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对煤矸石料浆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1
作者 霍天宏 晋俊宇 +1 位作者 靳旭锋 周一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2-210,共9页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能有效调节料浆性能,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广泛。然而在煤矸石料浆领域,相关研究较少,且已有研究多局限于HPMC对煤矸石料浆宏观性能影响的初步探索,缺乏对其作用机理的系统解析。本文基于扩展度与沉降系数实验,系...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能有效调节料浆性能,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广泛。然而在煤矸石料浆领域,相关研究较少,且已有研究多局限于HPMC对煤矸石料浆宏观性能影响的初步探索,缺乏对其作用机理的系统解析。本文基于扩展度与沉降系数实验,系统研究了料浆宏观性能随料浆浓度、煤矸石粒径上限、HPMC掺量的演化规律,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与偏光显微镜观测,揭示了HPMC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料浆浓度、煤矸石粒径上限、HPMC掺量对扩展度与沉降系数均具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排序为料浆浓度>煤矸石粒径上限>HPMC掺量;流动性损失率L_(A)、L_(B)、L_(C)分别为1.12、0.87、0.69表明,分别通过改变料浆浓度、煤矸石粒径上限、HPMC掺量提高料浆的稳定性,对料浆流动性造成不利影响的大小排序为料浆浓度>煤矸石粒径上限>HPMC掺量,与调控浓度或改变煤矸石粒径上限的方式相比,HPMC的掺入使得浆体在保持高稳定性的同时,流动阻力的增幅显著降低,实现了稳定性与流动性的协同优化;优化后的料浆配比为:煤矸石粒径上限为2~3 mm、HPMC掺量为0.045%,料浆浓度为76%;细观结构分析显示,HPMC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将离散细颗粒联结为三维絮网结构,该结构形成了贯穿料浆体系的“力学骨架”,有效抵消了粗颗粒沉降趋势,显著提升了料浆的稳定性。研究成果为煤矸石料浆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优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料浆 羟丙纤维素(hpmc) 絮网结构 稳定性 流动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醇酸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用于远端胰腺切除模型术后缝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2
作者 陈俊凯 丁榆 +3 位作者 王宝枝 松谷哲行 杨学伟 张风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342,共9页
目的探讨应用聚乙醇酸(polyglycolic acid,PGA)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HPMC)复合材料在远端胰腺切除术后缝合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用36只健康成年比格犬,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只行... 目的探讨应用聚乙醇酸(polyglycolic acid,PGA)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HPMC)复合材料在远端胰腺切除术后缝合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用36只健康成年比格犬,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只行远端胰腺切除手术。观察组实验犬使用PGA+HPMC复合材料进行切口加固;对照组实验犬使用NEOVEIL进行切口加固。术前、术后3 d及解剖前,分别对各组实验犬进行血常规检测。设置2周、4周、8周观察周期,每个观察点各6只动物进行心肝脾肺肾组织学检查、硬组织切片病理诊断等评估,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实验犬在术前血常规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的白细胞计数(WBC)(F=14.875,P=0.001)、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F=5.049,P=0.009)、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F=4.794,P=0.011)、红细胞计数(RBC)(F=6.591,P=0.002)、血红蛋白(HGB)(F=8.154,P=0.001)、红细胞比容(HCT)(F=5.281,P=0.007)、血小板计数(PLT)(F=6.560,P=0.014)、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F=33.950,P=0.039)、淋巴细胞百分比(Lym%)(F=3.299,P=0.043)均值存在差异,但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且时间与组别交互作用对其无显著影响,表明两组实验犬均出现了炎症反应或手术应激。两组实验犬在术后8周的硬组织病理切片评分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实验犬的炎症与坏死相关评分、纤维化、修复等相关评分和总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验犬在术后8周的解剖中,均未发现心肝脾肺肾等器官有明显的损伤,也未发现缝合材料残留、胰液渗漏或胰瘘等情况,表明两组缝合材料均已完全被吸收代谢,且切口愈合良好不会对内脏器官造成不良影响。结论PGA与HPMC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术后缝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缝合强度和创面愈合质量,可以在远端胰腺切除术后缝合中与传统的可吸收性加固材料相媲美,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醇酸(PGA) 羟丙纤维素(hpmc) 生物材料 术后缝合 安全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10型羟丙甲纤维素关键物料属性与薄膜包衣性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蔡乃聪 孙梦娟 +3 位作者 郭雨萌 毕勇 涂家生 孙春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766,共9页
