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积电压对羟基磷灰石-还原氧化石墨烯-壳聚糖(HA-NrGO-CS)复合涂层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立勋 祝敬佩 +3 位作者 王伟 张登基 黄家鑫 陈梓豪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01-4009,4015,共10页
利用电泳沉积和热还原相结合的方法,在ZK60镁合金表面制备不同沉积电压下的HA-NrGO-CS(羟基磷灰石-还原氧化石墨烯-壳聚糖)三元复合涂层,XRD(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Mg^(2+)会掺杂到HA(羟基磷灰石)中影响HA(002)晶面的生长,使其沿(300)晶... 利用电泳沉积和热还原相结合的方法,在ZK60镁合金表面制备不同沉积电压下的HA-NrGO-CS(羟基磷灰石-还原氧化石墨烯-壳聚糖)三元复合涂层,XRD(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Mg^(2+)会掺杂到HA(羟基磷灰石)中影响HA(002)晶面的生长,使其沿(300)晶面生长形成片或板状的HA再结晶晶体,Mg^(2+)掺杂从而减小复合涂层的晶粒尺寸形成更加均匀致密的复合涂层。红外和拉曼光谱证实了氮原子的掺杂和GO(氧化石墨烯)的有效还原。电化学结果显示,不同沉积电压下制备的HA-NrGO-CS复合涂层对基体都有一定的保护,140 V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涂层具有最大的E_(corr)(腐蚀电位):-0.28 V值和最小的I_(corr)(腐蚀电流密度):5.04μA/cm^(2)值,CR(腐蚀率)值:0.11 mm/year表明涂层能有效延缓基体合金的腐蚀速率,此时复合涂层具有最优的耐腐蚀性能。有效地解决了Mg基体作为潜在骨科植入材料在人体内腐蚀速率过快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合金 复合涂层 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N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 电化学分析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纳米管负载地塞米松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高啟坤 吴明月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8-1422,1431,共6页
目的探讨在钛纳米管表面构建羟基磷灰石和地塞米松复合涂层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通过在钛纳米管表面负载羟基磷灰石和地塞米松,构建复合涂层。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检测基材的特征,体外生物学评价该涂层对人颅... 目的探讨在钛纳米管表面构建羟基磷灰石和地塞米松复合涂层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通过在钛纳米管表面负载羟基磷灰石和地塞米松,构建复合涂层。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检测基材的特征,体外生物学评价该涂层对人颅骨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的影响。结果经修饰后的复合涂层微观形态、三维形貌、亲水性能发生变化,经细胞学检测,能够显著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与增殖。结论通过模拟体液浸泡和滴加负载的方法,成功构建钛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地塞米松复合涂层,该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纳米管 羟基磷灰石 地塞米松 复合涂层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多巴胺仿生法制备的聚己内酯螺钉羟基磷灰石涂层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后骨整合的影响
3
作者 任铖真 毕方刚 +3 位作者 王志远 王亚飞 李鹏举 田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利用聚多巴胺仿生法在聚己内酯(PCL)螺钉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HA)涂层,评价其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骨整合的影响。方法:通过3D打印设计制作多孔PCL螺钉,利用聚多巴胺仿生法制备HA涂层。选取2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于双侧后肢建立... 目的:利用聚多巴胺仿生法在聚己内酯(PCL)螺钉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HA)涂层,评价其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骨整合的影响。方法:通过3D打印设计制作多孔PCL螺钉,利用聚多巴胺仿生法制备HA涂层。选取2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于双侧后肢建立前交叉韧带重建模型,左右侧随机植入含HA涂层(实验组)及不含HA涂层的(对照组)PCL螺钉,术后6、12周分别处死10只,取膝关节,制备股骨-前交叉韧带-胫骨复合物标本,通过Masson染色、Micro-CT检测、生物力学测试评价螺钉与骨组织界面的骨整合情况。结果:Masson染色结果示术后6、12周两组螺钉周围均有较多新生骨小梁形成并向螺钉孔隙内生长,但实验组新生骨小梁的量和深度均优于对照组。