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一 刘京 +7 位作者 孙巍 赵静岩 张敏 邓祎婕 谷博 杨玉莹 王仁俊 刘海峰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110,共7页
采用生化检测、HE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血清生化、氧化应激和肾脏病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HR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HSYA可调... 采用生化检测、HE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血清生化、氧化应激和肾脏病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HR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HSYA可调节SHR的血清REN、AngⅡ、ALD、ACE、TNF-α和IL-6含量,提高肾组织中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上调HMGCS2蛋白表达,改善肾脏病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色素a 自发性高血压 肾损伤 HMGCS2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栾智华 刘军艳 +4 位作者 魏砚明 王永辉 杜俊民 赵乐 刘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49-1958,共10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治疗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的作用靶点及机制。利用网络药理学相关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PharmMapper、GeneCards、OMIM、TTD筛选HSYA和P...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治疗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的作用靶点及机制。利用网络药理学相关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PharmMapper、GeneCards、OMIM、TTD筛选HSYA和PF的作用靶点,取两者交集得到共同靶点,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以探究HSYA治疗PF可能的分子机制。采用博来霉素建立肺纤维化小鼠模型,通过HE、Masson染色对肺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并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运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对小鼠肺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I3K/AKT/mTOR)通路的相关蛋白进行检测。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出药物疾病的共同靶点132个;GO富集分析得到719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160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PI3K-AKT、Ras、MAPK等信号通路。IHC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SYA组肺组织中的PI3K、AKT、mTOR的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1)。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动物实验结果提示,HSYA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来影响PF的发病进程,为HSYA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羟基红花色素a 肺纤维化 PI3K/AKT/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天然染料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
3
作者 朱兰芳 高慧红 丁力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124,共8页
为鉴别天然染料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区别于化学合成染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一种天然染料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定量鉴别方法。采用25%甲醇水溶液提取、0.25 mL/min流动相流速、5μL进样体积、40℃柱温箱温度、以甲醇-10 mmol/... 为鉴别天然染料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区别于化学合成染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一种天然染料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定量鉴别方法。采用25%甲醇水溶液提取、0.25 mL/min流动相流速、5μL进样体积、40℃柱温箱温度、以甲醇-1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使用铂金埃尔默色谱柱C18(2.7μm,2.1mm×100 mm)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质量浓度在0.02~2.00 mg/L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拟合度大于0.9990;最低检出限为0.125μg/L,定量限为0.42μg/L,回收率在不同质量浓度下为80%~95%;该方法能够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判定提供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案,也为天然染料染色纺织品的产品质量判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色素a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定量分析 检出限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损伤的大鼠H9C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玲美 曹策 +6 位作者 韩笑 付建华 李磊 张琼 辛高杰 刘子馨 任钧国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6,共8页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对大鼠H9C2心肌细胞缺氧缺糖/复氧复糖损伤(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 injury,OGD/R)后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通路。方法大鼠H9C2心肌细胞...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对大鼠H9C2心肌细胞缺氧缺糖/复氧复糖损伤(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 injury,OGD/R)后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通路。方法大鼠H9C2心肌细胞稳定传代培养至第三代后,随机分为空白组,缺氧/复氧模型组,给药组分为HSYA低、高剂量组(HSYA40、HSYA80,40、80μmol/L),每组设10个复孔。