以2910型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研究目标,探究不同来源和不同型号HPMC在薄膜包衣性能方面的关键物料属性(critical material attributes,CMAs)及各CMAs与薄膜包衣相关特性间的相关关系。首先采用各种分析技术对HPMC的CMAs和薄膜包衣相关... 以2910型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研究目标,探究不同来源和不同型号HPMC在薄膜包衣性能方面的关键物料属性(critical material attributes,CMAs)及各CMAs与薄膜包衣相关特性间的相关关系。首先采用各种分析技术对HPMC的CMAs和薄膜包衣相关特性进行表征。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对其CMAs和薄膜包衣相关特性进行系统地评估,阐明HPMC的CMAs与薄膜包衣相关特性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厂家HPMC在黏度、重均分子量、薄膜拉伸强度、伸长率、弹性模量、溶解时间、柔韧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CA和OPLS-DA分析结果表明这11个变量之间显示出一定的相关性。这两个数学模型对HPMC样本均表现出较好的区分和分类效果,OPLS-DA模型比PCA模型分类效果更好。因此,本研究对HPMC辅料自身理化性质及其成膜特性进行了全面评价,进一步采用PCA和OPLS-DA建立二者相关性,明确了不同CMAs对HPMC薄膜包衣性能的影响程度,可作为辅料生产和制剂研发中选择辅料质控项目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纤维素 成膜性能 关键物料属性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黄素复合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涂膜处理对采后杨梅果实冷藏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汪开拓 廖云霞 +3 位作者 阚建全 韩林 马莉 许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31-336,共6页
以"乌种"杨梅果实为试材,研究了核黄素复合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涂膜处理对采后杨梅果实在1℃贮藏期间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单一1mmol/L核黄素或1%HPMC处理均可有效抑制杨梅果实在整个贮藏期间腐烂率上升和品... 以"乌种"杨梅果实为试材,研究了核黄素复合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涂膜处理对采后杨梅果实在1℃贮藏期间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单一1mmol/L核黄素或1%HPMC处理均可有效抑制杨梅果实在整个贮藏期间腐烂率上升和品质劣变。核黄素复合HPMC涂膜处理则较单一处理更为显著(p<0.05)的抑制了杨梅果实在贮藏期间腐烂的发生,并降低了果实呼吸速率和MDA积累,从而维持了果实品质。同时,复合处理可显著(p<0.05)诱导杨梅果实在贮藏期间花色苷合成相关酶,如PAL、C4H、4-CL和DFR活性的上升,从而使经复合处理的果实中矢车菊-3-葡萄糖苷、榭皮素-3-O-芸香苷、杨梅黄酮和总花色苷含量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均显著(p<0.05)高于单一处理水平。结果说明,核黄素复合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涂膜处理在采后杨梅果实保鲜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 羟丙纤维素(hpmc) 杨梅 品质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涂膜处理对采后杨梅果实品质、生理及花色苷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汪开拓 廖云霞 韩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4-251,共8页
研究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涂膜处理对"乌种"杨梅果实冷藏期间品质、花色苷合成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杨梅果实分别置于0.5%、1%、5%和10%的HPMC溶液中浸泡10 min,随后在室温下缓慢风干以在果实表面形成稳定涂膜,最后... 研究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涂膜处理对"乌种"杨梅果实冷藏期间品质、花色苷合成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杨梅果实分别置于0.5%、1%、5%和10%的HPMC溶液中浸泡10 min,随后在室温下缓慢风干以在果实表面形成稳定涂膜,最后将果实于1℃下贮藏8 d,每隔2 d取样测定果实品质和生理指标、花色苷含量以及花色苷合成关键基因表达丰度。结果显示:采用5%的HPMC涂膜处理较其他处理浓度可更为有效的降低果实贮藏期间腐烂率,提高TSS和TA含量以及感官分数并抑制p H值的上升;5%HPMC涂膜处理可显著降低果实贮藏期间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延缓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另一方面,经5%HPMC涂膜处理的杨梅果实在整个贮藏期间PAL1和CHS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水平,并伴随着果实花色苷的积累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的提升。