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基茜草素对GPR35受体激动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侯滔 丁辉 +5 位作者 史丽颖 何牮 王纪霞 魏来 张秀莉 梁鑫淼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7期1414-1418,共5页
目的:羟基茜草素为茜草的代表性成分,研究其作用的分子靶标对阐明茜草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HT-29细胞培养,以其高表达的GPR35受体为靶标,通过无标记细胞靶点药理学技术检测羟基茜草素对GPR35受体的激动... 目的:羟基茜草素为茜草的代表性成分,研究其作用的分子靶标对阐明茜草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HT-29细胞培养,以其高表达的GPR35受体为靶标,通过无标记细胞靶点药理学技术检测羟基茜草素对GPR35受体的激动活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羟基茜草素在HT-29细胞上能够引起DMR响应,且响应曲线类型与GPR35受体激动剂敏喘宁一致,其EC50值为6.142±0.189μmol·L-1。此外,在HT-29细胞上,羟基茜草素对GPR35受体激动剂敏喘宁有脱敏作用,GPR35受体拮抗剂ML145对羟基茜草素有拮抗作用。结论:由此可以推断羟基茜草素为GPR35受体的激动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茜草素 GPR35 激动剂 无标记细胞分析 靶点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茜草素络合染料对羊毛的染色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齐迪 丁洪 王祥荣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27,共5页
以铁离子络合羟基茜草素制备的络合染料(P-Fe)为研究对象,采用碱溶解和分散研磨两种方法对羊毛纤维进行染色。通过测试染色羊毛的K/S值和色牢度,研究P-Fe络合染料对羊毛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碱溶解和分散研磨染色法的最佳工艺均为... 以铁离子络合羟基茜草素制备的络合染料(P-Fe)为研究对象,采用碱溶解和分散研磨两种方法对羊毛纤维进行染色。通过测试染色羊毛的K/S值和色牢度,研究P-Fe络合染料对羊毛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碱溶解和分散研磨染色法的最佳工艺均为染浴pH为4,染色温度100℃,时间60 min。两种方法染得羊毛纤维的耐日晒色牢度达到3级,耐汗渍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分散研磨染色法所得纱线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2%和75%,体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 络合染料 羟基茜草素 铁离子 羊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PK/ACC/CPT1A信号通路探讨羟基茜草素对AML-12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
3
作者 侯渌茗 李莹 +3 位作者 许嘉鸿 李正鑫 马函琳 陈逸云 《中成药》 2025年第9期3096-3101,共6页
目的探讨羟基茜草素(Pur)对AML-12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方法通过棕榈酸+油酸(PO,0.5+0.25 mmol/L)或棕榈酸(PA,0.5 mmol/L)诱导AML-12细胞,建立体外细胞脂质沉积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Pur 20、40、80μmol/L组。CCK8法测定... 目的探讨羟基茜草素(Pur)对AML-12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方法通过棕榈酸+油酸(PO,0.5+0.25 mmol/L)或棕榈酸(PA,0.5 mmol/L)诱导AML-12细胞,建立体外细胞脂质沉积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Pur 20、40、80μmol/L组。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生化试剂盒检测细胞甘油三酯(TG)水平;尼罗红染色检测细胞脂滴沉积情况;RT-qPCR法检测细胞内相关脂质代谢基因SREBP1c、FASN、CD36、ACACα、PPAR-γ、SCD 1,炎症基因IL-1β、IL-6、TNF-α、CCL5、CXCL 10及AMPK/ACC/CPT1A通路相关基因AMPKα1、AMPKα2、ACC、CPT1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AMPKα、AMPKα、p-ACC、ACC、CPT1A蛋白表达。结果0~100μmol/L Pur对AML-12细胞活力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ML-12细胞尼罗红染色半定量和TG水平升高(P<0.01);SREBP1c、FASN、CD36、ACACα、PPAR-γ、SCD1、IL-1β、IL-6、TNF-α、CCL5、CXCL 10 mRNA表达升高(P<0.01),AMPKα1、AMPKα2、ACC、CPT1A mRNA表达降低(P<0.01);p-AMPK/AMPK、p-ACC/ACC比值及CPT1A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Pur 40、80μmol/L组细胞尼罗红染色半定量和TG水平降低(P<0.01);SREBP1c、FASN、CD36、ACACα、PPAR-γ、SCD1、IL-1β、IL-6、TNF-α、CCL5、CXCL 10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AMPKα1、AMPKα2、ACC、CPT1A mRNA表达升高(P<0.05,P<0.01);p-AMPK/AMPK、p-ACC/ACC比值及CPT1A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Pur对AML-12细胞脂质沉积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调控AMPK/ACC/CPT1A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茜草素 AML-12细胞 棕榈酸 油酸 脂质沉积 脂代谢 炎症 AMPK/ACC/CPT1A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茜草定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527-2529,共3页
目的改进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茜草含有量测定方法。方法将《中国药典》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的"…放置过夜,超声处理…"改为"…超声处理…","…精密加入甲醇-25%盐酸(4∶1)20 mL…转移至25 mL量瓶中…"... 目的改进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茜草含有量测定方法。方法将《中国药典》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的"…放置过夜,超声处理…"改为"…超声处理…","…精密加入甲醇-25%盐酸(4∶1)20 mL…转移至25 mL量瓶中…"改为"…精密加入甲醇-25%盐酸(4∶1)20 mL,70℃加热回流30 min,取出,立即冷却,精密加入三乙胺3 mL,立即盖上瓶盖,匀速振摇,静置30 min,转移至25 mL量瓶中…"。HPLC法测定10个来源茜草中羟基茜草素、大叶茜草素含有量及其总量。结果在本实验建立的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下,不同样品中羟基茜草素、大叶茜草素含有量及其总量均高于《中国药典》方法。结论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茜草含有量测定方法中的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建议应对一次提取方法、滤液收集装置、二次化学反应条件、加三乙胺后的混匀时间、反应液转移至量瓶是否需要冲洗等内容进行修订,并将羟基茜草素、大叶茜草素的总含有量作为检测指标,以使相关标准更准确、可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5年版《中国药典》 羟基茜草素 大叶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