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低聚物阴离子乳液聚合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彭忠利 伍青 +1 位作者 王跃林 杨绍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50,共4页
用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低聚物为原料通过阴离子乳液聚合制备了聚硅氧烷乳液。研究了各种因素对乳液粒子粒径和聚合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粒子粒径随乳化压力的增大、反应时间的延长、平衡状态时,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而乳化次... 用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低聚物为原料通过阴离子乳液聚合制备了聚硅氧烷乳液。研究了各种因素对乳液粒子粒径和聚合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粒子粒径随乳化压力的增大、反应时间的延长、平衡状态时,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而乳化次数对乳液粒子粒径没有多大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乳液粒子粒径还随乳化剂 羟基封端PDMS低聚物的质量比和乳化剂 水的质量比增大而减小;聚合速度却随乳化剂 羟基封端PDMS低聚物的质量比和乳化剂 水的质量比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低聚物 硅氧烷乳液 乳液粒子粒径 合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乙烯基苯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合成及其与苯乙烯的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伟 黄英 余云照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74-77,共4页
通过双二甲基氢硅氧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与间二乙烯基苯的硅氢加成反应制备了双乙烯基苯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VTPDMS) ,用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VTPDMS和苯乙烯的自由基本体共聚合 ,制备了改性聚苯乙烯。用扫描电镜... 通过双二甲基氢硅氧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与间二乙烯基苯的硅氢加成反应制备了双乙烯基苯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VTPDMS) ,用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VTPDMS和苯乙烯的自由基本体共聚合 ,制备了改性聚苯乙烯。用扫描电镜对产物的形态进行了表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乙烯苯 二甲基硅氧烷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ω-二(4-羟基丁基)二甲基硅氧烷低聚物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游革新 赵耀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48-552,共5页
以二(4-羟基丁基)四甲基二硅氧烷(HT)为封端化合物,在催化剂四甲基氢氧化铵的催化下,八 甲基环四硅氧烷(D4)开环聚合,制得a,ω-二(4-羟基丁基)二甲基硅氧烷低聚物(DMSO)。应用红外光谱、 凝胶色谱和旋转粘度计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聚合温... 以二(4-羟基丁基)四甲基二硅氧烷(HT)为封端化合物,在催化剂四甲基氢氧化铵的催化下,八 甲基环四硅氧烷(D4)开环聚合,制得a,ω-二(4-羟基丁基)二甲基硅氧烷低聚物(DMSO)。应用红外光谱、 凝胶色谱和旋转粘度计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聚合温度、原料(HT和D4)配比以及催化剂除去方式等工艺条件 对聚合反应和聚合产物分子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合反应温度对聚合产物分子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HT为封端化合物,在聚合过程中起止链剂的作用,其在原料中所占比例越大,DMSO分子量越小,原料中D4 含量越大,DMSO分子量越大;聚合反应完成后,应采用洗涤法去除催化剂,否则由于端羟基发生去水反应而 失去端羟基,致使产率下降,甚至得不到预期的产物。研究表明DMSO通过端羟基形成氢键而聚集,使其黏 度升高。DMSO分子量越小,氢键缔合作用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硅氧烷 分子量 合反应 羟基 催化剂 DMSO 氢键 低聚物 开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基形状记忆材料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芝华 胡建康 +4 位作者 陈明 马力 刘洪新 张玉生 张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0-165,共6页
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AL-3040)与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HTPDMS)在偶联剂(KH-550)作用下反应制得AL-3040环氧树脂-HTPDMS嵌段共聚物。以此共聚物作为增容剂改善AL-3040与HTPDMS之间的相容性,引入柔性Si-O-Si链段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改性,... 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AL-3040)与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HTPDMS)在偶联剂(KH-550)作用下反应制得AL-3040环氧树脂-HTPDMS嵌段共聚物。以此共聚物作为增容剂改善AL-3040与HTPDMS之间的相容性,引入柔性Si-O-Si链段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改性,以甲基六氢苯酐(Me HHPA)为固化剂,制备了一种高性能HTPDMS改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SMEP)。研究发现,HTPDMS能明显改善AL-3040环氧树脂韧性。