各组细胞在经药物干预6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生化仪检测培养基中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细胞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状况并计算凋亡率;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并计算Bcl-2/Bax表达,同时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培养基中AST、CK、LDH活性明显升高,SOD,CAT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中Bcl2和Bax mRNA表达明显升高,Bcl2/Bax表达显著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OGD/R组相比,羟基红花色素A给药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培养基中AST、CK和LDH活性明显降低,SOD、CAT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细胞中抑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上调,而凋亡相关基因Bax表达明显下调,Bcl2/Bax表达显著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羟基红花色素A能够通过抑制H9C2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和凋亡从而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损伤的H9C2心肌细胞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抗氧化酶活性,上调抑制凋亡基因Bcl-2表达、下调促凋亡基因Bax表达,提高Bcl-2/Bax表达,以及抑制促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色素a 缺氧/复氧损伤 凋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花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 被引量:58
5
作者 赵明波 邓秀兰 +1 位作者 王亚玲 屠鹏飞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3-595,共3页
建立了菊科植物红花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用90℃水提取,以甲醇 0 5%磷酸水溶液(体积比为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400nm。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4ng(按S/N=3计)。在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质量浓度为0... 建立了菊科植物红花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用90℃水提取,以甲醇 0 5%磷酸水溶液(体积比为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400nm。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4ng(按S/N=3计)。在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质量浓度为0 04~0 40g/L(相当于绝对进样量为0 8~8 0μg)时线性良好,方法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对26个不同产地和购买地的红花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的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红花 羟基红花色素a 中药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38
6
作者 张海防 郭健新 +1 位作者 黄罗生 平其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6-460,共5页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羟基红花黄色素A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和灌胃给药,HPLC测定血浆中药物的含量,3P97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大鼠胆管插管收集给药后24 h胆汁;代谢笼收集大鼠给药后24 h尿样和粪便。结果...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羟基红花黄色素A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和灌胃给药,HPLC测定血浆中药物的含量,3P97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大鼠胆管插管收集给药后24 h胆汁;代谢笼收集大鼠给药后24 h尿样和粪便。结果:静脉注射给药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胆汁累积排泄量为1.32%,尿中24 h累积排泄率为88.6%,粪便中没有检测到药物。灌胃给药绝对生物利用度是1.2%;胆汁累积排泄量为0.062%;尿中24 h累积排泄率为2.9%;粪便24 h累积排泄率为48%。结论:羟基红花黄色素A大鼠口服吸收较差,有胆汁外排效应;血中药物以肾排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色素a 药代动力学 绝对生物利用度 吸收 排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4
7
作者 李欣志 刘建勋 +1 位作者 尚晓泓 傅建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3-537,共5页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造成犬急性实验性心肌缺血模型;超声多普勒方法测定心肌血流量;通过血氧分析研究心肌氧代谢;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的含量;用心外...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造成犬急性实验性心肌缺血模型;超声多普勒方法测定心肌血流量;通过血氧分析研究心肌氧代谢;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的含量;用心外膜电图描记和定量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计算心肌缺血程度、范围及梗死面积。结果HSYA可以增加心肌血流量以及冠状静脉窦内的血氧含量,并可以抑制ET从受损微小血管的释放,而且HSYA可以减弱心肌缺血的程度和范围,缩小缺血的面积。结论HSYA可以抑制ET的释放,增加心肌血流量,改善心肌氧代谢,抑制心肌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色素a 心肌缺血 心肌血流量 氧代谢 内皮素 心外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血管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琳 沈国舜 +2 位作者 张镜年 聂培鹤 支建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收缩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灌流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变化,观察HSYA(1×10^-6~1×10^-4mol/L)对苯肾上腺素(PE)(1×10^-6~1×1...