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基磷酸钙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陶建军 彭红星 +1 位作者 桑诚诚 周长虹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4-137,共4页
试验旨在开发一种高效型的矿物元素钙饲料添加剂羟基磷酸钙(HAP)的合成工艺。探究CaO/H3PO4投料比、反应温度、滴定磷酸浓度、反应时间对HAP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合成HAP的条件。结果显示,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反应条件为CaO/H3PO4投料... 试验旨在开发一种高效型的矿物元素钙饲料添加剂羟基磷酸钙(HAP)的合成工艺。探究CaO/H3PO4投料比、反应温度、滴定磷酸浓度、反应时间对HAP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合成HAP的条件。结果显示,试验确定了最佳合成反应条件为CaO/H3PO4投料比1.75、反应温度90℃、滴加磷酸浓度34%、反应时间200 min。采用粉末衍射分析(XRD)对所得产品进行了结构分析,得到的XRD图谱与HAP标准图谱72-1243一致。研究表明,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以氧化钙、磷酸为原料合成能够得到高纯度H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酸钙(hap) 合成 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晶种的形貌控制及其对磷酸钙骨水泥的原位增强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邵慧芳 刘昌胜 +2 位作者 黄粤 曹雪华 杨海川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33-939,共7页
系统考察了不同晶种调节剂及其含量对晶种生长的影响,其中包括D-山梨醇,甘露醇,乳糖,葡萄糖,果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合成的晶种应用于磷酸钙骨水泥(简称CPC)的原位增强中,使水化产物晶体之间定向生长和排列,从而达到... 系统考察了不同晶种调节剂及其含量对晶种生长的影响,其中包括D-山梨醇,甘露醇,乳糖,葡萄糖,果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合成的晶种应用于磷酸钙骨水泥(简称CPC)的原位增强中,使水化产物晶体之间定向生长和排列,从而达到对CPC进行增强的目的.晶体各向间的表面能不同或表面结构存在差异导致晶体生长速率不同是原位增强的热力学基础.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CPC的抗压强度达到76.1MPa,径向抗张强度达到24.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晶种 磷酸钙骨水泥 原位增强 形貌控制 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43镁合金表面电沉积羟基磷酸钙膜层在模拟体液中的耐腐蚀性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增辉 卫中领 +3 位作者 李春梅 吴森 徐乃欣 陈秋荣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2-184,189,共4页
用电沉积方法在WE43镁合金上制备了羟基磷酸钙(简称HA)膜层,发现这样制备的HA膜层具备双层结构。XRD分析表明,预沉积层的主要成分为磷酸氢钙和羟基磷酸钙,经过热浸处理后最终膜层的主要成分为羟基磷酸钙和氢氧化钙。微观形貌研究表明,... 用电沉积方法在WE43镁合金上制备了羟基磷酸钙(简称HA)膜层,发现这样制备的HA膜层具备双层结构。XRD分析表明,预沉积层的主要成分为磷酸氢钙和羟基磷酸钙,经过热浸处理后最终膜层的主要成分为羟基磷酸钙和氢氧化钙。微观形貌研究表明,磷酸氢钙为片状,羟基磷酸钙为梭形。在类似人体血浆的模拟体液(simulatedbody fluid,SBF)中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致密的羟基磷酸钙膜层能够有效地提高WE43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0.5mol/L的NaOH热浸溶液后处理工序会导致最终膜层中生成少量的Ca(OH)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腐蚀性 WE43 羟基磷酸钙 模拟体液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gel法制备羟基磷酸钙超细粉末 被引量:10
4