随着增容剂用量的增加,SMEP的拉伸强度和玻璃化温度(Tg)随之下降,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逐渐上升。随着增容剂用量增加,SMEP的形状固定率随之下降,形状回复率呈上升趋势。重复10次形状记忆性能测试,形状固定率和形状回复率保持在9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二甲基硅氧烷 增韧改性 形状记忆材料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定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崔灵芝 陈关喜 冯建跃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82-185,共4页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对氢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分析,通过谱图解析,确定了样品中有100个相对分子质量134~3 908的组分,分别属于4种同系物,包括2种链状聚二甲基硅氧烷和2种环状聚二甲基...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对氢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分析,通过谱图解析,确定了样品中有100个相对分子质量134~3 908的组分,分别属于4种同系物,包括2种链状聚二甲基硅氧烷和2种环状聚二甲基硅氧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硅氧烷 GC-MS ESI-Q-TOF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程扬超 苏腾 +2 位作者 瞿志荣 董红 伍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30,共5页
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是脱醇型密封硅橡胶的基础聚合物,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链端的羟基采用烷氧基官能团进行取代后得到烷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降低了与催化剂之间的反应速度,避免了体系黏度突然增加对胶料配制过程的影响,同时... 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是脱醇型密封硅橡胶的基础聚合物,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链端的羟基采用烷氧基官能团进行取代后得到烷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降低了与催化剂之间的反应速度,避免了体系黏度突然增加对胶料配制过程的影响,同时也增强了硅橡胶与基材的粘结强度。综述了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各种制备方法及性能检测方面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采用缩合反应、硅氢加成反应及烷氧基甲硅烷基化反应制备烷氧基封端聚硅氧烷的方法,介绍了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封端程度的判别方法和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用途及其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硅羟基与烷氧基硅烷之间的缩合反应构建活性和惰性聚硅氧烷的发展方向,并对烷氧基封端聚硅氧烷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二甲基硅氧烷 烷氧基二甲基硅氧烷 缩合反应 硅氢加成反应 烷氧基甲硅烷基化反应 硅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提升金属膜电阻器用环氧绝缘材料防潮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登云 岳长喜 +3 位作者 张松 朱凯 余佶成 张子扬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1-47,共7页
采用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对邻甲酚酚醛环氧树脂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一种高防潮性能的环氧绝缘材料,从理论计算及实验的角度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质量分数为10%时,改性环氧树脂的模量和韧性较高、高温体... 采用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对邻甲酚酚醛环氧树脂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一种高防潮性能的环氧绝缘材料,从理论计算及实验的角度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质量分数为10%时,改性环氧树脂的模量和韧性较高、高温体积变化率较小;在改性环氧树脂与水的层模型中,水分子向远离环氧树脂的方向扩散;改性环氧树脂样品的吸水率相对于未改性的降低了13.74%;在吸水后,改性环氧树脂样品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均大于未改性的,且电气强度比未改性的提升了1.1 kV/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膜电阻器 环氧绝缘材料 羟基二甲基硅氧烷 防潮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羟基聚硅氧烷改性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艳飞 宋海香 +1 位作者 王芳 张艳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113,共5页
