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基磷灰石-SOD纳米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吴丽艳 王悦怡 +3 位作者 杨东生 孟庆繁 滕利荣 高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88-1490,共3页
以乙酸钙和磷酸二氢铵为原料,采用原位合成法一步合成羟基磷灰石(HA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纳米复合物(HAP-SOP),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SOD的活性,还对各复合物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了... 以乙酸钙和磷酸二氢铵为原料,采用原位合成法一步合成羟基磷灰石(HA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纳米复合物(HAP-SOP),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SOD的活性,还对各复合物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HAP-SOD纳米复合物粒径均匀,粒径在100nm以下,包裹后的SOD活性可达84.7%,且缓释作用明显,24h累计释放率为8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超氧化物歧化酶纳米复合物 原位合成 蛋白活性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物修复骨缺损实验研究的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肖智博 吕富荣 +3 位作者 蒋电明 欧阳羽 吕发金 李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5-828,共4页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X线方法检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n-HA/PA66)复合材料应用于修复骨缺损实验研究,综合评价其成骨能力,为骨缺损修复后全面、准确的影像学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0只新西兰大...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X线方法检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n-HA/PA66)复合材料应用于修复骨缺损实验研究,综合评价其成骨能力,为骨缺损修复后全面、准确的影像学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行一侧胫骨髁钻孔,并植入n-HA/PA66复合材料。术后2、4、6、8、12周各时相点摄DR片、MRI及动态增强MRI检查,并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1)MRI显示n-HA/PA66复合材料与骨组织易于区分,术后第4周开始从材料内部逐步强化,周围软组织水肿逐步吸收,术后12周修复区强化明显,周围水肿基本吸收。(2)X线显示术后第8周开始,缺损填修复区内的骨质增生开始,术后12周缺损区呈高密度骨质修复表现。(3)组织学显示术后4~12周,n-HA/PA66复合材料被界膜分隔成小岛,界膜内可见大量间充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小血管,后形成破骨及成骨细胞,修复区内骨小梁逐步形成。结论:MRI联合X线能够清楚显示n-HA/PA66复合材料修复过程,对早期骨移植的成功有很好预测作用,并兼顾术区周围关节及软组织的恢复显示,具有临床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 MRI 骨缺损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