Micro-CT示术后6、12周两组螺钉界面骨隧道内新生骨逐渐增加,且实验组周围新生骨量多于对照组。与术后6周相比,两组术后12周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密度均升高,骨小梁分离率降低;术后6、12周,实验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周实验组最大拉力峰值均高于对照组[(39.98±5.32)N vs(27.46±6.95)N,(62.64±8.76)N vs(50.15±6.48)N](P<0.05)。结论:聚多巴胺仿生法制备的PCL螺钉的HA涂层能够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整合,提高界面螺钉生物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羟基磷灰石涂层 聚多巴胺仿生法 骨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硒双掺羟基磷灰石涂层体外矿化性能及抗菌性能研究
4
作者 王家琪 白玉 +2 位作者 李婷 高元明 马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10-218,共9页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抗菌能力和骨骼矿化能力的HA涂层,探究在Se/P(物质的量比)为0.15时,不同掺F量对涂层抗菌能力和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Se共掺羟基磷灰石悬浮液(Se-F-HA),经洗涤和过滤将其固含量调整至10%,通过悬浮液...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抗菌能力和骨骼矿化能力的HA涂层,探究在Se/P(物质的量比)为0.15时,不同掺F量对涂层抗菌能力和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Se共掺羟基磷灰石悬浮液(Se-F-HA),经洗涤和过滤将其固含量调整至10%,通过悬浮液等离子喷涂技术(SPS),在医用金属钛表面沉积Se-F-HA涂层,通过XRD、XPS、SEM-EDS对涂层进行表征。以体外矿化实验和抗菌实验评价涂层矿化能力和抗菌能力。结果XRD表明3种涂层均为HA相,F、Se并未引起HA相变;EDS和XPS表明F、Se成功进入HA晶格,元素并未发生明显氧化。矿化实验表明,随着掺F量的增加,涂层失重减少,形成矿化层速率加快,磷灰石密度增加。矿化5 d后Se-1.5FHA涂层增重0.013 g/cm^(2),矿化后3种涂层Ca/(Se+P)(物质的量比)值均高于1.67,表明涂层表面吸附Ca^(2+)、PO_(4)^(3-),形成Ca/P(物质的量比)大于1.67的磷灰石层。抗菌实验表明,Se-F-HA涂层对细菌增殖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F、Se可以促进HA涂层的矿化,F可以有效降低SeHA溶解度。Se-FHA涂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殖起到明显抑制作用,相较于HA组,Se-1.5FHA组细菌数量下降了近2个数量级,为骨缺损提供了具有良好抗菌能力和骨骼矿化能力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涂层 氟硒双掺羟基磷灰石 矿化性能 矿化过程 抗菌性能 悬浮液等离子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涂距离和喷涂功率对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郑学斌 黄民辉 +2 位作者 黄静琪 张叶方 丁传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83-788,共6页
本文以Ti-6Al-4V合金为基体材料,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在不同喷涂距离和喷涂功率下制备羟基磷灰石(HA)涂层,研究喷涂距离和喷涂功率这两个重要的喷涂参数对涂层结构和组成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羟... 本文以Ti-6Al-4V合金为基体材料,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在不同喷涂距离和喷涂功率下制备羟基磷灰石(HA)涂层,研究喷涂距离和喷涂功率这两个重要的喷涂参数对涂层结构和组成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形貌.涂层的相组成由X射线衍射谱仪(XRD)分析而得.并使用X射线荧光谱仪(XRF)测定了涂层的Ca/P摩尔比.研究结果表明,喷涂距离对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形貌、相组成以及Ca/P摩尔比有着明显的影响.随着喷涂距离的增大,羟基磷灰石粉末的熔化状态得到改善,涂层的显微结构较为致密.然而,喷涂距离的增大使得涂层的非晶化更加严重,涂层中非晶相含量增大.在实验范围内,喷涂功率对涂层结构和相组成的影响不明显.Ca/P比测定显示,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涂层均为缺磷涂层,Ca/P比随喷涂距离的增大而降低,随喷涂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涂层 等离子喷涂 喷涂距离 喷涂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涂层钛种植支抗的稳定性 被引量:13
6
作者 梁星 赵志河 +4 位作者 唐思青 白丁 吕丹 巢永烈 丁运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3-155,共3页