作者 邝志清 潘春跃 +1 位作者 黄可龙 高鸿儒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用Sol gel法以磷酸和氢氧化钙为原料制备了羟基磷酸钙 (HAP)超细粉末 .重点研究了体系pH值、磷酸的滴加方式和滴加速度对产物组成和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磷酸的滴加方式和滴加速度 ,在体系pH为 1 1~1
关键词 SOL-GEL法 羟基磷酸钙 超细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粉末的添加对磷酸钙骨水泥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邱添 黄静静 +4 位作者 张苗 王先福 李辰 卢晓英 翁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96,共6页
采用物理共混法(PB)、化学共沉积法(CC)和仿生浸泡法(BI)合成了多壁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粉(MWNTs/HA),并将其作为磷酸钙骨水泥(CPC)的固相粉末之一,分别制备了相应的CPC样品。由于MWNTs对液相中水分子的吸附、毛细管作用以及表面存... 采用物理共混法(PB)、化学共沉积法(CC)和仿生浸泡法(BI)合成了多壁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粉(MWNTs/HA),并将其作为磷酸钙骨水泥(CPC)的固相粉末之一,分别制备了相应的CPC样品。由于MWNTs对液相中水分子的吸附、毛细管作用以及表面存在较多的亲水基团,使得含有MWNTs的CPC样品的亲水性得以提高,且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都有所缩短,但仍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由于CPC中的MWNTs/HA复合粉末的合成方式不同,使之对CPC的抗压性能、CPC中HA的结晶性、微观形貌影响均较大,但并不影响CPC的晶相组成。其中PB法所合成的MWNTs/HA复合粉末能促进CPC中纳米级HA晶体的转化和生长,使针状HA含量的表现为最高,且抗压力学性能为最好,其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较空白CPC提高了48.23%和41.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碳纳米管 羟基磷灰石 物理共混 化学共沉积 仿生浸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磷酸钙骨水泥缓释复合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建煌 丁州 +3 位作者 雷青 李淼 梁颜 鲁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46-954,共9页
目的:制备利福平(rifampicin,RFP)-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缓释复合体(RFP-PLGA-CPC复合体),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RF... 目的:制备利福平(rifampicin,RFP)-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缓释复合体(RFP-PLGA-CPC复合体),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RFP-PLGA缓释微球。实验分为CPC组、包埋了RFP的CPC组(RFP-CPC组)、载有RFP的PLGA缓释微球与自固化CPC复合体组(RFP-PLGA-CPC复合体组)。测定3组材料的凝固时间﹑孔隙率。通过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观察释药前后的抗压强度、断面形态的变化以及体外释药情况。结果:CPC组的凝固时间最短,RFP-PLGA-CPC复合体组的凝固时间最长。CPC组的孔隙率同RFP-CP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C组和RFP-CPC组的孔隙率与RFP-PLGA-CPC复合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FP-PLGA-CPC复合体组的抗压强度与CP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RFP-CPC组和CPC组之间的抗压强度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表现出显著性差异(3 d:P<0.05;30和60 d:P<0.01)。CPC组在降解过程中的抗压强度的变化不大。PLGA微球的大小均一,粒径基本在100~150μm之间,微球的形态呈现出球体或是类球体,微球的表面圆润光滑,无杂质附着;CPC组的断面空隙在浸泡3 d直至60 d都没有明显变化;而RFP-CPC组的微结构变化亦不大,其断面均是小的微粒形成的;RFP-PLGA-CPC复合体组断面的孔隙明显增多,一直到60 d时PLGA微球逐渐消失,剩下空洞。