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基氧化铁负载聚丙烯酰胺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除锑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施周 刘彤 +3 位作者 常嘉琪 夏思蒙 杨灵芳 邓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5-694,共10页
以丙烯酰胺(Acrylamide,AM)为基底,在引发聚合过程中接入羟基氧化铁(FeOOH),合成新型复合絮凝剂羟基氧化铁/聚丙烯酰胺(FeOOH@PAM)。采用BET(Brunauer-Emmett-Teller)、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XRD(X-ray diffraction)方法... 以丙烯酰胺(Acrylamide,AM)为基底,在引发聚合过程中接入羟基氧化铁(FeOOH),合成新型复合絮凝剂羟基氧化铁/聚丙烯酰胺(FeOOH@PAM)。采用BET(Brunauer-Emmett-Teller)、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XRD(X-ray diffraction)方法对絮凝剂的孔结构、表面性质、晶体结构进行表征,采用FT-IR(Fourier Transforms Infrared Spectroscopy)和XP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方法探究FeOOH@PAM去除Sb(Ⅴ)的机制。系统考察不同FeOOH掺杂质量分数、pH值、絮凝剂及污染物投加质量浓度、共存离子种类、反应时间对絮凝剂除Sb(Ⅴ)效果的影响以及絮凝过程中的粒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与羟基氧化铁相比,复合絮凝剂为多孔无定型结构且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在最优条件下,絮凝剂对低质量浓度Sb(Ⅴ)(20μg/L)水源水的去除率在13 min时达98.03%,去除率受HPO_(4)^(3-)和腐殖酸质量浓度的影响较大。絮体主要在慢速搅拌时形成,锑酸盐离子通过静电吸附迅速迁移至絮凝剂表面,与表面位点络合形成絮凝微团聚结沉降而被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锑污染 羟基氧化铁 聚丙烯酰胺 絮凝 吸附电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合成氧化铁系颜料的结构与耐热性能研究
2
作者 王一婷 马敏智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7-894,共8页
以硫酸铝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羟基氧化铝(AlOOH)包覆氧化铁黄颜料,研究了AlOOH包覆量对氧化铁黄颜料晶格结构、红外光谱、微观形貌、反射率、热失重、Zeta电位以及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合成的是勃姆石型Al... 以硫酸铝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羟基氧化铝(AlOOH)包覆氧化铁黄颜料,研究了AlOOH包覆量对氧化铁黄颜料晶格结构、红外光谱、微观形貌、反射率、热失重、Zeta电位以及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合成的是勃姆石型AlOOH,尺寸为15~25 nm的球状颗粒,颗粒状的AlOOH包覆在板条状形貌的氧化铁黄颜料表面,减少了氧化铁黄颜料在高温下的直接受热和氧化,提高了颜料的热稳定性,15%AlOOH在800℃的失重为3.2%,热稳定性最佳。氧化铁黄颜料的Zeta电位随AlOOH包覆量的增加而持续增大,20%AlOOH的Zeta电位为最大值26.8 mV。15%AlOOH颜料在可见光的反射率达到最大值49.3%,在240℃加热30 min后测试了不同AlOOH包覆量的氧化铁黄颜料的实物颜色变化及色差值变化情况,15%AlOOH颜料的色差值ΔE为最低值仅3.65,Δa最低为0.53,颜料的变红程度最小,热稳定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氧化铁 羟基氧化 颜料 包覆 耐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晶型羟基氧化铁(FeOOH)的形成及其在吸附去除Cr(Ⅵ)上的作用 被引量:57
3
作者 熊慧欣 周立祥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9-566,共8页
羟基氧化铁(FeOOH)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沉积物和矿山废水等环境介质中,通常以针铁矿、四方纤铁矿和纤铁矿等多种同质多像体形式存在。羟基氧化铁因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细微的颗粒结构,在重金属治理中被日益重视。由... 羟基氧化铁(FeOOH)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沉积物和矿山废水等环境介质中,通常以针铁矿、四方纤铁矿和纤铁矿等多种同质多像体形式存在。羟基氧化铁因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细微的颗粒结构,在重金属治理中被日益重视。由于矿物的环境功能与所形成矿物的性质如矿相、颗粒形貌及大小和结构界面特性密切相关,而矿物的这些性质又与其合成方法、条件密不可分,故本文介绍了羟基氧化铁的种类、结构组成、矿相稳定性及转化,重点对羟基氧化铁形成、制备方法或途径(水解沉淀、化学氧化、生物氧化与生物矿化和凝胶网格法等)及反应物和反应条件(铁盐种类、沉淀剂、pH值、温度、阴阳离子调节剂和表面活性剂等)对矿物产物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同时,对不同晶型羟基氧化铁在吸附去除重金属Cr(Ⅵ)上的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氧化铁 针铁矿 四方纤铁矿 纤铁矿 形成 Cr(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羟基氧化铁改性滤料对苯酚吸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世东 李玉玲 +3 位作者 王冬梅 牛艳丽 刘哲 张兰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72,122,共5页