将羟基磷灰石(HA)涂层钛种植体延期植入狗颌骨,施以150g的正畸力,通过口内及X线照片测量,动态研究种植支抗在3个月内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判断种植支抗的移动应综合采用口内及通过X线照片测量两种方法;HA涂层钛种植支... 将羟基磷灰石(HA)涂层钛种植体延期植入狗颌骨,施以150g的正畸力,通过口内及X线照片测量,动态研究种植支抗在3个月内的稳定性。结果显示:判断种植支抗的移动应综合采用口内及通过X线照片测量两种方法;HA涂层钛种植支抗的骨内段无移位(P>0.05),而基桩在受力后第2和第3个月倾斜移动。说明该类骨内种植体的体部承受正畸力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将其颈部设计调整后作为种植支抗,可保证在短期正畸治疗时间内不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支抗 稳定性 钛种植体 羟基磷灰石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梯度涂层材料的界面特点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淑华 罗承萍 王迎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63-167,共5页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钛合金基体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 (HA)生物活性梯度涂层的界面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 :经热处理后生物活性梯度涂层的结晶程度明显提高 ,涂层中存在HA晶体、β Ca3(PO4 ) 2 晶体以及中间相CaTiO3 晶体。涂层和...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钛合金基体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 (HA)生物活性梯度涂层的界面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 :经热处理后生物活性梯度涂层的结晶程度明显提高 ,涂层中存在HA晶体、β Ca3(PO4 ) 2 晶体以及中间相CaTiO3 晶体。涂层和基体的界面结合为冶金化学结合 ,HA涂层和基体Ti间存在过渡相ZrO2 ,过渡相ZrO2 的存在有利于提高涂层和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ha) 等离子喷涂 涂层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沉积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胡皓冰 林昌健 +2 位作者 陈菲 胡仁 郭明 《电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88-294,共7页
控制电沉积溶液中钙 /磷离子的浓度 ,在钛合金表面直接沉积羟基磷灰石 (HAP)陶瓷涂层 .XRD、SEM实验证实 ,制备的HAP晶粒完整 ,粒度均匀 .热力学计算表明HAP比TCP更易于生成 .文中讨论了羟基磷灰石 (HAP)涂层电沉积的机理 ,指出电沉积... 控制电沉积溶液中钙 /磷离子的浓度 ,在钛合金表面直接沉积羟基磷灰石 (HAP)陶瓷涂层 .XRD、SEM实验证实 ,制备的HAP晶粒完整 ,粒度均匀 .热力学计算表明HAP比TCP更易于生成 .文中讨论了羟基磷灰石 (HAP)涂层电沉积的机理 ,指出电沉积是一个二步过程 ,HAP的形成是从溶液中离子到固体的直接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沉积 制备 羟基磷灰石 陶瓷涂层 生物医用材料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涂功率对真空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常程康 石建民 +2 位作者 胡仲寅 黄静琪 丁传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19-224,共6页
本文采用真空等离子喷涂设备(VacuumPlasmaSprnySystem),在不偷呐涂功率下制备了羟基磷灰石涂层,研究了热喷涂功率对羟基磷灰石涂层材料学特征的影响.实验中,使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涂层的相组成.使用扫描电子电镜,观察了羟基... 本文采用真空等离子喷涂设备(VacuumPlasmaSprnySystem),在不偷呐涂功率下制备了羟基磷灰石涂层,研究了热喷涂功率对羟基磷灰石涂层材料学特征的影响.实验中,使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涂层的相组成.使用扫描电子电镜,观察了羟基磷灰石涂层的表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热喷涂功率对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结构有着重大的影响.一方面,随着热喷涂功率的提高,涂层的非晶化加剧,涂层中非晶态的羟基磷灰石含量不断增大.另一方面,随着热喷涂功率的提高,羟基磷灰石粉末的熔化状态变好,颗粒之间的结合能力加强;涂层的显微结构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等离子喷涂 羟基磷灰石 涂层 生物陶瓷 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仿生沉积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雅静 张丹 +1 位作者 习小慧 贾海龙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11-1614,共4页
