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中国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欣赏内容探析 |
胡知凡
|
《美育学刊》
|
2015 |
1
|
|
2
|
美术教科书使用应把握的几个视角 |
鲍娴
管慧勇
|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
2016 |
1
|
|
3
|
中国近代美术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 |
万竹青
|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4
|
我校主编的教育部统编教材高中美术教科书出版 |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
2020 |
1
|
|
5
|
从知识技能学习向能力培养的转变——1993版与2003版初中美术教科书比较研究 |
兆元
|
《美术之友》
|
2007 |
0 |
|
6
|
美术教科书之逻辑结构微探 |
王琴
|
《美术教育研究》
|
2016 |
0 |
|
7
|
我国中小学美术教科书编辑特点综述 |
钟洁
|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
2019 |
0 |
|
8
|
海峡两岸初中美术教科书比较研究——以人教版与康轩版“毕业”主题单元为例 |
巴悦
|
《艺术科技》
|
2019 |
0 |
|
9
|
范图的呈现与优化——以苏少版美术教科书范图为例 |
张玲玲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18 |
0 |
|
10
|
美术教科书解读的四条途径 |
黄益平
|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
2012 |
0 |
|
11
|
当代艺术与初中美术教科书的融合——以湘教版初中美术教科书为例 |
刘煜民
|
《美术教育研究》
|
2022 |
0 |
|
12
|
贵州农村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冯远宇
|
《美术大观》
|
2010 |
3
|
|
13
|
20世纪20年代的中小学美术欣赏教育 |
胡知凡
|
《美育学刊》
|
2017 |
1
|
|
14
|
论高师美术学科教学多元化开放式教学改革设想 |
张容舟
|
《艺海》
|
2007 |
6
|
|
15
|
重探姜丹书《美术史》写作的历史价值 |
夏雨
唐卫萍
|
《美育学刊》
|
2023 |
0 |
|
16
|
儿童陶艺教学的新范本 新课标儿童美术辅导教材《陶艺·泥塑》编后 |
管慧勇
|
《美术之友》
|
2006 |
2
|
|
17
|
浅探地方资源与美术教材成功对接的策略 |
郭学丽
|
《美术教育研究》
|
2014 |
1
|
|
18
|
蒙古族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
包青梅
|
《美术大观》
|
2017 |
0 |
|
19
|
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追求 |
凌长明
|
《校园心理》
|
2009 |
0 |
|
20
|
文笔练达 画笔精妙──介绍冯远的《水墨人物画教程》 |
龙小文
|
《美术之友》
|
1998 |
0 |
|