负载铁氧化物石英砂对苯酚的吸附具有一定的效能。负载羟基氧化铁对苯酚的吸附吸附苯酚等温线用Langmuir方程比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得更好,相关系数R2为0.992。吸附总量随着苯酚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吸附率下降。同时研究了pH和腐殖酸... 负载铁氧化物石英砂对苯酚的吸附具有一定的效能。负载羟基氧化铁对苯酚的吸附吸附苯酚等温线用Langmuir方程比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得更好,相关系数R2为0.992。吸附总量随着苯酚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吸附率下降。同时研究了pH和腐殖酸、CO32-、Ca2+含量对苯酚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H有利于苯酚的吸附,苯酚吸附率随着腐殖酸、CO32-含量的增大而减小。Ca2+使苯酚吸附量产生不规则的影响,可能与羟基氧化铁表面的复杂配合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氧化铁 吸附 苯酚 腐殖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铁和羟基氧化铁纳米结构的水热法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22
5
作者 钭启升 张辉 +1 位作者 邬剑波 杨德仁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3-218,共6页
利用乙二醇辅助水热法制备氧化铁的纳米结构,系统研究了Fe3+和OH-的比例、乙二醇的含量、溶液浓度以及后续热处理对氧化铁纳米结构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用形貌的氧化铁纳米结构对其磁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Fe3+和OH-的摩尔比>1:4时,... 利用乙二醇辅助水热法制备氧化铁的纳米结构,系统研究了Fe3+和OH-的比例、乙二醇的含量、溶液浓度以及后续热处理对氧化铁纳米结构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用形貌的氧化铁纳米结构对其磁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Fe3+和OH-的摩尔比>1:4时,无论有无乙二醇的加入,所得样品都为六方相的α-Fe2O3纳米颗粒;当Fe3+和OH-的摩尔比<1:4,有乙二醇辅助时,所得样品为正交相飞机状的FeOOH纳米结构;当Fe3+和OH-的摩尔比<1:4,无乙二醇辅助时,所得样品为正交相的FeOOH纳米棒.经过600℃,1h热处理后,飞机状的:FeOOH和FeOOH的纳米棒都可以转化为多孔的飞机状α-Fe2O3和α-Fe2O3的纳米棒.溶液浓度的提高只会增加样品的尺寸而对其形貌没有太大的影响.形貌和尺寸不同对材料的磁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辅助水热法 氧化铁纳米结构 羟基氧化铁纳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铁和羟基氧化铁光催化还原银离子 被引量:14
6
作者 杜卫平 李臻 +1 位作者 冷文华 许宜铭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30-1534,共5页
在波长λ≥320nm的紫外灯照射下,水溶液中的银离子能在氧化铁和羟基氧化铁催化剂表面发生还原反应而生成颗粒银.在这些催化剂上,Ag(I)的等温吸附线都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Ag(I)的初始还原速率均随其初始吸附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并且增... 在波长λ≥320nm的紫外灯照射下,水溶液中的银离子能在氧化铁和羟基氧化铁催化剂表面发生还原反应而生成颗粒银.在这些催化剂上,Ag(I)的等温吸附线都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Ag(I)的初始还原速率均随其初始吸附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并且增大的幅度依α-Fe2O3>α-FeOOH>γ-Fe2O3>γ-FeOOH>δ-FeOOH的顺序降低.但是,在前三种催化剂上,只有当Ag(I)的吸附量达到其饱和吸附量的一半时,Ag(I)的还原才能发生,并且几乎不受氮气的影响.在δ-FeOOH和TiO2体系中通入氮气,能显著加快Ag(I)的光催化还原.这说明O2与Ag(I)竞争催化剂上的吸附位点和还原物种,且与催化剂的性质有关.XRD分析表明,α-Fe2O3和δ-FeOOH分别具有较好和较差的结晶度.这说明氧化铁和羟基氧化铁的结晶度越高,越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及其与表面目标物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氧化铁 羟基氧化铁 氧化 银离子 光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羟基氧化铁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5