采用镁合金AZ31作为研究对象,成功利用仿生法分别在24,48 h内在AZ31表面形成一次、二次羟基磷灰石涂层,随时间增加,涂层厚度增加.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涂层进行表征并对形成涂层的试样进行耐蚀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涂层... 采用镁合金AZ31作为研究对象,成功利用仿生法分别在24,48 h内在AZ31表面形成一次、二次羟基磷灰石涂层,随时间增加,涂层厚度增加.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涂层进行表征并对形成涂层的试样进行耐蚀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涂层试样表面的HA涂层比一次涂层试样在基体表面分布均匀致密,二次涂层试样的降解速率比一次涂层试样明显降低,通过控制涂层形貌、厚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基体镁合金AZ31的降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羟基磷灰石 模拟体液 仿生涂层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结晶羟基磷灰石涂层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慕勤 尚大山 +2 位作者 刘冬梅 于立学 任福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1-33,共3页
采用电沉积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形成生物涂层。试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由小到大变化时,涂层表面形貌按针状→细晶针状→棒块状发生变化,涂层的孔洞也由小变大,由少变多;单一电流密度下,沉积后涂层的主相为无定形CaHPO4;电流密度交替变化时... 采用电沉积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形成生物涂层。试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由小到大变化时,涂层表面形貌按针状→细晶针状→棒块状发生变化,涂层的孔洞也由小变大,由少变多;单一电流密度下,沉积后涂层的主相为无定形CaHPO4;电流密度交替变化时,形成了大量的三斜晶系CaPO3(OH)相和单斜晶系CaPO3(OH)·H2O,并有少量的HA相生成,经碱处理后,易于生成Ca5(PO4)3(OH)。电流密度交替变化,涂层孔隙结构呈梯度分布,底部组织致密,利于提高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表面形成大量的孔洞,利于种植体的植入和HA的生成,促进骨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羟基磷灰石 涂层 人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基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界面结构及梯度设计 被引量:11
12
作者 徐益 秦传江 +1 位作者 赵柏森 黄楠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8-61,共4页
 羟基磷灰石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硬组织替代材料之一,临床上采用在钛合金上涂覆HA生物活性涂层,涂基结合及涂基界面的整合是决定HA涂层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评述了钛基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界面微观结构,指出界面上存在纳米氧化物薄...  羟基磷灰石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硬组织替代材料之一,临床上采用在钛合金上涂覆HA生物活性涂层,涂基结合及涂基界面的整合是决定HA涂层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评述了钛基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界面微观结构,指出界面上存在纳米氧化物薄膜是提高涂层结合强度的关键,并结合纳米多层薄膜和功能梯度膜的优点,提出改善涂基结合强度,发挥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涂层的三明治式的梯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生物陶瓷涂层 氧化钛 界面结构 梯度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涂层的骨结合行为 被引量:10
13
作者 毛大立 曹海萍 +1 位作者 常程康 顾云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4-268,共5页
使用等离子喷涂技术 ,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羟基磷灰石涂层 .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 ,研究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生物相容性 .生物力学实验结果表明 ,使用羟基磷灰石涂层 ,可以显著提高骨组织与种植体的界面结合强度 .扫描电镜观察显示 ,羟基磷灰... 使用等离子喷涂技术 ,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羟基磷灰石涂层 .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 ,研究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生物相容性 .生物力学实验结果表明 ,使用羟基磷灰石涂层 ,可以显著提高骨组织与种植体的界面结合强度 .扫描电镜观察显示 ,羟基磷灰石涂层与骨组织形成骨性结合 ,而钛合金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存在纤维组织结构 .两种不同的界面结构 ,是导致种植体与骨组织结合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羟基磷灰石涂层 生物活性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阴极电沉积羟基磷灰石涂层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中伟 陈爱良 +2 位作者 陈星宇 孙培梅 李洪桂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023-2027,共5页
