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糠醇加氢的稳定型Rh/羟基磷灰石催化剂:氧化型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在还原条件下的应用
1
作者 唐海莲 陈思远 +3 位作者 刘巧云 白国义 乔波涛 刘菲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7,共8页
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SMSI)是多相催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发生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稳定性并可能调变催化剂性能。然而,由于SMSI效应一般是可逆的,在与其构建的氧化还原条件相反的情况下会发生消退,因此其应用一般需要反应条件与构建条... 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SMSI)是多相催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发生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稳定性并可能调变催化剂性能。然而,由于SMSI效应一般是可逆的,在与其构建的氧化还原条件相反的情况下会发生消退,因此其应用一般需要反应条件与构建条件相同或接近,因而受到限制。本研究报道了在羟基磷灰石负载的Rh催化剂(Rh/HAP)体系上构建的氧化型SMSI(O-SMSI)在还原性环境—糠醇加氢中的应用。通过CO吸附原位漫反射红外傅立叶变换光谱和电镜表征,发现经过500℃的高温氧化处理后在Rh/HAP催化剂上形成了O-SMSI效应,该效应伴随着载体对Rh颗粒的包裹行为。在O-SMSI作用下,Rh物种稳定存在于载体表面,其烧结和液相反应下的流失被显著抑制,因此催化剂在循环测试中表现出了稳定的糠醇转换活性和环戊酮选择性。另外,我们还观察到,Rh/HAP体系上的O-SMSI效应及其伴随的包裹行为只是部分可逆而非完全可逆。即使在高达600℃的高温还原后,部分SMSI效应仍然保留,确保了催化剂在还原反应中的稳定性。这一发现极大地拓展了SMSI催化剂的应用范围,并为稳定的加氢催化剂的研发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型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 羟基磷灰石 稳定性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种植用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的机械性能测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静 黄慧 +3 位作者 胥春 张富强 靳喜海 高濂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89-1092,共4页
目的研制具有优良机械力学性能的口腔种植用羟基磷灰石(HAp)-氧化锆(ZrO2)复合陶瓷。方法按照HAp∶ZrO2体积比分组(A组4∶6,B组5∶5),运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HAp-ZrO2复合陶瓷。测定各组瓷块的体积密度、三点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及硬度;... 目的研制具有优良机械力学性能的口腔种植用羟基磷灰石(HAp)-氧化锆(ZrO2)复合陶瓷。方法按照HAp∶ZrO2体积比分组(A组4∶6,B组5∶5),运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HAp-ZrO2复合陶瓷。测定各组瓷块的体积密度、三点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及硬度;比较各组试件的机械性能差异。结果A组和B组陶瓷体积密度分别为(4.87±0.03)g/cm3和(4.57±0.05)g/cm3,陶瓷相对密度分别为99.47%和99.13%;表观气孔率分别为(3.74±1.5)%和(2.54±1.1)%;上述数值与理论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陶瓷的弯曲强度、硬度明显大于B组:(598±65)MPavs(442±31)MPa,(9.7±0.1)Gpavs(9.5±0.1)Gpa(P均<0.0.1);两组断裂韧性相近:(2.6±0.2)MPa.m1/2vs(2.5±0.2)MPa.m1/2(P>0.0.5)。结论Hap-ZrO2复合陶瓷中随着Hap组分含量的增加及ZrO2含量的减少,其机械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氧化锆陶瓷 三点弯曲强度 断裂韧性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富强 李静 +3 位作者 黄慧 胥春 靳喜海 高濂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制备保持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的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方法湿球磨法制备羟基磷灰石与氧化锆复合粉体,复合陶瓷素坯制作后,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X射线衍射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 目的制备保持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的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方法湿球磨法制备羟基磷灰石与氧化锆复合粉体,复合陶瓷素坯制作后,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X射线衍射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陶瓷的晶相与超微结构。结果复合陶瓷经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其中有羟基磷灰石相和四方相氧化锆,未发现其他物质以及其他相的氧化锆。扫描电镜下氧化锆相呈白色,羟基磷灰石相呈黑色;黑白区域间隔存在,呈现均匀散在分布,白色区域略多于黑色区域,未见明显孔隙存在。结论用放电等离子法制备得到的复合陶瓷均匀、致密,无明显气孔存在,无羟基磷灰石或氧化锆单一组分的团聚,提示两组分在烧结过程中未发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陶瓷 放电等离子烧结 X线衍射分析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增韧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复合材料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迎军 苏雪筠2赵子衷 +2 位作者 宁成云 陈楷 冉炜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7,11,共4页