7
作者 朱志良 孔令刚 +1 位作者 马红梅 赵建夫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33-936,共4页
通过水解方法制备了α-FeO(OH)和β-FeO(OH),研究了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种形式的FeO(OH)在弱酸性环境中对Cr(Ⅵ)均表现出很好的去除效果,吸附过程能够用Langmuir模型较好地描述,α-FeO(OH)和β-FeO(OH)对Cr(Ⅵ)... 通过水解方法制备了α-FeO(OH)和β-FeO(OH),研究了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种形式的FeO(OH)在弱酸性环境中对Cr(Ⅵ)均表现出很好的去除效果,吸附过程能够用Langmuir模型较好地描述,α-FeO(OH)和β-FeO(OH)对Cr(Ⅵ)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50.25和42.02mg/g。对初始质量浓度达10mg/LCr(Ⅵ)的水样,通过α-FeO(OH)和β-FeO(OH)的吸附作用,可以将水中Cr(Ⅵ)控制在饮用水安全标准之下。200mg/LCl-、SO42-,100mg/LF-作为共存离子时,对2种吸附剂吸附Cr(Ⅵ)的效果无明显影响;但100mg/L的H2PO4-和HCO3-共存,可使α-FeO(OH)、β-FeO(OH)对Cr(Ⅵ)的去除效果降低15%~20%。离子强度增加使吸附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氧化铁 吸附作用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负载羟基氧化铁的制备及除磷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姚煌 彭进平 +3 位作者 余倩 成晓玲 林探厅 李俊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27,共4页
采用铁盐法在硅藻原土上负载羟基氧化铁(FCD)颗粒,制备出一种新型的除磷吸附剂,利用SEM、EDAX、XRD以及物理吸附等手段对FCD样品进行表征检测。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后的硅藻土表面负载了颗粒状的羟基氧化铁,其微孔和表面粗糙度发生明显变... 采用铁盐法在硅藻原土上负载羟基氧化铁(FCD)颗粒,制备出一种新型的除磷吸附剂,利用SEM、EDAX、XRD以及物理吸附等手段对FCD样品进行表征检测。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后的硅藻土表面负载了颗粒状的羟基氧化铁,其微孔和表面粗糙度发生明显变化,比表面积比硅藻原土增大了10倍。还利用摇床实验模拟自然环境,探讨FCD的投加量、吸附扰动时间、pH以及温度等因素对FCD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和酸性条件下,扰动3 h时,该吸附剂能达到较好的吸附效果,在25℃、pH=3时除磷率达到92%,吸附容量为3.68 mg/g,比较适合应用于呈酸性的珠江水水样;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都能较好地描述硅藻土对磷的等温吸附特征,为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改性硅藻土 羟基氧化铁 除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状羟基氧化铁的成核与生长过程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亭杰 金涌 +1 位作者 汪展文 俞芷青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研究了在碱法制备过程中针状羟基氧化铁晶体颗粒的生长过程.在试验基础上,对反应过程中晶体颗粒的成核与生长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初期氧化速率对最终晶体产物指标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熟化工艺对晶体产物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羟基氧化铁 晶体成核 晶体生长 磁粉 针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羟基氧化铁的脱硫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巩志坚 田原宇 +1 位作者 李文华 徐振刚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1-74,共4页
