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读黑格尔《美学》笔记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元化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26,共10页
引言 黑格尔于1817年第一次讲授美学。他的这部著作像他的其他许多著作一样,并不是他本人出版的,而是在他逝世以后,由他的门生霍托、拉森等根据他授课的讲义编纂而成。 黑格尔讲授美学时期正是他创作力最充沛时期,这不仅由于他的哲学思...
引言 黑格尔于1817年第一次讲授美学。他的这部著作像他的其他许多著作一样,并不是他本人出版的,而是在他逝世以后,由他的门生霍托、拉森等根据他授课的讲义编纂而成。 黑格尔讲授美学时期正是他创作力最充沛时期,这不仅由于他的哲学思想已渐臻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哲学
自然
美
美的
理念
艺术
美
生命有机体
普遍性
美
学
美的对象
观念性
偶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美趣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宏梁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8-81,86,共5页
关键词
审
美
体验
审
美
趣味
审
美
对象
蒲松龄
审
美
主体
传统技巧
中国传统
美
学
审
美
愉悦
审
美
直观
美的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职业美教育
3
作者
张晓明
李新政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6-38,共3页
职业美教育是指对职业本身的美感教育。职业在人的一生中,是主要的和基本的劳动活动,“劳动创造了美”(马克思语),职业中处处充满美的因素,如职业形象的美、职业技能的美(艺术化)、劳动产品的美,等等。挖掘职业中内在的美的因素,对学生...
职业美教育是指对职业本身的美感教育。职业在人的一生中,是主要的和基本的劳动活动,“劳动创造了美”(马克思语),职业中处处充满美的因素,如职业形象的美、职业技能的美(艺术化)、劳动产品的美,等等。挖掘职业中内在的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职业美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包括择业观),有助于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技能以及创造劳动产品的美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观
直观性教学
职业活动
美的
因素
美
感教育
职业技能
劳动产品
社会价值
陶养
美的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正确认识和实施学校美育?
4
作者
严昭柱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2-4,共3页
关键词
学校
美
育
实施
美
育
正确认识
《红楼梦》
美的对象
艺术教育
情感教育的作用
感情活动
应试教育
情感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审美教育:理工科研究生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被引量:
2
5
作者
郭金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5年第6期35-37,共3页
审美教育:理工科研究生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郭金明今天的研究生教育应当说是一项跨世纪工程─-它在为我国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在为下一个世纪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然而统观我国当前的研究生教育有一个明显的...
审美教育:理工科研究生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郭金明今天的研究生教育应当说是一项跨世纪工程─-它在为我国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在为下一个世纪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然而统观我国当前的研究生教育有一个明显的缺项,这就是自觉的审美教育,这里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
美
教育
理工科研究生
审
美
理想
技术
对象
审
美
价值
研究生教育
美的对象
美的
人格
审
美
对象
对象
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审美态度的转变——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回顾与评说
6
作者
薛永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4-50,共7页
不论东方美学还是西方美学,二十世纪都是一个走入困境又寻找出路的时代。(尽管中国美学的困境和“突围”是二十世纪晚近的事)。本世纪初的1903年,威廉·奈德在《美的哲学》一书中开头第一句就预言:“美的本质问题将作为一个理论上...
不论东方美学还是西方美学,二十世纪都是一个走入困境又寻找出路的时代。(尽管中国美学的困境和“突围”是二十世纪晚近的事)。本世纪初的1903年,威廉·奈德在《美的哲学》一书中开头第一句就预言:“美的本质问题将作为一个理论上无法解答的问题被放弃。”这个预言尽管没有完全应验,但却符合了二十世纪美学的总体趋势:本体论美学走向终结,经验美学大角度崛起。这就是引入注目的西方美学重心的转移——从客观论转向主观论,从本体论转向审美经验。由于审美主体和审美经验的被强调,“审美态度”就被历史地推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审美态度的转变为视角,我们就会对二十世纪美学的原野有着一个比较具体和清晰的切入点,同时,也会对二十一世纪美学的走向提供一个思考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
美
态度
西方
美
学
二十世纪
审
美
对象
审
美
经验
形式主义
美
学
美的对象
本体论
经验
美
学
审
美
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思想管窥
7
作者
伍荣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181-183,共3页
古往今来,不少哲人智士对美的问题都曾进行过认真的思考,也许真如柏拉图探索后所感叹的那样:除了把审美归结为是灵魂在迷狂状态中对美之理念回忆外,对美本身我们一无所知,“美是难的”。因而直到今天我们仍然看不到在美学基本理论问题...
