives in solid state are at 705, 643, and 660 nm, (respectively). Derivative TM3 displays intensive red luminescence with the peak at 486 nm and a large Stoke shift of 152 nm in the emission spectrum in THF, which makes it a novel red luminescent material that may be used in OL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羟基香豆素衍生物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4-羟基香豆素衍生物的微波合成及其光谱性质 被引量:3
9
作者 董社英 李靖 黄廷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16-1521,共6页
以4-羟基香豆素(a)为原料微波辐射合成了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和荧光性能的3,3′,3″,3′″-亚乙四基-4-羟基香豆素(b)、3,3′-苯亚甲基-双-4-羟基香豆素(c)和4-羟基香豆素-1,4-萘醌(d)系列4-羟基香豆素衍生物, 采用元素分析、红... 以4-羟基香豆素(a)为原料微波辐射合成了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和荧光性能的3,3′,3″,3′″-亚乙四基-4-羟基香豆素(b)、3,3′-苯亚甲基-双-4-羟基香豆素(c)和4-羟基香豆素-1,4-萘醌(d)系列4-羟基香豆素衍生物, 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表征了产物的结构, 并对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 探索了化合物的微观结构与其光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具有“近平面”、大π共轭和对称型结构的化合物b具有较大的摩尔吸光系数及强荧光特性, 且浓度在0.50-1.50×10^-4 mol/L范围时, 其荧光强度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呈线性增加; 在pH=1.81-6.09时, 荧光强度随pH降低而减弱, 在pH 8.36~11.98时, 荧光强度随pH升高而减弱. 此外, 牛血清白蛋白(BSA)及脱氧核糖核酸(DNA)可与该化合物发生相互作用, 进而敏化增强该分子的内源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基香豆素衍生物 微波辐射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肉桂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杜传荣 陈丹丹 +1 位作者 樊希望 林翠梧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14-1021,1026,共9页
以咖啡酸、间羟基肉桂酸为母体,分别与止血芳酸反应,设计合成两种羟基肉桂酸衍生物(E)-4-{[1'-(3″,4″-二羟基苯基)丙烯酰氨基]甲基}苯甲酸(Ⅰ)、(E)-4-{[1'-(3″-羟基苯基)丙烯酰氨基]甲基}苯甲酸(Ⅱ),并用MS、IR、1HNMR、13C... 以咖啡酸、间羟基肉桂酸为母体,分别与止血芳酸反应,设计合成两种羟基肉桂酸衍生物(E)-4-{[1'-(3″,4″-二羟基苯基)丙烯酰氨基]甲基}苯甲酸(Ⅰ)、(E)-4-{[1'-(3″-羟基苯基)丙烯酰氨基]甲基}苯甲酸(Ⅱ),并用MS、IR、1HNMR、13CNMR进行结构表征。采用荧光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其在体外生理条件下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衍生物Ⅰ和Ⅱ都可以使HSA的内源荧光发生静态猝灭,相互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且对HSA的构象产生一定影响。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衍生物Ⅰ、Ⅱ与HSA结合在亚结构域ⅡA(即site I)中,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同时还存在着疏水作用,且衍生物距色氨酸残基(Trp214)很近,很好地解释了衍生物有效猝灭HSA内源荧光的实验现象。分子对接与实验获得了一致性的结果,二者相互佐证,提高了实验结果推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肉桂酸衍生物 人血清白蛋白(HSA) 荧光光谱法 分子对接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羟基环孢菌素A衍生物[γHyMeLeu4]CyA生产菌的接合转移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静 戴梦 +4 位作者 章丽 赵颖 郑桂珍 张佳 王富强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4期44-46,共3页
将染色体整合型糖多孢红霉菌表达载体pZMW-tsr转入大肠杆菌ET12567(pUZ8002);以其作为供体,采用接合转移的方法将硫链丝菌素抗性基因tsr转入4-羟基环孢菌素A衍生物[γHyMeLeu4]CyA生产菌野野村菌CYA4OH。PCR结果表明,tsr基因已经整合到C... 将染色体整合型糖多孢红霉菌表达载体pZMW-tsr转入大肠杆菌ET12567(pUZ8002);以其作为供体,采用接合转移的方法将硫链丝菌素抗性基因tsr转入4-羟基环孢菌素A衍生物[γHyMeLeu4]CyA生产菌野野村菌CYA4OH。PCR结果表明,tsr基因已经整合到CYA4OH基因组上。研究表明pZMW载体能够在稀有放线菌野野村菌中有效表达外源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合转移 4-羟基环孢菌素A衍生物[γHyMeLeu4]CyA 野野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衍生物除草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明月 刘策 +2 位作者 杨鹏 张利辉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6-80,共5页
为了寻找新的除草活性化合物,利用茎叶处理、叶绿体光密度测定及相对电导率测定等方法对天然产物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及其3个衍生物进行了除草活性研究。结果表明: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酰肼、4-乙酰氧基-3-... 为了寻找新的除草活性化合物,利用茎叶处理、叶绿体光密度测定及相对电导率测定等方法对天然产物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及其3个衍生物进行了除草活性研究。结果表明: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酰肼、4-乙酰氧基-3-甲氧基肉桂酸和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在光照条件下对马唐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4.31,1.97,4.26和0.67mg/mL;黑暗条件下分别为2.65,0.83,2.54和0.36mg/mL;4-乙酰氧基-3-甲氧基肉桂酸对马唐叶绿体光密度的影响呈上升趋势;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酰肼、4-乙酰氧基-3-甲氧基肉桂酸和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处理后,马唐的相对电导率分别增加了19.24%,11.96%和18.33%。可见这3个衍生物的除草活性均高于母体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衍生物 作用机制 天然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硼酸基苯甲醛-7-(8-羟基-5-磺酸基)喹啉腙衍生物的合成及对Pb^(2+)的识别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敏 张丽娜 吴芳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9-924,共6页
