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偏苯三甲酸酯的电离常数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文俊 徐雅青 +1 位作者 邵自强 李永红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80,84,共4页
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偏苯三甲酸酯(HPMCT)电离常数的方法.介绍了测试原理、测试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等.测定结果表明:溶剂、溶液pH值和测定波长是影响测定结果的关键因素;测定得到自行合成的酯化率为32.34%的HPMCT... 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偏苯三甲酸酯(HPMCT)电离常数的方法.介绍了测试原理、测试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等.测定结果表明:溶剂、溶液pH值和测定波长是影响测定结果的关键因素;测定得到自行合成的酯化率为32.34%的HPMCT在无水乙醇-水体系中的pKa值为4.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偏苯三甲酸酯 紫外分光光度法 电离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偏苯三甲酸酯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文俊 邵自强 +3 位作者 徐雅青 李永红 张莉 廖兵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0-273,共4页
合成了肠溶性药物辅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偏苯三甲酸酯(HPMCT).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进行了表征,测试了HPMCT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特性、pH敏感性及在pH=6.86缓冲溶液中的溶解性能,并对HPMCT的包衣过程、包衣... 合成了肠溶性药物辅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偏苯三甲酸酯(HPMCT).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进行了表征,测试了HPMCT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特性、pH敏感性及在pH=6.86缓冲溶液中的溶解性能,并对HPMCT的包衣过程、包衣片的释放度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醇/二氯甲烷、丙酮/乙醇/水、丙酮/乙醇、乙醇/水等都是HPMCT的良溶剂,并且在溶解过程初期不发生团聚.用悬浮包衣法制作包衣,不需要增塑剂,即可制成致密、光滑、有金属光泽的包衣膜,具有较好的包衣工艺性能;根据酯化率不同,所制备得到的HPMCTpH敏感值范围为3.8~4.0,包衣片在胃液的pH环境中不发生崩解,在pH=6.86的缓冲溶液中20 min内释放度达到92.60%,符合作为肠溶包衣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偏苯三甲酸酯 肠溶包衣 PH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琥珀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亮亮 付时雨 +2 位作者 谢传龙 黄腾 詹怀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80-984,共5页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原料,琥珀酸酐、乙酸酐为酯化剂,在醋酸中进行酯化反应制备了醋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通过改变影响基团质量分数的各种因素条件,得到了不同取代度的产物。采用滴定法测定了琥珀酰基、乙酰基...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原料,琥珀酸酐、乙酸酐为酯化剂,在醋酸中进行酯化反应制备了醋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通过改变影响基团质量分数的各种因素条件,得到了不同取代度的产物。采用滴定法测定了琥珀酰基、乙酰基的质量分数,并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在105℃反应6.5 h,反应后选用去离子水为沉淀剂,机械搅拌(750 r/min)使产物沉析,可得到琥珀酰基和乙酰基质量分数分别为13%和8%左右的产品。获得的产品HPMCAS多分散系数为1.06,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下同)分布较窄,在丙酮、甲醇等溶剂中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能,并在200℃前对热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羟丙甲基纤维素琥珀酸 羟丙甲基纤维素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琥珀酸酯溶液的高压静电场纺丝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刚 邵自强 +3 位作者 王文俊 谭玲玲 李永红 廖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研究了醋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溶液高压静电场纺丝过程中高聚物分子量、溶液浓度、静电场强度对成纤性和纤维直径的影响,制备出直径范围为0.43μm~1.0μm的纤维。当溶剂、溶液浓度及静电场强度一定时,重均分子量-Mw分别... 研究了醋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溶液高压静电场纺丝过程中高聚物分子量、溶液浓度、静电场强度对成纤性和纤维直径的影响,制备出直径范围为0.43μm~1.0μm的纤维。当溶剂、溶液浓度及静电场强度一定时,重均分子量-Mw分别为2.6万、4.8万和7.2万,HPMCAS溶液中只有7.2万者能纺丝得到光滑纤维。在静电场强度、溶剂组成一定条件下,HPMCAS可纺丝浓度范围为8%~15%(质量分数,下同),且随着纺丝溶液浓度的增大,所得纤维的平均直径逐渐增大。当其它条件保持一定时,随着纺丝电压的增大,所得纤维的平均直径呈下降的趋势,所得纤维结晶度略微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静电场纺丝 醋酸羟丙甲基纤维素琥珀酸 超细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在贝诺酯缓释片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陈代勇 臧志和 +2 位作者 孙西征 辛志伟 朱卫东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10期709-710,共2页