以蓖麻油、聚乙二醇-1000(PEG-1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等为反应原料,得到了PDMS改性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表面活性剂(WPUS).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凝胶渗透色谱(G... 以蓖麻油、聚乙二醇-1000(PEG-1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等为反应原料,得到了PDMS改性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表面活性剂(WPUS).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粒径分布测试等对改性前后WPU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改性前后WPUS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及浊点等性能.结果表明:改性WPUS水溶液的最低表面张力为28.05mN·m-1,浊点为94.0℃,临界胶束浓度为27.5g·L-1;中位粒径为193.48nm,数均分子量为2986,重均分子量为9677,分散系数为3.24.PDMS改性非离子型WPUS的综合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型水性氨酯表面活性剂 羟基二甲基硅氧烷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硼硅氧烷的合成及其流变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晨阳 李峰 +1 位作者 翟哲 李慧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4-169,共6页
为了探究聚硼硅氧烷(PBDMSs)的物理交联网络结构对体系黏弹性的影响,将不同羟基含量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分别与硼酸进行反应,制备不同硼化交联密度的PBDMSs,并对合成的PBDMSs的结构、热力学及流变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 为了探究聚硼硅氧烷(PBDMSs)的物理交联网络结构对体系黏弹性的影响,将不同羟基含量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分别与硼酸进行反应,制备不同硼化交联密度的PBDMSs,并对合成的PBDMSs的结构、热力学及流变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PBDMSs中含有Si—O—Si,Si—O—B,CH_(3)—Si—CH_(3)和B—O—B结构单元;PBDMSs具有优异的耐低温性能,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原料PDMS中羟基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且当原料PDMS的羟基含量较低时(1%和2%,质量分数),生成物PBDMSs具有一定的结晶能力;PBDMSs具有频率敏感性的特征,并且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能力、优异的阻尼耗散能力和出色的回弹性能,原料PDMS的羟基含量影响生成物PBDMSs的物理交联网络结构,进而对PBDMSs的动态模量有显著影响,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需求改变PDMS的羟基含量来调节PBDMSs的黏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二甲基硅氧烷 玻璃化转变温度 黏弹性 抗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微球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超阳 崔园园 +3 位作者 曾宪仕 张志斌 陆群 陈世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5-137,157,共4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己内酯二元醇(PCL)、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DHPDMS)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通过自乳化的方法合成DHPDMS改性聚氨酯微球。考察了n(NCO)/n(OH)、DHPDMS的质量分数、DHPDMS的分子量、乳化时间和CaCl2浓...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己内酯二元醇(PCL)、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DHPDMS)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通过自乳化的方法合成DHPDMS改性聚氨酯微球。考察了n(NCO)/n(OH)、DHPDMS的质量分数、DHPDMS的分子量、乳化时间和CaCl2浓度对改性聚氨酯溶液外观、黏度(η)、溶胀率(Sw)以及微球的形态和硬度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FTIR和SEM表征微球的化学结构和表面形态结构。FTIR表明硅氧键引入到聚氨酯中;SEM照片显示改性聚氨酯微球为表面多孔隙球形,直径为2 mm左右,内有空腔,空腔直径为1 mm左右。结果表明,DHPDMS质量分数为8%、分子量为4500时改性聚氨酯微球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都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酯 羟基二甲基硅氧烷 微球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环氧-PDMS涂层的热性能与防污性能研究
11
作者 陈君华 曾志浩 +4 位作者 江海林 沈嘉怡 唐伟灿 陈振兴 刘沙沙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67-272,280,共7页
为提高环氧涂层的隔热与防污性能,采用环氧树脂E51和环氧基封端PDMS作为基体、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作为固化剂,添加2-甲基咪唑促进剂,掺入不同含量的石墨烯,制备了石墨烯复合涂层,并对其热固化后的涂层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E51... 为提高环氧涂层的隔热与防污性能,采用环氧树脂E51和环氧基封端PDMS作为基体、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作为固化剂,添加2-甲基咪唑促进剂,掺入不同含量的石墨烯,制备了石墨烯复合涂层,并对其热固化后的涂层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E51与固化剂质量比为1∶0.4、E51与石墨烯质量比为1∶0.01、PDMS添加量为1 wt%时,涂层表现出最佳性能,其隔热温差约为38℃,在600℃时的残炭率为7.5%;此外,涂层还具有出色的疏水、疏油、防污、自清洁和耐热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环氧树脂 隔热 复合涂层 环氧基二甲基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接枝三聚氰胺树脂的合成及其表面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于洋 刘绍英 +1 位作者 王庆印 王公应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67-1573,共7页