羟基氧化铁的制备受到制备条件或环境的强烈影响,不同的制备方法将得到不同结构和特性的产物,如不同晶型不同形貌或相同晶型不同形貌的同质异构体.为了制备高活性的常温煤气脱硫剂,采用两步法、快速氧化法、强制水解法和中和法分别合成... 羟基氧化铁的制备受到制备条件或环境的强烈影响,不同的制备方法将得到不同结构和特性的产物,如不同晶型不同形貌或相同晶型不同形貌的同质异构体.为了制备高活性的常温煤气脱硫剂,采用两步法、快速氧化法、强制水解法和中和法分别合成多个羟基氧化铁,并对所制得的样品进行了物性表征和脱硫活性研究.研究表明,添加H2O2快速氧化制成的无定形FeOOH,有较好的脱硫活性,饱和硫化增重率为66.0%,100min模拟德士古煤气热重硫化转化率达6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氧化铁 合成 晶型 脱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氧化铁/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除砷机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焦春磊 徐从斌 +5 位作者 李姝谚 杨文杰 孙宏亮 刘伟江 焦振寰 林爱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16-1323,共8页
以膨胀石墨为载体材料,采用改进后的综合法制备的羟基氧化铁(FeOOH)为改性材料,在酸性及超声波振荡的条件下对膨胀石墨进行表面接枝,制得羟基氧化铁/膨胀石墨复合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 以膨胀石墨为载体材料,采用改进后的综合法制备的羟基氧化铁(FeOOH)为改性材料,在酸性及超声波振荡的条件下对膨胀石墨进行表面接枝,制得羟基氧化铁/膨胀石墨复合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随后测试了其除砷性能,并探讨了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羟基氧化铁通过氢键与化学键均匀负载在了膨胀石墨表面,为亚微米级球状;使用0.5 g复合材料处理50 mL浓度为0.5 mg/L的模拟含砷废水,90 min后去除率可达到99%,且经过处理可以使废水中的砷浓度达到饮用标准;载铁量越高,材料的除砷性能越好,当载铁量达到55%时,使用0.5 g复合材料处理50 mL浓度为2.0 mg/L的模拟含砷废水,1 h后去除率达到72.6%,是普通膨胀石墨的3倍;该除砷过程由解离的羟基氧化铁与砷在复合材料附近完成,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和Temkin等温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氧化铁 膨胀石墨 除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原料制备羟基氧化铁的晶型及脱硫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巩志坚 田原宇 +1 位作者 李文华 徐振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0-793,共4页
在FeSO4母液中,以碱比n=0.8,加入多种不同沉淀剂分别合成多个FeOOH样品;采用相同的沉淀剂,两种亚铁盐,即不同的阴离子环境合成多个样品,并对这些样品进行了晶型、形貌、比表面积、脱硫活性等表征,结果显示由NH4HCO3沉淀的纺锤形纳米FeOO... 在FeSO4母液中,以碱比n=0.8,加入多种不同沉淀剂分别合成多个FeOOH样品;采用相同的沉淀剂,两种亚铁盐,即不同的阴离子环境合成多个样品,并对这些样品进行了晶型、形貌、比表面积、脱硫活性等表征,结果显示由NH4HCO3沉淀的纺锤形纳米FeOOH具有很高的脱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氧化铁 合成 晶型 脱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添加剂制备羟基氧化铁的脱硫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巩志坚 梁鹏 +2 位作者 田原宇 李文华 徐振刚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47-50,共4页
为了考察添加金属离子制备FeOOH的脱硫活性,在不同的反应体系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制备了多个FeOOH样品,并对样品晶型、形貌、比表面积等结构特性和脱硫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添加Cl-于反应体系,常温可制得纯相-γFeOOH,但阳离子不同(Z... 为了考察添加金属离子制备FeOOH的脱硫活性,在不同的反应体系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制备了多个FeOOH样品,并对样品晶型、形貌、比表面积等结构特性和脱硫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添加Cl-于反应体系,常温可制得纯相-γFeOOH,但阳离子不同(Zn2+,NH4+)使生成的-γFeOOH结晶程度不同,脱硫活性也不同,添加ZnCl2制备的纳米丝状样品具有较高的脱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氧化铁 合成 晶型 脱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状羟基氧化铁晶体的成核与生长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亭杰 王伟林 +1 位作者 金涌 俞芷青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399-403,共5页