对脉冲阴极电沉积与恒电位阴极电沉积制备的羟基磷灰石涂层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由于脉冲电沉积的一个关断时间使离子得以从溶液本体向电极表面扩散,在下一脉冲来临时浓差极化的减小有利于HAP的生长;在一定的导通时间下,关断时... 对脉冲阴极电沉积与恒电位阴极电沉积制备的羟基磷灰石涂层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由于脉冲电沉积的一个关断时间使离子得以从溶液本体向电极表面扩散,在下一脉冲来临时浓差极化的减小有利于HAP的生长;在一定的导通时间下,关断时间的延长有利于羟基磷灰石的沉积,但时间的过度延长不利于羟基磷灰石的沉积;当通电时间为5 s时,其最佳关断时间为2 s;沉积时阴极极化的增强虽有利于膜的生长,但极化过于强烈(阴极电位为-1.0 V(vs SCE)时,涂层易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涂层 脉冲电沉积 恒电位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电沉积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榕芳 肖秀峰 +1 位作者 林岚云 陈古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04-308,共5页
在 0 .0 1 0 5 mol/L Ca( NO3) 2 ,0 .0 0 63 mol/L NH4 H2 PO4 ,0 .1 mol/L Na NO3,p H=4.6的电解液中 ,控制温度 60~ 2 0 0℃ ,恒电流 0 .4m A/cm2 ,通过水热电沉积法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 .实验结果表明 ,涂层晶体端面呈六边形棒状结... 在 0 .0 1 0 5 mol/L Ca( NO3) 2 ,0 .0 0 63 mol/L NH4 H2 PO4 ,0 .1 mol/L Na NO3,p H=4.6的电解液中 ,控制温度 60~ 2 0 0℃ ,恒电流 0 .4m A/cm2 ,通过水热电沉积法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 .实验结果表明 ,涂层晶体端面呈六边形棒状结构 ,涂层组分为缺钙磷灰石 Ca1 0 - x( HPO4 ) x( PO4 ) 6 - x( OH) 2 - x.经 80 0℃烧结后涂层分解为 HA和 β-TCP的混合物 .随温度升高 ,涂层 n( Ca) /n( P)不断增大 ,涂层组分逐渐接近计量比的HA.涂层质量和结合强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后减 ,在 1 60℃时达到最大值 1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植入体 表面改性技术 羟基磷灰石陶瓷涂层 生物医用材料 水热电沉积法 表面形貌 组分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涂层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4
16
作者 申剑锋 常程康 +1 位作者 毛大立 吴建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93-998,共6页
设计并采用类似搪瓷涂覆的工艺制备了羟基磷灰石-Ti6Al4V复合材料.使用XRD、SEM对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在模拟体液中观察了获得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在涂层中,羟基磷灰石粒子均匀地分散... 设计并采用类似搪瓷涂覆的工艺制备了羟基磷灰石-Ti6Al4V复合材料.使用XRD、SEM对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在模拟体液中观察了获得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在涂层中,羟基磷灰石粒子均匀地分散在玻璃基体中,它们保持原有的晶格结构,未发生相分解等现象.烧成温度对中间层玻璃涂层的显微结构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中间层玻璃涂层与钛合金的结合强度或不小于29.73MPa,远高于等离子喷涂,达到使用要求.在模拟体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XPS分析表明复合材料表面有新生羟基磷灰石粒子析出,表明复合涂层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生物玻璃 生物相容性 生物活性 涂层材料 涂覆烧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的复合制备与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10
17
作者 付涛 张玉梅 +2 位作者 憨勇 徐可为 XU Ke-Wei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22-528,共7页