由此推测,5%HPMC涂膜处理可显著延缓杨梅果实贮藏期间的衰老进程并降低呼吸底物的消耗从而维持果实品质和风味,并可有效诱导杨梅果实贮藏期间PAL1和CHS基因的表达以促进花色苷类物质的合成,最终提高了果实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羟丙纤维素(hpmc) 品质 花色苷 抗氧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助悬剂对环孢素A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纳米粒大鼠口服后体内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学清 陈真 +3 位作者 戴俊东 张涛 夏桂民 张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 :研究不同助悬剂对环孢素A (CyA)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 (HPMCP ,型号HP5 5 )纳米粒 (NP)大鼠体内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 :以黄原胶、羟丙甲纤维素和卡波普为助悬剂来稳定CyA HP5 5纳米粒。大鼠灌胃服用加入不同助悬剂的纳米粒 ,... 目的 :研究不同助悬剂对环孢素A (CyA)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 (HPMCP ,型号HP5 5 )纳米粒 (NP)大鼠体内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 :以黄原胶、羟丙甲纤维素和卡波普为助悬剂来稳定CyA HP5 5纳米粒。大鼠灌胃服用加入不同助悬剂的纳米粒 ,用HPLC法测定全血中的药物浓度。以CyA商品制剂新山地明 (Neoral)为参比 ,计算助悬纳米粒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并用 3P97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几种助悬纳米粒的血药浓度 -时间数据均以二室模型和权重 1/C2 拟合最佳。以Neoral为参比 ,2g/L卡波普 ,5g/L黄原胶 ,8、5、3g/L羟丙甲纤维素助悬纳米粒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 70 .2 % ,84 .3% ,90 .0 % ,94 .5 %和 97.7% ,这五种助悬纳米粒对应的黏度分别为 5 5 0、36 2、10 5、30和 15mPa·s。结论 :随着助悬剂黏度的增大 ,纳米粒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下降。在选择助悬剂稳定纳米粒时 ,应综合考虑助悬纳米粒的物理稳定性与生物利用度两方面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悬剂 环孢素A 羟丙纤维素酞酸酯 纳米粒 大鼠 生物利用度 CyA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预防骨科全麻手术暴露性角膜炎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春萍 匡静 田琴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4期40-41,共2页
将39例于全麻下行脊柱融合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麻醉后用金霉素眼膏点眼后无菌纱布覆盖,观察组麻醉前后使用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泪然)滴眼后无菌纱布覆盖、3M透明敷贴固定。结果观察组眼部... 将39例于全麻下行脊柱融合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麻醉后用金霉素眼膏点眼后无菌纱布覆盖,观察组麻醉前后使用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泪然)滴眼后无菌纱布覆盖、3M透明敷贴固定。结果观察组眼部刺痛、畏光流泪、角膜点状浸润及荧光素染色阳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泪然可有效预防全麻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损伤 脊柱融合内固定术 全身麻醉 暴露性角膜炎 右旋糖酐羟丙纤维素滴眼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角膜接触镜护理液中羟丙甲纤维素含量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莉 文燕 +2 位作者 陈靖云 王敏珠 徐萍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39-1141,共3页
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角膜接触镜护理液中有效成分羟丙甲纤维素的含量,探讨护理液中其他润滑成份对测定的影响和评价。选择市场上含有羟丙甲纤维素的角膜接触镜护理液,以水凝胶色谱柱(TSK-Gelα3000与TSK-Gelα3000串联)为分离柱,以50... 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角膜接触镜护理液中有效成分羟丙甲纤维素的含量,探讨护理液中其他润滑成份对测定的影响和评价。选择市场上含有羟丙甲纤维素的角膜接触镜护理液,以水凝胶色谱柱(TSK-Gelα3000与TSK-Gelα3000串联)为分离柱,以50mmol·L-1氯化钠溶液为流动相,流量为0.7mL·min-1,示差折光检测器测定。羟丙甲纤维素的质量浓度在0.1~5.0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56g·L-1。应用本方法对角膜接触护理液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8.0%~102%之间。对羟丙甲纤维素标准溶液平行测定6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凝胶色谱法 羟丙纤维素 角膜接触镜护理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甲纤维素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及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吴军虎 任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71,235,共7页
