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基磷灰石-SOD纳米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吴丽艳 王悦怡 +3 位作者 杨东生 孟庆繁 滕利荣 高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88-1490,共3页
以乙酸钙和磷酸二氢铵为原料,采用原位合成法一步合成羟基磷灰石(HA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纳米复合物(HAP-SOP),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SOD的活性,还对各复合物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了... 以乙酸钙和磷酸二氢铵为原料,采用原位合成法一步合成羟基磷灰石(HA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纳米复合物(HAP-SOP),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SOD的活性,还对各复合物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HAP-SOD纳米复合物粒径均匀,粒径在100nm以下,包裹后的SOD活性可达84.7%,且缓释作用明显,24h累计释放率为8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氧化物歧化酶纳米复合物 原位合成 蛋白活性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陶瓷纤维制作工艺的研究
2
作者 刘涛 翁成 梁列峰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10,共5页
采用甲壳素(CT)纤维做前驱体制备羟基磷灰石(HA)陶瓷纤维。首先配制CT纤维的纺丝液,将HA粉体分散在该溶液里,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HA-CT陶瓷初生纤维,再对初生纤维进行表面裂纹化处理以及一定晶化烧结处理。通过对烧结后的纤维的表面形... 采用甲壳素(CT)纤维做前驱体制备羟基磷灰石(HA)陶瓷纤维。首先配制CT纤维的纺丝液,将HA粉体分散在该溶液里,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HA-CT陶瓷初生纤维,再对初生纤维进行表面裂纹化处理以及一定晶化烧结处理。通过对烧结后的纤维的表面形貌观察及相关检测,确定可工业化生产生物活性材料增强用HA陶瓷纤维的成型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甲壳素 溶胶-凝胶 陶瓷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处理碳纤维增强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穆柏春 赵斌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63-167,共5页
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氧化处理和对氨基苯甲酸表面处理,以这种表面改性碳纤维与羟基磷灰石陶瓷复合,制备表面改性碳纤维增强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研究各种碳纤维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断裂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氧化改性碳纤维可... 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氧化处理和对氨基苯甲酸表面处理,以这种表面改性碳纤维与羟基磷灰石陶瓷复合,制备表面改性碳纤维增强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研究各种碳纤维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断裂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氧化改性碳纤维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性能,其断裂韧度可达基体断裂韧度的2倍,抗弯强度可达基体抗弯强度的2.48倍。尤其是对氨基苯甲酸表面处理的碳纤维的效果更好,其断裂韧度可达基体断裂韧度的2.25倍,抗弯强度可达基体抗弯强度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氨基苯甲酸 碳纤维 氧化 强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微球担体-8-羟基喹啉鳌合固定相的合成及其在痕量金属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宋秘钊 张慧君 +2 位作者 王征 Frank S.CLee 王小如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79-986,共8页
以氧化锆微球为担体,通过mannich反应得到在氧化锆微球上键合8-羟基喹啉的痕量金属富集分离固定相,并对该固定相的键合金属离子能力进行了研究。以合成的氧化锆微球键合8-羟基喹啉金属鳌合固定相用作微柱流动注射(FIA)在线分离、富集和... 以氧化锆微球为担体,通过mannich反应得到在氧化锆微球上键合8-羟基喹啉的痕量金属富集分离固定相,并对该固定相的键合金属离子能力进行了研究。以合成的氧化锆微球键合8-羟基喹啉金属鳌合固定相用作微柱流动注射(FIA)在线分离、富集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流程中的固定相,对大洋海水中的痕量铅和镉进行了在线分析,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亲和色谱 氧化微球担体 8-羟基喹啉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流动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材料研究通过鉴定
