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甲酸类光催化降解和羟基自由基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彭义 余刚 蒋展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研究了13种苯甲酸类化合物在固定膜平板反应器中的光催化降解,探讨了光降解速率与化合物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QSAR),同时分析了苯甲酸类化合物和羟基自由基反应的速率常数与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Hammett常数(σ)和摩尔对数溶解度(... 研究了13种苯甲酸类化合物在固定膜平板反应器中的光催化降解,探讨了光降解速率与化合物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QSAR),同时分析了苯甲酸类化合物和羟基自由基反应的速率常数与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Hammett常数(σ)和摩尔对数溶解度(lgs)是影响本甲酸类光降解速率lgK的重要因素,其定量关系式为:lgK=-0.309σ+0.125lgS-2.612,苯甲酸类与羟基自由基反应的定量关系式为lgKOH=-0.414σ+9.816,证实了羟基自由基在本甲酸类光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降解 羟基自由基反应 苯甲酸类 Q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自由基反应常数定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范德玲 刘济宁 +2 位作者 王蕾 周林军 石利利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24-1931,共8页
羟基自由基(·OH)反应常数对于表征有机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持久性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QSAR模型构建与验证的导则,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对覆盖了不同种类的722个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遗传算法筛选最优结构描述... 羟基自由基(·OH)反应常数对于表征有机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持久性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QSAR模型构建与验证的导则,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对覆盖了不同种类的722个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遗传算法筛选最优结构描述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构建化学品羟基自由基反应常数预测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和标准误差分别为0.819和0.508,基于leverage法评价模型的应用域,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健性、预测性和拟合能力.美国环保局EPI Suite中AOPWIN模块羟基自由基反应常数预测模型没有给出明确的应用域,利用所建模型与美国EPI Suite对化学物质进行比较,其中,有85个化学物质预测优于EPI Suite软件.通过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预测技术可弥补羟基自由基反应常数测试数据的缺失,减少测试费用和评估数据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品 羟基自由基反应常数 定量结构-性质/活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有机化学品与羟基自由基反应速率常数的QSAR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徐童 陈景文 +1 位作者 李超 李雪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3-709,共7页
气相中有机化学品与羟基自由基(!OH)反应速率常数(k_(OH))是评价化学品大气持久性的重要参数.而化学品种类繁多,现有的k_(OH)实验数据不能满足其生态风险评估的需求.因此,需要建立一种能够快速预测有机化学品k_(OH)的方法,填补现有数据... 气相中有机化学品与羟基自由基(!OH)反应速率常数(k_(OH))是评价化学品大气持久性的重要参数.而化学品种类繁多,现有的k_(OH)实验数据不能满足其生态风险评估的需求.因此,需要建立一种能够快速预测有机化学品k_(OH)的方法,填补现有数据的缺失.本研究搜集整理了917种有机化合物的k_(OH)实验值,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法(MLR)和支持向量机法(SVM)分别构建了用于预测多种类化合物lgk_(OH)的线性和非线性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基于MLR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经校正的相关系数的平方R_(adj.tr)~2=0.862、均方根误差RMSE_(tr)=0.455)、稳健性(交叉验证系数Q_(LOO)~2=0.856)和预测能力(外部验证系数Q_(ext)~2=0.850).基于SVM的预测模型也具有良好的拟合度(R_(adj.tr)~2=0.915,RMSE_(tr)=0.358)和预测能力(Q_(ext)~2=0.860).机理分析表明,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E_(HOMO))、卤素原子在分子中所占的百分比(X%)和分子中具有=CH—结构的数目(NdsCH)是最重要的3个描述符,解释了数据集78.3%的方差.采用Williams法表征模型的应用域.所建立的模型可用于预测烷烃、烯烃、炔烃、芳香族化合物、醇类、酮类、醚类、醛类、酸类、酯类、卤代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室温下的k_(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品 羟基自由基反应速率常数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农作物VOCs排放特征及其大气反应活性
4
作者 乔丽丽 贾艳琪 +1 位作者 Kajii Yoshizumi 李玲玉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63-4172,共10页
为了解农作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特征及其大气反应活性,选取典型农作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花生(Arachis hypogaea),应用动态封闭式采样法、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TD-GC-MS)技术对... 为了解农作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特征及其大气反应活性,选取典型农作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花生(Arachis hypogaea),应用动态封闭式采样法、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TD-GC-MS)技术对其VOCs排放进行野外观测和定量分析,研究4种农作物的VOCs排放速率和化学组成特征,计算它们的羟基自由基消耗速率(L_(OH))和臭氧生成潜势(OFP).结果表明,4种农作物总VOCs排放速率排序为花生((43.27±18.8)μg/(g·h))>小麦((21.63±8.24)μg/(g·h))>大豆((2.97±0.67)μg/(g·h))>玉米((0.36±0.15)μg/(g·h)),各农作物的主要排放贡献组分包括异戊二烯、正庚烷、环戊烷、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等;各农作物排放的VOCs中检出的化合物种类及其排放组成不同,其中小麦主要排放烷烃和芳香烃,玉米主要排放单萜烯,大豆主要排放烷烃,花生主要排放异戊二烯,仅在大豆排放的VOCs中检测到烯烃.不同农作物排放VOCs的L_(OH)和OFP的排序均为花生>小麦>大豆>玉米,异戊二烯、柠檬烯、反式-β-罗勒烯、β-石竹烯和环戊烷是4种农作物排放的关键VOCs活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速率 羟基自由基反应 臭氧生成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