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两种材料在犬前牙区拔牙位点的引导新骨形成作用。方法:选取6只12月龄雄性Beagle犬,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微创拔除实验犬下颌双侧第一侧切牙,A组犬填入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天博),B组填入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目的:比较两种材料在犬前牙区拔牙位点的引导新骨形成作用。方法:选取6只12月龄雄性Beagle犬,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微创拔除实验犬下颌双侧第一侧切牙,A组犬填入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天博),B组填入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OAM),C组空置(对照)。三组实验犬在1个月末各处死1只,在3个月末各处死1只。取实验样本,进行标本测量,利用CBCT分析进行骨形成密度的评估。结果:所有位点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OAM组与天博组牙槽嵴宽度平均骨量吸收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OAM组平均骨量吸收程度低于天博组(P<0.05);牙槽嵴高度丧失OAM与天博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OAM与天博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值比较结果可见愈合后期OAM吸收快于天博(P<0.05)。结论:OAM具有良好的位点保存效果。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ydroxyapatite/tricalcium phosphate,HA/TCP)双相生物陶瓷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tic protein-2,rhBMP-2)的复合材料对骨质疏松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选用30只8个...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ydroxyapatite/tricalcium phosphate,HA/TCP)双相生物陶瓷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tic protein-2,rhBMP-2)的复合材料对骨质疏松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选用30只8个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只)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对照组(10只)行假手术。术后12周确定实验组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两组大鼠双侧股骨外侧髁上造成直径3 mm骨缺损。同时实验组随机植骨分为两组:单纯HA/TCP组和rhBMP-2/HA-TCP复合材料组;对照组全部植入rhBMP-2/HA-TCP复合材料。植骨术后4、8和12周取双侧股骨标本,进行组织学、X射线、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实验HA/TCP组4周时材料周围存在密度减低区,缺损部位新生骨量明显低于实验复合材料组,12周时新生骨板界面可见类骨质,材料吸收较快;实验复合材料组12周时材料大部分降解转化为新骨,可见成熟的骨小梁和骨髓组织,有编织骨形成。与单纯HA/TCP组相比,4、8周时实验复合材料组缺损部位X射线、骨密度以及生物力学值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复合材料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A/TCP双相生物陶瓷是rhBMP-2较理想的载体材料,复合后具有良好的骨诱导作用,能够明显促进骨质疏松骨缺损的修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两种材料在犬前牙区拔牙位点的引导新骨形成作用。方法:选取6只12月龄雄性Beagle犬,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微创拔除实验犬下颌双侧第一侧切牙,A组犬填入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天博),B组填入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OAM),C组空置(对照)。三组实验犬在1个月末各处死1只,在3个月末各处死1只。取实验样本,进行标本测量,利用CBCT分析进行骨形成密度的评估。结果:所有位点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OAM组与天博组牙槽嵴宽度平均骨量吸收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OAM组平均骨量吸收程度低于天博组(P<0.05);牙槽嵴高度丧失OAM与天博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OAM与天博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值比较结果可见愈合后期OAM吸收快于天博(P<0.05)。结论:OAM具有良好的位点保存效果。
文摘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ydroxyapatite/tricalcium phosphate,HA/TCP)双相生物陶瓷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tic protein-2,rhBMP-2)的复合材料对骨质疏松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选用30只8个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只)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对照组(10只)行假手术。术后12周确定实验组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两组大鼠双侧股骨外侧髁上造成直径3 mm骨缺损。同时实验组随机植骨分为两组:单纯HA/TCP组和rhBMP-2/HA-TCP复合材料组;对照组全部植入rhBMP-2/HA-TCP复合材料。植骨术后4、8和12周取双侧股骨标本,进行组织学、X射线、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实验HA/TCP组4周时材料周围存在密度减低区,缺损部位新生骨量明显低于实验复合材料组,12周时新生骨板界面可见类骨质,材料吸收较快;实验复合材料组12周时材料大部分降解转化为新骨,可见成熟的骨小梁和骨髓组织,有编织骨形成。与单纯HA/TCP组相比,4、8周时实验复合材料组缺损部位X射线、骨密度以及生物力学值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复合材料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A/TCP双相生物陶瓷是rhBMP-2较理想的载体材料,复合后具有良好的骨诱导作用,能够明显促进骨质疏松骨缺损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