5
作者 席文君 《稀土信息》 1995年第2期6-6,共1页
由内蒙古自治区科委和包头市科委共同立项下达、包头稀土研究院承担的“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材料研究”课题,于1995年元月13日在包头通过了技术鉴定。鉴定会由自治区科委和包头市科委共同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区内外著名的材料专家,骨... 由内蒙古自治区科委和包头市科委共同立项下达、包头稀土研究院承担的“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材料研究”课题,于1995年元月13日在包头通过了技术鉴定。鉴定会由自治区科委和包头市科委共同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区内外著名的材料专家,骨科专家和口腔科专家,他们对该研究项目进行了认真的评审,一致认为,该课题组研制成功的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全部性能均超过了课题指标要求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生物陶瓷 材料研究 稀土氧化物添加剂 生物相容性 羟基磷灰石陶瓷 包头市 陶瓷样品 内蒙古自治区 技术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羟基磷灰石纳米粉体的制备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霞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9-12,共4页
 本文以四水硝酸钙Ca(NH3)2·4H2O和五氧化二磷(P2O5)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出高纯且粒度均匀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粉体。借助XRD,TEM,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羟基磷灰石合成各阶段的相组成、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  本文以四水硝酸钙Ca(NH3)2·4H2O和五氧化二磷(P2O5)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出高纯且粒度均匀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粉体。借助XRD,TEM,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羟基磷灰石合成各阶段的相组成、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600℃下处理2h可获得粒度均匀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羟基磷灰石 纳米粉体 制备 硝酸钙 氧化二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陶瓷表面氧化锆薄膜的制备、性能及影响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闫海乐 茹红强 +4 位作者 喻亮 武艳君 里景阳 魏文韬 岳新艳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12,共4页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性能优异,用途广泛,但两者间的剧烈反应,会影响其最终性能。以化学纯氧氯化锆和尿素为原料,水为溶剂,硝酸钇为氧化锆晶型稳定剂,利用溶胶-凝胶法在三维网络-碳化硅(3D-meshySiC)基体表面涂覆以Zr(OH)4形式存在的溶胶,...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性能优异,用途广泛,但两者间的剧烈反应,会影响其最终性能。以化学纯氧氯化锆和尿素为原料,水为溶剂,硝酸钇为氧化锆晶型稳定剂,利用溶胶-凝胶法在三维网络-碳化硅(3D-meshySiC)基体表面涂覆以Zr(OH)4形式存在的溶胶,采用分级干燥工艺,经700℃煅烧,制备了氧化锆薄膜,作为两者界面反应的阻挡层。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法(IR)、热重分析(TG)和差热分析(DSC)法研究了凝胶在加热时的物理-化学变化,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薄膜的物相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经过自氧化处理的基体表面制备出了致密、平整、均匀,厚为0.5~0.8μm的四方相氧化锆薄膜,此膜与基体结合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三维网络-碳化硅 陶瓷 氧化 薄膜 真空浸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锆陶瓷的光纤F-P腔压力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肖磊 邵宇鹰 +2 位作者 庞拂飞 刘奂奂 彭鹏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8-31,共4页