RFP-PLGA-CPC复合体组无明显短时间内药物大量释放现象,60 d累计释药率达到近95%,将该复合体释药行为进行线性拟合,发现药物以恒速进行局部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F=0.168×t。结论:RFP-PLGA-CPC复合体孔隙率显著高于CPC,能够持续缓慢释放有效抗结核药物,并能较长时间维持一定的力学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结核 利福平 磷酸钙骨水泥 聚乳酸-羟基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共沉淀-水热法制备纤维状羟基磷酸钙/壳聚糖复合粉体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洪 宁黔冀 赵海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6-189,共4页
以尿素沉淀剂,运用溶液均匀共沉淀法制得纤维状羟基磷灰石(HAP)和无定形颗粒状守壳聚糖(CS)的复合粉体,通过水势处理调整纤维状HAP晶粒尺寸的大小,对粉体进行了XRD、TEM、IR及化学组成(Ca/P)表征。均匀 水热共沉淀过程中,pH值对粉体Ca/P... 以尿素沉淀剂,运用溶液均匀共沉淀法制得纤维状羟基磷灰石(HAP)和无定形颗粒状守壳聚糖(CS)的复合粉体,通过水势处理调整纤维状HAP晶粒尺寸的大小,对粉体进行了XRD、TEM、IR及化学组成(Ca/P)表征。均匀 水热共沉淀过程中,pH值对粉体Ca/P、XRD、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羟基磷酸钙 均匀-水热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纳米晶种原位增强磷酸钙骨水泥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东旭 耿燕丽 李延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8-692,共5页
将三种不同形貌的羟基磷灰石晶种添加到磷酸钙骨水泥中,研究了HA晶种形貌对CPC增强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晶种的形貌对CPC水化产物晶相没有明显影响;对CPC的抗压强度影响明显,具体为:大尺寸的HA晶种能更好地起到增强效果,添加3wt... 将三种不同形貌的羟基磷灰石晶种添加到磷酸钙骨水泥中,研究了HA晶种形貌对CPC增强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晶种的形貌对CPC水化产物晶相没有明显影响;对CPC的抗压强度影响明显,具体为:大尺寸的HA晶种能更好地起到增强效果,添加3wt%时其抗压强度由初始的9.0MPa增加到36.9MPa,增幅达310%,最佳晶种添加量为2~4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 骨水泥 羟基磷灰石 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共沉淀-水热法制备纤维状羟基磷酸钙/壳聚糖复合粉体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洪 傅山岗 赵海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91,共5页
以尿素为沉淀剂,运用溶液均匀共沉淀法制得纤维状羟基磷灰石(HAP)和无定形颗粒状壳聚糖(CS)的复合粉体,通过水热处理调整纤维状HAP晶粒尺寸的大小,对粉体进行了 XRD、TEM、IR及化学组成(Ca/P)表征.均匀共沉淀过程中,pH值对粉体Ca/P有很... 以尿素为沉淀剂,运用溶液均匀共沉淀法制得纤维状羟基磷灰石(HAP)和无定形颗粒状壳聚糖(CS)的复合粉体,通过水热处理调整纤维状HAP晶粒尺寸的大小,对粉体进行了 XRD、TEM、IR及化学组成(Ca/P)表征.均匀共沉淀过程中,pH值对粉体Ca/P有很大影响, pH =8.0 和 6.1,复合粉体 Ca/P 分别为 1.65(理论值为1.67)和1.48;粉体无机晶相主要由HAP和一定磷酸氢钙 (DCPA)构成,DCPA相对含量随 pH的不同发生变化.水热(0.2 MPa)处理后,粉体XRD结果表明,纤维状 HAP晶粒尺寸减小,晶相和 Ca/P有一定的变化,其变化也与水热处理前溶液的 pH有关.粉体TEM显示, pH=8.1条件下,水热处理后(前),纤维状HAP直径60 nm^300 nm(150 nm^1μm),长度0.5μm^2μm(2μm^4μm).复合粉体与物理混合粉体红外光谱(IR)相比,在 1 654 cm-1and 1 560 cm-1处有新波峰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羟基磷酸钙 均匀-水热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羟基磷酸钙吸氟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迪春 金钰 《无机盐工业》 CAS 2001年第3期9-10,共2页
研究了多孔羟基磷酸钙的吸附特性 ,并在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方面与活性氧化铝进行了比较。实验得出 ,羟基磷酸钙的吸附容量大于活性氧化铝 。