古往今来,不少哲人智士对美的问题都曾进行过认真的思考,也许真如柏拉图探索后所感叹的那样:除了把审美归结为是灵魂在迷狂状态中对美之理念回忆外,对美本身我们一无所知,“美是难的”。因而直到今天我们仍然看不到在美学基本理论问题上的一致意见。康德说:美是主观的,它是客观事物的形式符合人的主观目的而产生的,因此,美既是物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
美
学思想
《手稿》
劳动创造
对象
化
美的
本质
美的对象
美
之理
美
学基本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审美领域——自由而和谐的绝对境界
8
作者
王德和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5期54-60,67,共8页
黑格尔所处的时代是新兴资产阶级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的时代。那时,自由既是精神世界的主导倾向,也是人们内心生活的迫切要求。适应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这一需要,黑格尔把高扬人的尊严、确认人的自由置于他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核心地位。他...
黑格尔所处的时代是新兴资产阶级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的时代。那时,自由既是精神世界的主导倾向,也是人们内心生活的迫切要求。适应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这一需要,黑格尔把高扬人的尊严、确认人的自由置于他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核心地位。他不仅从本体论上证明自由乃是绝对精神的本性,美本身便是自由,而且把审美关系理解为主客体和解的状况,把所谓和悦静穆的自由境界看作是美感不同于人类其他一切意识活动的一个重要而鲜明的特征,认为“无论就美的客观存在,还是就主观欣赏来说,美的概念都带有这种自由和无限”,这中间的谬说当然是一目了然。但也毕竟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审
美
领域
自由境界
美
学
绝对理念
人民文学出版社
资产阶级
美的对象
1959年
外在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见钟情”析
9
作者
李哲良
《当代文坛》
1983年第9期24-25,共2页
“一见钟情”,或“一见倾心”的现象,在文艺作品中大量出现。张生与莺莺、柳梦梅与杜丽娘、贾宝玉与林黛玉、罗米欧与朱丽叶,都是偶然一见,便顿生爱慕之心,竟至难分难舍,一片痴情,执着相爱。 川戏中也有不少“一见钟情”的情况,有一折...
“一见钟情”,或“一见倾心”的现象,在文艺作品中大量出现。张生与莺莺、柳梦梅与杜丽娘、贾宝玉与林黛玉、罗米欧与朱丽叶,都是偶然一见,便顿生爱慕之心,竟至难分难舍,一片痴情,执着相爱。 川戏中也有不少“一见钟情”的情况,有一折戏叫《花荣射雕》,说的是一个名叫耶律含嫣的女贞族的少女,在同嫂嫂赶庙会的路上,偶然碰到少年花荣,二人一见,顿觉情投意合,一见如故,依依难舍,竟至到了忘我的地步,彼此都看呆了。嫂嫂觉察,连忙把她拉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律
轿夫
贾宝玉
偶然碰到
八字胡
林黛玉
少年
内心活动
美的
观念
美的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黑格尔《美学》笔记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元化
机构
华东师大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26,共10页
文摘
引言 黑格尔于1817年第一次讲授美学。他的这部著作像他的其他许多著作一样,并不是他本人出版的,而是在他逝世以后,由他的门生霍托、拉森等根据他授课的讲义编纂而成。 黑格尔讲授美学时期正是他创作力最充沛时期,这不仅由于他的哲学思想已渐臻成熟,
关键词
黑格尔哲学
自然
美
美的
理念
艺术
美
生命有机体
普遍性
美
学
美的对象
观念性
偶然性
分类号
B516.3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美趣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宏梁
机构
扬州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8-81,86,共5页
关键词
审
美
体验
审
美
趣味
审
美
对象
蒲松龄
审
美
主体
传统技巧
中国传统
美
学
审
美
愉悦
审
美
直观
美的对象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职业美教育
3
作者
张晓明
李新政
机构
江汉大学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6-38,共3页
文摘
职业美教育是指对职业本身的美感教育。职业在人的一生中,是主要的和基本的劳动活动,“劳动创造了美”(马克思语),职业中处处充满美的因素,如职业形象的美、职业技能的美(艺术化)、劳动产品的美,等等。挖掘职业中内在的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职业美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包括择业观),有助于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技能以及创造劳动产品的美的能力。
关键词
职业观
直观性教学
职业活动
美的
因素
美
感教育
职业技能
劳动产品
社会价值
陶养
美的对象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正确认识和实施学校美育?