采用等离子喷涂CaHPO4和水热处理复合制备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研究了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结合强度和溶解性,用成骨细胞考察了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喷涂涂层由CaHPO4、β-Ca2P2O7和α-Ca3(PO4)2组成,其... 采用等离子喷涂CaHPO4和水热处理复合制备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研究了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结合强度和溶解性,用成骨细胞考察了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喷涂涂层由CaHPO4、β-Ca2P2O7和α-Ca3(PO4)2组成,其相比例、结晶性和形貌取决于喷涂电流和喷涂距离;喷涂涂层经过水热处理可转化为针状结晶的缺钙羟基磷灰石;这种羟基磷灰石涂层具有高的结合强度和稳定性,与成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生物涂层 等离子喷涂 水热合成 细胞实验 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合金表面沉积羟基磷灰石-牛血清蛋白生物活性涂层 被引量:8
18
作者 褚振华 崔振铎 +1 位作者 魏强 杨贤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81-1883,共3页
通过仿生生长方法,将预处理后的钛片浸入到添加有牛血清蛋白的模拟体液中,使钙磷盐和牛血清蛋白(BSA)共沉积到钛合金的表面,制备生物活性涂层。利用SEM、XRD、红外光谱等对涂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SA通过化学作用和钙磷盐共沉积到基... 通过仿生生长方法,将预处理后的钛片浸入到添加有牛血清蛋白的模拟体液中,使钙磷盐和牛血清蛋白(BSA)共沉积到钛合金的表面,制备生物活性涂层。利用SEM、XRD、红外光谱等对涂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SA通过化学作用和钙磷盐共沉积到基体的表面,并且BSA具有细化涂层晶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BSA 纳米涂层 仿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Ca/P比溶液电沉积羟基磷灰石涂层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芳 李志友 +3 位作者 周科朝 黄伯云 刘咏 韩金鸽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3-66,共4页
电沉积羟基磷灰石涂层具有工艺简单、过程易控制、适于在复杂表面制备厚度均匀涂层的特点 .沉积液Ca/P比 (原子数分数 )直接影响涂层中的物相组成与涂层形貌 .作者采用电沉积与后续热处理相结合的工艺 ,用低Ca/P比溶液在金属钛表面沉积... 电沉积羟基磷灰石涂层具有工艺简单、过程易控制、适于在复杂表面制备厚度均匀涂层的特点 .沉积液Ca/P比 (原子数分数 )直接影响涂层中的物相组成与涂层形貌 .作者采用电沉积与后续热处理相结合的工艺 ,用低Ca/P比溶液在金属钛表面沉积羟基磷灰石 (HA)涂层 .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涂层中物相组成及后续热处理对涂层中物相和涂层形貌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电压与电解液温度等工艺参数影响涂层中羟基磷灰石的含量以及沉积过程中晶体长大和形核方式 .随电压与温度的升高 ,涂层中羟基磷灰石含量增加 .在低温、高压下 ,电沉积过程以晶体长大为主 ,涂层薄而致密 ;在高温、低压下 ,电沉积过程以晶体形核为主 ,涂层厚而疏松 .经5 0 0℃空气中热处理后 ,涂层基本转化为羟基磷灰石 ,其Ca/P比约为 1.61.电沉积涂层由片状和条状物质组成 ;热处理后 ,形貌基本未改变 ,但颗粒因失水发生团聚 .通过精确控制电压与电解液温度等参数 ,能获取内层致密外层疏松的理想梯度结构HA涂层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电沉积 生物涂层 生物梯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涂层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英波 鲁雄 +3 位作者 冯波 屈树新 翁杰 陈建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41-1245,共5页
通过原位水热合成和溶胶-凝胶浸提涂敷法在碱处理的钛表面制备了HA/CS复合涂层.接触角检测表明碱处理使钛表面具有超亲水性.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复合涂层成分为HA和CS,各组分含量由热重分析确定.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涂层的形貌进行观察,发现... 通过原位水热合成和溶胶-凝胶浸提涂敷法在碱处理的钛表面制备了HA/CS复合涂层.接触角检测表明碱处理使钛表面具有超亲水性.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复合涂层成分为HA和CS,各组分含量由热重分析确定.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涂层的形貌进行观察,发现不同HA含量的复合涂层具有不同的形貌.通过培养成骨细胞考察了复合涂层的细胞相容性.Alamar Blue检测表明HA/CS复合涂层表面细胞粘附及增殖能力较好.ALP检测表明HA/CS复合涂层表面的细胞分化能力较好.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涂层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羟基磷灰石 壳聚糖 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