本研究采用四方氧化锆多晶增韧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陶瓷,在不降低材料生物活性基础上,提高材料断裂韧性指标。采用XRD、IR及SEM等方法研究材料的相组成与显微结构。材料已用于临床实验。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生物活性 氧化 复合陶瓷 生物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基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常程康 丁传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1-77,共7页
本文采用涂覆-烧结法制备了一种以氧化锆为基体的生物玻璃-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材料,并对其热学、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发现,在生物玻璃-羟基磷灰石梯度设计时,羟基磷灰石含量对复合体材料的热膨胀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的... 本文采用涂覆-烧结法制备了一种以氧化锆为基体的生物玻璃-羟基磷灰石梯度涂层材料,并对其热学、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发现,在生物玻璃-羟基磷灰石梯度设计时,羟基磷灰石含量对复合体材料的热膨胀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原因是,随着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变化,复合体材料的结构发生改变,从玻璃相为主晶相向羟基磷灰石为主晶相转变.文中对梯度涂层各层中的热应力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涂层-基体的结合强度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涂料 梯度材料 氧化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束等离子喷涂氧化锆增韧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 被引量:4
6
作者 栗卓新 吴永智 +1 位作者 贺定勇 赵秋颖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113,共5页
采用微束等离子喷涂方法,在Ti-6Al-4V基体上制备了羟基磷灰石+氧化锆(70HA-30ZrO2,质量分数,%)复合涂层。将复合涂层置于模拟体液中分别浸泡了3,7,14,28 d并观察表面磷灰石的生长情况以评价涂层生物活性。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 采用微束等离子喷涂方法,在Ti-6Al-4V基体上制备了羟基磷灰石+氧化锆(70HA-30ZrO2,质量分数,%)复合涂层。将复合涂层置于模拟体液中分别浸泡了3,7,14,28 d并观察表面磷灰石的生长情况以评价涂层生物活性。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技术对涂层浸泡前后的表面形貌和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涂层中ZrO2主要以立方相存在;喷涂过程中羟基磷灰石(HA)出现了一定的分解,产生大量的α-Ca3(PO4)2杂质相。HA涂层熔化效果很好,但涂层中有未熔化的ZrO2颗粒。涂层在模拟体液中浸泡28 d后表面可以形成磷灰石,说明涂层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束等离子喷涂 羟基磷灰石 氧化 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磁控溅射制备羟基磷灰石/氧化钇稳定氧化锆复合涂层 被引量:5
7
作者 施秋萍 赵玉涛 +2 位作者 戴起勋 林东洋 罗平辉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2-55,58,共5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Ti6Al4V基体上制备了HA/YSZ复合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和划痕法对涂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磁控溅射法可在Ti6Al4V基体上成功制备HA/YSZ复合涂层,涂层主要含有HA、ZrO2和Y2O3物相,此外还有...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Ti6Al4V基体上制备了HA/YSZ复合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和划痕法对涂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磁控溅射法可在Ti6Al4V基体上成功制备HA/YSZ复合涂层,涂层主要含有HA、ZrO2和Y2O3物相,此外还有少量的TCP和CaO相;涂层表面呈多孔状,有利于类骨组织的长入,表面显微粗糙度约为140 nm,涂层厚度约为4μm;划痕法测量涂层与基体的附着力约为80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氧化钇稳定氧化复合涂层 磁控溅射 微观形貌 附着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弧氧化/溶胶-凝胶法制备镁基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贾理男 梁成浩 +1 位作者 段峰 黄乃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4123-14128,共6页
采用微弧氧化/溶胶-凝胶工艺,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并研究了镁基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形貌、结构、组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微弧氧化电流密度为0.5A/cm2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涂层表面均匀、多孔且紧密;Ca/P摩尔比... 采用微弧氧化/溶胶-凝胶工艺,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并研究了镁基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形貌、结构、组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微弧氧化电流密度为0.5A/cm2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涂层表面均匀、多孔且紧密;Ca/P摩尔比(1.70)高于溶胶配制的比例(1.67),是由于CO2-3替代了磷灰石晶格中的PO3-4所致。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微弧氧化电流密度为0.5A/cm2时,羟基磷灰石涂层在Hank’s溶液中具有较低的腐蚀电流密度、较高的总阻抗和腐蚀电阻;浸泡实验表明该涂层有利于诱导磷灰石涂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溶胶-凝胶法 AZ91D镁合金 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氧化锆基体上涂覆羟基磷灰石涂层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莉丽 王秀峰 +1 位作者 江红涛 于成龙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7,11,共4页