目的:制备贝诺酯缓释片。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进行处方筛选,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缓释骨架片。结果:优化后的处方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不同时间的释药参数分别为t0.5=3.70 h,t0.9=10.37 h。结论... 目的:制备贝诺酯缓释片。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进行处方筛选,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缓释骨架片。结果:优化后的处方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不同时间的释药参数分别为t0.5=3.70 h,t0.9=10.37 h。结论:该片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诺缓释片 均匀设计 羟丙甲基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诺酯缓释骨架片释药速率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代勇 臧志和 +1 位作者 杨万青 赵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1269-1271,共3页
目的 研究贝诺酯缓释骨架片体外释药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贝诺酯缓释骨架片 ,利用Peppas经验式释放指数n值 ,评价HPMC、PVP、MCC用量及制片工艺对贝诺酯缓释骨架片体外制释药速率的影响。结... 目的 研究贝诺酯缓释骨架片体外释药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贝诺酯缓释骨架片 ,利用Peppas经验式释放指数n值 ,评价HPMC、PVP、MCC用量及制片工艺对贝诺酯缓释骨架片体外制释药速率的影响。结果 释药速率随HPMC含量增高而减慢 ,PVP、MCC的加入均加快贝诺酯释药速率 ,干法制片的释药比湿法快。结论 HPMC、PVP、MCC的用量对释药速率有影响 ,HPMC用量的影响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诺 缓释片 羟丙甲基纤维素 释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应用于贝诺酯缓释片制备中的探讨
7
作者 李江 赵晶 《南方农机》 2015年第5期40-40,45,共2页
贝诺酯是新型抗炎、解热镇痛药物,是阿司匹林与扑热息痛的酯化产物,适用于风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头痛、感冒发烧、神经痛等症状。由于贝诺酯在中水的溶解性较差,降低了生物利用度,延缓了药效,所以应加入适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 贝诺酯是新型抗炎、解热镇痛药物,是阿司匹林与扑热息痛的酯化产物,适用于风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头痛、感冒发烧、神经痛等症状。由于贝诺酯在中水的溶解性较差,降低了生物利用度,延缓了药效,所以应加入适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k30、微晶纤维素作为辅材料,用以合理控制药物释放速度,保证药物疗效。本文将均匀设计应用于贝诺酯缓释片制备中,以期获取最优化的药物制备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 贝诺缓释片 羟丙甲基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微胶囊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孟祥 李保国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5-279,共5页
采用喷雾干燥法,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为骨架材料,对茶多酚进行微胶囊化研究。以微球的包封率作为实验指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制备茶多酚微球的工艺,得到以下结果:加入少量乳化剂可较大程... 采用喷雾干燥法,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为骨架材料,对茶多酚进行微胶囊化研究。以微球的包封率作为实验指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制备茶多酚微球的工艺,得到以下结果:加入少量乳化剂可较大程度提高产品的包封率,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乳化剂效果比聚乙烯醇(PVA)好,最佳添加量是芯壁材总重的4%;制备茶多酚缓释微球的最佳条件为:进风温度100℃,进料速度6.25ml/min,芯壁材比为2:1,总固形物含量为3%。采用HPMCP作为壁材,以喷雾干燥法对茶多酚进行微胶囊化是可行的,茶多酚微球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 茶多酚 微球 羟丙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