合成了2',3'和4'-硼酸基苯甲醛-7-(8-羟基-5-磺酸基)喹啉腙衍生物(化合物1~3),研究了硼酸基团取代位置对主体分子识别金属离子客体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同主体分子与Pb2+结合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pH=7.0的KH2PO4-NaO... 合成了2',3'和4'-硼酸基苯甲醛-7-(8-羟基-5-磺酸基)喹啉腙衍生物(化合物1~3),研究了硼酸基团取代位置对主体分子识别金属离子客体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同主体分子与Pb2+结合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pH=7.0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3种腙衍生物对Pb2+均具有选择性识别作用,主客体分子间形成1∶1型的发光配合物.其中邻位取代的化合物1与Pb2+的结合能力比化合物2和3强,配合物1-Pb2+的最大发射波长为477 nm,稳定常数为1.1#103L/mol.其它金属离子如Cu2+,Mn2+,Mg2+,Fe2+,Ca2+,Co2+,Ni2+,Hg2+,Cd2+和Ag+等对主体分子荧光光谱的影响较小.同时,荧光强度的变化值与Pb2+浓度在0.36~10μ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6(n=16),检出限为0.23μmol/L.将此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Pb2+的测定,回收率为92%~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基苯甲醛-7-(8-羟基-5-磺酸基)喹啉腙衍生物 PB2+ 荧光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卟啉衍生物的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研究
14
作者 马丽 黄锦汪 +3 位作者 姚骏骅 罗海英 范丽芬 计亮年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3-25,共3页
研究了3种单羟基卟啉的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对其可能的裂解途径进行了归纳;结果表明,仅仅在苯环上无取代基的卟啉HPTPP中才能观察到失去活性的羟基或羟苯基的裂解碎片,苯环具有拉电子取代基的卟啉比具有推电子取代基的卟啉更容易裂解;... 研究了3种单羟基卟啉的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对其可能的裂解途径进行了归纳;结果表明,仅仅在苯环上无取代基的卟啉HPTPP中才能观察到失去活性的羟基或羟苯基的裂解碎片,苯环具有拉电子取代基的卟啉比具有推电子取代基的卟啉更容易裂解;由此可见,苯环上取代基性质对羟基卟啉的裂解方式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卟啉衍生物 多级串联质谱 电喷雾离子化 羟基活性 裂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烟炱中水溶性多羟基富勒烯衍生物的简便合成与质谱表征
15
作者 刘子阳 任小元 +3 位作者 孙学青 郑奎玲 车宇梁 杨华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B10期27-29,共3页
直接从放电烟炱中合成了水溶性多羟基富勒烯衍生物,并进行了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该合成方法不必进行富勒烯的提取和分离,避免了相转移催化剂及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所得到的C60(OH)n和C70(OH)n羟基数目可... 直接从放电烟炱中合成了水溶性多羟基富勒烯衍生物,并进行了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该合成方法不必进行富勒烯的提取和分离,避免了相转移催化剂及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所得到的C60(OH)n和C70(OH)n羟基数目可达到15个以上,混合物产率约为1.2%。该法可推广到多羟基金属富勒烯衍生物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烟炱 水溶性多羟基富勒烯衍生物 简便合成 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桥联的8-羟基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抗氧化活性及促进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增殖的研究
16
作者 张培全 曾和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4-78,共5页
设计合成了2-乙烯基取代的8-羟基喹啉衍生物(6),用IR,UV-Vis,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利用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法和噻唑蓝比色(MTT)法分别测定了目标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及调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增殖的作用.结果表明,... 设计合成了2-乙烯基取代的8-羟基喹啉衍生物(6),用IR,UV-Vis,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利用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法和噻唑蓝比色(MTT)法分别测定了目标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及调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增殖的作用.结果表明,目标产物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随着产物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活性先增强后减弱;在低浓度时对鼠骨髓间质干细胞有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化合物6抗氧化活性的提高与其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衍生物 抗氧化活性 骨髓间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异吲哚酮类衍生物与HIV-1整合酶的分子模拟研究
