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辅助复乳法制备多孔羟基磷灰石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湘南 刘小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67-5071,共5页
采用超声辅助复乳法制备多孔HAP微球,通过调节反应温度、时间和pH 值条件,获得了粒径分布均匀、形貌规则,具有不规则纳米多孔结构的HAP微球.通过XRD、IR、SEM、TEM 对微球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实验条件对产物成分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适... 采用超声辅助复乳法制备多孔HAP微球,通过调节反应温度、时间和pH 值条件,获得了粒径分布均匀、形貌规则,具有不规则纳米多孔结构的HAP微球.通过XRD、IR、SEM、TEM 对微球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实验条件对产物成分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50 ℃,反应时间24h,内水相pH 值≥1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产物为球形HAP粒子,直径分布在50-200nm 之间,尺寸比较均一,每个微球由大量的纳米HAP粒子堆积而成,微球呈现疏松多孔结构.这种多孔HAP微球在骨组织修复及药物控释材料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 复乳法 多孔羟基磷灰石微球 骨组织修复 药物控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微球的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雪峰 牛小连 +3 位作者 秦苗 魏延 韩志军 黄棣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39-3047,共9页
羟基磷灰石微球具有独特的球形结构,形态规则,流动性好,比表面积大,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总结了羟基磷灰石微球的不同制备方法,如模板法、水热法、喷雾干燥法、微乳液法、沉淀法等,分析了... 羟基磷灰石微球具有独特的球形结构,形态规则,流动性好,比表面积大,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总结了羟基磷灰石微球的不同制备方法,如模板法、水热法、喷雾干燥法、微乳液法、沉淀法等,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对羟基磷灰石微球形貌、尺寸、结晶度等的影响,讨论了不同方法下羟基磷灰石微球形成机理。最后介绍了羟基磷灰石微球在药物缓释、骨组织修复、环境净化、生物分子分离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微球 制备方法 形成原理 生物医学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中空羟基磷灰石微球/壳聚糖复合药物载体用于药物控制释放(英文) 被引量:13
3
作者 朱开平 孙静 +3 位作者 叶松 周杰 王会 王德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4-442,共9页
利用中空羟基磷灰石微球和p H敏感型壳聚糖溶液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药物缓释和p H敏感型特性的新型复合药物载体材料。采用组分为19Na2O-17Ca O-64B2O3(wt%)的硼酸盐玻璃在磷酸盐溶液中的原位转化反应制备了多壳层介孔中空HA微球,通过SEM... 利用中空羟基磷灰石微球和p H敏感型壳聚糖溶液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药物缓释和p H敏感型特性的新型复合药物载体材料。采用组分为19Na2O-17Ca O-64B2O3(wt%)的硼酸盐玻璃在磷酸盐溶液中的原位转化反应制备了多壳层介孔中空HA微球,通过SEM、SEM-EDS、XRD和FTIR等方法对产物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球具有多层介孔中空结构,且属于B型碳酸HA。释药结果表明:中空HA微球在释药初期产生了突释现象,包覆壳聚糖后,复合载体的释药量和释药速率显著下降。与此同时,复合药物载体在不同p H的PBS溶液中表现出p H敏感型药物释放特征,利用浓度20 g/L的壳聚糖溶液包覆的复合载体在p H为6.0、7.4和8.5的PBS溶液中的药物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5.63%、65.85%和7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羟基磷灰石(HA) 复合药物载体 PH敏感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微球的制备及废水除氟性能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努尔古丽·拉提莆 吴梅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8-113,共6页
以壳聚糖为模板,通过反向乳液聚合制备得到羟基磷灰石微球(CTS-HAP),在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和吸附前后微球进行微观分析基础上,测定其在氟化钠溶液中的平衡吸附量为17.8 mg/g(吸附pH=... 以壳聚糖为模板,通过反向乳液聚合制备得到羟基磷灰石微球(CTS-HAP),在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和吸附前后微球进行微观分析基础上,测定其在氟化钠溶液中的平衡吸附量为17.8 mg/g(吸附pH=4),微球对氟离子吸附符合多层分子吸附模型——Freundlich模型。针对氟离子质量浓度为2789.2 mg/L、pH为1.7的酸性高含氟废水,设计二阶段除氟。初步除氟阶段氢氧化钙用量为10864 mg/L,剩余氟离子质量浓度为200.6 mg/L,去除率为92.81%;深度除氟采用CTS-HAP微球吸附法,CTS-HAP微球用量为24 g/L,去除率为95.2%,满足处理后废水氟离子浓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羟基磷灰石微球 除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合成锶离子掺杂羟基磷灰石多孔微球
