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羟乙基淀粉130/0.4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梁禹 张彦 +1 位作者 张秀山 刘海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简称HES,下同)和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完成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HES组(Ⅰ组)和高渗氯化钠羟乙基...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6%羟乙基淀粉130/0.4(简称HES,下同)和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完成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HES组(Ⅰ组)和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组(Ⅱ组)。分别于术前输注HES20ml/kg和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5ml/kg。于治疗前(T1)、容量负荷后(T2)、麻醉诱导后(T3)、硬脑膜切开时(T4)、手术结束时(T5)五个时点记录颅内压(ICP)、脑氧分压(PbrO2);测量术前及术后24h血S100β蛋白含量,记录术中液体总出入量和不良反应,并于术后3个月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lasgowoutcome score,GOS)判定疗效。结果ICP除T5时Ⅰ组低于Ⅱ组,而同时PbrO2Ⅰ组则高于Ⅱ组(P<0.01)外,其他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凝血参数由术前正常转为异常者Ⅰ组有2例,Ⅱ组有4例;术中皮肤红斑Ⅱ组有3例。两组术后24h血液S100β蛋白含量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升高(P<0.05);其中Ⅰ组血液S100β蛋白含量上升差值较Ⅱ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后结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前应用6%羟乙基淀粉130/0.4较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能更好地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微循环及氧供,预后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羟乙淀粉130/0.4 高渗氯化钠羟乙淀粉40注射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复苏液对创伤性休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学健 朱敏 +2 位作者 许生敏 何一成 李晓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64-1365,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不同复苏液的复苏治疗效果。方法: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3组:乳酸林格液组(LRH组)、25%白蛋白组(ALB组)、万汶组(VOLUVEN组),每组40例,记录3组复苏液的量。结果:复苏后维持平均动脉压(MAP)80~90mmHg时AL...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不同复苏液的复苏治疗效果。方法: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3组:乳酸林格液组(LRH组)、25%白蛋白组(ALB组)、万汶组(VOLUVEN组),每组40例,记录3组复苏液的量。结果:复苏后维持平均动脉压(MAP)80~90mmHg时ALB组、VOLUVEN组复苏液量较LRH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时采用晶体液/胶体液联合治疗方案其恢复质量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晶体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林格氏 白蛋白 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复合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