本文研究了针状羟基氧化铁在碱法制备过程中晶体粒子的生长过程。在试验基础上,研究了α—FeOOH晶体的成核及生长过程,考察了初期氧化速率对产品轴径比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热化工艺对产品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羟基氧化铁 晶体生长 磁粉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氧化铁/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除Mn(Ⅱ)性能与机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施周 黄博凡 +1 位作者 粘雅鑫 吴慧英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93-1601,共9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羟基氧化铁/活性炭复合材料(FeOOH@GAC),并探讨其除Mn(Ⅱ)性能与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负载前后活性炭的理化性质和特征基团进行表征,并...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羟基氧化铁/活性炭复合材料(FeOOH@GAC),并探讨其除Mn(Ⅱ)性能与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负载前后活性炭的理化性质和特征基团进行表征,并分析羟基氧化铁(FeOOH)负载量及稳定性。结果表明,负载在活性炭表面的FeOOH为长度50~500 nm的针状颗粒。FeOOH@GAC吸附Mn(Ⅱ)的行为遵循Langmuir等温方程式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FeOOH@GAC对水中Mn(Ⅱ)最大吸附质量比为16.47 mg/g,是活性炭(GAC)的3.25倍;吸附过程形成了Mn—O振动峰,其吸附机理主要为静电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共同作用。FeOOH@GAC是一种饮用水除Mn(Ⅱ)的优良吸附材料,为村镇含锰地下水的净化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羟基氧化铁 活性炭 吸附 除锰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氧化铁和活性炭催化异丙醇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制备芳胺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可迎 周颖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99-203,共5页
将NaOH溶液快速滴加至Fe(NO3)3·9H2O和聚乙二醇(PEG)1 000的混合物中,制备了羟基氧化铁.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里叶交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激光粒度仪对制备的羟基氧化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羟基氧化铁为非晶态,在... 将NaOH溶液快速滴加至Fe(NO3)3·9H2O和聚乙二醇(PEG)1 000的混合物中,制备了羟基氧化铁.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里叶交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激光粒度仪对制备的羟基氧化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羟基氧化铁为非晶态,在制备过程中加入PEG1000能使催化剂的颗粒较均匀、粒径较小.以羟基氧化铁和活性炭催化异丙醇还原10种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得到了相应的芳胺,收率为53%- 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氧化铁 异丙醇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SBA-15负载羟基氧化铁制备及在臭氧催化中的应用
17
作者 刘强 余臻 +1 位作者 胡迪 陈晓欢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9-754,共6页
目的为提高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作用效果,在臭氧催化反应中加入催化剂,从而促进臭氧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增强臭氧的氧化性.方法以对臭氧起着良好催化作用的羟基氧化铁作为基础,利用介孔材料SBA-15的孔道结构,把两者结合起来制备改性SBA... 目的为提高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作用效果,在臭氧催化反应中加入催化剂,从而促进臭氧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增强臭氧的氧化性.方法以对臭氧起着良好催化作用的羟基氧化铁作为基础,利用介孔材料SBA-15的孔道结构,把两者结合起来制备改性SBA-15负载羟基氧化铁.结果改性SBA-15负载羟基氧化铁降解硝基苯效率从原来的38.47%提高至72.35%.与羟基氧化铁对比:改性SBA-15负载羟基氧化铁的降解效果比羟基氧化铁高4.2%,比表面积比羟基氧化铁大37.48m2/g,铁溶出量是羟基氧化铁的1/20.结论笔者制备的改性SBA-15负载羟基氧化铁具有机械强度高、比表面积大、铁溶出量少的特点,能够在臭氧催化中提高硝基苯的降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氧化铁 臭氧催化 羟基自由基 SBA-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碱比制备羟基氧化铁的脱硫活性研究
18
作者 巩志坚 田原宇 +1 位作者 李文华 徐振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4-46,49,共4页
