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基丁二酸对α-Fe_2O_3单分散溶胶的絮凝──稳定性
1
作者 吕彤 张玉亭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6-50,共5页
研究了羟基酸系列之一的羟基丁二酸(苹果酸)体系对α-Fe_2O_3单分散溶胶稳定性的影响,讨论了该体系的絮凝机理.实验表明:①羟基丁二酸对α-Fe_2O_3溶胶的聚沿作用有别于一般电解质.②影响该体系的絮-稳定性的主... 研究了羟基酸系列之一的羟基丁二酸(苹果酸)体系对α-Fe_2O_3单分散溶胶稳定性的影响,讨论了该体系的絮凝机理.实验表明:①羟基丁二酸对α-Fe_2O_3溶胶的聚沿作用有别于一般电解质.②影响该体系的絮-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体系的酸度和絮凝剂浓度.③羟基丁二酸对α-Fe_2O_3单分散溶胶的絮凝和再稳定是受表面化学反应所控制.属于特殊吸附絮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 单分散溶胶 羟基丁二酸 絮凝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丁二酸 被引量:1
2
作者 蒋明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1989年第2期67-68,共2页
又名:苹果酸,2-羟基-1,4-丁二酸,羟基琥珀酸。实验式:C<sub>4</sub>H<sub>6</sub>O<sub>5</sub> 分子量:134 结构式: 性能:外观为结晶固体,熔点99~101℃,沸点140℃(分解),比重(D<sub>4<... 又名:苹果酸,2-羟基-1,4-丁二酸,羟基琥珀酸。实验式:C<sub>4</sub>H<sub>6</sub>O<sub>5</sub> 分子量:134 结构式: 性能:外观为结晶固体,熔点99~101℃,沸点140℃(分解),比重(D<sub>4</sub><sup>20</sup>)1.595,旋光度(α<sub>D</sub><sup>18</sup>)5.7°(于丙酮中),具有微辛辣的酸味,无刺激性,存在于槭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丁二酸 旋光度 实验式 碱处理 环戊二烯 饮料加工 混合溶剂 制药公司 精细石油化工 超声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DL-苹果酸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立科 谢太平 +1 位作者 杨风岭 范顺利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46-847,共2页
关键词 DL-苹果酸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测定 羟基琥珀酸 羟基丁二酸 三磷酸腺苷 高能物质 化工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超分子配合物[Cu(Hhbd)(phen)_2]·1.5H_2O·2CH_3OH的合成、晶体结构与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付峰 尚军飞 +3 位作者 冯勇 郭延红 王巧玲 李东升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2-75,共4页
利用螯合配体1,10-邻菲咯啉(phen)与羟基丁二酸(H3hbd)及铜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超分子配合物[Cu(Hhbd)(phen)2].1.5H2O.2CH3OH,通过单晶衍射测定了晶体结构,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 利用螯合配体1,10-邻菲咯啉(phen)与羟基丁二酸(H3hbd)及铜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超分子配合物[Cu(Hhbd)(phen)2].1.5H2O.2CH3OH,通过单晶衍射测定了晶体结构,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20624(17)nm,b=1.6598(2)nm,c=1.6863(3)nm,α=117.23(9),°β=71.262(3),°γ=117.23(9);°Z=4;最终偏离因子R=0.0420。配合物中每个Cu(Ⅱ)原子与来自两个phen的4个N原子和羟基丁二酸根(Hhbd)的1个O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三角双锥结构单元。紧邻的单核单元通过phen分子间的π-π堆积作用及Hhbd的羧基O和羟基O与phen环上C原子间的C-H…O氢键的协同作用形成一维zigzag超分子链,毗邻的超分子链籍两种不同氢键相互作用的连接构筑了二维超分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丁二酸 邻菲罗啉 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组装的新型超分子配合物[Cu_2(Hhbd)_2(mphen)_2]·2H_2O 被引量:5
5
作者 付峰 余红斌 +3 位作者 董金亮 钱延安 王宝军 李东升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2期57-60,共4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标题配合物[Cu2(Hhbd)2(m phen)2].2H2O(H3hbd=羟基丁二酸,m phen=5-甲基-1,10-邻菲咯啉),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等表征,并测定了晶体结构。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 21/m;晶胞参数:a=1.1222(11)nm,b=1...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标题配合物[Cu2(Hhbd)2(m phen)2].2H2O(H3hbd=羟基丁二酸,m phen=5-甲基-1,10-邻菲咯啉),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等表征,并测定了晶体结构。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 21/m;晶胞参数:a=1.1222(11)nm,b=1.2701(12)nm,c=1.2941(12)nm,β=103.498(7);°Z=4;最终偏离因子R=0.0483。配合物中两个羟基丁二酸根(Hhbd)采取三齿配位方式连接两个畸变的八面体Cu(II)配合单元,形成了新颖的双核结构。毗邻的双核结构通过O—H…O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组装为具有隧道的三维超分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丁二酸 氢键 Π-Π堆积 超分子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超分子配合物{[Cu(Hhbd)(N phe)]·H_2O}·3H_2O的合成、晶体结构与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勇 刘燕 +3 位作者 刘淑婷 王巧玲 尚军飞 齐广才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51-54,共4页