通过向土壤中施加不同含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简称HPMC),研究了HPMC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及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中施加一定量的HPMC可以显著降低土壤入渗能力,在施加量为0~1.0g/kg范围内,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 通过向土壤中施加不同含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简称HPMC),研究了HPMC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及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中施加一定量的HPMC可以显著降低土壤入渗能力,在施加量为0~1.0g/kg范围内,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和入渗率均随施加HPMC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小;利用Philip方程和Kostiakov公式对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发现,两者均能较好模拟施加HPMC后土壤的入渗过程,随HPMC施加量的增加,吸渗率S、稳渗率A和经验系数K明显减小,经验指数β逐渐增大。(2)随HPMC含量的增加,>0.25mm的水稳性团聚体百分比明显增大,供试土壤的分形维数逐渐减小,其平均重量直径与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施加HPMC之后,土壤结构更趋于稳定,土壤抗破坏和抗侵蚀能力增强。HPMC加入土壤后具有明显的减渗效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并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纤维素 入渗特性 团粒结构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甲纤维素性质对布洛芬-羟丙甲纤维素凝胶骨架片释放度的影响
10
作者 陆锦芳 戴叶军 +2 位作者 周洁 柳淑玉 李晓曼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366-367,共2页
研究羟丙甲纤维素(HPM)理化性质对布洛芬-HPMC凝胶骨架片释放度的影响。用转篮法测定布洛芬的释放度。结果:药物的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药物的释放度与HPMC的粘度、粒度以及用量有关:HPMC粘度越大、粒... 研究羟丙甲纤维素(HPM)理化性质对布洛芬-HPMC凝胶骨架片释放度的影响。用转篮法测定布洛芬的释放度。结果:药物的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药物的释放度与HPMC的粘度、粒度以及用量有关:HPMC粘度越大、粒度越小,药物的释放度越慢;药物与HPMC的比例对药物的释放度有明显影响。结论:药物从骨架片中的释放度与HPMC的理性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 羟丙纤维素 释放度 凝胶骨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甲纤维素对铜污染土-膨润土屏障工程特性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葛均健 崔琦 +1 位作者 陈兵 刘宁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5-172,共8页
土-膨润土屏障作为污染场地隔离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已在工程中广泛应用。在土-膨润土屏障中加入羟丙甲纤维素(HPMC),能有效弥补因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受侵蚀而导致防渗性能衰减的问题。通过自由膨胀试验、扫描电镜试验、渗透试验、一... 土-膨润土屏障作为污染场地隔离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已在工程中广泛应用。在土-膨润土屏障中加入羟丙甲纤维素(HPMC),能有效弥补因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受侵蚀而导致防渗性能衰减的问题。通过自由膨胀试验、扫描电镜试验、渗透试验、一维压缩试验与直剪试验,研究铜离子对膨润土膨胀性能的破坏作用及HPMC的改良作用机理,并研究高铜离子浓度(50 mmol/L)环境下不同掺量的HPMC对屏障材料防渗性能的改良效果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HPMC可减小铜污染膨润土的团聚,并保持膨润土的连续结构;随着HPMC掺量的增加,屏障材料受破坏程度变低,防渗性能更好,其渗透系数k<10-10 m/s;材料压缩性变大,但抗剪强度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纤维素 膨润土 渗透 压缩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甲纤维素增韧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佳怡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64,共6页
选用羟丙甲纤维素(HMC)对聚乳酸(PLA)进行增韧改性,采用共混法制备了PLA/HMC复合材料,并对其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PLA/HMC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温度和HMC含量的增加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HMC... 选用羟丙甲纤维素(HMC)对聚乳酸(PLA)进行增韧改性,采用共混法制备了PLA/HMC复合材料,并对其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PLA/HMC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温度和HMC含量的增加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HMC在PLA基体中能够均匀分散,且PLA与HMC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PLA/HMC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均在HMC含量为10%(质量分数,下同)时达到最大值,HMC对PLA起到了增韧的效果;而PLA/HM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则随着HMC含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HMC降低了PLA/HMC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复合材料的熔点和结晶度均随着HMC含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羟丙纤维素 增韧 流变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醚对砂浆塑性自由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斯凤 王培铭 徐勇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4-677,共4页