关键词 多孔羟基磷酸钙 吸氟特性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两种不同工艺合成的HAP对磷酸钙骨水泥胶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福龙 戴红莲 李世普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86,共4页
在α-TCP/TTCP系磷酸钙骨水泥中分别添加化学沉淀反应合成的低结晶度羟基磷灰石(HAP)及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的高结晶度HAP,探讨这两种晶体对磷酸钙骨水泥胶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结晶度的HAP粉末可以起到晶核作用,降低核化势垒使... 在α-TCP/TTCP系磷酸钙骨水泥中分别添加化学沉淀反应合成的低结晶度羟基磷灰石(HAP)及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的高结晶度HAP,探讨这两种晶体对磷酸钙骨水泥胶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结晶度的HAP粉末可以起到晶核作用,降低核化势垒使水化反应速度加快,凝结时间缩短,但由于水化产物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太快、太细,晶体发育不完整,易通过溶解再结晶使抗压强度有所下降。高结晶度的HAP会使水化反应速度减慢,凝固时间延长,相当于“骨料”存在于水泥基体中而使抗压强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羟基磷灰石 水化过程 凝固时间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钙在纳米羟基磷灰石/硅橡胶复合材料表面的仿生合成
12
作者 文季秋 李玉宝 +3 位作者 左弈 张利 廖建国 李吉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5期1832-1834,共3页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硅橡胶复合材料浸泡于模拟体液(SBF)中仿生合成了磷酸钙,利用IR、XRD、ICP和SEM等测试手段对表面沉积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模拟体液中浸泡后,复合材料表面形成了分布均匀的以羟基磷灰石为主要成分的晶粒,表...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硅橡胶复合材料浸泡于模拟体液(SBF)中仿生合成了磷酸钙,利用IR、XRD、ICP和SEM等测试手段对表面沉积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模拟体液中浸泡后,复合材料表面形成了分布均匀的以羟基磷灰石为主要成分的晶粒,表面羟基磷灰石的比例得到提高,生物学性能得以进一步改善;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硅橡胶复合材料是一种生物活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 仿生合成 羟基磷灰石 硅橡胶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钙钛生物陶瓷膜诱导HAp沉积的研究
13
作者 赵中伟 申美玲 +1 位作者 陈星宇 李洪桂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为了提高磷酸钙钛(CaTi4(PO4)6,简称CTP)陶瓷膜的生物活性,采用碱液对其进行了处理。研究了碱液的浓度、温度及处理时间对CTP诱导沉积HAp的影响。采用XRD、SEM检测其物相组成和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碱处理液的浓度、处理温度及时间对... 为了提高磷酸钙钛(CaTi4(PO4)6,简称CTP)陶瓷膜的生物活性,采用碱液对其进行了处理。研究了碱液的浓度、温度及处理时间对CTP诱导沉积HAp的影响。采用XRD、SEM检测其物相组成和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碱处理液的浓度、处理温度及时间对CTP陶瓷膜表面成分结构和诱导HAp沉积的能力有较大影响;陶瓷膜经浓度为1.0mol/L、温度为80℃的碱溶液处理2h,在仿生溶液中浸泡4d后有明显HAp沉积。说明碱处理对CTP陶瓷膜起到了生物活化改性的作用,有助于诱导HAp沉积,达到了提高生物活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 碱处理 羟基磷灰石 沉积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聚磷酸钙钠骨细胞界面形态
14
作者 唐昭 刘卫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5-88,共4页
