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术中及术后输注对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介入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雷黎明 向群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3期106-109,共4页
目的:研究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术中及术后输注对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介入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秭归县人民医院行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介入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及术后是否输注高渗氯... 目的:研究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术中及术后输注对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介入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秭归县人民医院行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介入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及术后是否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术中及术后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4.2%,4 mL/kg),对照组术中及术后输注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右侧脑动脉血流速度及昏迷程度。结果:两组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相比,观察组(3.33%,1/30)低于对照组(23.3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术后12 h及术后24 h,两组的右侧脑动脉血流速度相比,观察组均慢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中的睁眼反应评分、言语反应评分、运动反应评分相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介入术中及术后为患者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可降低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减慢脑动脉的血流速度,促进患者意识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介入术 脑血管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H联合PTX复苏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内皮多糖包被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木强 耿智隆 +1 位作者 陆化梅 赵峰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 探讨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溶液联合己酮可可碱复苏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肺内皮多糖包被的保护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SD大鼠按直接抽样法分为对照组(C组)、单纯休克组(NR组)、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溶液复苏组(HSH组)及高渗盐/羟乙基... 目的 探讨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溶液联合己酮可可碱复苏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肺内皮多糖包被的保护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SD大鼠按直接抽样法分为对照组(C组)、单纯休克组(NR组)、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溶液复苏组(HSH组)及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溶液联合己酮可可碱复苏组(HSH联合PTX组),每组12只.C组大鼠给予麻醉处理后,于右股动、静脉进行置管操作;另3组均制作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其中NR组休克后不予复苏,于休克1 h后即行致死处理;HSH组于模型制作完成后应用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溶液进行复苏操作;HSH联合PTX组在HSH组基础上加入己酮可可碱进行复苏操作.于休克前、复苏前及复苏后1 h、2h、4 h检测各组大鼠呼吸指数,复苏4 h后行致死操作,对每组大鼠的肺组织予以观察,对比分析其病理学变化、肺组织损伤评分、通透指数与湿干质量比;对各组大鼠的肺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乙酰肝素酶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浓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HSH组与HSH联合PTX组复苏后呼吸指数逐渐升高,HSH联合PTX组复苏后各时间点呼吸指数均显著低于HSH组;与C组比较,其余3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肺组织损伤评分、通透指数和湿干质量比均有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ICAM-1、HPA、MMP-9浓度显著升高(P<0.05),尤以HSH组和HSHPTX组最为显著(P<0.05);与HSH组比较,HSHPTX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肺组织损伤评分、湿干质量比、通透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细胞间黏附分子-1、乙酰肝素酶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予以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溶液联合己酮可可碱进行复苏操作,能有效降低肺组织的损伤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稳定肺血管内皮细胞多糖包被,降低肺血管通透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失血性休克 复苏液 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溶液 己酮可可碱 肺组织损伤 内皮多糖包被 肺血管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