以高温环境压力传感器应用需求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氧化锆陶瓷的光纤法布里-珀罗(F-P)腔传感器,它以氧化锆套筒、LC陶瓷插芯和标准单模光纤为传感器组件,利用粘结胶对3个组件固定封装,制备膜片式空气隙F-P腔压力传感器.在压力装置中... 以高温环境压力传感器应用需求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氧化锆陶瓷的光纤法布里-珀罗(F-P)腔传感器,它以氧化锆套筒、LC陶瓷插芯和标准单模光纤为传感器组件,利用粘结胶对3个组件固定封装,制备膜片式空气隙F-P腔压力传感器.在压力装置中对封装后的传感器进行0.5~4.0 MPa的压力测试,追踪1543.67 nm反射光谱波谷处波长移动,分别绘制出升压和降压过程中的光谱响应曲线,通过线性拟合后,传感器灵敏度可达9.5 nm/MPa,具有较好的线性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法布里-珀罗腔传感器 氧化陶瓷 压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钡陶瓷中添加氧化锆的核-壳结构
9
作者 卢宏阳 鲍忠兴 邓文浩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431-432,共2页
纯钛酸钡在居里点为130℃时,发生顺电性-强电性相变化,此时其介电系数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出现一个最高值点。氧化锆或氧化铋通常被加入钛酸钡介电陶瓷中,以便降低其居里点[1,2]。而其居里点附近的介电系数也因此呈现出对温度比较不明显的... 纯钛酸钡在居里点为130℃时,发生顺电性-强电性相变化,此时其介电系数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出现一个最高值点。氧化锆或氧化铋通常被加入钛酸钡介电陶瓷中,以便降低其居里点[1,2]。而其居里点附近的介电系数也因此呈现出对温度比较不明显的变动关系。这个介电系数与温度[3],或介电系数与频率[4]间的关联,事实上代表在居里点附近所发生的扩散式相变化。这类的扩散式相变化除了曾经在添加氧化锆[3,5]的钛酸钡中发现之外,在添加CdBi<sub>2</sub>Nb<sub>2</sub>O<sub>9</sub>[6]或Bi<sub>4</sub>Ti<sub>3</sub>O<sub>1</sub>2[7],以及铋和Nb[8]都曾经发现过。这些加了添加剂的钛酸钡陶瓷呈现一种特殊的核-壳显微结构[3,5-8]其中是一个强电性核,外围包着一层顺电性壳。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陶瓷 氧化 -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ZrO_2系金属陶瓷的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文超 滕立东 《电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20-227,共8页
本文研究了由等体积比的Ti与 5Y TZP热压合成的金属陶瓷的抗氧化性能 .首先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证实在 0 .1MPa的空气氛中发生高温反应时 ,只发生氧化反应而不会氮化 .研究表明其氧化动力学规律与纯钛类似 ,只是材料中ZrO2 的存在使氧的... 本文研究了由等体积比的Ti与 5Y TZP热压合成的金属陶瓷的抗氧化性能 .首先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证实在 0 .1MPa的空气氛中发生高温反应时 ,只发生氧化反应而不会氮化 .研究表明其氧化动力学规律与纯钛类似 ,只是材料中ZrO2 的存在使氧的扩散阻力增大 ,表现为扩散活化能远高于氧在钛氧固溶体中的扩散活化能 ;氧化初期恒温增重曲线符合抛物线规律 .XRD和TEM分析证明 ,氧化产物的主晶相为金红石结构的TiO2 ,此外还有少量的ZrTiO4 .氧化层表面和断面的SEM分析表明 ,氧化膜中存在两种类型的裂纹 ,ZrO2 /Ti(或TiO2 )的界面裂纹主要是由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因ZrO2 与Ti(或TiO2 )的热膨胀系数失配而造成的 .氧化层中出现平行于氧化表面的裂纹产生于氧化层与基体的界面应力 ,Zr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 反应热力学 氧化动力学 显微结构 -氧化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D制备的碳包纳米氧化锆陶瓷粉粒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翠芬 李小莉 +2 位作者 张晓芸 杨晓敏 贾虎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6-376,共1页
关键词 纳米氧化 陶瓷材料 表面包碳 溶胶-凝胶法 X射线衍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合成-水热法制备生物陶瓷涂层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咏 刘芳 +1 位作者 周科朝 张伟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04-607,共4页
采用燃烧合成 水热法制备生物陶瓷涂层,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粘接拉伸法研究了涂层物相组成、形貌以及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合成后,涂层主要由HA+β Ca3(PO4)2组成,水热处理2h后,涂层中HA含量增加,... 采用燃烧合成 水热法制备生物陶瓷涂层,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粘接拉伸法研究了涂层物相组成、形貌以及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合成后,涂层主要由HA+β Ca3(PO4)2组成,水热处理2h后,涂层中HA含量增加,延长水热处理时间,可得到纯HA涂层;涂层厚约为20μm;在燃烧合成试剂中添加助燃剂,涂层中相成分复杂化,但水热处理10h后,可得到纯羟基磷灰石相,涂层厚度增加,达到50μm左右;同时,添加助燃剂可大大提高界面结合强度,达到13.6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合成-水热法 制备 生物陶瓷涂层 界面结合强度 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技术制备ZrO_2陶瓷膜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洁华 白心平 +1 位作者 于云 蒋幼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49-355,共7页