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收缩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灌流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变化,观察HSYA(1×10^-6~1×10^-4mol/L)对苯肾上腺素(PE)(1×10^-6~1×10^-4mol/L)、KCl(6×10^-2mol/L)和CaCl2(1×10^-5~3×10^-3mol/L)收缩血管功能的影响,并观察钌红(RR)或肝素(HP)预处理对HSYA作用的影响。结果HSYA抑制KCl、PE对完整内皮和去内皮血管环的收缩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HSYA可使CaCl2量-效曲线下移,呈浓度依赖性。HSYA+HP抑制血管收缩的作用比单用HSYA明显(P〈0.05),与H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YA+RR抑制血管收缩的作用与单用RR或HSY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YA的血管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Ca^2+内流和减小Ca^2+浓度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色素a 血管收缩 RYANODINE受体 1 4 5-三磷酸肌醇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花色与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相关性初探 被引量:15
9
作者 童文 孙佩 +2 位作者 杨晓 黄璐琳 胡尚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利用PANTONE国际通用比色卡对红花花色进行划分,紫外-可见光谱对红花总黄酮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色差红花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的测定。结果表明:HSYA与FW(总黄酮)表现趋势呈正相关;红花花色的深浅... 利用PANTONE国际通用比色卡对红花花色进行划分,紫外-可见光谱对红花总黄酮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色差红花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的测定。结果表明:HSYA与FW(总黄酮)表现趋势呈正相关;红花花色的深浅程度与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无相关性;花色差异与总黄酮含量间无明显规律。该文可以为红花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花色 羟基红花色素a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吸收机制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海防 郭健新 +1 位作者 黄罗生 平其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2-317,共6页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羟A)在大鼠体内的吸收机制。方法:大鼠灌胃给药和大鼠胃肠道不同部位分别给药后,用HPLC测定羟A的血药浓度和胃肠道中羟A残留量;大鼠小肠推进实验。结果:橄榄油、维拉帕米和环孢素显著性促进羟A的吸收(P<0.0...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羟A)在大鼠体内的吸收机制。方法:大鼠灌胃给药和大鼠胃肠道不同部位分别给药后,用HPLC测定羟A的血药浓度和胃肠道中羟A残留量;大鼠小肠推进实验。结果:橄榄油、维拉帕米和环孢素显著性促进羟A的吸收(P<0.01);橄榄油和川芎挥发油延缓了药物在肠道内的推进速度(P<0.01);羟A在胃内不吸收;羟A在肠道内的吸收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羟A在胃肠道内的稳定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回肠、胃、空肠、十二指肠。结论:大鼠口服羟A时生物利用度受胃肠道蠕动速度、P-糖蛋白、吸收部位及其在胃肠道内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色素a 吸收机制 肠蠕动 P-糖蛋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抗心肌缺血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董文彬 叶小弟 +2 位作者 程敏 王军青 郑高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及血瘀模型,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心肌缺血实验显示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明显减少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梗死面...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及血瘀模型,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心肌缺血实验显示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明显减少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少血清肌酸激酶MB型(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的产生,并可降低心肌缺血大鼠的血液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现象,同时可以一定程度地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血瘀实验显示羟基红花黄色素A可以降低血瘀大鼠的血液黏度,并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同时对PT及APTT值有一定的延长作用。结论:羟基红花黄色素A可能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发挥其抗心肌缺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色素a 心肌缺血 血瘀 血液流变学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通过抑制动脉内皮细胞中TNFR1/NF-κB信号通路而发挥抗炎作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刘金连 王海芳 +5 位作者 马淑惠 霍雪萍 梁导艳 曹情雯 胡军 刘勤社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45-948,共4页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小鼠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1/核因子κB(TNFR1/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以(1.2、12、120)μmol/L HSYA预处理体外培养的小鼠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之后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细胞,...