采用非接触式激光位移传感器连续测试加速条件下甲基羟丙基纤维素醚(HPMC)改性水泥砂浆的塑性自由收缩,并同时观测其失水率,分别建立了HPMC掺量与塑性自由收缩、失水率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水泥砂浆塑性自由收缩随HPMC掺量的增加呈线性递... 采用非接触式激光位移传感器连续测试加速条件下甲基羟丙基纤维素醚(HPMC)改性水泥砂浆的塑性自由收缩,并同时观测其失水率,分别建立了HPMC掺量与塑性自由收缩、失水率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水泥砂浆塑性自由收缩随HPMC掺量的增加呈线性递减,掺0.1%~0.4%(质量分数)的HPMC可以减少水泥砂浆30%~50%的塑性自由收缩;随着HPMC掺量的增加,水泥砂浆的失水率亦呈线性递减,掺0.1%~0.4%的HPMC可以降低水泥砂浆9%~29%的失水率;HPMC掺量与自由收缩、砂浆失水率均呈明显的线性关系.HPMC减少水泥砂浆塑性自由收缩的原因源于其优异的保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纤维素醚(hpmc) 砂浆 塑性自由收缩 失水率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醚的结构特点及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9
14
作者 詹镇峰 李从波 陈文钊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0-112,共3页
纤维素醚是预拌砂浆中主要的添加剂,介绍纤维素醚的种类及结构特点,并选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为添加剂,系统地研究对砂浆各项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HPMC能显著地改善砂浆的保水性,并有减水的效果,同时也能降低砂浆拌合物的密度、... 纤维素醚是预拌砂浆中主要的添加剂,介绍纤维素醚的种类及结构特点,并选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为添加剂,系统地研究对砂浆各项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HPMC能显著地改善砂浆的保水性,并有减水的效果,同时也能降低砂浆拌合物的密度、延长砂浆的凝结时间、降低砂浆的抗折、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拌砂浆 羟丙纤维素醚(hpmc)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HPMCP接枝共聚物的制备
15
作者 陈淑花 孙婷婷 +3 位作者 许利丽 吕世佼 王景昌 詹世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1-45,共5页
以壳聚糖(CS)和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为原料,通过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偶联剂制备CS-HPMCP接枝共聚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接触角测量仪,差式... 以壳聚糖(CS)和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为原料,通过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偶联剂制备CS-HPMCP接枝共聚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接触角测量仪,差式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对该接枝共聚物进行表征,判断接枝是否成功,测量接枝率并考察了接枝后亲水性、热稳定性、结晶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接枝,改善了HPMCP与CS作为单体的性能,当CS分子量为50 000、HPMCP用量为1 g、EDC/NHS质量比为2∶1时,接枝共聚物中HPMCP的接枝率达到最大值73.42%。通过接枝改性使CS与HPMCP在各项性能上相互改善相互促进,从而获得性能更优异的生物医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羟丙纤维素邻苯二酸酯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硝唑薄膜衣片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16
作者 吴昌富 申献玲 肖峰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期363-364,共2页
目的探讨甲硝唑薄膜衣片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喷雾法给甲硝唑片包裹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薄膜衣。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中对甲硝唑片的要求与方法对甲硝唑薄膜衣片进行检测。结果检测指标均符合相关规定;两种样品的溶出参数经过... 目的探讨甲硝唑薄膜衣片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喷雾法给甲硝唑片包裹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薄膜衣。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中对甲硝唑片的要求与方法对甲硝唑薄膜衣片进行检测。结果检测指标均符合相关规定;两种样品的溶出参数经过t检验,t50、td、M值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甲硝唑薄膜衣片的衣膜对药物的溶出影响不显著,制备工艺简单,容易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唑 薄膜衣片 羟丙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MC的持水性能及其对面包酵母抗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昕昕 刘元法 李进伟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5-359,共5页