以三聚氰胺和多聚甲醛为原料、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OH)为改性剂,制得了一系列PDMS-OH接枝改性的三聚氰胺树脂(MF-PDMS)。考察了溶剂、PDMS-OH用量对MF-PDMS性能的影响以及PDMS-OH用量对MF-PDMS固化膜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1H... 以三聚氰胺和多聚甲醛为原料、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OH)为改性剂,制得了一系列PDMS-OH接枝改性的三聚氰胺树脂(MF-PDMS)。考察了溶剂、PDMS-OH用量对MF-PDMS性能的影响以及PDMS-OH用量对MF-PDMS固化膜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1HNMR、XPS、SEM-EDS对MF-PDMS的结构、表面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用接触角测定仪、浸泡法分别测试了树脂的接触角和吸水性;采用TG测试了树脂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PDMS-OH与三聚氰胺、多聚甲醛可一步合成MF-PDMS。PDMS-OH的引入可高效地提高MF-PDMS的疏水性能和热稳定性,当PDMS-OH的用量为1%(以三聚氰胺物质的量计,下同)时,制备的MF-PDMS-01膜的水接触角为91.81°,表面自由能降至28.1mN/m,吸水质量分数降至2.83%,400℃时的质量残余率为50.44%、700℃时的质量残余率为16.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胺树脂 接枝 羟基二甲基硅氧烷 疏水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污型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玲 谢晖 +5 位作者 黄莉 高景瑞 戴俊峰 张明 梁伟 顾海洋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9-526,共8页
为解决聚氨酯丙烯酸酯抗污性能差的问题,将含端羟基的聚硅氧烷分子结构引入到由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制备的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中,得到了一种可紫外光固化并具有抗污性能的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 为解决聚氨酯丙烯酸酯抗污性能差的问题,将含端羟基的聚硅氧烷分子结构引入到由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制备的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中,得到了一种可紫外光固化并具有抗污性能的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最佳合成条件:羟基与异氰酸基的摩尔比为1.2∶1,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HO—PDMS—OH)的质量分数为5%,催化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DBTDL)的质量分数为0.1%,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MEHQ)的质量分数为0.2%,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 h。对以其制备的UV固化涂膜进行了红外光谱(FT IR)和热重分析(TG)表征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树脂制备的涂膜具有优良的抗污性能(较高接触角、较低滚动角以及良好的油墨(油性记号笔)收缩性)、吸水率低、硬度高、附着力好、热稳定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二甲基硅氧烷 氨酯丙烯酸酯 合成 UV固化 抗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DMS-MMT/SiO_2/RTV-1微-纳米结构的构建及超疏水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洪丽 李家东 +3 位作者 李洪彦 魏宁 杨久俊 张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7-89,共3页
首先利用氨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APDMS)对蒙脱土(MMT)进行有机改性,再用改性蒙脱土(APDMSMMT)结合气相白炭黑作为填料,修饰室温硫化硅橡胶(RTV-1)构建微-纳米结构,形成超疏水表面。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改性蒙脱土进... 首先利用氨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APDMS)对蒙脱土(MMT)进行有机改性,再用改性蒙脱土(APDMSMMT)结合气相白炭黑作为填料,修饰室温硫化硅橡胶(RTV-1)构建微-纳米结构,形成超疏水表面。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改性蒙脱土进行了表征,利用扫描电镜(SEM)和水触角仪(WCA)研究了涂层(APDMS-MMT/SiO_2/RTV-1)微观结构及其疏水效果。结果表明,APDMS改性的蒙脱土层间距由1.24nm增加到1.81nm,使蒙脱土能更好地分散在RTV-1中;2种填料在RTV-1表面构建了微-纳米复合结构,测得涂层的接触角(CA)为156°,滚动角(SA)为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二甲基硅氧烷 蒙脱土 超疏水 微-纳米复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磷硅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制备及其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余应恒 刘治猛 +2 位作者 刘煜平 蒋欣 贾德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55,93,共4页
采用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HTPDMS)、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合成了新型的含磷硅双酚A型环氧树脂,通过红外谱图以及核磁共振图确认了其结构,并简单讨论其反应机理;采用DSC分析方法研究其固化动... 采用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HTPDMS)、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合成了新型的含磷硅双酚A型环氧树脂,通过红外谱图以及核磁共振图确认了其结构,并简单讨论其反应机理;采用DSC分析方法研究其固化动力学,得到其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固化的平均表观活化能Ea为40.74kJ/mol,反应级数n为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O 羟基二甲基硅氧烷 环氧树脂 改性 固化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固化型有机氟硅防污涂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冯俊凤 徐清 周成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69,共3页