用凝胶成型法制备了三维网状开孔结构的多孔氧化锆(ZrO2)支架材料,通过改变浸渍循环次数实现了对材料孔隙率的控制;然后在多孔ZrO2支架的表面涂覆了羟基磷灰石(HA)涂层,中间涂覆了氟磷灰石(FA)层,用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体外模拟... 用凝胶成型法制备了三维网状开孔结构的多孔氧化锆(ZrO2)支架材料,通过改变浸渍循环次数实现了对材料孔隙率的控制;然后在多孔ZrO2支架的表面涂覆了羟基磷灰石(HA)涂层,中间涂覆了氟磷灰石(FA)层,用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体外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加入FA中间层以后,防止了HA和ZrO2之间的化学反应,提高了涂层性能;涂覆了HA的多孔ZrO2材料的强度是多孔HA材料强度的7倍多;这种有涂层的多孔支架材料很适合细胞的生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氧化 羟基磷灰石涂层 孔隙率 体外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表面微弧氧化羟基磷灰石陶瓷膜的结构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维先 刘歆婵 +2 位作者 王闻天 张玉凤 王海瑞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5,共5页
采用微弧氧化技术(MAO),以纯钛(TA2)为基体,在醋酸钙和磷酸二氢钠电解液体系中,制备含羟基磷灰石(HA)的生物活性陶瓷膜,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EDS)和红外光谱(FT-IR)对膜层进行表征,通过体外模拟体液... 采用微弧氧化技术(MAO),以纯钛(TA2)为基体,在醋酸钙和磷酸二氢钠电解液体系中,制备含羟基磷灰石(HA)的生物活性陶瓷膜,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EDS)和红外光谱(FT-IR)对膜层进行表征,通过体外模拟体液浸泡实验检测膜层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纯钛经微弧氧化处理10min后,在其表面能生成一层含羟基磷灰石成分的多孔陶瓷膜,该膜层经模拟体液浸泡48h后,其表面覆盖一层含有CO2-3的羟基磷灰石(类骨磷灰石),即该陶瓷膜层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 微弧氧化 陶瓷 羟基磷灰石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涂层热稳定性和结合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秀峰 刘榕芳 郑炀曾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65-970,共6页
为了提高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涂层的结合强度,采用水热电沉积法在HA涂层中引入第二相颗粒氧化锆(ZrO2)制备HA/ZrO2复合涂层,研究了ZrO2晶型对涂层表面形貌、相组成、热稳定性和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rO2的复合... 为了提高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涂层的结合强度,采用水热电沉积法在HA涂层中引入第二相颗粒氧化锆(ZrO2)制备HA/ZrO2复合涂层,研究了ZrO2晶型对涂层表面形貌、相组成、热稳定性和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rO2的复合减小了HA晶体尺寸,但不影响HA水热电沉积的机理;1200℃热处理后,HA分解生成的CaO和ZrO2形成固溶体,使单斜晶型(m-ZrO2)和四方晶型(t-ZrO2)的ZrO2转变为立方晶型的的ZrO2(c-ZrO2),并促进HA的完全分解;HA/ZrO2复合涂层的结合强度明显高于纯HA涂层的结合强度,且随涂层中ZrO2含量增大和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000℃热处理后,HA/ZrO2复合涂层既有较高的结合强度,又可获得对骨生长有利的HA+β-Ca3(PO4)2(β-TCP)双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强度 羟基磷灰石 复合涂层 热稳定性 氧化 ZrO2 HA涂层 第二相颗粒 热处理温度 电沉积法 表面形貌 晶体尺寸 立方晶型 O2含量 双相结构 相组成 固溶体 CaO A分解 骨生长 水热 增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基微量元素共掺杂羟基磷灰石增韧涂层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代钊 王铭 +4 位作者 王双 李静 陈翔 汪大林 祝迎春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9-186,共8页