5
作者 齐美丽 梅凤策 +1 位作者 黄浩 崔凤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3-65,共3页
羟基磷灰石(HA)多孔微球具有优异的生物学性能和流动性,被广泛用作骨填充材料、药物缓释载体等,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掺杂锶后的HA表现出更强的促成骨细胞分化活性且可改善HA的降解性,然而如何高效地得到大尺寸的锶掺杂HA多孔微球是一大... 羟基磷灰石(HA)多孔微球具有优异的生物学性能和流动性,被广泛用作骨填充材料、药物缓释载体等,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掺杂锶后的HA表现出更强的促成骨细胞分化活性且可改善HA的降解性,然而如何高效地得到大尺寸的锶掺杂HA多孔微球是一大挑战。鉴于此,本工作以无水SrCl2·6H 2O和(NH 4)2HPO 4的水溶液为原料,尿素为pH调节剂,L-谷氨酸(Glu)为生长调控剂,采用水热均相沉淀法一步合成了锶离子掺杂的羟基磷灰石多孔微球。重点研究了锶离子掺杂量对所得产物的物相和微观形貌的影响,以期为离子掺杂型HA多孔微球的制备提供实验依据。研究表明,当锶掺入量n(Sr)/n(Sr+Ca)=0.01时,水热180℃反应10 h,可以得到形貌较规则均一的锶离子掺杂HA多孔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微球 锶离子掺杂 L-谷氨酸 水热均相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生物学作用的体外研究
6
作者 沈丽丽 何家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52-1555,共4页
目的通过探究羟基磷灰石(HAp)壳聚糖(CS)复合微球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评估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纳米HAp和CS复合物通过微流体技术自组装成微球支架,显微镜下形态学观察。将P2代骨髓间充质干... 目的通过探究羟基磷灰石(HAp)壳聚糖(CS)复合微球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评估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纳米HAp和CS复合物通过微流体技术自组装成微球支架,显微镜下形态学观察。将P2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微球行体外共培养,计算前6 h黏附率。培养1、3、6、9 d,计算增殖率并用Graph Pad Prism 6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行扫描电镜及共聚焦扫描式显微镜检测,观察细胞黏附及分布。将细胞微球复合物填入自制模具中培养14-21 d,进行形态观察。结果显微镜镜下微球为完整的圆形,大小一致。BMSCs与微球体外培养6 h,黏附率达90%以上。6 d时,BMSCs的增殖率达到最高。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微球上有大量BMSCs黏附定植并分泌大量胞外基质将微球连接成整体;共聚焦扫描式显微镜结果可见明显的细胞骨架微丝蛋白。细胞微球体外模具培养18 d后,形成了结构完整的组织块。结论HAp-CS微球是一种良好的促BMSCs种子细胞黏附定植的支架材料,是促进细胞生长的有效支撑载体,与共培养细胞形成的复合组织块有望应用于体内动物实验修复标准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壳聚糖 仿生支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黏附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及其细胞毒性 被引量:9
7
作者 杜欧 盖丽婷 +1 位作者 王民艳 姜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0-305,共6页
目的:制备不同质量配比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LA/HA)复合材料,对其机械性能和细胞毒性进行研究,得出两者的最佳质量配比,并探讨其作为乳前牙根管桩材料的可行性。方法:以NH4H2PO4、Ca(CH3COO)2·H2O和CH3COONH4为原料制... 目的:制备不同质量配比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LA/HA)复合材料,对其机械性能和细胞毒性进行研究,得出两者的最佳质量配比,并探讨其作为乳前牙根管桩材料的可行性。方法:以NH4H2PO4、Ca(CH3COO)2·H2O和CH3COONH4为原料制备微球型HA。采用溶液共混法和热压成型法制备PLLA/HA复合材料,按复合材料中HA质量分数不同分为PI上A、PLLA-3%HA、PLLA-5%HA、PLLA-7%HA和PLLA9%HA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HA形貌和尺寸;X射线晶体衍射(XRD)法进行物相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分析产物成分;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MTT法检测PLLA/HA复合物对L929细胞相对增殖率(RGR)的影响。结果:扫描电镜,所制备的HA为片层状晶体所构成的微球形,直径约1μm,大小均匀,形态一致。XRD图谱,观测到HA的特征峰,无明显杂峰。FTIR谱图中可见PO4^3-基团在565、606和1042cm。处的强吸收峰。与PLLA组比较,含有HA的各组PLLA—HA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明显增高(P〈0.01),PLLA-5%HA组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最大(138MPa、4.6GPa)。MTT法,PLLA、PLLA-3%HA、PLLA-5%HA、PLLA-7%HA和PLLA-9%HA各组复合材料RGR均在93%以上,细胞毒性级别均为0~1级。结论:PLLA/HA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无细胞毒性,有望成为理想的乳前牙根管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羟基磷灰石微球 乳前牙根管桩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中空介孔羟基磷灰石负载姜黄素的处方工艺 被引量:2