使用氟硅氧烷交联剂,与基料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催化下室温交联固化制备了有机氟硅防污涂膜。对该涂膜表面氟含量、表面形貌、与水接触角等表面性能进行了测试,并通过抑藻实验测试了涂膜的防污性能。结果表明... 使用氟硅氧烷交联剂,与基料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催化下室温交联固化制备了有机氟硅防污涂膜。对该涂膜表面氟含量、表面形貌、与水接触角等表面性能进行了测试,并通过抑藻实验测试了涂膜的防污性能。结果表明:氟硅氧烷交联剂对有机硅涂膜的性能影响效果较为显著,当氟硅氧烷交联剂用量为11.60%时,有机氟硅涂膜表面氟含量达到6.87%,接触角达到140.92°。抑藻性能测试中发现,当氟硅氧烷交联剂用量为11.60%时,与有机硅涂膜相比,有机氟硅涂膜对颗石藻的吸附量减少了86.67%,防污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二甲基硅氧烷 硅氧烷交联剂 室温固化 防污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环氧树脂超疏水涂层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吕学超 刘华 +2 位作者 段沙沙 钱建华 刘坐镇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6-394,共9页
为简化超疏水涂层的制备过程,提高耐磨性,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HTPDMS)、微/纳米二氧化硅分2步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涂层的固化过程采用紫外光固化技术,然后对涂层的表面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表征.探究了HTPDMS用量和二氧化硅用量... 为简化超疏水涂层的制备过程,提高耐磨性,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HTPDMS)、微/纳米二氧化硅分2步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涂层的固化过程采用紫外光固化技术,然后对涂层的表面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表征.探究了HTPDMS用量和二氧化硅用量对涂层接触角和其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TPDMS添加量为环氧树脂质量的80%时,环氧树脂可获得最好的改性效果.当改性环氧树脂与微/纳米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0∶1.5∶1.5时,采用复配型光引发剂,紫外汞灯照射10min,即可得到接触角>154°滚动角<1°的超疏水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羟基二甲基硅氧烷 微/纳米二氧化硅 紫外光固化 超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久疏水涂层织物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晨雪 江振林 +3 位作者 朱科宇 侯芳 郑钦超 徐晓彤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25,共6页
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MTES溶胶中引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OH)柔性疏水链段,制得聚硅氧烷凝胶,研究了柔性疏水链段对聚硅氧烷凝胶的柔韧性及疏水性的影响;采用浸渍涂覆的方法,在聚酯织物表面负载聚... 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MTES溶胶中引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OH)柔性疏水链段,制得聚硅氧烷凝胶,研究了柔性疏水链段对聚硅氧烷凝胶的柔韧性及疏水性的影响;采用浸渍涂覆的方法,在聚酯织物表面负载聚硅氧烷凝胶,固化后制备得到涂层织物。采用红外光谱(FT-IR)、抗弯模量和水接触角,对聚硅氧烷凝胶及织物涂层的结构、柔韧性、疏水稳定性及其耐久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DMS-OH能够大幅提高涂层织物的柔韧性和疏水性,在聚硅氧烷溶胶中,加入0.10 mol端羟基含量为8.5%的PDMS-OH时,涂层织物的静态水接触角可达到(138±2)°,且具有持久的稳定性;同时,油水分离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涂层织物可以实现以正己烷、苯和苯胺为代表的烷烃、芳香烃类等油水混合物的有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织物 羟基二甲基硅氧烷 织物涂层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PDMS及其在缩合型双组分硅酮胶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婷 甘蓉 +2 位作者 汪云川 李步春 王有治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54-1558,共5页
自行合成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将MO-PDMS应用到缩合型双组分硅酮胶B组分中,与Me-PDMS及HO-PDMS进行对比,考察贮存后缩合型B组分分层情况及双组分硅酮胶的固化时间,发现MO-PDMS可以制备得到保质期达12个月,稳定... 自行合成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将MO-PDMS应用到缩合型双组分硅酮胶B组分中,与Me-PDMS及HO-PDMS进行对比,考察贮存后缩合型B组分分层情况及双组分硅酮胶的固化时间,发现MO-PDMS可以制备得到保质期达12个月,稳定且不会出现分层情况的缩合型双组分硅酮胶B组分,研究还发现MO-PDMS对缩合型双组分硅酮胶的贮存稳定性,不随着缩合型双组分硅酮胶混合比例差的减小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氧基二甲基硅氧烷 双组分硅酮胶 缩合型 贮存稳定 混合比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