4
作者
严昭柱
机构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2-4,共3页
关键词
学校
美
育
实施
美
育
正确认识
《红楼梦》
美的对象
艺术教育
情感教育的作用
感情活动
应试教育
情感体验
分类号
G40-01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美教育:理工科研究生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被引量:
2
5
作者
郭金明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5年第6期35-37,共3页
文摘
审美教育:理工科研究生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郭金明今天的研究生教育应当说是一项跨世纪工程─-它在为我国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在为下一个世纪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然而统观我国当前的研究生教育有一个明显的缺项,这就是自觉的审美教育,这里加...
关键词
审
美
教育
理工科研究生
审
美
理想
技术
对象
审
美
价值
研究生教育
美的对象
美的
人格
审
美
对象
对象
化
分类号
G643.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美态度的转变——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回顾与评说
6
作者
薛永辉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4-50,共7页
文摘
不论东方美学还是西方美学,二十世纪都是一个走入困境又寻找出路的时代。(尽管中国美学的困境和“突围”是二十世纪晚近的事)。本世纪初的1903年,威廉·奈德在《美的哲学》一书中开头第一句就预言:“美的本质问题将作为一个理论上无法解答的问题被放弃。”这个预言尽管没有完全应验,但却符合了二十世纪美学的总体趋势:本体论美学走向终结,经验美学大角度崛起。这就是引入注目的西方美学重心的转移——从客观论转向主观论,从本体论转向审美经验。由于审美主体和审美经验的被强调,“审美态度”就被历史地推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审美态度的转变为视角,我们就会对二十世纪美学的原野有着一个比较具体和清晰的切入点,同时,也会对二十一世纪美学的走向提供一个思考的基础。
关键词
审
美
态度
西方
美
学
二十世纪
审
美
对象
审
美
经验
形式主义
美
学
美的对象
本体论
经验
美
学
审
美
活动
分类号
B83-06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思想管窥
7
作者
伍荣华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181-183,共3页
文摘
古往今来,不少哲人智士对美的问题都曾进行过认真的思考,也许真如柏拉图探索后所感叹的那样:除了把审美归结为是灵魂在迷狂状态中对美之理念回忆外,对美本身我们一无所知,“美是难的”。因而直到今天我们仍然看不到在美学基本理论问题上的一致意见。康德说:美是主观的,它是客观事物的形式符合人的主观目的而产生的,因此,美既是物的形式。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
美
学思想
《手稿》
劳动创造
对象
化
美的
本质
美的对象
美
之理
美
学基本问题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美领域——自由而和谐的绝对境界
8
作者
王德和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5期54-60,67,共8页
文摘
黑格尔所处的时代是新兴资产阶级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的时代。那时,自由既是精神世界的主导倾向,也是人们内心生活的迫切要求。适应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这一需要,黑格尔把高扬人的尊严、确认人的自由置于他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核心地位。他不仅从本体论上证明自由乃是绝对精神的本性,美本身便是自由,而且把审美关系理解为主客体和解的状况,把所谓和悦静穆的自由境界看作是美感不同于人类其他一切意识活动的一个重要而鲜明的特征,认为“无论就美的客观存在,还是就主观欣赏来说,美的概念都带有这种自由和无限”,这中间的谬说当然是一目了然。但也毕竟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因素。
关键词
黑格尔
审
美
领域
自由境界
美
学
绝对理念
人民文学出版社
资产阶级
美的对象
1959年
外在世界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见钟情”析
9
作者
李哲良
出处
《当代文坛》
1983年第9期24-25,共2页
文摘
“一见钟情”,或“一见倾心”的现象,在文艺作品中大量出现。张生与莺莺、柳梦梅与杜丽娘、贾宝玉与林黛玉、罗米欧与朱丽叶,都是偶然一见,便顿生爱慕之心,竟至难分难舍,一片痴情,执着相爱。 川戏中也有不少“一见钟情”的情况,有一折戏叫《花荣射雕》,说的是一个名叫耶律含嫣的女贞族的少女,在同嫂嫂赶庙会的路上,偶然碰到少年花荣,二人一见,顿觉情投意合,一见如故,依依难舍,竟至到了忘我的地步,彼此都看呆了。嫂嫂觉察,连忙把她拉走。
关键词
耶律
轿夫
贾宝玉
偶然碰到
八字胡
林黛玉
少年
内心活动
美的
观念
美的对象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读黑格尔《美学》笔记
王元化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美趣
张宏梁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职业美教育
张晓明
李新政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如何正确认识和实施学校美育?
严昭柱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审美教育:理工科研究生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郭金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审美态度的转变——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回顾与评说
薛永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思想管窥
伍荣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审美领域——自由而和谐的绝对境界
王德和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一见钟情”析
李哲良
《当代文坛》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