17
作者 杜文义 胡建平 +3 位作者 左柯 刘嵬 梁立 代田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1-559,共9页
为了研究羟基异吲哚酮类衍生物与HIV-1整合酶识别的机制以及构象变化,采用Auto Dock对58个羟基异吲哚酮类衍生物与整合酶进行了分子对接,并对抑制HIV-1整合酶活性较好的两个化合物所形成的复合物模型分别进行了16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为了研究羟基异吲哚酮类衍生物与HIV-1整合酶识别的机制以及构象变化,采用Auto Dock对58个羟基异吲哚酮类衍生物与整合酶进行了分子对接,并对抑制HIV-1整合酶活性较好的两个化合物所形成的复合物模型分别进行了16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基于对接复合物模型分析给出了化合物与整合酶结合的主要作用力,通过分析氢键以及构象的变化,发现氨基酸残基N155与D64之间的氢键是维持整合酶催化活性所必需的DDE基序结构稳定的关键。另外,氨基酸残基Y143所在的loop区与羟基异吲哚酮类衍生物之间的疏水作用力在受体-配体识别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异吲哚酮类衍生物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HIV-1整合酶 构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肉桂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构效关系 被引量:9
18
作者 单旺 陈永生 +2 位作者 梁晓为 汪勇 晏日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87-291,332,共6页
以羟基苯甲醛衍生物和丙二酸为原料,吡啶为溶剂,六水哌嗪为催化剂,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五种羟基肉桂酸。采用熔点分析法、核磁共振氢谱法(_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_1H NMR)、红外光谱法(IR)、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产... 以羟基苯甲醛衍生物和丙二酸为原料,吡啶为溶剂,六水哌嗪为催化剂,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五种羟基肉桂酸。采用熔点分析法、核磁共振氢谱法(_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_1H NMR)、红外光谱法(IR)、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产物的结构和纯度进行鉴定,结合对Fe^(3+)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等体外抗氧化方法进行抗氧化活性实验,并与羟基苯甲醛衍生物、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和肉桂酸的抗氧化能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分别得到目标产物——3,4-二羟基肉桂酸、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4-羟基肉桂酸、3-羟基肉桂酸,纯度分别为92.45%、93.14%、99.55%、96.54%、93.50%;3,4-二羟基肉桂酸、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对Fe^(3+)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较强,均高于BHT,且对DPPH自由基的IC_(50)值(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1.50±0.02)、(16.57±0.04)、(33.04±0.03)μg/m L;酚羟基是羟基肉桂酸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中心,具有邻苯二酚结构或者羟基邻位存在给电子基团的衍生物,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4'位羟基取代衍生物比3'位羟基取代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强;苯环上的α,β-不饱和酸共轭结构可以提高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苯甲醛衍生物 合成 羟基肉桂酸衍生物 抗氧化活性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8-羟基喹啉衍生物及其金属锌配合物的制备与荧光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会丽 潘宁 +2 位作者 李奇 王晓 徐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4-59,共6页
报道了两种新型8-羟基喹啉衍生物N1,N4-双(5-亚甲基-8-羟基喹啉)-1,4-二胺基苯(A)和4-[4′-(5-甲胺基-8-羟基喹啉)]苄基-N-(5-亚甲基-8-羟基喹啉)苯胺(B)以及它们的金属锌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和荧光性能.产物经红外光谱(IR)、紫外光... 报道了两种新型8-羟基喹啉衍生物N1,N4-双(5-亚甲基-8-羟基喹啉)-1,4-二胺基苯(A)和4-[4′-(5-甲胺基-8-羟基喹啉)]苄基-N-(5-亚甲基-8-羟基喹啉)苯胺(B)以及它们的金属锌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和荧光性能.产物经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氢谱(1HNMR)、元素分析表征,其结构与目标物结构相吻合.荧光测定结果表明,与8-羟基喹啉比较,两种8-羟基喹啉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的荧光吸收均发生了明显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衍生物 金属配合物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8羟基喹啉铝衍生物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汝兮 杨占坤 +2 位作者 杨刚 卢志云 谢明贵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97-799,共3页
本文设计合成了五种可溶性8 羟基喹啉合铝的衍生物,结构经红外、核磁共振及元素分析表征,并对它们的光致发光以及分子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8-羟基喹啉合铝衍生物 光致发光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合成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