采用FeSO4-NaOH和FeC l2-Ca(OH)2反应体系及不同碱比,制备了多个羟基氧化铁,并对其晶型、形貌、比表面积、比孔容和脱硫活性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FeSO4-NaOH体系酸法合成FeOOH,随碱比增加脱硫活性增高,而碱法合成结果恰好相反。而FeC l... 采用FeSO4-NaOH和FeC l2-Ca(OH)2反应体系及不同碱比,制备了多个羟基氧化铁,并对其晶型、形貌、比表面积、比孔容和脱硫活性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FeSO4-NaOH体系酸法合成FeOOH,随碱比增加脱硫活性增高,而碱法合成结果恰好相反。而FeC l2-Ca(OH)2体系碱比为1,酸法制得无定形FeOOH具有很高的脱硫活性,热重硫化转化率较结晶完善的γ-FeOOH提高31%。FeOOH脱硫活性不仅与晶相有关,而且与晶形、粒径有极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氧化铁 碱比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艺条件制备羟基氧化铁脱硫活性研究
19
作者 巩志坚 田原宇 +1 位作者 李文华 徐振刚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65,共4页
笔者在FeCl2-NH4OH体系,采用不同碱比(n=1,0.8)、不同通气量(1.25L/min和1.5L/min)和不同氧化方法制备了多个FeOOH样品,对样品进行TEM、XRD、TG表征说明,氧化速率降低易生成低脱硫活性的Fe3O4或γ-FeOOH、α-FeOOH和Fe3O4的混合相,提高... 笔者在FeCl2-NH4OH体系,采用不同碱比(n=1,0.8)、不同通气量(1.25L/min和1.5L/min)和不同氧化方法制备了多个FeOOH样品,对样品进行TEM、XRD、TG表征说明,氧化速率降低易生成低脱硫活性的Fe3O4或γ-FeOOH、α-FeOOH和Fe3O4的混合相,提高空气流量,或添加氧化剂加快氧化速率,可生成脱硫活性较高的FeO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氧化铁 合成 晶型 脱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氧化铁对太湖底泥中多氯联苯微生物厌氧脱氯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雪欣 林娜娜 +1 位作者 刘莎 许妍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59-1369,共11页
多氯联苯(PCBs)的微生物厌氧脱氯过程与底泥的理化性质密切相关.三价铁是底泥中常见的竞争性电子受体,在太湖底泥微环境中添加羟基氧化铁(FeOOH),探究其对PCBs厌氧脱氯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两种微环境(未添加FeOOH的对照组和添加了FeOOH... 多氯联苯(PCBs)的微生物厌氧脱氯过程与底泥的理化性质密切相关.三价铁是底泥中常见的竞争性电子受体,在太湖底泥微环境中添加羟基氧化铁(FeOOH),探究其对PCBs厌氧脱氯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两种微环境(未添加FeOOH的对照组和添加了FeOOH的试验组)中的脱氯启动均存在滞后期,对照组的脱氯滞后期为21~42 d,而添加了40 mmol kg(以泥浆计)FeOOH的试验组中,脱氯于42~63 d启动.脱氯启动后,对照组和FeOOH试验组的脱氯速率分别为0.035和0.014 mg(kg·d).第210天时,对照组内54.09%的PCBs母体被降解,而FeOOH试验组中仅去除了20.81%.因此,FeOOH对PCBs的还原脱氯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不仅延长了脱氯滞后期,还降低了脱氯程度和脱氯速率.②FeOOH显著抑制了间位(meta-)和对位(para-)氯的脱除(P<0.05).第210天时,对照组和FeOOH试验组中间位(meta-)氯原子的降解率分别为27.2%和8.9%,对位(para-)氯原子的降解率分别为17.9%和4.9%.但无论在三价铁〔Fe(Ⅲ)〕还原条件下还是无FeOOH添加的对照条件下,脱氯偏好均显示为间位(meta-)>对位(para-)>邻位(ortho-).邻位脱氯路径仅存在于对照组中,说明FeOOH还原完全抑制了邻位脱氯进程.③脱氯过程中,对照组和FeOOH试验组的生物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从0天到210天逐渐降低,且Fe(Ⅲ)还原条件下的生物多样性低于对照组.随着脱氯反应的进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两个体系中占比最高,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优势地位下降,绿弯菌门(Chloroflexi)的占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照组和FeOOH试验组中脱氯菌Dehalococcoides均出现富集,Dehalococcoides可能对太湖底泥微环境中PCBs的厌氧脱氯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FeOOH对太湖底泥中PCBs的厌氧脱氯具有抑制作用,并使微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发生了一定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沉积物 多氯联苯 厌氧脱氯 羟基氧化铁(feoo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