氧化锆陶瓷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硬组织植入体材料。为促进植入体与骨组织形成稳定的骨结合,本研究利用等离子喷涂制备了氧化锆增韧的锶、硅、氟微量掺杂羟基磷灰石(ZrO2-DHA)涂层,对涂层物相、形貌以... 氧化锆陶瓷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硬组织植入体材料。为促进植入体与骨组织形成稳定的骨结合,本研究利用等离子喷涂制备了氧化锆增韧的锶、硅、氟微量掺杂羟基磷灰石(ZrO2-DHA)涂层,对涂层物相、形貌以及力学性能和体外生物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锶、硅、氟的共掺杂通过成骨分化的信号转导通路提高了羟基磷灰石涂层对成骨细胞的黏附和分化等生物学性能;不同复合组分的ZrO2-DHA涂层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小鼠成骨前体细胞的细胞活力和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在细胞培养的第7 d,DHA含量为70%的ZrO2-DHA涂层(7DHA)Alp和Col-I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约2.8倍和2.3倍;ZrO2-DHA涂层的力学性能随氧化锆组分的增加而增强,DHA涂层和7DHA涂层的硬度和结合强度分别为250.8、313 HV和25.1、31.8 MPa;7DHA涂层中的交织网络结构,对残余热应力、压应力和拉伸力的承受能力较DHA涂层明显提升,满足植入体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硅、氟微量掺杂羟基磷灰石 等离子喷涂 氧化增韧 力学性能 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溶胶-凝胶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晓丽 王迎军 叶建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77-80,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的前体物———无定形磷酸钙 (ACP) ,并进行晶化处理得到纳米羟基磷灰石 (HAP)。在Ca/P =1 .67的条件下 ,Ca(OEt) 2 和H3PO4 在乙醇溶液中发生反应 ,合成ACP凝胶体。采用化学滴定法、透射电镜 (TEM) ,X射...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的前体物———无定形磷酸钙 (ACP) ,并进行晶化处理得到纳米羟基磷灰石 (HAP)。在Ca/P =1 .67的条件下 ,Ca(OEt) 2 和H3PO4 在乙醇溶液中发生反应 ,合成ACP凝胶体。采用化学滴定法、透射电镜 (TEM) ,X射线衍射法 (XRD) ,BET ,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FTIR)对晶化处理前后的ACP粉料进行的性能测试表明 :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HAP粉料具有粒度小、晶化处理活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溶胶-凝胶法 制备 特性 研究 无定形磷酸钙 生物活性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SOD纳米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丽艳 王悦怡 +3 位作者 杨东生 孟庆繁 滕利荣 高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88-1490,共3页
以乙酸钙和磷酸二氢铵为原料,采用原位合成法一步合成羟基磷灰石(HA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纳米复合物(HAP-SOP),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SOD的活性,还对各复合物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了... 以乙酸钙和磷酸二氢铵为原料,采用原位合成法一步合成羟基磷灰石(HA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纳米复合物(HAP-SOP),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SOD的活性,还对各复合物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HAP-SOD纳米复合物粒径均匀,粒径在100nm以下,包裹后的SOD活性可达84.7%,且缓释作用明显,24h累计释放率为8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氧化物歧化酶纳米复合物 原位合成 蛋白活性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镁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复合生物陶瓷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齐国超 刘春明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47-50,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钛合金基体上合成了含镁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陶瓷复合涂层.研究表明,羟基磷灰石相与β-磷酸三钙相共同存在于600℃烧结的复合涂层中.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显示,镁离子已合成到涂层之中.在模拟体液中,在复合涂层表面... 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钛合金基体上合成了含镁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陶瓷复合涂层.研究表明,羟基磷灰石相与β-磷酸三钙相共同存在于600℃烧结的复合涂层中.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显示,镁离子已合成到涂层之中.在模拟体液中,在复合涂层表面沉积出了较为明显的新生类骨层.使用MG63细胞进行培养试验,结果显示涂层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性.试验结果表明:含镁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有望在医疗实践中作为人工骨质材料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陶瓷 溶胶凝胶法 羟基磷灰石 Β-磷酸三钙 模拟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陶瓷微球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艳莉 董寅生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2,共3页
羟基磷灰石陶瓷微球的流动性好、容易填充,近年来在骨修复,尤其是口腔手术中得到较多应用。以HA-(NaPO3)6-Mg(H2PO4)2-明胶为陶瓷浆料,应用液滴-冷凝法对羟基磷灰石陶瓷微球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探索研究,获得了球形度好、粒径均一的陶瓷微球。
关键词 陶瓷微球 羟基磷灰石 液滴-冷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羟基磷灰石纳米粉体的制备及物理化学过程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宋云京 温树林 +2 位作者 李木森 宿庆财 姜庆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85-991,共7页
