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好极了,马镇的朝天椒”——评孙永超《这些马镇人》
1
作者 龙涛 《当代文坛》 1982年第12期15-16,共2页
短篇小说《这些马镇人》(载温江地区《都江文艺》季刊今年第三期)是插队知青、后来做了乡村教师的孙永超同志的处女作。小说情节单纯;三个外国人假日里驱车来到僻远、古朴的马镇,在一家凉粉店吃了凉粉。临走时,银发女郎将一个装有十元... 短篇小说《这些马镇人》(载温江地区《都江文艺》季刊今年第三期)是插队知青、后来做了乡村教师的孙永超同志的处女作。小说情节单纯;三个外国人假日里驱车来到僻远、古朴的马镇,在一家凉粉店吃了凉粉。临走时,银发女郎将一个装有十元人民币的小皮包留在店里,以此对马镇人进行带点儿歧视性的“试探”。店主人胖嫂热情接待外国友人,不卑不亢,沉着机敏,最后使银发女郎在马镇人面前露出了窘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 凉粉 小说情节 歧视性 热情接待 外国人 流氓习气 美的光辉 辣酱油 短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花叫之声——《彭邦桢文集》感言
2
作者 赵国泰 《出版科学》 1995年第2期61-62,58,共3页
一 青年是写诗的黄金时代,中年是写诗的宝石时代,老年是写诗的钻石时代。于是,我读青年彭邦桢,交睫而采的是空灵而璀璨的清辉;读中年彭邦桢,便有了深炽而纯粹的创意;读老年彭邦桢,那是一种至性与大美的质感。哦,能获致任何一样瑰宝的,... 一 青年是写诗的黄金时代,中年是写诗的宝石时代,老年是写诗的钻石时代。于是,我读青年彭邦桢,交睫而采的是空灵而璀璨的清辉;读中年彭邦桢,便有了深炽而纯粹的创意;读老年彭邦桢,那是一种至性与大美的质感。哦,能获致任何一样瑰宝的,就算得到缪斯的一片褒爱;而能一而三的人,则可冠冕诗国骄子。 此刻,他摊开手掌,满把的黄金、宝石和钻石。人生,诗篇,掷地有声。他又以谦逊作为花边,对瑰宝作了永久性的装饰。 二 他的目光只投向他愿意看到的。钟情于雪月风花,大自然的美被他妙窃来、神偷来;即使抒写自然以外的事物,也莫不播扬起人性的芬芳,甚至连悲剧、忧患和痛苦也化作一股薰香。大书必有大灵魂。爱和美洇散于四巨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 文集 传统文化心理 乡土化 黄金时代 人的价值取向 逻辑思维 灵感思维 代表作 美的光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