8
作者 于蒙蒙 王海媛 +2 位作者 张坚 肖学凤 晋兴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7-171,共5页
以碳酸钙为模板,在140℃、碱性水溶液中制备出球形度良好且粒度均匀的中空介孔羟基磷灰石微球,并采用溶剂浸渍法负载上模型药物姜黄素,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解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仪器对微球及其载药... 以碳酸钙为模板,在140℃、碱性水溶液中制备出球形度良好且粒度均匀的中空介孔羟基磷灰石微球,并采用溶剂浸渍法负载上模型药物姜黄素,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解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仪器对微球及其载药体系进行表征。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BBD)对微球包载姜黄素的工艺处方进行优化。研究发现,当姜黄素/HMAPs质量比为19.95∶1、载药时间为5.8 h、超声时间为1.48 h时为最优处方工艺,此时载药量理论预测值为73.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羟基磷灰石微球 姜黄素 Box-Behnken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nHA/PLGA纳米复合微球对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9
作者 潘洁 汪德州 宋文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5-621,共7页
目的:探讨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纳米复合微球对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作用,为该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口腔低速手机于9只SD大鼠的颅骨制备2个对称的5 mm直径临界骨缺损模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植入nHA... 目的:探讨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纳米复合微球对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作用,为该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口腔低速手机于9只SD大鼠的颅骨制备2个对称的5 mm直径临界骨缺损模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植入nHA/PLGA纳米复合微球)、对照组(植入Bio-oss颗粒)和空白组(仅制备缺损而未填充材料),每组6个颅骨缺损模型。于术后当天、术后4周和术后8周进行颅骨CT三维重建,检查颅骨缺损修复效果;于第8周处死大鼠,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扫描三维重建,观察各组大鼠颅骨缺损区域骨小梁数量(Tb.N)、缺损区域骨小梁间距(Tb.Sp)、缺损区域骨小梁厚度(Tb.Th)和缺损区域新生骨量与缺损总体积的比值(BV/TV)。结果:肉眼观察,实验组大鼠颅骨缺损区域边界清晰,颗粒间隙内可见新生骨质;对照组大鼠颅骨缺损区域见颗粒状骨粉堆积,无明显吸收;空白组大鼠颅骨缺损中心区域有明显凹陷,无明显骨沉积。CT三维重建检查,在第8周,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大鼠有明显的的新骨形成;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均出现明显的新骨沉积。micro-CT检查,在第8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颅骨缺损区Tb.N、Tb.Sp和Tb.Th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BV/TV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颅骨缺损区Tb.Sp、Tb.Th和BV/T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A/PLGA纳米复合微球对骨缺损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骨修复 Bio-Oss颗粒 骨组织工程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丙交酯-乙交酯纳米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酸盐玻璃的原位转化及对浸泡液酸碱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开平 王德平 +3 位作者 范宏圆 王会 姚爱华 叶松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69-1074,共6页
采用火焰喷球法制备了组成为10Na2O-10Ca O-80B2O3(wt%)和19Na2O-17Ca O-64B2O3(wt%)的钠钙硼(NCB)玻璃(分别记为S1和S2)微球,通过p H计、XRD、SEM、SEM-EDS、FTIR和BET研究了两种微球原位转化为中空羟基磷灰石(HA)微球及对浸泡液酸碱... 采用火焰喷球法制备了组成为10Na2O-10Ca O-80B2O3(wt%)和19Na2O-17Ca O-64B2O3(wt%)的钠钙硼(NCB)玻璃(分别记为S1和S2)微球,通过p H计、XRD、SEM、SEM-EDS、FTIR和BET研究了两种微球原位转化为中空羟基磷灰石(HA)微球及对浸泡液酸碱度的影响,并以万古霉素为模型药物,进一步研究了中空HA微球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S1-HA微球具有较大的空腔体积和较好的药物负载性能,其载药量和载药率分别达到13.5 mg/g和16.8%;而S2微球对浸泡液p H的影响相对较强,S2-HA微球呈现显著的层状结构,且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其缓释时间可达到6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盐玻璃 酸碱度 中空羟基磷灰石微球 药物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