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小鼠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1/核因子κB(TNFR1/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以(1.2、12、120)μmol/L HSYA预处理体外培养的小鼠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之后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SYA对TNFR1介导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表达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HSYA对TNF-α诱导的NF-κB下游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E选择素(E-selectin)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膜TNFR1表达量的变化;利用TNF-α转化酶(TACE)抑制剂TAPI-0检测TACE是否参与HSYA对TNFR1介导信号的抑制作用。结果 HSYA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TNFR1介导的NF-κB上游分子IκBα蛋白降解;HSYA可显著抑制NF-κB下游分子ICAM-1和E-selectin的mRNA表达;HSYA可显著减少细胞膜TNFR1蛋白含量;TAPI-0可抑制HSYA对TNFR1信号的调控作用。结论 HSYA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中TNFR1/NF-κB信号通路而发挥抗炎作用,TACE参与介导HSYA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色素a 动脉血管内皮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1 抗炎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大鼠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4
13
作者 夏玉叶 闵旸 盛雨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00-1401,共2页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ADP/AA/胶原 羟基红花色素a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通过影响PCNA表达和MEK-ERK1/2信号通路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14
14
作者 赵京山 方明星 +6 位作者 郭浅妤 李云峰 徐丙元 赖少鸿 张赏月 刘玉 李爱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84-988,共5页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YSA)影响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和MEK-ERK1/2信号通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贴块法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诱导其增殖,采用MTT法检测HYSA对平滑肌...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YSA)影响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和MEK-ERK1/2信号通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贴块法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诱导其增殖,采用MTT法检测HYSA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YSA对PCNA表达及对MEK-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HYSA浓度依赖性地抑制PDGF诱导的VSMC增殖,降低PCNA的表达,阻断PDGF受体的激活和MEK/ERK信号通路的活化,但不影响JNK和p38MAPK的活性。结论 HYSA通过降低PCNA表达和阻断MEK-ERK1/2信号通路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色素a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当归红花酊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 被引量:11
15
作者 于志庚 于颍佳 +1 位作者 吴雅文 杨晓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55-956,共2页
关键词 当归红花 红花 羟基红花色素a HPLC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粉碎对七厘散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国巍 王春柳 +3 位作者 廖正根 梁新丽 曹运朝 朱梦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27-1432,共6页
目的研究高温、高湿、光照条件下超微粉碎对七厘散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七厘散细粉及微粉分别置于高温、高湿及光照环境中,定期测定两种粉体含水量、含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量及其体外溶出度。结果七厘散经微粉化之后,与... 目的研究高温、高湿、光照条件下超微粉碎对七厘散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七厘散细粉及微粉分别置于高温、高湿及光照环境中,定期测定两种粉体含水量、含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量及其体外溶出度。结果七厘散经微粉化之后,与细粉相比,微粉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高湿、高温及光照条件下溶出速率增加,溶出稳定性均降低。在高湿环境中微粉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量稳定性及溶出总量较细粉差,在高温环境中微粉羟基红花黄色素A稳定性及溶出总量均高于细粉,在光照环境中微粉羟基红花黄色素A稳定性及溶出总量与细粉相当。结论在高温环境下,对含有红花的七厘散进行超微粉碎之后没有加剧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不稳定性,超微粉碎对七厘散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碎 稳定性 羟基红花色素a 七厘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戚智锋 师文娟 +3 位作者 闫峰 张晨诚 刘克建 罗玉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488-491,共4页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HSYA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1.5 h再灌注72 h模型。成功阻断大脑中动脉血流后,HSYA组...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HSYA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1.5 h再灌注72 h模型。成功阻断大脑中动脉血流后,HSYA组于缺血后30 min,再灌注即刻,再灌注后24及48 h分别经尾静脉注射HSYA,每次2 mg/kg。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等渗盐水,其余与HSYA组相同。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方法,观察HSYA对脑缺血后缺血半暗带区和核心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与对照组比较,HSYA组半暗带区GFAP阳性细胞数目增加,细胞突起增多、粗大,荧光染色强度增加(44±11比107±9),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GFAP蛋白水平亦高于对照组[(100%比(127±7)%,P<0.05]。