采用羟基丁二酸铜与5-硝基邻菲咯啉反应合成了新型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u(Hhbd)(N phe)].H2O}.3H2O(其中Hhbd=羟基丁二酸根,N phe=5-硝基邻菲咯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单斜晶... 采用羟基丁二酸铜与5-硝基邻菲咯啉反应合成了新型三维超分子配合物{[Cu(Hhbd)(N phe)].H2O}.3H2O(其中Hhbd=羟基丁二酸根,N phe=5-硝基邻菲咯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 2/c;晶胞参数:a=1.7651(3)nm,b=1.9229(3)nm,c=1.2427(19)nm,β=99.50(3),°V=4160.4(11)A3;Z=8;最终偏离因子R1=0.0573,wR 2=0.1169。配合物中每个铜(II)原子与来自5-硝基邻菲咯啉的两个氮原子、羟基丁二酸根的三个氧原子以及一个水分子的氧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结构;紧邻单元通过邻菲罗啉环间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一维超分子链;链间籍羧基氧原子与配位水分子、未配位的羟基氧原子与羧基氧原子形成O-H…O氢键的连接拓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丁二酸铜(Ⅱ) 超分子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酸的生产及其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仲敏 常琴 《河南科技》 1996年第2期17-18,共2页
苹果酸的生产及其应用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刘仲敏,常琴一、前言苹果酸又称羟基丁二酸或羟基琥珀酸,是一种白色或荧白色粉状、粒状或结晶状固体。苹果酸广泛存在于多种水果中,因其在苹果中的含量最高而得名。苹果酸的分于式为C4... 苹果酸的生产及其应用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刘仲敏,常琴一、前言苹果酸又称羟基丁二酸或羟基琥珀酸,是一种白色或荧白色粉状、粒状或结晶状固体。苹果酸广泛存在于多种水果中,因其在苹果中的含量最高而得名。苹果酸的分于式为C4H6O5,由于苹果酸分子中有一个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酸 羟基丁二酸 羟基琥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3,4-)连接(3·7~2)(3·7~3·8~2)拓扑结构的二维配位聚合物{[Cu_2(dhbd)_2·2H_2O]·4H_2O}_n
8
作者 牛凤兴 赵成军 +3 位作者 王继武 姜玲 高利锋 高晓明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48-51,共4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标题配位超分子聚合物{[Cu2(dhbd)2.2H2O].4H2O}n(其中H4dhbd=2,3-二羟基丁二酸),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晶胞参数:a=0.8 373(5)nm,b=0.8 768(5)nm,...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标题配位超分子聚合物{[Cu2(dhbd)2.2H2O].4H2O}n(其中H4dhbd=2,3-二羟基丁二酸),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晶胞参数:a=0.8 373(5)nm,b=0.8 768(5)nm,c=1.2 139(7)nm;α=90°,β=104.516(10)°,γ=90°;z=4,Dc=2.045 mg.m-3,μ=2.561 mm-1,F(000)=540;最终偏离因子R=0.0 227,ωR=0.636。配合物的基本构建基元包含2个铜(Ⅱ)离子,2个2,3-二羟基丁二酸根,2个配位H2O分子和4个晶格H2O分子。配合物中,2,3-二羟基丁二酸根与Cu(Ⅱ)配位,沿着21轴方向形成一维螺旋链,进而又通过桥联作用扩展为具有(3.72)(3.73.82)拓扑结构的二维层,毗邻的二维层籍(O…H?O)氢键相互作用进一步拓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二羟基丁二酸 螺旋结构 氢键 配位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苹果酸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群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2-112,共1页
苹果酸(malate),又名2-羟基丁二酸,其粉末呈白色结晶状,易溶于水和乙醇等溶剂,其在大自然中以3种形式存在:D-苹果酸、L-苹果酸和其混合物DL-苹果酸。L-苹果酸是生物体在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是三羧酸循环中重要的代谢枢纽,在生物... 苹果酸(malate),又名2-羟基丁二酸,其粉末呈白色结晶状,易溶于水和乙醇等溶剂,其在大自然中以3种形式存在:D-苹果酸、L-苹果酸和其混合物DL-苹果酸。L-苹果酸是生物体在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是三羧酸循环中重要的代谢枢纽,在生物体代射过程和生理活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目前对于L-苹果酸的生产多采用酶转化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微生物发酵法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产品成本低廉(约为酶法的1/4)、杂酸含量低(约为酶法的1/5)、食用安全性高等特点,更具应用优势。江南大学刘龙团队以丝状真菌米曲霉作为生产菌株,利用代谢工程手段分别调控了L-苹果酸的胞质合成和转运途径、粗玉米淀粉的底物利用途径、L-苹果酸的线粒体合成途径、杂酸的合成和转运途径等,实现了L-苹果酸的高效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状 食用安全性 微生物发酵法 米曲霉 三羧酸循环 羟基丁二酸 玉米淀粉 丝状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