以ZrOCl2·8H2O为起始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ZrO2陶瓷膜。使用DTA、XRD以及SEM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SiO2对ZrO2陶瓷膜烧结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ZrO2陶瓷膜具有... 以ZrOCl2·8H2O为起始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ZrO2陶瓷膜。使用DTA、XRD以及SEM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SiO2对ZrO2陶瓷膜烧结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ZrO2陶瓷膜具有高度的择优取向特征;膜烧结过程存在ZrO2晶相转变,430°C左右ZrO2四方相开始析晶形成,550~750°C温度区域逐渐转变为单斜相;引入SiO2后ZrO2四方相一直到1350°C才转变为单斜相,表现为引入SiO2抑制了ZrO2晶相转变,提高了ZrO2陶瓷膜的结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技术 晶相转变 氧化陶瓷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钇含量氧化锆基热障涂层材料CMAS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晗 王晶 +3 位作者 陆杰 陈小龙 黄轶男 赵晓峰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6-56,共11页
系统研究了不同YO1.5含量掺杂氧化锆基材料(8YSZ、20YSZ、38YSZ、55YSZ)以及纯氧化钇材料(Y_(2)O_(3))在1300℃下的CaO-MgO-Al_(2)O_(3)-SiO_(2)(CMAS)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不同钇含量氧化锆基材料表现出具有显著差异的CMAS腐蚀行为。对... 系统研究了不同YO1.5含量掺杂氧化锆基材料(8YSZ、20YSZ、38YSZ、55YSZ)以及纯氧化钇材料(Y_(2)O_(3))在1300℃下的CaO-MgO-Al_(2)O_(3)-SiO_(2)(CMAS)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不同钇含量氧化锆基材料表现出具有显著差异的CMAS腐蚀行为。对于YO1.5含量较低的8YSZ与20YSZ而言,腐蚀行为由溶解-再析出及晶界腐蚀所主导,前者析出小球颗粒ZrO_(2),后者的析出物则是直接沉积在原始ZrO_(2)表面形成核壳结构;随着YO1.5含量的增加,腐蚀行为逐渐转变成反应腐蚀,38YSZ以及55YSZ与CMAS熔盐快速反应结晶,形成一层连续致密、含磷灰石相的保护层,能够有效阻挡CMAS熔盐的进一步侵蚀,并且55YSZ所形成的保护层中磷灰石相的体积分数更多,抗CMAS腐蚀能力更佳;纯Y_(2)O_(3)样品也能与CMAS熔盐快速反应,从而形成一层致密的纯磷灰石层,抗CMAS腐蚀能力良好。因此,可以通过调控氧化锆基材料中的钇含量,从而调控热障涂层抗CMAS腐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TBCs) CMAS腐蚀 氧化钇掺杂氧化 磷灰石 陶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黄传勇 孙淑珍 张中太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1-287,共7页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 (HAP)和二氧化锆 (ZrO2 )超细粉。以此为原料 ,通过不同材料的优化组合 ,采用烧结法制备了HAP ZrO2 二元体系及HAP ZrO2 BG三元体系复合生物陶瓷材料 ,并通过XRD、FTIR、TEM、SEM等测试手段揭示...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 (HAP)和二氧化锆 (ZrO2 )超细粉。以此为原料 ,通过不同材料的优化组合 ,采用烧结法制备了HAP ZrO2 二元体系及HAP ZrO2 BG三元体系复合生物陶瓷材料 ,并通过XRD、FTIR、TEM、SEM等测试手段揭示了材料的矿物组成及显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 :复合生物陶瓷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 ,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复合型生物陶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氧化 生物陶瓷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Al_2O_3陶瓷涂层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正青 黎文献 +1 位作者 谭敦强 肖于德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4-15,共2页