以含结晶水的硝酸钙和五氧化二磷的醇溶液为前驱体精心控制反应过程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高纯且粒度均匀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粉体.通过TEM,XRD,IR和TG-DTA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羟基磷灰石合成各阶段的相组成、相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200... 以含结晶水的硝酸钙和五氧化二磷的醇溶液为前驱体精心控制反应过程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高纯且粒度均匀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粉体.通过TEM,XRD,IR和TG-DTA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羟基磷灰石合成各阶段的相组成、相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200、300、400℃反应产量很低,产物主要由Ca(NO3)2、磷酸乙酯和非晶HA组成,随着温度的升高,HA的含量逐渐增多,Ca(NO3)2和磷酸乙酯含量逐渐减少.其中在300、400℃出现少量的β-Ca2P2O7,和CaO.在500℃×2h处理下获得高品质的纳米级HA,与其它溶胶-凝胶法相比,本制备工艺简单,获得HA纯度高,粒度均匀,性能明显好于以前用类似方法所获得的产品,并适合大批量、纳米级HA的生产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纳米粉体 制备 溶胶-凝胶法 物理化学过程 生物材料 人工骨 生物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基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界面结构及梯度设计 被引量:11
18
作者 徐益 秦传江 +1 位作者 赵柏森 黄楠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8-61,共4页
 羟基磷灰石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硬组织替代材料之一,临床上采用在钛合金上涂覆HA生物活性涂层,涂基结合及涂基界面的整合是决定HA涂层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评述了钛基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界面微观结构,指出界面上存在纳米氧化物薄...  羟基磷灰石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硬组织替代材料之一,临床上采用在钛合金上涂覆HA生物活性涂层,涂基结合及涂基界面的整合是决定HA涂层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评述了钛基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界面微观结构,指出界面上存在纳米氧化物薄膜是提高涂层结合强度的关键,并结合纳米多层薄膜和功能梯度膜的优点,提出改善涂基结合强度,发挥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涂层的三明治式的梯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生物陶瓷涂层 氧化 界面结构 梯度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羟基磷灰石工艺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10
19
作者 童义平 李粉玲 余沐磷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6-17,共2页
探索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的工艺条件 ,用硝酸钙和磷酸三丁酯为反应原料 ,进行对比实验 ,优化得到的条件为 :溶液PH值控制在 8 0左右 ,烧结温度控制在 95 0℃以上 ,恒温时间控制在2 5~ 4 5h。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制备 羟基磷灰石 工艺条件 医疗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氧化锆-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的制备及其抗热震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晓虹 陈林林 +3 位作者 吴建锋 田江洲 米凯峰 周士翔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6-1033,共8页
以煤系高岭土、α-Al_2O_3和部分稳定氧化锆(PSZ,3%mol Y_2O_3)为原料,制备了耐高温氧化锆-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采用XRD、SEM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SZ添加量(分别为5wt%、10wt%、15wt%、20wt%、25wt... 以煤系高岭土、α-Al_2O_3和部分稳定氧化锆(PSZ,3%mol Y_2O_3)为原料,制备了耐高温氧化锆-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采用XRD、SEM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SZ添加量(分别为5wt%、10wt%、15wt%、20wt%、25wt%、30wt%)对样品物理性能、高温塑性变形及抗热震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采用含3%mol Y_2O_3的PSZ,Y_2O_3在高温下起到了烧结助剂的作用,致使样品的烧成温度显著降低;同时随着PSZ添加量的增加,样品的抗折强度增加。经最佳烧成温度烧成的各样品的抗折强度分别达到147.4 MPa、161.3 MPa、205.9 MPa、234.4 MPa、294.0 MPa、385.0 MPa。当PSZ的最佳添加量为10wt%时,样品具有较低的高温塑性变形及良好的抗热震性;当PSZ添加量继续增加,样品在高温易产生液相,抗蠕变及抗热震性降低。SEM显微结构研究表明,随着氧化锆添加量增加,样品结构越致密,增强效果越显著。XRD分析结果表明,复相陶瓷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热震前后样品的物相组成不变,均为莫来石、刚玉、m-Zr O_2和t-Zr 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 塑性变形 抗热震性 PS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