但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SYA对缺血核心区GFAP阳性细胞荧光染色强度(36.5±5.4比42.0±1.9)、GFAP蛋白水平[100%比(105±13)%]均没有显著影响,均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HSYA可以增加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半暗带区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大鼠 羟基红花色素a 星形胶质细胞 半暗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潘剑 李绍平 +3 位作者 李建雄 连佛彦 黄燕 秦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0-694,共5页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二乙酸二氯荧光素盐(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罗丹明123(Rhodamine123)...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二乙酸二氯荧光素盐(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罗丹明123(Rhodamine123)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法检测Cyt-C、Bcl-2、Bax、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结果 1mmol/L MPP+处理SH-SY5Y细胞48h后,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并诱导细胞产生凋亡,凋亡率达(38.6±1.8)%。而HSYA(15、60、120μmol/L)预处理1h,可明显增加SH-SY5Y细胞存活率(P<0.001),并能有效抑制MPP+诱导的细胞调亡(P<0.01);可明显抑制MPP+诱导的细胞内ROS的增加(P<0.001);也能有效抑制MPP+诱导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P<0.01)。120μmol/L HSYA预处理能显著性增加Bcl-2/Bax比值(P<0.01);能够明显抑制MPP+诱导的胞质Cyt-C的释放(P<0.05)和Caspase-3、Caspase-9的高表达(P<0.05,P<0.05)。结论 HSYA预处理能明显提高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细胞存活率,可有效抑制细胞调亡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色素a SH-SY5Y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浓度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长印 储继红 +4 位作者 张军 臧雨馨 戴国梁 邹建东 居文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02-1407,共6页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 QA)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中加入等体积0.2 mol ·L-1的乙酸铵后,采用固相萃取技术进行提取QA,洗脱液直接进行 LC-MS/MS分析。 QA和内标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SLS)通过Agile...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 QA)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中加入等体积0.2 mol ·L-1的乙酸铵后,采用固相萃取技术进行提取QA,洗脱液直接进行 LC-MS/MS分析。 QA和内标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SLS)通过Agilent ZORBAX SB C18(3.0 mm ×100 mm,3.5μm)色谱柱进行等度洗脱分离,流动相组成为0.2 mmol ·L-1乙酸铵水溶液/甲醇=30/70。质谱检测采用负离子模式,扫描方式为多反应检测,QA的目标离子对为m/z 611.131/490.900,SLS 的目标离子对为 m/z 623.032/298.800。结果 QA和SLS的保留时间分别2.7 min和3.9 min左右,空白血浆无干扰影响含量测定;血浆中 QA 的线性范围为8.57-4185μg·L-1( r为0.9949-0.9992),定量下限为8.570μg·L-1,日内日间精密度 RSD 均小于7%;低、中、高3个浓度下的平均介质效应分别为116.62%、119.06%和115.72%( RSD 分别为3.27%、3.42%和4.93%),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7.75%、80.90%和80.76%( RSD分别为1.70%、1.78%和4.15%);血浆样本于室温放置4 h、-70℃反复冻融3次及-70℃冰冻保存31 d的情况下均稳定;浓度超出定量上限的QA血浆样本经空白血浆稀释6.25倍后可准确测定。结论建立的测定血浆样本中QA浓度的LC-MS/MS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QA人体药代动力学的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色素a LC—MS/MS 人血浆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SPE提取 多反应检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对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聂培鹤 张文慧 +4 位作者 金珠 张琳 沈国舜 张镜年 支建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0-543,共4页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离体大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42只大鼠根据实验需要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SYA组(1~100μmol/L)、HSYA(30μmol/L)对照组和HSYA(30μmol/L)+K+通道阻断剂组(分别为KATP阻断剂Gli、BKCa阻断剂Tea...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离体大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42只大鼠根据实验需要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SYA组(1~100μmol/L)、HSYA(30μmol/L)对照组和HSYA(30μmol/L)+K+通道阻断剂组(分别为KATP阻断剂Gli、BKCa阻断剂Tea、KV阻断剂4-AP和KAch阻断剂Art),每组6只。经Langendorff离体心脏恒压灌流,依次梯度给予含有HSYA的灌流液。通过左心室内的乳胶水囊经换能器连于PowerLab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观察给药前后以及不同浓度HSYA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并观察不同的K+通道阻断剂对HSYA作用的影响。结果 HSYA能浓度依赖性抑制左心室收缩压、舒张末压、收缩最大速率和心率(P<0.05或P<0.01);对舒张最大速率影响不大(P>0.05)。Gli及Tea能剂量依赖性阻断HSYA的效应(P<0.05或P<0.01),4-AP及Art对HSYA的效应没有影响(P>0.05)。结论 HSYA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心脏的收缩功能和心率,其作用机制与开放KATP和BKCa通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色素a 离体心脏 心功能 K+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