用溶胶 凝胶 (sol gel)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xZrO2 ·yAl2 O3陶瓷涂层。用X射线衍射 (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分析了涂层组成与结构 ;用金相显微镜观测了涂层的孔隙率 ;用浸泡法和高温抗氧化性试验研究了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 用溶胶 凝胶 (sol gel)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xZrO2 ·yAl2 O3陶瓷涂层。用X射线衍射 (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分析了涂层组成与结构 ;用金相显微镜观测了涂层的孔隙率 ;用浸泡法和高温抗氧化性试验研究了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 :xZrO2 ·yAl2 O3涂层随二组分含量的趋近 ,结构从晶态转变成微晶与玻璃态混合组成 ,直至完全的玻璃化 ,涂层致密度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蚀性 陶瓷涂层 ZrO2.Al2O3 溶胶-凝胶法 氧化 氧化 复合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ZrO_2-HA涂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莉丽 王秀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8-100,共3页
采用凝胶成型法制备多孔氧化锆(ZrO2)支架,通过改变循环次数实现了对孔隙率的可控,使其保持在91%~45%之间,并且每循环一次,孔隙率稳定下降4~5%。在多孔ZrO2的表面涂覆羟基磷灰石(HA)涂层。为了防止HA和ZrO2之间的化学反应... 采用凝胶成型法制备多孔氧化锆(ZrO2)支架,通过改变循环次数实现了对孔隙率的可控,使其保持在91%~45%之间,并且每循环一次,孔隙率稳定下降4~5%。在多孔ZrO2的表面涂覆羟基磷灰石(HA)涂层。为了防止HA和ZrO2之间的化学反应,中间涂覆了氟磷灰石(FA)层。XRD表明加了FA层作为中间层以后,没有发现反应发生。体视显微照片表明在HA/FA和FA/ZrO2两个界面上没有出现分层和裂纹,层与层之间结合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氧化 羟基磷灰石 孔隙率可控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界面结合能的计算及其在核壳结构颗粒制备研究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李成峰 孟凡涛 +2 位作者 周立娟 董抒华 李国昌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530-533,共4页
讨论了表面自由能色散分量、Lewis酸分量和Lewis碱分量的测定和计算方法,并计算得到固-液界面结合能数值。通过计算水、酒精在羟基磷灰石(HAp)和二氧化硅表面的界面结合能,发现酒精在HAp表面的结合能要低于水在其表面的结合能。因此,在... 讨论了表面自由能色散分量、Lewis酸分量和Lewis碱分量的测定和计算方法,并计算得到固-液界面结合能数值。通过计算水、酒精在羟基磷灰石(HAp)和二氧化硅表面的界面结合能,发现酒精在HAp表面的结合能要低于水在其表面的结合能。因此,在正硅酸乙酯水解为硅醇和缩聚为二氧化硅的过程中,需要对HAp进行表面改性并调控反应条件以使二氧化硅在HAp上沉积,同时避免二氧化硅在溶液中独立形核生长的分相现象,所开展的HAp/二氧化硅制备实验的结果也对这一理论推测进行了很好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自由能 -液结合能 核壳结构颗粒 羟基磷灰石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ZrO_2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
19
作者 王莉丽 赵童刚 +1 位作者 丁旭 门永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47-50,共4页
首先以H3PO4和Ca(OH)2为主要原料利用湿化学方法合成了结晶良好的羟基磷灰石粉体(HA),在该粉体中分别引入15%、20%和25wt%的m-ZrO2粉体,经成型后分别在900℃、1 000℃、1 100℃和1 200℃温度下煅烧1h,详细研究ZrO2含量和烧结温度对该复... 首先以H3PO4和Ca(OH)2为主要原料利用湿化学方法合成了结晶良好的羟基磷灰石粉体(HA),在该粉体中分别引入15%、20%和25wt%的m-ZrO2粉体,经成型后分别在900℃、1 000℃、1 100℃和1 200℃温度下煅烧1h,详细研究ZrO2含量和烧结温度对该复合材料物相及体积密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烧成温度的升高,该复合材料的体积密度呈上升趋势,当温度为1 000℃时达到最大值,当温度进一步升高时,体积密度下降.而复合材料中的HA相随温度的升高而不断降低,当温度超过1 000℃时该趋势更加明显.随ZrO2的引入材料体积密度有一定提高,但当ZrO2含量超过20%时,其体积密度有所降低,当ZrO2含量为20%时,杂质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氧化 烧结温度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钛酸铝系中制备复合的方法
20
作者 郑英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1998年第3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陶瓷 -钛酸铝 复合材料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