研究一种新的骨替代材料──羟基聚磷酸钙钠骨细胞界面形态,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选用SD乳鼠颅顶骨成骨细胞,从光镜和扫描电镜两个层面观察细胞和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在... 研究一种新的骨替代材料──羟基聚磷酸钙钠骨细胞界面形态,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选用SD乳鼠颅顶骨成骨细胞,从光镜和扫描电镜两个层面观察细胞和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密度增加,未见细胞死亡。细胞以锚状结构牢固地附着于材料的表面,并分泌细胞外基质,覆盖并完全包裹材料颗粒。结论:羟基聚磷酸钙能早期形成骨性结合界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望成为一种新的具有应用前景的骨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生物相容性 细胞培养 羟基磷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P诱导磷酸钙结晶回收低磷污水中的磷 被引量:7
15
作者 肖辉毅 聂小保 +4 位作者 万俊力 邓权庆 王奕睿 隆院男 蒋昌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81-1687,共7页
为提高磷酸钙结晶产物回收价值和低磷适应性,以羟基磷酸钙(HAP)为晶种,诱导Ca-P结晶回收模拟二级出水(初始PO_(4)-P浓度1.0mg/L)中的磷,对比了诱导结晶与均相结晶的磷回收效果,考察了Ca/P比和晶种投加量对磷回收的影响,并结合产物SEM、... 为提高磷酸钙结晶产物回收价值和低磷适应性,以羟基磷酸钙(HAP)为晶种,诱导Ca-P结晶回收模拟二级出水(初始PO_(4)-P浓度1.0mg/L)中的磷,对比了诱导结晶与均相结晶的磷回收效果,考察了Ca/P比和晶种投加量对磷回收的影响,并结合产物SEM、EDS、XRD和FTIR分析,探讨了HAP诱导Ca-P结晶机制.结果表明,HAP诱导Ca-P结晶在避免晶种材料对结晶产物纯度和品质影响的同时,还具有低磷适应性强和启动快速的优势;Ca-P结晶模式包括构晶离子在HAP表面的逐层结晶模式和在HAP颗粒空隙间的晶桥模式.实验条件下,模拟二级出水磷回收率可达80%以上,产物包括HAP及其前体物ACP(无定形态磷酸钙)和OCP(磷酸八钙).Ca-P结晶过程伴随发生CaC_(3)结晶,干扰磷结晶回收.研究成果为低磷污水磷回收率和回收产物品质的提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p 低磷污水 磷回收 磷酸钙结晶 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酸钙联合生物介质结晶除磷新工艺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东豪 郑平 +1 位作者 邱琳 邓正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117-4124,共8页
将颗粒污泥引入结晶除磷过程,开发了羟基磷酸钙联合生物介质结晶除磷新工艺.运用自主设计的除磷反应器,考察了pH值、Ca/P、HRT对工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对含磷浓度为30mg/L的模拟废水,优化工艺参数为pH=12、Ca/P=3.34(摩尔比)、HR... 将颗粒污泥引入结晶除磷过程,开发了羟基磷酸钙联合生物介质结晶除磷新工艺.运用自主设计的除磷反应器,考察了pH值、Ca/P、HRT对工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对含磷浓度为30mg/L的模拟废水,优化工艺参数为pH=12、Ca/P=3.34(摩尔比)、HRT=60min,除磷率为99.81%,出水磷浓度低至0.057mg/L.采用优化工艺参数,该工艺对猪场废水的除磷率为85.85%,出水磷浓度为4.67mg/L.磷元素在除磷产物中得到富集,尤其在反应器顶部、中部,除磷产物中磷含量达到37.68%和36.57%(以P2O5计),且主要以羟基磷酸钙形态存在,达到优质磷矿石标准,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酸钙 生物介质 结晶除磷 工艺优化 产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酸钙结晶法回收大型水生植物发酵液中磷酸盐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忆潇 郭琼 +3 位作者 高燕 王楚楚 宋晓骏 杨柳燕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61-166,共6页