为研究羟丙甲纤维素醚(HPMC)的持水性能及其对提高酵母细胞抗冻性的作用,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多种型号HPMC和其他抗冻剂抗冻活性AF(-);再将HPMC添加到面团中,测定冻藏45 d后面团中可冻结水比例的变化;最后对比在冻藏过程中不同抗冻... 为研究羟丙甲纤维素醚(HPMC)的持水性能及其对提高酵母细胞抗冻性的作用,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多种型号HPMC和其他抗冻剂抗冻活性AF(-);再将HPMC添加到面团中,测定冻藏45 d后面团中可冻结水比例的变化;最后对比在冻藏过程中不同抗冻剂对酵母细胞存活率(η,%)的影响。结果表明HPMC的AF随取代聚合度的增大而增大,可高达9.82,较海藻糖、谷氨酸AF分别为5.99和3.98有明显优势;冻藏45 d后,添加质量分数1%HPMC面团的可冻结水质量分数由空白面团的65.2%降至51.3%;酵母菌液冻藏0~6 d内,η下降迅速,8 d后稳定,添加质量分数1%的HPMC的样品的η相比于空白样由23.2%提高至55.5%,且在0~1.0%范围内,η随抗冻剂质量分数增大而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纤维素 抗冻活性 可冻结水 酵母细胞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硝唑缓释片制备与药物释放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泽乾 王康 +2 位作者 范江洋 张力明 何志敏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5-78,共4页
利用湿法造粒,制备了甲硝唑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骨架缓释片。实验结果表明,提高HPMC质量分数与使用高粘度HPMC可有效降低释药速率,但粘度4 000 mPa.s以上HPMC释药速率的降低不明显;含有粒径较大的甲硝唑原药的片剂,由于药物较强的致... 利用湿法造粒,制备了甲硝唑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骨架缓释片。实验结果表明,提高HPMC质量分数与使用高粘度HPMC可有效降低释药速率,但粘度4 000 mPa.s以上HPMC释药速率的降低不明显;含有粒径较大的甲硝唑原药的片剂,由于药物较强的致孔作用,药物释放速率较高;由于表面积较小的键形片上,HPMC水化凝胶层面积相对较小,甲硝唑从键形片的释放快于表面积较大的圆形片的释放。HPMC粘度、药物颗粒粒径与片形对释药速率的影响都与药物的溶解度有关。机制分析表明,药物曲线的释放符合H iguch i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唑 羟丙纤维素 缓释 硝唑颗粒大小 片剂形状 骨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MC联合生物炭共施对紫色土入渗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豪杰 夏庆 +4 位作者 郑彩霞 张志亮 熊晋冉 刘敏 夏鸿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6-79,84,共5页
施加化学改良剂和生物炭是改良土壤和提高农田水分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深入了解化学改良剂与生物炭共同作用对土壤水分运动过程的影响是改良土壤水土保持条件和增加农田水分有效性的基础。通过开展室内紫色土土柱试验研究适量羟丙甲纤维素... 施加化学改良剂和生物炭是改良土壤和提高农田水分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深入了解化学改良剂与生物炭共同作用对土壤水分运动过程的影响是改良土壤水土保持条件和增加农田水分有效性的基础。通过开展室内紫色土土柱试验研究适量羟丙甲纤维素(HPMC)条件下不同含量生物炭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1)未施加HPMC,紫色土中添加含量为0、2%、4%生物炭,土壤入渗量差异不大;施加适量HPMC,相较于未添加生物炭时,2%和4%生物炭均能明显减缓入渗速率,但减缓作用差异不大,吸渗率差异不明显。(2)入渗速率趋于稳定后,湿润峰距离随着HPMC和生物炭施加量的增加而减少。紫色土中添加0.3 g/kg HPMC和4%生物炭对水分入渗过程的抑制效果最明显,但和2%含量生物炭时差异较小,两者吸渗率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入渗 羟丙纤维素(hpmc) 生物炭 湿润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接枝物改性胶原蛋白海绵状敷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淑花 孙婷婷 +3 位作者 许利丽 吕世佼 王景昌 詹世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40,64,共6页
以胶原蛋白(Col)为载体,壳聚糖(CS)和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的接枝共聚物CS-gHPMCP为性能改良剂,采用冷冻干燥工艺制备不同CS-g-HPMCP含量的Col/CS-g-HPMCP复合海绵状敷料,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多孔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不同... 以胶原蛋白(Col)为载体,壳聚糖(CS)和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的接枝共聚物CS-gHPMCP为性能改良剂,采用冷冻干燥工艺制备不同CS-g-HPMCP含量的Col/CS-g-HPMCP复合海绵状敷料,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多孔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不同CS-g-HPMCP含量对复合海绵状敷料的溶胀率、溶失率、透湿量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S-g-HPMCP含量的增加,复合海绵状敷料的溶胀率总体上增大,溶失率总体上降低,透湿量、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先升高后降低。当CS-g-HPMCP质量分数为60%时,复合海绵状敷料的溶胀率为313.7%,溶失率为27.4%,透湿量为5 282.3g/(m2·d),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最高,分别为45.6MPa和23.9%,其各项性能优异,是具有应用潜力的海绵状医用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壳聚糖 羟丙纤维素邻苯二酸酯 接枝 改性 海绵状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