为有效回收大型水生植物发酵液中磷,选择挺水植物西伯利亚鸢尾(Iris sibirica L.)和圆币草(Hydrocotyle vulgaris)进行发酵试验,分析不同pH值下发酵液中磷回收的效率和纯度,探索羟基磷酸钙(hydroxyapatite,HAP)结晶法回收水生植物发酵... 为有效回收大型水生植物发酵液中磷,选择挺水植物西伯利亚鸢尾(Iris sibirica L.)和圆币草(Hydrocotyle vulgaris)进行发酵试验,分析不同pH值下发酵液中磷回收的效率和纯度,探索羟基磷酸钙(hydroxyapatite,HAP)结晶法回收水生植物发酵液中磷酸盐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鸢尾和圆币草发酵液中钙磷摩尔数比分别为2.7和10,镁磷比分别为1.4和1.6,适合采用HAP法回收磷酸盐。不同水生植物发酵液调节pH值回收磷曲线相似,在pH为8.5时西伯利亚鸢尾和圆币草发酵液磷酸盐回收率分别达到89%和91%,产生的羟基磷酸钙沉降性能良好。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pH为8.5时沉淀物中P2O5质量分数超过25%,羟基磷酸钙为主要成分。pH调节超过8.5后沉淀物中碳酸钙含量会随着pH上升而不断增加,影响羟基磷酸钙的纯度,因此,回收磷酸盐适合的pH值为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水生植物 发酵 羟基磷酸钙结晶法 磷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Ⅱ)、Cd(Ⅱ)和Cr(Ⅲ)对羟基磷酸钙结晶过程及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婷 李想 吕锡武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72-2381,共10页
本文通过批量结晶实验,探究了3种生物毒性较大的典型重金属离子(Pb^(2+)、Cd^(2+)、Cr^(3+))对羟基磷酸钙(HAP)结晶动力学和反应体系磷去除率的影响,并利用能谱、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手段,结合Visual MINTEQ 3.1模拟软件对结... 本文通过批量结晶实验,探究了3种生物毒性较大的典型重金属离子(Pb^(2+)、Cd^(2+)、Cr^(3+))对羟基磷酸钙(HAP)结晶动力学和反应体系磷去除率的影响,并利用能谱、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手段,结合Visual MINTEQ 3.1模拟软件对结晶产物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20 mg·L^(−1))的Pb^(2+)能提高HAP结晶速率,但会抑制磷的去除,当Pb^(2+)浓度大于20 mg·L^(−1)后,能反向促进除磷,且初始浓度与诱导时间呈显著正相关;Cd^(2+)和Cr^(3+)均会降低HAP结晶速率,抑制幅度Cr^(3+)>Cd^(2+),但Cd^(2+)对结晶体系除磷有促进作用,Cr^(3+)则呈稳定的抑制作用.对结晶产物的分析结果表明,Pb^(2+)主要生成铅羟基磷灰石(Pb_(5)(PO_(4))_(3)OH、Ca_(2.5)Pb_(7.5)(PO_(4))_(6)(OH))及磷氯铅矿(Pb_(5)(PO_(4))3Cl),Cd^(2+)主要形成Cd_(3)(PO_(4))_(2)沉淀物,Cr^(3+)的产物主要是Cr_(2)O_(3)和Cr(OH)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酸钙 结晶 重金属 动力学 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负载羟基磷酸钙的蒜皮吸附除氟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佳俊 黄凯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1-505,532,共6页
研究了将羟基磷酸钙(HAP)微粒负载于毫米级大蒜皮(GP)颗粒上制得HAP-GP复合材料,并用于从水溶液中吸附除氟。结果表明:模拟含氟溶液和实际含氟废水,不必预调pH即可直接脱氟,效果良好,对氟的吸附量可达6.82 mg/g,共存杂质离子浓度在低于1... 研究了将羟基磷酸钙(HAP)微粒负载于毫米级大蒜皮(GP)颗粒上制得HAP-GP复合材料,并用于从水溶液中吸附除氟。结果表明:模拟含氟溶液和实际含氟废水,不必预调pH即可直接脱氟,效果良好,对氟的吸附量可达6.82 mg/g,共存杂质离子浓度在低于10倍氟离子浓度条件下基本没有干扰。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制备HAP-GP复合材料的方法,可直接用于从水中吸附除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氟 羟基磷酸钙 蒜皮 吸附 无机-生物质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酸钙CO_2敏感膜的研究
20
作者 杨菁菁 刘国维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3期53-56,共4页
报道了一种新型的羟基磷酸钙CO2敏感膜的制备及给出了CO2敏感膜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响应特性曲线,并与同类产品进行了一些比较,进一步的研究还在继续.
关键词 羟基磷酸钙 二氧化碳 气体敏感膜 固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